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宽虎  穆虎龙 《草业科学》1994,11(2):30-33,21
对条带式补播改良陡坡草地效果研究的结果表明,条带式改良草地可以提高产草量,较天然草地风干草产量提高176.30%-225.7%(P<0.01),且可以改善草群品质,草群中豆科牧草的比重由原来的24.04%增加到75..46%,有毒有害植物明显减少。草地植工由原来的42.5%提高到83.5%。改变了植物群落结构,将蒿属植物为建群的落变为沙打旺-野艾蒿-万年蓬组成的群落。改良草地地表径流比天然草地减少  相似文献   

2.
条带式改良天然草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条带式补播改良天然草坡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条带式改良地可以提高草量。较天然草地风干草产量提高176.30%-225.60%(P<0.01),且可以改善草群品质,草群中豆科牧草的比重由原来的24.04%增加到75.465,有毒植物明显减少。草地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42.5%提高到83.55。改变了植物群落结构,将蒿属植物为建群种的群落变为沙打旺-野艾蒿-万年蓬组成的群落。改良草地地表径流  相似文献   

3.
对中度退化的高寒草甸进行补播改良,其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工补播是改良退化草地的一项重要措施。补播的第三年,改良草地产草量比天然草地产草量提高20-30%,草地植被盖度由原来的32.5%提高到56.5%,草群品质改善,草群中可食牧草种类增多,有毒有害植物明显减少。杂草及有毒有害植物为建群种的群落,变为老芒麦-无芒雀麦-披碱草为优势种的群落。由于草地盖度的增加,也减少了土壤冲刷,有效地控制了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流失。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退耕撂荒地的改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柴达木盆地退耕撂荒地进行封育+灌溉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改良第1、2、3年地上生物量较改良前分别提高62.1%,148.3%,369.0%,草群中优良牧草比例由几乎为零上升到69.3%,群落组成由刺儿菜-苦苣菜-阔叶独行菜为主,演变为芦苇-星星草-刺儿菜为主,植物种类由改良前的4科4种增加到6科12种,植被盖度由15%上升到90%,生态和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高寒地区退化草地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景林  胡文良 《草业科学》1999,16(3):4-7,12
为改善草地植物生存条件,对退化草地进行了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改良方法都能改善草地生境,增中土壤速效养分。以施肥效果最佳,增加了牧草在草群中比重。禾本科、豆科和莎草科牧草分别比对照区增加9.02-10.17%、18.40-27.76%和-6.75%-1.87%; 柯食牧草增加1倍;围栏封育草地效果次之,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加26.81-39.85%和20.74-37  相似文献   

6.
高寒地区退化草地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高寒草地是我国重要的草地资源,素有“高原肉库”之美称,但由于近年来草地利用不合理,家畜载为量过大,草地出现不程度退化,为改善草地植物生存条件,对退化草地进行了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改良措施可改善草地生境,增加土壤速效养分,施肥改良效果最佳,增加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重,禾本科,豆科和莎草科牧划分别对对照区增加9.02%~10.17%,18.40%~27.76%和-6.57%~1.87%,可食39  相似文献   

7.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17  
在青藏高原高寒区-天祝县金强河地区进行了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单播相比,混播可以使0-20cm土层的生长季≥0℃积温和日均温分别提高40.6℃-246.7℃,0.3℃-1.7℃;混播草地地表≥0℃积温和日均温增幅最大的月份为6月,其余土层≥0℃积温和日均温增幅最大的月份均为5月,与单播草群相比,相应的混播群落的光能利用率明显提高(P<0.05),四组分草群的光能利用率显著高于二、三组分草群(P<0.05),二组分草群和三组分草群的光能利用率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环境条件下,单种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取决于植物的种类,而与播种方式(单播或混播)无关(P>0.05)。  相似文献   

8.
植物补偿性生长与草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安渊  杨持 《中国草地》2001,23(6):1-5
1998-1999年,对不同放牧强度下内蒙古大针茅草原植物的利用率和净初级生长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绵羊对草群和大针茅的采食率与牧草的叶龄结构和生长速率密切相关;在降雨量充沛的情况下,随着牧草采食率的提高,草群和大针茅净初级生长量呈现单峰型增长动态,草群和大针茅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45%-55%和55%-60%的采食率范围,并且分别在30%-55%和35%-65%的采食率范围内表现出超补偿生长,超出此范围则表现欠补偿生长;依据草群和大针茅补偿生长规律,大针茅草原适宜采食率在45%-55%之间,相应载畜率为3.5只羊/夏、秋季/hm^2。在此采食率范围内,草地可以获得长久的超补偿或等补偿生长,草地的生产能力增加,草地植物组成维持相对稳定,可保证草地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高寒地区退化草地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退化草地进行改良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施肥改良效果最佳。增加优良牧 草群中所占比例,禾本科、豆科和莎草科牧草分别比对照区增加9.02-10.17%,18.40-22.76%和-6.57-1.87%,可食牧草增产1倍;围栏封育草地效果次之,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长26.81-39.85%和20.74-37.85%,莎草科牧草比例下降11.85%-19.23%,可食牧草增产1倍  相似文献   

