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2.
以产植酸酶枯草芽孢杆菌(A5)复合诱变的再生突变株Z56和产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B6)复合诱变的再生突变株X57为亲本,利用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种内融合,构建可同时产植酸酶、纤维素酶的工程菌。结果表明,从构建的385个融合子中筛选到6株两种酶活性相对较高的工程菌,其中R4、R5的纤维素酶产量高于亲本,植酸酶产量也相对较高;粗酶液用90℃处理10min后,纤维素酶剩余酶活分别为对照的62%和58%,植酸酶剩余酶活分别为对照的73%和71%。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产酸性α-淀粉酶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5为出发菌株,通过对B-5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诱变以达到提高产酸性α-淀粉酶活力的目的。[方法]在溶菌酶浓度为20 mg/ml,37℃酶解90 min条件下,原生质体制备率达到94%。然后经紫外线诱变处理,从中筛选水解圈与菌落比值较大者进行发酵,测定酸性α-淀粉酶活力。[结果]从大量突变菌株中筛选得到1株α-淀粉酶活力为267 U/ml的突变菌株UV-329,其产酶活力较出发菌株B-5提高了254.2%。[结论]利用紫外线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5原生质体进行诱变是一种有效的微生物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育罗尔阿太菌多糖高产、草酸低产的优良罗尔阿太菌菌株.【方法】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罗尔阿太菌菌株AY6657741为原始菌株,以紫外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的2株多糖高产的诱变株Ar-1和Ar-2为双亲菌株;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结果和结论】5.56 mmol·L-1β-巯基乙醇处理菌悬液,0.4 mol·L-1的 K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 3.1 mg·mL-1 的复合酶液(纤维素酶φ为2%、蜗牛酶φ为2%、溶壁酶φ为4%),pH 5.5,32 ℃酶解55 min,原生质体形成率93.534%,再生率18.921%.0.4 g·mL-1 的聚乙二醇6000在30 ℃条件下融合25 min,选育出1株多糖高产、草酸低产的菌株,命名为AY-3.菌株AY-3多糖产量达24.673 g·L-1,比原始菌株AY6657741的产糖量提高了54.42%,草酸质量浓度降低至0.281 g·L-1,比原始菌株草酸的质量浓度降低了43.57%.  相似文献   

5.
嗜酸乳杆菌是目前乳酸菌家族中极为重视研究与开发的益生菌之一,优质嗜酸乳杆菌对于其产品的产量、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都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一种新兴的嗜酸乳杆菌育种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原理及在嗜酸乳杆菌菌种选育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研究基于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促生和增强寄主抗病性,苏云金芽孢杆菌KY-1抗逆性强等优点,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这2种菌株的融合菌株,测定了融合菌株对生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以期得到综合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型高效生防菌株。结果表明:融合菌株显著降低了土壤根结线虫的数量,收获期相对防效达73.68%;融合菌株处理显著提高了生姜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单株姜球数(13.80个)、姜球宽度(33.47 cm)和单株产量(1.29 kg)均优于空白对照;同时提高了生姜收获期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POD和SOD活性。综合来看,沼泽红假单胞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融合菌株的促生及生防潜力较亲本沼泽红假单胞菌有所提高,为微生物菌种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选育耐高温耐盐红螺菌用于其粉状制剂研制,以降解水产养殖水体亚硝基氮功能达90%以上的耐盐红螺菌与能在60~70 ℃下生长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正交试验探讨2种菌株的原生质体融合条件。分别对融合子进行温度、生长盐度和净化水质等功能测定,检出性能较优的融合子,同时采用电镜、细胞色素吸收光谱等方法,将融合子优良株与2种亲株进行比较鉴别。实验结果表明,2种菌株原生质体融合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7 ℃,作用时间3 h,聚乙二醇(PEG)浓度为40%。在该优化条件下原生质体融合率为1.536%,筛选获得3株能在30~50 ℃良好生长的融合子(a、b、c)。融合子生长耐受温度较耐盐红螺菌亲株提高66%,但耐受盐度、降解养殖水体氨氮与亚硝基氮功能均与耐盐红螺菌亲株相近。其中融合子a菌株具有生长更快、性能更稳定的特点,其细胞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属性、色素吸收峰等均与耐盐红螺菌相似。  相似文献   

