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蜜蜂白垩病综合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蜜蜂白垩病多年来对蜂群的危害相当严重 ,威胁着养蜂业的发展 ,因此 ,对该病的防治非常重要。1 白垩病的病原蜜蜂白垩病原主要是蜂球囊菌 (As cosphaeraapis)所引起。蜂球囊菌的实体里面有许多孢囊 ,孢囊内充满大小的孢囊孢子 ,孢子的抗逆性很强 ,在适宜条件下孢囊萌发雌、雄菌丝。雌菌丝形成藏卵器并与雄菌丝生长形成藏精器结合 ,再形成膨大球形的子囊 ,子囊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干燥状态下 ,存活时间很长。蜜蜂白垩病主要是通过孢囊孢子和子囊孢子传播。患病幼虫、病死幼虫的尸体 ,以及被污染的饲料 ,蜂具等都是该病的传…  相似文献   

2.
<正>白垩病是蜂球囊菌侵染蜜蜂幼虫(工蜂、蜂王和雄蜂幼虫)导致其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尽管该病导致蜜蜂幼虫个体死亡,但是通常不会摧毁整个蜂群,不过会引起群势下降。工蜂能有效识别并清理发病幼虫,因此大部分蜂群可自愈。蜂群间甚至同一蜂群内来自不同父系的工蜂在感病性和清理行为方面有差异。白垩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蜂球囊菌是异菌体形,只有在两种不同株菌丝相互接触的地方才能形成孢子。  相似文献   

3.
蜜蜂白垩病是西方蜜蜂的恶性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为蜂球囊菌(Ascosphaeraapis),主要以该菌的孢子形式传播,这种孢子的抗逆性强。通过调查与对比试验观察,总结并研究出蜂王、环境因素、饲养管理措施、雄蜂等为蜜蜂白垩病的发病因素,为饲养管理与药物防治措施的制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白垩病又叫石灰质病,是一种由蜜蜂真菌引起的幼虫传染病,患病幼虫通常在封盖2天后死亡。最初感病幼虫呈绒线状膨胀,以后逐渐变干、变硬,呈白垩状硬块,通常称"石膏蛹"。病害的流行主要受温湿度2种因素的制约。蜂球囊菌能否形成孢子,主要取决于蜂房内的低温条件。子囊孢子形成最适宜温度30℃。当幼虫封盖以后只要有轻微的温度下降,哪怕只有几个小  相似文献   

5.
金传忠 《蜜蜂杂志》2010,30(1):32-32
<正>蜜蜂白垩病是由蜂具或蜂粮不洁,受蜂球囊菌感染而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该病具有复发快、根治难和减轻病势容易等特点。因此,只要常年加强防治,掌握发病规律,就可以把白垩病的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辐照剂量对蜂球囊菌的杀灭效果,以期明确有效杀灭蜂球囊菌的最低辐照剂量,为Co60γ射线辐照蜜蜂饲料(特别是蜂花粉)时的辐照剂量选择提供依据。利用细菌纯化技术从患白垩病意蜂幼虫体内分离纯化得到蜂球囊菌,并结合形态学、乳酸酚棉兰染色及5.8SrD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鉴定;同时制备不同梯度浓度的蜂球囊菌孢子悬液加入到蜜蜂幼虫饲料中,以饲喂方式侵染3日龄意蜂幼虫,确定半数致死浓度(LC50);蜜蜂幼虫饲料中添加上述确定LC50的孢子,以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并通过侵染幼虫试验,确定有效杀灭蜜蜂饲料中孢子的最低辐照剂量。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从患白垩病的意蜂幼虫体内分离纯化得到真菌即为蜜蜂白垩病的病原——蜂球囊菌;蜂球囊菌对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意蜂幼虫的LC50为9.5×104个/mL;当Co60γ射线辐照剂量为7.0kGy时,幼虫患病率与未辐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确定对添加半数致死浓度的蜂球囊菌孢子饲料的最低有效辐照剂量为7.0kGy。  相似文献   

7.
钱向辉 《蜜蜂杂志》2002,(10):24-24
1 茶花烂子与白垩病在某些方面的区别(1)从发病原因看 ,茶花烂子是由于茶花蜜中含有棉子糖和水苏糖不能被蜜蜂消化和利用引起的 ;白垩病是由于蜂具和蜂粮不洁净受蜂球囊菌感染而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简而言之 ,茶花烂子是因“中毒”引起 ,白垩病是一种“传染病”。(2 )虽然茶花烂子和白垩病发病的都是封盖前的蜜蜂幼虫 ,茶花烂子时蜂群散发出一股酸臭味 ,白垩病发病蜂群无臭味。(3)从发病季节看 ,茶花烂子发生于秋末冬初 ,白垩病却在春夏季节都有可能发生。(4)从蜜蜂幼虫死亡后的酸碱性上分析 ,二者恰好相反 ,茶花烂子为碱性 ,白垩病则为酸…  相似文献   

8.
科学管理蜂群预防白垩病[美国]德拉普兰.K.S白垩病是一种蜜蜂幼虫病,由真菌(蜂球囊菌)引发致病。成年蜂不生此病,但会在箱内和箱外(采集飞行时)传播真菌孢子。成年蜂因接触污染的水源、花朵、花粉或盗蜂而沾染上孢子。带回到箱里后,幼虫一吞进孢子,便得病。...  相似文献   

