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蛴螬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红安县植保站(431500)蒋洪良蛴螬(即金龟子幼虫,俗称地蚕)是我县花生主要地下害虫,对花生产量影响颇大。掌握蛴螬发生与为害规律,制定防治对策是我县花生稳定高产的迫切要求。我站在多年调查观察的基础上,逐步摸清了该虫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2.
选用当地防治蛴螬的常用药剂及市场主推药剂共11种,在甘肃省临夏县全覆膜玉米地下害虫重发区进行施药试验,调查各药剂处理的防效,以筛选出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发现25%毒死蜱·辛硫磷乳油防效最好,达89.56%,显著优于其他供试药剂;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在全覆膜条件下的防效优于露地条件。  相似文献   

3.
我县为害花生的蛴螬有16种之多,其中发生量大为害重的有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Fold。)和暗黑鳃金龟H.pa-rallela(Motsch.)两种,1981—1984年,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办法进行了系统地调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蛴螬是淮安市花生生产中的重要害虫 ,近几年一直处于偏重发生状态 ,由于常规药剂防治效果不够理想 ,给花生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一般田块减产5 %~ 2 0 % ,重发田块减产达 80 %以上 ,严重阻碍了淮安市花生产业的发展。在淮安市花生田蛴螬主要以暗黑鳃金龟 (HolotrichiaparallelaMotschulsky)为主 ,其次是铜绿丽金龟 (AnomalacorpulentaMotschulsky) ,以幼虫取食花生荚果危害。目前对蛴螬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 ,但因其食性杂、危害重、抗药性强、药剂施入地下困难等原因 ,防效一直不够理想 ,为此我们进行了有关药剂防治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5.
6.
布氏白僵菌防治花生蛴螬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布氏白僵菌是寄生蛴螬的一种虫生真菌,田间试验表明:吉林4号每公顷用量22.5、37.5、52.5kg,依次可降低虫量61.4%,70.1%和82.5%,减少花生果被害率72.7%、74.8%和85.9%。中耕期防治效果略高于播种期,尤其是对夏播花生防治后增产效果更为明显。菌药混用有较好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乳山市位于胶东半岛东南部,花生是乳山市的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95万hm^2左右,其中春花生面积1.9万hm^2以上,且90%以上为地膜覆盖花生。播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41%。由于大豆、花生及林木面积的扩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蛴螬在招远市为害日益严重,发生面积不断扩大,虫口密度上升。蛴螬为害花生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达50%以上。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品种布局的改变及剧毒高残留农药的禁用,仅使用药剂防治蛴螬已不能适应当前  相似文献   

9.
10.
布氏白僵菌防治花生蛴螬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9年9月田间调查采得暗黑蛴螬的僵虫标本,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陈庆涛同志鉴定,属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lii (sacc_1)Petch的新变种。其孢子长椭圆形,4—6×1.8—2.8微米。 这种白僵菌是我县农田蛴螬的优势病原菌,田间调查经常可见,自然感病率较高。如1979年9月26日在欢墩乡坡石桥村一块大豆田中,暗黑蛴螬的自然感病率达61.9%,  相似文献   

11.
使用八号菌(苏云金杆菌库斯塔变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Kurstaki)拌种防治花生田蛴螬,在单中型种蛴螬发生田(刘荆等,1988),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为花生收获期每亩虫量1672头;在中型种和小型种蛴螬混合发生田,其中型种蛴螬占三分之一左右的田块,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可定为花生收获期每亩虫量6498头。根据蛴螬自然孵化率和花生收获时的生存率,可制定蛴螬卵期和孵化期的药剂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主持,有沈阳农学院、河北沧州地区农科所、山东花生所等单位组成的花生蛴螬考察组,于1981年8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江苏(新沂、东海、赣榆),山东(胶南、蓬莱)和河北(迁安、  相似文献   

13.
抚宁县花生田蛴螬种类、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汪志和杨占起陈国民高素娥李俊华祁丽彤(河北省抚宁县农业局066300)李庆龙(保定农校)花生是抚宁县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7%左右。自80年代以来,花生蛴螬连年严重发生,对花生的品...  相似文献   

