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横行将军》的造型甚为奇特,石形完整,状似螃蟹,尤其是其凸起的甲壳和横在前面的巨螯,其轮廓特征维妙维肖,几欲乱真。但从总体上看,神似胜过形似,似蟹非蟹,非蟹似蟹,神秀形外,力合形中,“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横行将军》为广东黄腊石,  相似文献   

2.
我省炒青绿茶历史悠久,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不断总结提高,创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初制技术。这是我省绿茶品质优良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对这套传统初制技术作了较大的改革,比较普遍采用的,大体上可分为“制茶坯”和“理茶”,也叫“再加工”两个阶段。“制茶坯”即鲜叶通过杀青、捻揉、干燥制成八、九成干的茶坯。“理茶”即对八、九成干的茶坯进行整理,一般把茶坯筛分成四段,即上段(四号筛面)、  相似文献   

3.
巩志 《茶业通报》2002,24(2):48-48,F003
中国茶文化确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开始出现就不同凡响。茶一开始,就为有眼光的政治家或统治者所赏识,他们提出“以茶养廉”,对抗“奢侈腐败”之风。当代茶圣吴觉农在《四川茶史话·前言》援引“《商书·酒诰》说:商的统治阶级沉溺在酒里,腥秽上冲,连天都发怒了”。周文王和武王则与商纣恰恰相反,由于他们的建国方针是勤俭建国,所以“严禁饮酒”。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在“伐纣会盟”时,有南方八个小国,将部落子民为药用的茶,作为礼品,献给武王“以茶代酒”,于是武王用茶设宴,以茶代酒招待各路诸候、部落酋长①。这…  相似文献   

4.
不同湖泊养殖中华绒螯蟹脂肪酸组成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养殖中华绒螯蟹的品质,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江苏境内八大湖泊养殖品牌河蟹可食部分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八大湖泊养殖中华绒鳌蟹可食部分含1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5种,单烯酸(MUFA)3种,多烯酸(PUFA)10种。雌蟹SFA含量,以大纵湖蟹最高,与阳澄湖蟹、洪泽湖蟹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雄蟹SFA含量,以长荡湖蟹最高,与阳澄湖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MUFA含量,雌蟹以大纵湖蟹最高,与长荡湖蟹、阳澄湖蟹、洪泽湖蟹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雄蟹以大纵湖蟹最高,与阳澄湖蟹、洪泽湖蟹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PUFA含量,雌蟹以固城湖蟹最高,与洪泽湖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雄蟹以固城湖蟹最高,与阳澄湖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5.
茶发于水,无水不论茶。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陆羽一生访茶弄泉,经验丰富。他在《茶经》中提出了“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的观点,见解精辟,首创一格。唐代诗人元稹说:茶,“慕僧客,爱诗家”。诗人墨客和茶结缘,终目相伴,长期的生活实践,视野宽阔,大胆尝试,独具匠心,积累了经验,丰富了茶道生活。他们有的歌咏云母泉,茯芩泉,有的赞啧融雪、消冰煮茶。不但别有一番情趣,一种风味,增添了饮茶乐趣,而且赞扬用“乳泉”、“活水”煮茶,能“饮液尽眉寿”,增添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又给我们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6.
天鹅湖畔     
友人从江西出差归来,送我一块石头。经仔细端详,最后固定成如右的画面:一只巨大的蛤蟆(比上百只天鹅的体积还要大的巨型蛤蟆)正蹲在湖边,湖内有二只美丽的白天鹅在悠闲地游憩(见照图)。这件作品起个什么名好呢?有人说:《听取蛙声一片》,以动显静,更可充实画面。”有人说:“还是《天  相似文献   

7.
茶樹“短穗扦插法”是苏联先進的經驗,同时也是本省安溪茶農最早采用無性繁殖茶苗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發根快,根羣發育盛壯;插穗短(只一个節約一寸長)用材省可以大量繁殖;在春,秋扦插采用枝条对母樹,如果管理好,施肥足,采摘合理,不特不会減產,而且还可大大增產;在夏插的也只須減少一年產量,比之应用新枝全叢压条繁殖法的減少兩年產量差得很多。所以采用無性方法繁殖茶樹良种,保持固有品系特性。“短穗扦插法”是今后最好的方向,並有很大的意义和阶值。这种方法,于1956年在本省福鼎、政和、安溪  相似文献   

8.
茶墨之争     
郑连森 《茶业通报》2003,25(4):163-163
俗语说,“酒壮英雄胆,茶引学士文”。自古以来,茶叶与文人雅士结有不解之缘。如唐代宋人八大家,清代的“扬州八怪”以及近代的鲁迅、郭沫若、韩素音等等,既善长诗词书画,也善于品茗斗茶。他们讲究欣尝艺术和品饮情趣,不愧为品茶行家里手。历代以茶抒怀,以茶写景,描述品饮感受,斗茶奇趣的茶诗、茶词、茶赋、茶画、茶戏、茶书等,这些作品至今读来仍意深义长,脍灸人口,许多名篇作家,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因何茶墨之缘如此深切呢?这与茶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关。首先,茶具有很强的观光价值,从茶山风光到采茶、制茶、处处都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9.
唐黎标 《茶业通报》2004,26(4):192-192
闲暇之余,品茗猜谜,别有一番情趣。“草木有本心”大概是我国最早的茶谜了,这是古代谜家巧撷唐朝张九龄《感遇》诗所制的“茶”字谜;在我国、日本及韩国都有为老人祝寿赠送茶叶的习俗,其实这本身就是绝妙的茶谜。你看那“茶”字,下部包含着“人”“八”“十”,意为八十八,再加上草字头(指廿),正好为一百零八,“祝贺茶寿”正是最好的生日贺礼。而今,亦诗亦谜的“草木有本心”还被应用于茶店、茶艺馆,作为绝妙的标志性广告。茶谜常见的有赋体谜、故事谜、文义谜三类。赋体谜,它采用形象思维手法,用茶的特征、性质、功能等巧妙地暗示谜底,常用…  相似文献   

