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浅议同德县“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德县43.54万hm2天然草地中退化草地约占45.4%,而严重退化的“黑土型”退化草地占17.7%,并且由于超载过牧、鼠虫危害等因素,呈逐年扩大趋势。因此,对这类草地进行综合防治的探讨势在必行。根据同德县实际,提出了限制载畜量、建立人工草地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同德县“黑土型”退化草地成因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德县天然草地中,退化草地约占45.4%,其中“黑土型”退化草地占17.7%,由于超载过牧、鼠类危害等因素影响,此状况呈逐年扩大趋势。因此,对这类草地进行综合防治的探讨势在必行。根据同德县实际,提出了限制载畜量、建立人工草地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同德县草地现状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调查同德县草地退化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同德县草地退化的原因,指出了同德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同德县的草地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是导致同德县草地退化、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两大因素,鼠虫害对它们产生的影响起了促进作用。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草地,综合治理退化草地,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使草地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才能使同德县的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伊犁河谷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修复措施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3S"技术,查清伊犁河谷不同类型退化草地的空间分布、发生规模、退化程度及退化成因,绘制伊犁河谷退化草地分布图.调查结果表明:伊犁河谷天然草地退化严重,退化面积221.07万hm2,占伊犁河谷天然草地总面积的64.65%,占可利用面积的71.21%.退化主要表现在毒害草蔓延,植被盖度降低,地上生物现存量减少,草层变矮;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为放牧强度过大、利用方式和利用时间不合理、乱垦乱挖等人为破坏严重.退化草地的修复应根据草地的不同退化形式和退化程度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以草地生态恢复为基础,保护和合理地利用草地.  相似文献   

5.
格姆滩"黑土型"退化草地生物量及营养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格姆滩"黑土滩"退化草地一年的禁牧封育,测定了地上生物量及营养成分季节动态,结果表明:"黑土型"退化草地群落优势种为阈叶型杂类草.从2006年8月~10月、10月~翌年的4月、8月~翌年的4月封育草地地上生物量分别损失了44.8%、34.5%、63.8%,植被盖度分别下降了25.1%、18.18.7%,放牧草地地上生物量分别损失了44.8%、82.8%、90.2%,植被盖度分别下降了25.1%、61.3%、71.0%.草地的实际利用率为26.3%.从8月~翌年的4月封育草地粗蛋白、粗脂肪、磷均呈下降趋势,粗灰分、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均呈上升趋势;在夏季属氮碳营养型(NC),冬季属碳氮营养型(CN).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三江源地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现状及成因的系统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建植多年生人工半人工草地、制定草场合理载畜量、防治鼠害、防除毒杂草、施肥等措施是治理"黑土滩"退化草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草地资源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也是保护陆地生态的天然屏障。草地生态的恶化必然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贫瘠、草地退化、沙化加剧、涵养水源功能下降、灾害频繁等不良恶果。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只重视生产发展,而缺乏对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对草地重利用、轻管理,长期超载过牧,导致植被盖度降低,地面裸露,土壤紧实,蒸发量增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草地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以同德县为例,介绍了同德草地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治理对策。1同德县草地生态环境现状1.1草地资源现状同德县草地总面积47.16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  相似文献   

