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大田县铁矿废弃地不同恢复模式:"撒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R_1)、"工程措施+植草"(R_2)和"工程措施+乔灌草"(R_3),并选择未恢复的铁矿废弃地作为恢复的初始状态(R_0)及周边未开矿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作为对照(CK)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恢复模式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碳、氮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R_0模式水稳性团聚体主要集中在0. 25 mm。采用不同恢复模式后,0. 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减少, 5 mm和2~5 mm径级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②不同恢复模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趋势为:CK R_3 R_2 R_1 R_0。③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着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减少呈显著升高。④铁矿废弃地不同恢复模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 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正相关,而与0. 25 mm和0. 5~1 mm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同一恢复阶段的同一土层中1 2 mm、0.5 1 mm团聚体质量百分比(4.74%52.37%)与其质量百分比有机碳贡献率(2.87%59.98%)均高于0.25 0.5 mm、<0.25 mm团聚体;相同土层中的相同粒级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含量(0 10 cm土层23.47 55.82 g·kg-1,>20 cm土层14.36 36.80 g·kg-1)与其质量百分比有机碳含量(0 10 cm土层1.34 22.12 g·kg-1,>20 cm土层0.57 11.93 g·kg-1)均随植被自然恢复呈增加趋势;同一恢复阶段的相同粒级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含量(0 10 cm土层23.47 55.82 g·kg-1,>20 cm土层14.36 36.80 g·kg-1)与其质量百分比有机碳含量(0 10 cm土层1.34 22.12 g·kg-1,>20 cm土层0.5711.93 g·kg-1)随土层加深呈减少趋势;同一恢复阶段的同一土层团聚体中1 2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16.9053.43 g·kg-1)最低但其质量百分比有机碳含量(5.24 22.12 g·kg-1)最高;随植被自然恢复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在0 10 cm土层(2.01 2.16)呈增加趋势、在>20 cm土层(2.04 2.24)呈减小趋势;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中土壤结构演化的核心可能是上层土壤细化和下层土壤粗化;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中土壤结构有所改善;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喀斯特植被自然恢复中土壤有机碳质量评价的指标;加强保护喀斯特森林使其自然恢复,既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与减少侵蚀,也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循环和累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杉木纯林转化为杉木阔叶树异龄复层混交林(简称杉阔复层林)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及养分储量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结构优化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江开化不同树种构建的杉阔复层林和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0~20 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WSA)稳定性以及全土和团聚体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和镁(Mg)储量的变化。[结果](1)杉阔复层林和杉木纯林0.25 mm水稳性团聚体(WSA_(0.25 mm))占比最高;与杉木纯林相比,复层林均显著增加5 mm水稳性团聚体(WSA_(5 mm))比例,同时也显著提高土壤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降低了团聚体分形维数(D)。(2)杉阔复层林和杉木纯林不同粒级团聚体中SOC和TN储量变化趋势一致,均为WSA_(5 mm)、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WSA_(2~5 mm))0.25~2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WSA_(0.25~2 mm))WSA_(0.25 mm),而不同粒级团聚体中TP和Mg储量差异较小。(3)全土和团聚体有机碳及养分储量主要受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SOC_(A5 mm))、2~5 mm粒径团聚体总氮(TN_(A2~5 mm))含量以及土壤pH的影响;团聚体稳定性主要受WSA_(5 mm)、土壤pH以及2~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SOC_(A2~5 mm))含量的影响。(4)复层林不同伴生树种对团聚体组分、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储量有重要影响,主成分分析(PCA)发现,杉木纯林引入紫楠(杉木+紫楠)后显著影响全土和团聚体磷镁储量以及MWD和GMD;杉木纯林引入红茴香(杉木+红茴香)后显著影响全土和团聚体碳氮储量。[结论]杉阔异龄复层林的构建有利于改善杉木纯林土壤理化性质,尤以乔木阔叶树种紫楠和红茴香引入,对杉木纯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及养分储量的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以宁化县紫色土侵蚀区3种植被恢复模式(林果草模式、油茶模式、乔灌草模式)为研究对象,以未治理的裸露荒地(CK_2)、无明显水土流失的林分(CK_1)作为恢复前后的参照,研究土壤团聚体和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3种植被恢复模式的优劣。结果表明:与CK_2相比,3种植被恢复模式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显著提高,促进土壤从微小团聚体向大团聚体转变,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以乔灌草和林果草模式为最优,但这2种模式差异不明显;植被恢复后的紫色土团聚体破坏率(PAD)和分形维数(D)值均有降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值明显增加,以乔灌草模式的变化幅度最大,表明该模式改善土壤结构的效果优于其它模式,其土壤结构较为稳定。相关分析表明,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粒径、容重及孔隙度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森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团聚体分布特征,对摸清森林土壤结构形成及其碳稳定机制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以深圳市丘陵地带针叶林、阔叶人工林和次生阔叶林等3种不同植被类型、70个调查点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各调查点按0~10 cm和>10~30 cm剖面进行采样,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团聚体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被类型表层土壤(0~10 cm)的有机质(OM)和全氮(TN)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亚表层土壤(>10~30 cm)养分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各有机碳组分均存在差异,表层土壤有机碳组分均高于亚表层,且以活性有机碳含量最高。此外,不同植被类型表层土壤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微团聚体上(<0.25 mm),亚表层土壤则主要体现在微团聚体和1~2 mm团聚体上。除表层土壤电导率(EC)与惰性有机碳间的相关性外,两层土壤的EC、OM和TN含量与4种有机碳组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10 mm团聚体对有机碳矿化有显著正向调控,>2~5 mm团聚体则表现为显著负影响。