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天山北坡中山带典型山地草甸草原4种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牧草——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黄(Astragalus membranaceus)、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千叶蓍(Achillea millefolium)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牧草的高度变化趋势表现为“慢-快-慢”的植物基本生长规律;老芒麦、千叶蓍、老鹳草的生长速率在返青期到分蘖期时较快,而黄芪的生长速率则在返青后就较快,分蘖期后4种牧草的生长速率开始变慢;盖度和产量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和7月。  相似文献   

2.
典型草原牧草返青的气象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杨文义 《草业科学》1995,12(6):47-49
利用典型草原牧草返青和气象要素平行观测资料分析认为,牧草返青的主要际制因子是热量条件,只有当0~30cm土壤水分总贮存量低于20mm时,水分才产生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牧草耗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再生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3年在内蒙古正蓝旗典型草原研究了羊草等20种牧草的再生性,测定了每种牧草的再生草产量、再生速度和再生强度。结果表明,大针茅、麻花头等能再生6-7次,细叶鸢尾,克氏针茅能再生4-5次,小叶锦鸡儿、砂韭再生量很少,牧草的再生速度与水热条件密切相关,7-8月份水热同期,牧草的再生速度最快。通过研究,作者提出了合理利用草地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分因子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3个站点近15年的天然牧草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和气象观测资料,对降水量、土壤水分和耗水量与不同时期牧草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经验方程,结果表明:各水分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依次为土壤水分>耗水量>降水量;在时间尺度上,水分对产量的影响存在前期小中后期大的趋势,表现为随生长进程的推进,相关程度逐渐增强,同时水分对产量的影响存在累加效应;一般情况下,典型草原牧草产量所需的水分基本由0~50 cm土层提供;土壤水分和耗水量与产草量的关系用直线或指数方程拟合效果较好,降水与产草量的关系多用二次曲线拟合。这些结论和方程对牧草产量监测和旱情评价、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硫肥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产量和品质及绵羊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依群  汪诗平 《草地学报》1997,5(4):236-243
该试验于1995-1996年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土壤类型为沙质栗钙土,0-30cm土层有机质含量1.50%左右,有效硫含量8ppm分别设在三块1hm^2的围栏样地,1995年5月-一次性施入0,30和60kg硫肥(CaSO4.2H2O),分别定期测试草原群落生产力,主要草种地上生物量以及1.5岁内蒙古细毛羊的体重和羊毛等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典型草原主要牧草植株贮藏碳水化合物分布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典型草原上于植物停止生长的秋季测定了11种牧草植株不同器官内贮藏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植物体的各个器官均贮藏营养物质,但根系(包括地下茎)和茎基部(根颈、分蘖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贮藏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器官。根据试验结果,作者提出了合理利用草地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草甸草原8种牧草再生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9年在内蒙古锡林敦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草甸草原上,研究了贝加尔针茅等8种牧草的再生性,结果表明,贝加尔针茅、麻花头,草云香的再生能力较强,Qia草等5种牧草的再生性弱。牧草的再生能力除决定于其生物学特性外,也受生长环境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典型草原种群特征对放牧制度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草地》2003,25(6):1-5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明确同一土壤类型不同地势天然草地主要牧草叶绿素含量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进一步准确反映草地的营养价值和载畜能力。测定了对赤峰市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典型草原打草场的坡地、平地和洼地的羊草、大针茅、达乌里胡枝子3种主要牧草的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地羊草叶绿素含量与蛋白质含量最高,坡地和平地的大针茅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洼地;洼地的达乌里胡枝子叶绿素含量与蛋白质含量最高。同一土壤类型不同地势3种主要牧草中的蛋白质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说明这3种牧草可以用叶绿素含量来估测其蛋白质含量。并且羊草生长在地势平坦的地方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大针茅生长在坡地上具有较高营养价值;达乌里胡枝子生长在地势低洼的地方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草甸草原六种牧草贮藏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呼伦贝尔盟草甸草原研究了六种牧草贮藏养分含量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牧草生长期内,总糖含量发生规律性变化:出现2-3个积累贮藏养分时期,2个消耗贮藏养分时期。根据这一变化规律,作者提出了合理利用草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放牧率(1.33,2.67,4.00,5.33和6.67羊/hm^2)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地上现存量和净初级生产力及牧草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牧草地下现存量随放牧率的增大而线性下降,但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并非线性下降,因而存在补偿生长的现象,牧草中粗蛋白含量在放牧的中后期随放牧率增大而增加,而较轻放牧率下粗蛋白含量随放牧季节的后称明显下降;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则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随放牧时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不同收获期针茅属牧草营养物动态的变化,为针茅属牧草适时收获提供理论参考。 试验以赤峰巴林左旗典型草原针茅(Stipa grandis)为原料,通过研究不同收获期对针茅属牧草营养含量变化的影响,利用最优母序列分析不同收获期的综合指标,筛选赤峰巴林左旗针茅属牧草的最适收获期。结果显示:相比其他收获时间,8 月 20 日收获针茅属牧草的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粗蛋白含量为 6. 36 %,可溶性糖含量为 4. 06%,高于其他收获期,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适中,8 月 20 日与针茅属牧草营养价值关联度最大,为 0. 96。综合分析后发现,8 月 20 日为巴林左旗典型草原针茅属牧草的适宜收获期,此时针茅属牧草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干草原牧草贮藏碳水化合物积累与消耗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干草原研究了12种牧草贮藏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的规律。以便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在植物生长期内(3月底至10月初),每隔15天采集牧草茎基部和根的分析样本,在实验室用酸水解法-3,5-=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牧草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牧草在春季返青和开花时要消耗贮藏碳水化合物,在分枝和结实期积累贮藏碳水化合物,但有的牧草出现相反的情况。根据牧草贮藏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的规律。草地利用应注意放牧时期和放放牧强度。  相似文献   

16.
