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小波分析在振动攻丝扭矩信号滤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小波分析理论及小波变换的快速算法 ,讨论了该理论在振动攻丝扭矩采样信号滤波中的应用 ,通过对所获得的扭矩信号进行小波变换 ,将其分解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频带 ,利用阈值量化处理的方法去除噪声 (高频信号 ) ,再将剩余部分进行重构 ,形成了抑制噪声的滤波信号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采样信号进行滤波是十分有效的 ,对提高扭矩测量值的计算精度很有利  相似文献   

2.
在振动攻丝过程中,切削扭矩直接反映了丝锥工作状况.利用小波包分解对信号进行精确细分,有效地提取扭矩信号能量的频带分布特征,可用于监测丝锥的工作状况.试验表明,这一特征能够有效地分辨出正常丝锥与磨钝丝锥及不同工作条件下丝锥的工况,从而为振动攻丝过程的监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振动攻丝工艺参数与攻丝扭矩之间的高度非线性关系问题,利用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结合遗传算法理论建立了工艺参数和攻丝扭矩之间的关系模型.将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显示出了GA—BP预测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小波分析理论及小波变换的快速算法,并将它应用于提取振动攻丝动态切削力.通过对所获得的振动攻丝切削力(扭矩)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将动态切削力从中分离出来,并对分离前后的信号频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小波变换后的动态力频谱结构比未经分离的信号更为清晰,其特征谱线尤为突出.这将为深入研究振动攻丝动态切削力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提供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小波分析在振动攻丝扭矩信号滤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小波分析理论及小波变换的快速算法,讨论了该理论在振动攻丝扭短采样信号滤波中的应用,通过对所获得的扭矩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将其分解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频带,利用阈值量化处理的方法去除噪声(高频信号),再将剩余部分进行重构,形成了抑制噪声的滤波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采样信号进行滤波是十分有效的,对提高扭矩测量值的计算精度很有利。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信号最优估计的基本理论及主要算法,讨论了如何应用该理论进行振动攻丝扭矩信号的最优估计,给出具体实现步骤,并通过振动攻丝机实测信号对这一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估计出振动攻丝扭信号,获得清晰的特征谱线.  相似文献   

7.
液压低频振动钻削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振动钻削机械系统及扭矩检测系统的设计及构造,并利用该系统对若干典型材料进行振动钻削试验.结果表明:振动钻削具有钻削扭矩小、钻孔扭矩波动小等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不锈钢、高温合金的加工特性并介绍了超声波振动切削的优点。对超声波振动车削不锈钢和高温合金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加工硬化、切削功率以及切屑形态等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振动切削不但可显著降低切削力、切削温度,而且明显改善了加工表面的质量和断屑的效果,是加工难加工材料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超声振动钻削系统各关键部分的设计进行介绍,利用该系统对HT200、ZcuPb30进行超声振动钻削试验.结果表明,振动钻削具有钻削扭矩小、钻孔扭矩波动小、扩孔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张绍新 《长江大学学报》2013,(7):106-107,137
FANUC-0i数控机床在金属零件切削加工中,其伺服系统产生的振动主要有低频振动、中频振动和高频振动等。分析了数控机床伺服系统产生振动的原因,详细介绍了FANUC-0i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振动抑制方法,即对低频振动通过设置干扰滤波器和PI控制器进行抑制,对中频振动通过设置扭矩滤波器进行抑制,对高频振动通过设置四级减振滤波器进行抑制。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抑制FANUC-0i数控机床伺服系统产生的振动,提高了金属零件切削加工的精度,从而使机械加工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1.
在切削淬硬模具钢SKD11中,为开发和选用与生产条件相匹配的具备优化几何角度的高性能铣刀,对专用于高硬度模具钢SKD11铣刀的几何角度进行了优化及试验分析.设计了4类不同几何结构的TiAlN复合涂层铣刀.从切削力、切削振动、切削变形、铣刀耐用度以及铣刀磨损机理等方面对这4类铣刀高速铣削SKD11过程进行了研究,综合评价其铣削性能,确定了在常用的高速加工生产条件下的优化铣刀.所选择的优化槽形铣刀具的寿命比之其他刀具延长3倍,在切削力和切削振动方面,该刀具具有最稳定的表现,而且大小较其他刀具下降70%.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山东工业大学新研制的Al2O3-SiCp陶瓷刀具对难加工材料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进行了干式和湿式切削试验,并与厂家推荐的常用刀具材料YGS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A12O3一SiCp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较YG8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在高速切削时.刀具磨损速度显著降低。另外,本文还对该刀具材料在不同切削条件下的切削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不同振动模式对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食品工厂环境下更为真实的生物被膜形成过程,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的污染情况,通过模拟不同的食品加工器械振动模式(水平旋转式振动,翘板式振动,垂直翻转式振动),研究了不同振动模式下副溶血性弧菌在玻璃和不锈钢表面培养72 h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不同振动模式对被膜生物量、被膜结构以及被膜胞外基质中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的影响。结果发现,振动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被膜形成量明显减少;3种振动模式下垂直翻转式振动条件下被膜生成量最少;同种振动方式下副溶血性弧菌在不锈钢表面形成量大于玻璃表面;增加水平旋转转速,被膜生成量减少;振动导致被膜总生物量减少,多孔性和均一性增加,生物被膜结构趋于简单,被膜比较分散。振动导致生物被膜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含量减少。以上结果说明,不同的器械振动对被膜的影响不同,本研究中模拟的三种振动模式中选择垂直翻转式振动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与抑制生物被膜的生长;振动会导致细菌生物被膜胞外多糖和蛋白的减少,影响被膜的孔径、均一性等结构特性,被膜结构变得松散,被膜生成量减少,为进一步研究实际生产环境中生物被膜的清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UG三维建模平台为设计手段,针对加工大型不锈钢化工件,设计了相匹配的大切深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的结构;基于有限元分析平台,对所设计的可转位车刀分别进行了结构静力分析和热—力耦合分析,通过对仿真结果的纵向个体和横向总体对比分析,得到只受切削力作用、受切削力与切削热的联合作用的车刀变形及应力变化趋势。从变形和应力角度考虑,评价刀具结构和选材的合理性、温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由此可以得出:切削温度对刀具寿命具有重要影响,且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个使刀具变形量为最小的刀杆悬伸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