8.
三江源头"黑土滩"草地分布现状及退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PSS软件对三江源头果洛州和玉树州2个地区7个县13个样地51个样点的"黑土滩"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13类.分别时不同退化类型的"黑土滩"以及对同一退化类型的"黑土滩"退化草地的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黑土滩"退化程度的加大,植被盖度、草地质量指数、可食牧草比例和演替度逐渐减小;土壤含水量、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草土比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均降低;鼠害的破坏率、石头盖度、土壤砾石含量和pH值增大,并且以上各指标在同类型的"黑土滩"退化草地中的变化规律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同德县草地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了青海省同德县草地退化的现状,分析了草地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青海省同德县草地退化的现状,分析了草地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研究人工草地方法在治理青藏高原"黑土滩"的作用,从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角度分析了三江源区退化的人工草地分别与"黑土滩"退化草地和未退化的天然草地之间的接近程度。结果表明:退化人工草地、"黑土滩"和天然草地中,平均物种数分别是29,32和35种。退化人工草地中禾本科重要值占群落总量的21%,"黑土滩"中杂类草重要值占群落总量的88.2%,天然草地中禾本科和莎草科的重要值占群落总量的37.4%。草地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是天然草地"黑土滩"退化人工草地。Sorensen指数和Jaccard指数表明退化人工草地和"黑土滩"群落的相似性最大,"黑土滩"和天然草地的次之,退化人工和天然草地的相似性最小。退化人工草地中毒杂草比例较"黑土滩"中少10%左右。表明人工草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黑土滩"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恢复性演替。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红原县草原退化原因,提出了"以草定畜"和"以畜定草"并施的畜牧业生产理念,通过加快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步伐,大力推广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建设,探索"联营牧业"、草地共管等措施,遏制草地退化,解决草畜矛盾,实现草畜平衡,努力探索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之路.  相似文献   

13.
对加强同德县草地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资源是同德县畜牧业生产的基础,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历史、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同德县草地退化严重,生产力水平不断下降,草地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荒漠化加剧,水土保持能力减弱,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极大地限制了同德县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对黄河中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已刻不容缓。因此,抓住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加强同德县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同德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主要综述了草地退化的评估指标、分级标准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黑土型"退化草地的分类及分级提出了建议:首先,在退化草地分级标准的制定中,应对各特征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从中选出主要指标及其量化范围,再以此制定退化草地分级标准;其次,依据地形条件以及工程治理的需要,将"黑土型"退化草地先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滩地、缓坡地和陡坡地,然后再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演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过程中植被组成、群落综合特征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退化演替的物种替代机制及恢复演替模式.结果表明,在退化演替过程中群落主要种的优势地位发生明显的替代变化.植被覆盖度、地上生物量、优良牧草产量比例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而明显下降.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草地植物根系逐渐减少,草土比的比值明显减少,比值由轻度退化类型的1:5左右演变到极度退化类型的1:400左右.分析提出了“黑土滩“的形成机制、生态过程及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地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兰玉蓉 《青海草业》2004,13(1):27-30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有1620×104hm2,占全区退化草地面积的32.40%。退化草地生产力很低,水土流失严重。由于长期超载过牧、鼠类危害和气候变暖等影响,加快了高寒草甸的退化速度。因此,对退化的高寒草甸类草地进行综合治理的探讨势在必行,针对退化原因,提出了以草定畜、防治草原鼠害和建立人工草地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退化程度"黑土滩"草地群落特征的变化及其恢复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研究了青藏高原“黑土滩”草地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和地下植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黑土滩”退化草地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优良牧草产量比例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明显下降。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草地植物根系逐渐变小,草土比值明显减少。分析提出了“黑土滩”的形成机制、生态过程及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草地面积约25.1万km2,其中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40%~80%.现在草地每年仍以1%~2%的速率退化.草地退化主要原因是草地面积减少与牲畜数量增加的矛盾突出.笔者论述了治理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黑土型"退化草地优良牧草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青海省玛沁县乳品厂"黑土型"退化草地,引入13属30个草种,经4年淘汰,筛选出9属17个草种.其中,干草产量最高的是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达14585 kg/hm2;能完成生育期的有12个草种,短芒老芒麦(Elymus breviaristatum)种子产量最高(1832 kg/hm2),不能完成生育期的有5种,但产草量都比较高,叶量丰富,适应性强,尤其是无芒雀麦(Bromus inermus)和赖草(Leymus secalinus)根茎繁殖力强,形成草皮快.试验表明,筛选出的17个草种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有很好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该研究为进一步选育牧用价值高,恢复退化草地能力强的优良牧草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的分类分级及治理模式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三江源区120个野外调查样区的数据分析,依据地形条件以及工程的需要,将"黑土滩"退化草地划分为三种类型,即Ⅰ滩地:坡度在0.7°之间,Ⅱ缓坡地:坡度在≥7~25°之间,Ⅲ陡坡地:坡度≥25°.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优选出秃斑地比例和可食牧草比例作为"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级的主要指标,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