9.
石钢 《中国蜂业》2007,58(10):22-22
蜜蜂白垩病是由蜂球囊菌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目前白垩病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是选育抗病的优良蜂种;二是国外一般采取烧箱处理,我国养蜂人多采用药物治疗。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蜜蜂白垩病(bee chalkbrood disease)是Priss在1911首次发现的,是由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寄生而引起蜜蜂幼虫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1981年在第28届国际养蜂大会上,正式命名为白垩病。该病1992年在我国爆发,逐渐影响了全国范围内的意大利蜂,成为影响我国蜂业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该病虽然得到一定控制,但危害时有发生。就白垩病的病理与防治的研究概况进行介绍,以期引起大家对该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蜜蜂白垩病是由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感染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幼虫引起的一种真菌性传染病.防治白垩病微生物筛选,是从土壤、腐烂果蔬、发酵蜂蜜、小曲和固体酵母中分离出28株酵母茵,用平板抑菌圈法筛选到5株酵母茵对蜂球囊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蜜蜂白垩病(chalk-brood),又名石灰质病,是蜜蜂幼虫的一种顽固性传染病。最早于1955年在美国鉴定出它的致病微生物是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以后,该病传播到欧洲、苏联、新西兰等国。1979年开始在北美州蔓延为害,到了80年代,白  相似文献   

13.
克.  PT  陈福生 《蜜蜂杂志》1997,(9):23-24
防治白垩病的10项操作规程〔俄〕P·T·克洛奇科白垩病是由工蜂和雄蜂的幼虫及蛹受到蜂球囊菌(Pericystisapis)的感染导致的蜂群传染病。患病幼虫和蛹失去弹性,逐渐变成灰白色坚硬的干枯体,粘附于巢房壁或散落在巢房底。弱群经常患此病。该病可根据...  相似文献   

14.
我地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山区的出入口 ,洋槐多 ,蜜源充足 ,是省内外蜂友的首选放蜂之地。每年春季 ,由于大量转地蜂群的涌入 ,我地蜂群不同程度地受到白垩病的侵染 ,当地蜂农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小。因此 ,白垩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白垩病是由蜂球囊菌引起的 ,能使大幼虫及封盖的幼虫死亡。死虫表面布满白色的丝状菌 ,慢慢变成疏松的石灰状硬块 ,颜色由灰逐渐变黑。白垩病的发生有如下特点:1 .蜂群发病的箱外条件是:低温、潮湿、蜜源不足或蜜蜂被蜜蜂球囊菌感染。2 .蜂群染病的箱内条件是:蜂种抗病能力差 ,巢内缺粉蜜 ,蜂数稀疏…  相似文献   

15.
白垩病(Chalk-brood)又名“石灰子病”、“石灰质病”等,是当前养蜂生产上危害严重的一种顽固性真菌传染病,1913年Maassen在德国首次发现.该病自1991年以来在我国暴发流行,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也易造成该病发生,甚者有的蜂群春繁就开始发病,有的蜂场整个夏季都有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意蜂白垩病又名石灰质病,是蜜蜂幼虫的一种顽固性传染性病害,多发生于春季或夏初,特别是阴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更容易发生。一、病源:此病是由能侵染蜜蜂的真菌——子囊菌所引起的。每个子囊内部含有大量的子囊孢子,这些孢子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10到15年。二、症状:主要使大幼虫、  相似文献   

17.
蜜蜂白垩病是西方蜜蜂的一种恶性传染病,其病原菌为真菌蜂球囊菌(Ascosphaeraapis)。应用中药10~15ml/脾防治蜜蜂白垩病效果好,使用方便,对卵、幼虫、蛹及成虫无毒副作用,蜂产品中无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18.
蜜蜂白垩病(bee chalk-brood disease)是由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主要侵染对象为蜂群中抵抗力较差的幼虫,是养蜂业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全世界范围内的蜂群均有较大影响。文章就蜜蜂白垩病的研究现状,分别从该病的发生情况、发病因素、球囊菌胞外酶、蜜蜂的防御反应、分子检测、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总之,通过本文以期深入了解蜜蜂白垩病的研究现状及其发病机理,为今后更好地指导生产中科学饲养蜜蜂,做好蜜蜂病害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蜜蜂白垩病在世界各地呈现稳定高发态势,为了找到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对疑似白垩病虫体进行真菌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用点种法对虫体进行真菌分离培养;用显微观察法对分离菌进行形态学鉴定;用PCR扩增法,对分离菌菌丝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用PDA液体试管培养法,做枯草芽孢杆菌抑制分离菌菌丝试验;用PDA平板培养法,做枯草芽孢杆菌抑制分离菌菌斑生长及孢子萌发试验。结果得到4株分离株;分离菌菌丝直径、孢子球直径、孢子长宽比均与蜜蜂球囊菌的大小一致;分离菌约580bp处出现目的条带,16S r D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与蜜蜂球囊菌最高;在PDA液体试管中,分离菌菌丝停止生长;在PDA平板上,分离菌菌斑逐渐萎缩消失;在PDA平板上,分离菌孢子不萌发。结论分离菌为蜜蜂球囊菌;枯草芽胞杆菌可抑制蜜蜂球囊菌生长,可用于蜜蜂白垩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信息二则     
信息二则一、邹城市蜂业协会历时三年、经过大量药物筛选获得了一种对治疗蜜蜂白垩病有特效的药物——“白垩灭”。经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药敏和药效试验证明,该药对引起蜜蜂幼虫白垩病的蜂球囊菌有确实的抑杀效果,l%的“白垩灭”混悬液即能达到100%的杀菌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