14.
卵孢白僵菌对花生田蛴螬优势种群暗褐鳃角金龟甲和东北大黑鳃角金龟甲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寄生率为36.84~66.67%。亩施菌剂1.5公斤加40%甲基异柳磷乳油0.1公斤混用,虫口减退率为83.06%,果实被害率降低87.46%,防效优于单施菌剂式单施药剂,试验提示,以菌药混用比例2:0.1公斤/亩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刘爱芝  韩松  梁九进 《植物保护》2012,38(6):161-165
采用拌种、播种穴(沟)施药和开花下针前撒施毒土3种施药方法,研究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不同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的防控效果和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量225~420g/hm2于花生开花下针期撒施毒土,防虫效果、保果效果和有效果数增加均显著优于播种沟(穴)施药。拌种防治花生蛴螬保果效果、防虫效果和产量的增加随着拌种用药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低于播种穴施药和生长期撒施。示范试验结果验证表明:于花生开花下针期撒施毒土效果最好,用量420~630g/hm2,防虫效果、保果效果和产量增加分别为87.80%~95.12%、92.42%~95.90%和83.23%~86.61%。  相似文献   

16.
利用播种期拌种和撒毒土的方法,开展了5种农药对花生田蛴螬的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毒死蜱药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为61.95%~86.39%,以毒·辛30%微囊悬浮剂防治效果(86.39%)最好,吡虫·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79.74%)次之,毒死蜱5%颗粒剂防治效果(61.59%)最低。从不同剂型防治蛴螬的效果来看,微囊悬浮剂显著好于颗粒剂。几种毒死蜱药剂对花生均有增产效果,分别较对照增产11.60%~21.65%,其中毒·辛30%微囊悬浮剂处理的产量最高(3 539.823kg/hm2),毒·辛8%颗粒剂、吡虫·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毒死蜱15%颗粒剂增产效果相当,毒死蜱5%颗粒剂增产最低。在花生蛴螬的防治中,应该逐年提升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使用面积。  相似文献   

17.
大黑和暗黑蛴螬危害花生的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花生种苗期大黑蛴螬和花生生长期大黑、暗黑蛴螬的虫口密度(X)与减产率(Y)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其相关式苗期网池接虫为Y=0.7245 0.004X±3.3957(r=0.9520,n=39);同步模拟为Y=0.4452 0.0040X±1.3959(r=0.9661,n=28);接虫示范为Y=0.1360 0.0074X±1.5888(r=0.9800,n=4);生长期接大黑金龟甲卵为Y=1.2927 0.0042X±3.2704(r=0.8993,n=36);接暗黑金龟卵为Y=0.7308 0.0042X±2.1344(r=0.9568,n=32)。研究分析提出花生种苗期防治指标为三龄大黑蛴螬每平方米2头;生长期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大黑卵3粒,暗黑卵5粒。  相似文献   

18.
花生播种期施用绿僵茵防治蛴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M202.1菌株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室内生物测定表明,在含有绿僵菌5×10^6、10×10^6和20~10。孢子.g^-1土壤中,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parallela幼虫死亡率分别为22.4%、41,1%和74.4%,高浓度下LT50为11.9d。盆栽试验中,在播种花生时进行土壤施菌。施药处理,并在花生开花时进行接虫对比处理,结果显示:对照土壤中接虫处理的蛴螬为害可造成花生好果数减少29.2%,果重减轻26.1%,虫果增加率达28.1%;土壤施菌后接虫条件下虫果增加率为20.7%,比对照减少7.4%;但不论接虫与否,花生好果数及果重与对照土壤不接虫处理的差异均不显著;辛硫磷处理对蛴螬有较好的直接控制作用,但使花生结荚数减少;1/2剂量绿僵菌加1/2剂量辛硫磷混合处理不能很好控制虫害。田间试验显示,播种时绿僵菌能有效控制蛴螬为害,收获期花生的好果数和果重都提高40%左右,显著高于对照,虫果率降低10.9%;绿僵菌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辛硫磷。  相似文献   

19.
花生田蛴螬暴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蛴螬是豫北地区花生田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在明确豫北地区花生田蛴螬发生种类和为害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作物品种布局的改变、大面积秸秆还田和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土壤药剂处理面积的减少、气候条件的变化及农民防治时间的滞后等因素对蛴螬暴发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农业防治、人工物理防治以及应用吡虫啉、米乐尔、毒死蜱等新农药进行大田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35%辛硫磷微胶囊剂防治花生蛴螬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35%辛硫磷微胶囊剂防治花生蛴螬具有良好效果,播种时喷穴和6月初灌墩,收获时每m2蛴螬幼虫分别为0.6头和0.5头,荚果为害率分别为0.94%和0.84%,防治效果均达96%以上,持效期长达120d以上。每667m2增产分别为111.4kg和115.5kg,增产率分别为40.17%和41.65%。经国家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检测,籽仁中未检出辛硫磷,表明35%辛硫磷微胶囊剂在花生田施用无污染,无残留,对花生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