10.
苏州是江南茶区中单产较高的地区,也是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名茶区之一。先后有虎丘茶、水月茶、天池茶、碧螺春等名茶;尚有明初从灵岩山传到日本福岗县八女市郊黑木町的“八女茶”等。其中虎丘茶的品质最好,被明·屠隆《茶笼》评为:“最号精绝,为天下冠”,明·文震享《长物志》转用了这一评价;明·张谦德《茶经》则认为“品第之,虎丘最上”;明·许次纾在《茶疏》中更进一步从比较中肯定了虎丘茶的品质;“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  相似文献   

11.
去年第八期上,曾刊有林凤书同志撰写的《赏山水盆景(寒江独钓)》一文,并配有照图。现请作品的作者冯舜钦同志介绍他创作雪景盆景的一些经验。考虑到今年有不少新订户,且去年八期印刷质量也有问题,故再将照图刊登一次,供鉴赏。  相似文献   

12.
茶红根腐病     
在最近发行的“一芽二叶”上(28卷,1期,9—10页)Satyanarayana 发出了一个警报性的信号,在 Brahmaputra 凹地种植园,由 Poria hypolateritia(Berk)Cooke 引起的,茶红根腐病频繁地发生。从此之后,有两次对这种病害进行了进一步观察,至今,情况还没有报导。1、该病最先是发现任雷击区的成年茶树上。以前,只认为这是由于 Ustulina zonata(Lev)侵入雷击区茶树的主根,导致茶黑纹根腐病。  相似文献   

13.
《夏日晴雨》(见附照)是作者王选民先生近年创作的佳作。作品以垂枝式的“柽柳”为题材,采用丛林式手法,再现大自然柳林野趣。其作品给人以构图新颖、线条流畅之感。在作品内涵上体现了  相似文献   

14.
著名盆景艺术家赵庆泉先生推出的《樵归图》(见贵刊1990·2·插一),首先从题名隐约亮出一个“藏”字,再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宏伟的侧面,引导人们去欣赏“露”于盆面的榔榆群体,这就比誉为画中“警句”的《深山藏古寺》要丰满得多,含蓄得多,也更具有美感,是一件欣赏层次较高的作品。这件作品的基调,与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样,清新、恬静,严谨、自然,较好地体现了壮美与优美的结合。在构图上,保持并发展了《八  相似文献   

15.
《茶业通报》2023,(1):7-7
3月5日,《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第八期,“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千年,带领观众在袅袅的茶香之中品读《茶经》,感悟陆羽“精行俭德”的传奇一生。节目“以茶会友”,携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沈冬梅、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雷闻,共同解读《茶经》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6.
茶区喜讯     
朱委员长的故乡办起茶场朱委员长故乡——四川仪陇县马鞍公社琳瑯管理区过去没有茶树,今春新建茶场一个,育南云大叶茶种九亩,现在茶苗生长嫩绿,最高达的1.5足(市尺)以上,目前正栽植,预计明年秋季可开始生产。全场50多工人今年开垦土地260多亩,土深挖二尺以上,同时准备了足  相似文献   

17.
(一) “法如种瓜,三岁可采”。这是陆羽(758年左右)在他所著《茶经》中说的种茶方法和新茶园投产年令。种瓜要深翻土地,修筑排灌沟渠,重施基肥,看苗追肥,摘心摸权,如种西瓜,最好选择新开荒地,按照这些措施来种茶,三岁(足二龄)的茶园是有茶可采了,可惜无法了解那时种瓜的密度和二龄茶园的单产。我国古代茶叶文献是不少的,主要是从欣赏的角度来评述茶叶品质,很少谈到生产的经济问题。茶叶为我国主  相似文献   

18.
这件作品(附照)给人难忘的印象,应该是它那斑纹奇异,宛若磐石的躯干,欣赏的时候,很难摆脱磐石的联想。奇妙的还有这块“磐石”与树冠的配合是如此亲密无间,顺畅自然。作者独特的构思和功力显而易见。可以感觉到它受到附石式作品的启发,却在桩头本身寻找突破,有较高的创新价值,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9.
都匀毛尖茶的发展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平勇 《贵州茶叶》2004,32(2):36-38
都匀毛尖是一个历史名茶。早在明清时期就作为贡品,相传曾被乾隆皇帝赐名为“鱼钩茶”,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是贵州驰名的“两毛(茅)”之一,即“北茅台,南毛尖”。当时的“都匀毛尖”以地方群体品种和石阡苔茶为原料,加工粗放、工艺  相似文献   

20.
杭州地区的茶树在冬季不容易受冻,对春茶生产威胁最大的是晚霜,因为晚霜期正是茶芽的萌发期。1958年早春,在3月上旬气温上升较快,盖在茶树上的稻草已揭掉,茶芽萌动迅速生长,向阳的山坡在3月24日就开采第一批“明前龙井”(4月5日清明)。但是3月27日气象预报翌晨有浓霜,区委立即指示全区产茶合作社熏烟防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