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兵团第九师庙尔沟种羊场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公羊培育方法与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依据中国美利奴后裔理想性能指标选择公羔,采取断奶羔羊早期培育、放牧与补饲相结合,使周岁公羊体重、毛长、产毛量均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效益显著,为今后育成公羊的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美利奴超细品系是采用系祖法建系,品系的主要特点是毛细平均18um以下,同时羊毛弯曲、光泽、长度好。2005年5月通过鉴定,目前超细羊达到1.23万只,其中核心群基础母羊2 100只。超细羊的具体情况介绍如下。1 培育经过1986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细型细毛公羊1只,细度为19.54um,同年选择中国美利奴羊毛较细的母羊进行配种,形成了一大批细型细毛基础母羊群, 也出现了很多16~18um的个体,从中选择优秀者当作种用并推广到农四师七十六、七十七团,在伊犁昭苏草原发展了大量的群体。为了进一步提高羊毛细度和羊毛品质,1999年从国外引进超细胚胎100 枚,获得的超细羊群体平均细度14.5um,对原有羊只进行统一规范,以优秀的种公羊建系并进行超细羊的进一步选育。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垦科学院从1992~1997年,选择优秀的美利奴公,母羊,运用超数排卵、人工授精、手术采卵、同期发情、胚胎移植和B超妊娠检查等现代技术,培育出了在羊毛长度、密度、细度、强力、伸度和产毛量等方面均高于原中国美利奴羊的“U”系新类群,并已在兵团6个师,局扩繁和改良一般细毛羊,获得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养羊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产业。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相继从国外引进优良绵羊品种,用于发展毛肉兼用细毛或半细毛羊,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先后培育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细毛羊、东北细毛羊等优良品种。从国内、外绵羊的培育来看,品种培育中种公羊的利用至关重要。现在  相似文献   

5.
2004年,农九师绿翔牧业公司引进一批德国美利奴羊,其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羊毛综合品质优良、耐粗饲、适应性强,几年来,已广泛用于各团细毛羊的杂交改良和经济杂交,使农九师细毛羊生产由单向的羊毛生产向肉毛结合型方向发展.本试验对德国美利奴羊与细毛羊杂交1代的生长发育、育肥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疆农垦科技》2008,31(1):63-63
启动“三大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兵团大型自走式国产采棉机填补国家空白,“绵羊育种技术-中国美利奴肉用、超细毛、多胎肉用新品系的培育”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农二师辣椒协会打造辣椒产业名牌,农一师强化品牌意识推进科技创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毛纺织品向轻薄、柔软、挺括方向发展,毛纺工业对低支毛(60 ~64支)需求量减少,66支以上毛又供不应求,因此,当务之急,是把我国的细型细毛羊尽快地发展起来.90年代以来,我们在新疆农垦科学院的关心与直接指导下开展了细型美利奴羊的选育工作,在引入羊毛细度70支以上公羊配种的同时,重点使用了刘守仁院士课题组分发的8025、8054号优秀公羊,这种羊改良速度快,效果明显,到2000年我场细型美利奴羊已发展到10 000只.在这几年羊毛大滑坡的情况下,我场的羊毛一直畅销 ,每公斤羊毛价比其它场高3~5元.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BMPR-IB)基因对绵羊排卵控制的作用,进一步寻找与多胎绵羊相关的遗传标记,为中国地方绵羊品种繁殖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影响Booroola Merino高产性能的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内蒙古地方品种,蒙古羊、呼伦贝尔羊、内蒙古细毛羊与中国美利奴多胎品系共206只绵羊个体的基因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绵羊进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繁殖力的中国美利奴羊多胎品系BMPR-IB基因编码序列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与Booroola Merino绵羊相同的突变(A746G),而低繁殖力的蒙古羊、呼伦贝尔羊、内蒙古细毛羊则没有发生这种突变。  相似文献   