8.
为选育耐高温耐盐红螺菌用于其粉状制剂研制,以降解水产养殖水体亚硝基氮功能达90%以上的耐盐红螺菌与能在60~70℃下生长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正交试验探讨2种菌株的原生质体融合条件。分别对融合子进行温度、生长盐度和净化水质等功能测定,检出性能较优的融合子,同时采用电镜、细胞色素吸收光谱等方法,将融合子优良株与2种亲株进行比较鉴别。实验结果表明,2种菌株原生质体融合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7℃,作用时间3 h,聚乙二醇(PEG)浓度为40%。在该优化条件下原生质体融合率为1.536%,筛选获得3株能在30~50℃良好生长的融合子(a、b、c)。融合子生长耐受温度较耐盐红螺菌亲株提高66%,但耐受盐度、降解养殖水体氨氮与亚硝基氮功能均与耐盐红螺菌亲株相近。其中融合子a菌株具有生长更快、性能更稳定的特点,其细胞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属性、色素吸收峰等均与耐盐红螺菌相似。  相似文献   

9.
灵芝原生质体融合HH系列菌株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灵芝菌株韩芝和红芝为亲本,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获得125株再生菌株,其中有锁状联合的菌株103株。与亲本的拮抗结果显示,在与双亲均有拮抗的20株中,10株能正常形成子实体,但菌株间性状差异显著,其中HH55、HH58和HH87具有突出的农艺性状,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紫外线处理对枯草芽孢杆菌BF7658产酸性α-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0W紫外线照射90s获得较好的突变效果;利用变色圈法初筛结合摇瓶发酵复筛,筛选得到1株理想的突变株UV-12,其酶活为3418.8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9.7%;对UV-12进行紫外线二次诱变,酶活提高不显著,表现出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重寄生链霉菌F46与生防放线菌SC1和SC11进行原生质体融合,以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为指标,研究了Gly、蔗糖、酶及其质量浓度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酶解时间及灭活时间。结果表明,3个菌株培养液中加入Gly和蔗糖的质量浓度以0.5和30 g/mL为宜。对菌株SC1和SC11,分别用10 mg/mL和15 mg/mL,溶菌酶酶解60 min和100 min较合适;对菌株F46,以蜗牛酶(10 mg/mL)和溶菌酶(10 mg/mL)体积比为1:1的混合酶液酶解75 min为宜。菌株F46在55℃条件下热灭活45 min,菌株SC1和SC11则需在55℃条件下热灭活15 min;菌株F46,SC1和SC11的紫外灭活时间分别为16,2和3 min。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净化水质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微生物育种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了解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原理、分析其优点和所涉及的技术参数,对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将高效降解氨氮的假丝酵母菌Candida sp.与高效降解亚硝酸盐氮的耐盐红螺菌Rhodospeudomonas capsulate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探讨原生质体制备及融合的条件,并对融合子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制备的优化条件如下:耐盐红螺菌,溶菌酶量为1.5 mg/mL,EDTA浓度为0.1 g/L,作用时间为45min;假丝酵母菌,蜗牛酶量为0.5 mg/mL,巯基乙醇的质量分数为0.1%,EDTA浓度为1 g/L,作用时间为30 min。两种原生质体在聚乙二醇(PEG-6000)和Ca2+的诱导下发生融合,在添加制霉菌素和链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初筛,以生长稳定性及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的降解效能等为指标进行复筛,获得了具有较好降解效能的融合子R1菌株。该菌株对亚硝酸盐氮的降解效能与耐盐红螺菌相同,达到90%以上;对氨氮的降解效能为63%,较耐盐红螺菌提高54%。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杆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药标记的鸭疫里默氏杆菌TXRAl(CAd ,Elf)为亲本菌株,在DNase I始终存在的条件下,采用Lysozyme-EDTA法制备原生质体,然后在高渗琼脂平板上再生。系统地优化了影响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各种条件,摸索出鸭疫里默氏杆菌TXRA1以Lysozyme 0.1 g/L作用20 min后补加EDTA至终浓度为0.01 mol/L继续作用45 min为最佳试验条件,并成功获得了92%的原生质体制备率和38.77%的再生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或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技术 ,构建成交配型位点基因纯合 (α/α)的二倍体 .对所获二倍体及其亲株的糖化酶酶活性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这 3个非连锁的糖化酶等效异位基因表现出显著的剂量效应 ,应用中 3株纯合二倍体CIY187 14 (STA3/STA3) ,SFY5 5 (STA2 /STA2 )和CI12C 6 6 (STA1/STA1)菌株 ,其酶活性分别是其亲株的 2 4 4 ,2 31和 2 31倍 ,说明利用糖化酶基因的剂量效应可以获得高酶活性的糖化酵母新菌株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利用大肠杆菌生产L-谷氨酸脱羧酶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与工艺条件.通过对精制条件的研究,发现丙酮温度过低是导致酶活力降低的主要因素.用0℃左右的丙酮溶液处理菌悬液可保证酶制剂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