10.
呼伦贝尔四个主要草地类型植物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殿林  张明 《草业科学》1994,11(3):12-16
1982-1992年对呼伦贝尔草地羊草草甸草原,脚苔草山地草甸,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和羊草干草原四个草地类型群落植物量动态作了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地上植物量累积动态均符合Logistic曲线,衰减动太符合y=a+b/x模式,产量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6-7月是草群地下植物量累积的盛期;水热是制约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主导环境因子,草群粗蛋白质,粗纤维含量与生长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白音锡勒地区天然割草场改良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天然草场每公顷施尿素112.5公斤,群落生物量平均增产94.23%,其中禾草增产幅度较大。施用N肥还可以提高草地质量。深耙松土10cm左右,当年可以增产30.87%,第二年增产10.12%,羊草的生物量和密度明显增加。6月下旬喷施浓度为1000-1500ppm的硝酸稀土溶液,平均增产11.87%,这些改良措施均有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安徽南部丘陵山区退化人工草地的改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源俊  张斌 《草业科学》1997,14(1):30-34
采用小区试验和大面积应用的研究方法,结合地面处理,补播,除杂,稀土,根瘤菌接种综合措施,对安徽丘陵山区退化的人工草地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鲜草产量提高1倍以上,优良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重70%以上,第5个处理为最佳组合,鲜草产量提高3.04倍,优良牧草占草群经重92.4%,此项改良措施在改造老播区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草地改良对高寒退化草地植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针对近年来高寒草地退化问题,进行了围栏封育、划破草皮和施肥三种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改良措施都增加草群高度、盖度、密度、频率和产量,施肥改良使可食牧草产量增加45.9%~191.1%;围栏封育使可食牧草产量增加60.5%~158.3%;划破草皮使可食牧草产量增加32.7%~113.9%。由此可知,施肥和围栏封育是草地改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山禾草—嵩草型草地的磷循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亚明  吴自立 《草业学报》1995,4(2):75-80,F003,36
对磷在高山禾草-嵩草型草地土壤-植物-绵羊系统中的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60cm深度土全磷贮量4475.3-4799.8kg/hm^2(CV=3.09%),速效磷贮量86.5-123.9km/hm^2(CV=13.96%)。  相似文献   

15.
放牧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及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草地的退化是当前畜牧生产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本试验选取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自然群落中等放牧强度和不放牧2个梯度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当前的普遍放牧强度对群落生产力、不同功能群产量分配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年中放牧使群落总体生产力下降,其中不同功能群所占比例也有所变化,禾草和莎草比例由平均76.6%下降到57.4%,杂草、豆科和毒草的比例上升;群落高度降低,平均最大高度由46.8cm 下降到22.4cm;物种多样性和多度增加,多样性由单位样方平均26.5种增加到30.9种,多度由单位样方215.7株增加到304.6株;总盖度并没有明显差异,禾草和莎草盖度减小,杂草盖度增加,群落结构由垂直分层为主演化为水平生态位分化为主。3年中放牧的影响没有显示出草地的进一步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为省科委下达的攻关项目,经1994年至1996年的攻关研究取得轮作与改良后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原有提高0.44%~1.39%轮作的粮豆平均亩产398.3kg,增产20%,改良后草场亩产干草248.0kg,载畜量增2.5倍,节粮型饲养肉牛日增重1260.67g,比对照组提高5.6%,并日节省精料1.5kg,即节省42.9%,降低饲养成本40.8%,扩大推广草田轮作与草场改良成果应用面积,创产值  相似文献   

17.
李希来 《草业科学》1996,13(2):21-23
依据草地退化特征将高寒草甸草地退化产物--“黑土滩”草地划分为6个等级,研究了各级蜡地的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特征,中度退化的“黑土滩”草地(秃斑地面积占27.6%)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较大,为3.234和1.115.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大,秃斑地面积比例和毒杂草比例有明显增加的趋势(P〈0.01);原生植被嵩草属植物优势度和草地活根量(30cm)趋于明显减少(P〈0.01);群落产量在各级草地内变化不  相似文献   

18.
土壤盐碱化对羊草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利民  李建东 《草地学报》1997,5(3):154-160
从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三个测度水平,采用八个指数和Zahl的大折刀法统计处理,探讨了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次生盐碱化梯度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碱化的加重,群落植物多样性单调衰减,并与土壤pH值和电导率呈显著指数负相关,与土壤水分呈指数正相关;其植物多样性的演替序列是:羊草-杂类草群落〉羊草群落〉羊草-星星草群落〉星星草群落〉朝鲜碱茅群落〉角碱蓬群落,结果与次生盐碱化演替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19.
利用荒漠和盐碱地建立人工草地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1~1992年,在海西州德令哈市利用荒漠建立半人工草地86.1hm^2,利用盐碱弃耕地建立人工草地74.6hm^2,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建植第三年的沙打旺人工草地植被盖度由原来的15%提高至70%~80%,耕层(0-30cm)总盐平均含量由原来的9.3g.kg^-1,下降1.23g.kg^-1,脱盐率达86.26%,在受益期内,160.7hm^2人工、半人工草地可新增牧草360  相似文献   

20.
1984-1989年在乌盟察右前旗煤夭乡羊草一碱茅十杂类草盐湿草甸围栏草场上,进行的松土改良,试验结果表明,草场经松土改良后,第二及第三年土壤容重降低10.46-13.07%,孔隙度和含水率则分别增加6.04-7.55%5.48-10.55%,草场生境条件的改善,使草群高度,盖度加大,质量得到提高,亩产鲜草增加176公斤,提高草场产量42.67-163.69%,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实属一项改良盐湿草甸草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