9.
信息选萃     
<正>32年前细毛羊冻精在新疆受胎产羔尚属国内首例由自治区畜牧总站、新疆美利奴细毛羊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的试验中,保存了32年零7个月的细毛羊冻精被输入到142只发情的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体内,有46只母羊产下活蹦乱跳的羊羔,其中6只产下双羔,受胎率为32.39%。按照常规,牛、羊冻精一般用于当年或次年的动物受精,冻精的受胎率最高也只有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分析检测了中国美利奴多胎品系绵羊群体中BMPR—IB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情期排卵数,结果表明:绵羊群体中BB、B+、++基因型的情期排卵数平均为4.0、3.5和1.56个,BB、B+基因型比++基因型的母羊分别多排2.44和1.94个卵,反映了该基因具有明显增加排卵数的作用,产羔数平均增加为0.64个和0.73个,差异极显著。BMPR—IB基因是影响中国美利奴多胎品系绵羊高产的主效基因。  相似文献   

11.
TMR(Total mixed ration)(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是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把粗、精饲料和各种添加剂按照营养配方用搅拌机科学充分混合,供草食家畜自由采食。2009年紫泥泉种羊场通过引进消化,应用在冬季舍饲的细毛羊饲养中,结果对细毛羊的生长发育和羊毛生长都有促进作用,本试验通过对后备公羊的TMR饲喂与常规饲喂对比,试验组平均月增重(5.53±1.24)kg,对照组平均月增重(3.04±1.31)kg,试验组生长发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羊毛生长试验组周岁平均毛长(12.74±1.33)cm,对照组平均(10.87±1.15)cm,差异显著(P<0.05),充分表明TMR饲养在绵羊饲养管理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正>人工授精是用器械采集公羊的精液,经过精液品质检查和一系列处理后再将精液输入发情母羊的生殖道内,从而达到使母羊受胎的目的。它与自然交配相比有以下优点:①扩大优良种公羊的利用率和使用年限。②大量节省购买和饲养种公羊的费用。③提高母羊的受胎率。④减少疾病的传播,人工授精时公、母羊不直接接触,而且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和比较吉林省利用较为广泛的3个绵羊品种的新陈代谢能力和抗病能力,对吉林省饲养的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萨福克羊和小尾寒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发现3个绵羊品种的血液生理指标具有品种差异性。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MID%、GRAN、GRAN%、RBC、HCT、MCH、MCHC、PLT、PDW、PCT等血液生理指标值均显著高于黑头萨福克羊和小尾寒羊(P<0.05);小尾寒羊的WBC指标值最高,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之,黑头萨福克最低,并存在品种间显著差异(P<0.05);LYM在小尾寒羊血液中指标值显著高于另2个品种;黑头萨福克羊的血液中的MID、HGB、MCV指标值显著高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P<0.05),后者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的相应指标值(P<0.05)。而RDW-SD、RDW-CV、MPV、P-LCR等指标值则在3个绵羊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个绵羊品种的ALB、TP、TBIL、PHOS、GLU、CREA、GLO等7个生化指标值在各个品种间由高到低均表现为乾华肉用美利奴羊>黑头萨福克羊>小尾寒羊,并具有品种间差异(P&l...  相似文献   