牧草从返青、抽穗、成熟到枯黄整个生育期主要受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影响。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季节性变化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气候条件是决定牧草种类结构、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的重要因素。根据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能更有效地改良和合理利用牧草资源,为进一步发展畜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4年秋季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用不同放牧演替阶段的优势植物羊草、糙隐子草和冷蒿分别按30%、20%和50%的比例混合组成日粮,饲喂12只(39±2.1 kg)2岁羯羊(内蒙古细毛羊×蒙古羊)。试验分2个组,投喂胶囊组9只羊,每只羊投喂1粒QSM胶囊,对照组3只羊不投喂;试验期14 d内每天记录绵羊实际牧草采食量和排粪量,并收集牧草样品在45℃烘箱中烘干;粪便样品连续收集7 d,分别在45℃烘干和冷冻;利用气相色谱分析牧草和粪便样品中链烷含量,计算粪便中链烷的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牧草链烷含量存在物种间差异,绵羊粪便中链烷的回收率与链烷长度存在线性增加关系,烘干处理粪样的链烷回收率高于冷冻干燥处理的回收率,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投喂QSM胶囊不会影响其他链烷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8.
亚洲小车蝗是我国北方草原重要害虫,具有特定的食物选择性和适应性。为揭示其食物选择的形成机制,测定了典型草原克氏针茅、羊草、糙隐子草和冷蒿4种优势牧草的黄酮、萜类、生物碱、酚类和单宁5种次生代谢物含量,并研究了这些次生代谢物对亚洲小车蝗生长发育及关键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蒿、羊草中5种次生代谢物含量最高(P<0.05),克氏针茅中含量最低(P<0.05);与冷蒿、羊草处理相比,克氏针茅处理的亚洲小车蝗存活率、发育速率、生活力最高(P<0.05),氧自由簇(ROS)浓度、解毒酶活性、保护酶活性最低(P<0.05);克氏针茅作为最优食物资源,最利于亚洲小车蝗的生长发育和发生。该研究对于揭示蝗虫-植物特异性关系的形成机理,指导亚洲小车蝗的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放牧形式研究典型草原不同放牧制度群落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牧草生长季前期干旱年份(2001年),划区轮牧区月现存量、生长量、生产力都显著高于自由放牧区(P<0.05),而在降雨充沛的年份(2002年),两放牧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划区轮牧区的优势种的密度、高度、盖度以及重要值在两年均高于自由放牧区(P<0.05).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典型草原禾本科牧草生态适应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戚秋慧 《草地学报》1998,6(2):133-138
通过对96份禾本科牧草的引种试验及其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供试草种对当地气候(主要是低温和干旱)的适应能力和生产潜力以及可持续利用时间等三项指标衡量其生态适应性。其中耐低温者有无芒雀麦、新麦草和羊草等月份材料。耐干旱者有新麦草、羊草和草地早熟禾等10份材料。5年内持续生产力较高者有无芒雀麦、紫羊茅、诺丹冰草等14份材料。持续利用时间较长者有无芒雀麦、羊单。草地早熟禾等17份材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草种在典型草原区的生态适应度,从高到低分成三个组:①无芒雀麦、雀麦和紫羊茅。②野大麦、老芒麦、诺丹冰草、杂种冰草、新麦草、羊草、草、草地早熟禾与蒙古冰草等。③冰草、中间冰草、长穗偃麦草和碱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