14.
贵州黑马羊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贵州黑马羊生长发育特点,为羔羊培育、肉羊育肥、草场监测、饲养管理提供参考。采用实际观察、试验测定和横纵向比较等方法对黑马羊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黑马羊6月龄公、母羊体重为(18.46±3.29) kg和(17.35±3.23) kg,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周岁公、母羊体重为(29.39±5.51) kg和(24.53±5.67) kg,成年公、母羊体重为(40.08±7.73) kg和(34.90±6.56) kg,周岁和成年公、母羊体重均极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 (P<0.01)。周岁公羊、成年羯羊屠宰率为48.50%、51.61%。公、母羊生长速度0—3月龄最快,日增重为129.56、126.33 g;0—6月龄次之,日增重为88.12、84.59 g;其他月龄段逐渐下降。已探索出贵州黑马羊的生长发育规律,生长速度胜过贵州黑山羊,且有其特有的外表特征、遗传性稳定,有必要加快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5.
李振 《科学种养》2008,(2):34-34
1.选择优良的杂交后代育肥羔羊可选自多胎、生长快且肉质好的国外优良品种与国内品种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的后代。绵羊可用夏洛莱、萨福克和无角陶赛特等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的后代;山羊可用波尔山羊公羊与当地母山羊杂交的后代。农民在选择或购买时,要注意羊的纯种性,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绵羊KAP1.1基因多态性与毛纤维直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68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为材料,采用测序和PCR技术分析KAP1.1(B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羊毛纤维直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KAP1.1基因存在30个碱基的插入/缺失和6种基因型,分别为(341 bp)AA基因型、(311 bp)BB基因型、(281 bp)CC基因型、(341 bp/311 bp)AB基因型、(341 bp/281 bp)AC基因型和(311 bp/281 bp)BC基因型。AA、BC、AC、AB和CC基因型间的毛卷曲度、细度离散、毛长、污毛重、净毛率和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BB基因型羊只的平均纤维直径显著小于AA、BC、AC、AB和CC基因型羊只的平均纤维直径(P<0.05)。以上结果表明,KAP1.1基因可作为绵羊毛纤维直径的主要候选基因之一,BB基因型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预测绵羊毛纤维直径。  相似文献   

17.
布尔山羊公羊身体质量与精液品质和生殖激素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洁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33-336
[目的]为了对布尔山羊公羊进行更科学的养殖和更合理的选择与利用,[方法]对24只不同身体质量的2~3岁布尔山羊公羊精液品质和血清生殖激素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结果表明:BMI<60kg/m2公羊采精量较低,为0.79±0.03 mL。BMI>80kg/m2公羊虽然采精量较多(1.02±0.07 mL),但精液密度和活力较差。BMI=60~80kg/m2公羊的采精量居中,为0.95±0.12,但精液密度为28.32±4.08亿/mL,明显高于BMI<60kg/m2组(31.93b±2.06亿/mL)和BMI>80kg/m2组(25.96a±3.23亿/mL)(P<0.05),而且精子活率高,畸形精子较少。体质量较差的公羊血清睾酮、雌二醇和促卵泡素水平也较低,这三项指标与采精量呈正相关。[结论] 生产中保持公羊良好的体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人工授精可以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节约饲养大量种公羊的费用,并可防止疾病传播。肉羊养殖过程中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要把握好试情、器械准备与消毒、采精、精液品质检查、精液处理等主要技术环节。一、试情母羊发情症状不明显,发情持续  相似文献   

19.
5个绵羊品种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绵羊多胎性的分子机理以及为绵羊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CR-SSCP方法,对不同繁殖力的5个绵羊品种(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小尾寒羊、藏羊)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5个绵羊群体均存在2种基因型,AA型和AB型;测序结果表明:AB型个体在该基因编码区第846位点发生C→T的突变,出现C/T的杂合。5个绵羊品种的优势基因型均为AA型,优势等位基因均为A基因。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多态信息含量均处于0.25~0.5之间,属于中度多态,小尾寒羊、藏羊属于低度多态(PIC<0.25);χ2适合性检验表明:除特克赛尔羊之外,其余4个绵羊品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显著性检验分析表明:该突变位点在不同繁殖力母羊群体中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以及德国美利奴羊3个品种的绵羊相互之间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之间差异显著(0.010.05)。该突变位点可以作为控制绵羊繁殖力的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20.
《科学种养》2014,(9):59-59
<正>英国北安普敦郡一家农场的一只特克赛尔公羊在逃离公羊圈、跳入母羊圈之后的24小时内,竟然令33只母羊怀孕!这只被农场员工们戏称为"色狼"的公羊才11个月大,因为无法忍受发情期的交配冲动,居然跳过高约5英尺(约合1.5米)的母羊圈栅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