由此认为,3种植被类型间土壤养分和有机碳组分含量存在差异,且表层土壤的含量总是高于亚表层;不同土壤团聚体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微团聚体上;土壤养分含量是调节有机碳矿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其在团聚体密度组分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土壤碳库的稳定性对全球碳循环至关重要。为探究土壤有机碳的周转和固定机制,本文利用干筛法分析了长白山原始红松针阔混交林和杨桦次生林表层土壤有机碳于不同径级团聚体中的分布,并结合密度分组方法进一步探究团聚体有机碳的密度分组情况。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在团聚体中的分配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1~0.25、2、1~2、0.25 mm;原始红松林土壤重组有机碳(HF-C)比例达到77.0%,显著高于杨桦次生林,前者土壤有机碳更稳定。与游离态有机碳(FLF-C)和闭蓄态有机碳(OLF-C)相比,HF-C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分配相对稳定,说明其在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固持中起着主导作用;大团聚体中,FLF-C约占67.4%,表明新鲜有机质直接参与大团聚体形成。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福建省建瓯市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水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有利于形成大粒径土壤团聚体,而柑橘园、茶园、坡耕地形成的土壤团聚体粒径较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质量有较大影响:>2 mm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含量和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顺序都为:木荷林>封育林>杉木林>柑橘园>茶园>坡耕地。平均重量直径与>0.25 mm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含量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林分类型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特性的影响,以豫东南沙地4种典型人工林(桂花、合欢、栾树和女贞)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土壤样品和室内试验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①4种林分类型下土壤大团聚体(>0.25mm)含量最高,占林地土壤总团聚体的69.63%%~97.30%,粒径0.25~0.15mm团聚体含量最低,且不同林分类型下各层土壤团聚体的质量分数呈现不同的差异。②表层(0~10cm)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均表现为栾树>合欢>桂花>女贞,分形维数(D)排序则与之相反,变化范围为2.515~1.653,栾树的土壤结构稳定性最强。③随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减小,4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上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土壤剖面上也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下降。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性表现为合欢最高,栾树最低,变化范围分别为45.76~7.65和17.78~3.49g/kg。④回归分析表明,女贞林分下土壤大团聚体与有机碳含量相关性最强,土壤有机碳可解释17.5%土壤大团聚体含量的变化。研究得出该地区栾树林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强,合欢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生态型蚯蚓作用下凋落物源碳在土壤中的转化与分配规律,揭示凋落物源碳在土壤中的去向,为深入探究蚯蚓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固碳增汇潜力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 ]应用脉冲标记法标记富集13C的杨树幼苗叶片;接种3种不同生态型蚯蚓,通过室内短期培养试验(室温25℃,培养120 d),研究不同生态型蚯蚓作用下凋落物源碳在粗大团聚体(d>2 mm)、细大团聚体(2 mm≥d>0.25mm)、微团聚体(0.25 mm≥d>0.053 mm)和粉-黏团聚体(d≤0.053 mm)4个粒径级别的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配。[结果 ]接种蚯蚓后,显著促进了凋落物源碳向土壤中的并入与分配,土壤δ13C值显著提高,单独接种表栖型蚯蚓提升的幅度最低,表栖型和表-内栖型共同作用提升的幅度最高;不同粒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δ13C值在蚯蚓的作用下均显著升高;4种土壤团聚体的δ13C值,都是粉-黏团聚体的最低,粗大团聚体和细大团聚体中最高,接种赤子爱胜蚓对凋落物向土壤团聚体中并入作用效果低于接种皮质远盲蚓和威廉环毛蚓。[结论 ]120...  相似文献   

10.
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林下土壤抗蚀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林土壤的抗蚀性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区生态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林下不同层次土壤均具有较强的抗蚀性,上层土壤抗蚀能力略高于下层。林内枯落物储量多,水文功能明显。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2.65~40.06 g/kg。土壤结构良好,大粒径团聚体含量较高,非水稳性团聚体主要以>10 mm、>2~5 mm和≤0.25 mm 3个粒级为主。水稳性团聚体>7 mm粒径的基本上消失,相比于非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其余各级团聚体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抗蚀性指数K值方面,不同层次土壤抗蚀性指数K值与时间呈明显对数函数关系:y=-a ln(x)+b。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城乡梯度和林分类型对森林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机制的影响,为阐明区域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乡梯度下3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0~30 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3种林分类型土壤团聚体主要由大团聚体(>0.25 mm)组成。马尾松林(PF)和针阔混交林(MF)的水稳性团聚体呈现由大粒径向微团聚体(<0.25 mm)转变趋势,但常绿阔叶林(BF)土壤团聚体各粒级比例无明显变化趋势。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在城区随PF–MF–BF递进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近郊呈升高趋势,而在乡村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质量分形维数(Dm)和团聚体结构破坏率(PAD)与MWD、GMD变化趋势相反。近郊梯度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随PF–MF–BF递进呈升高趋势。针阔混交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在梯度上呈现城区>近郊>乡村趋势。随土层深度增加,不同梯度的3种林分土壤团聚体水稳性降低,而其机械稳定性升高。土壤团聚体水稳性与土壤密度、含水量和有机碳(OC)、全氮(TN)、全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亚热带不同树种、土层、粒级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团聚体粒级组成及其碳、氮含量、储量及碳氮比的早期影响,揭示种植不同树种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中亚热带地区造林和营林中合理选择树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随机区组设计,于2012年2月在土壤发育和经营历史相同的林地上建立了中亚热带地区常见树种同质园。2019年8月测定各树种不同土层(0~10、10~20、20~30、30~40和40~50 cm)不同粒级(>2、1~2、0.25~1和0.053~0.25 mm)团聚体的质量百分含量、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储量及碳氮比。【结果】1)各土层团聚体均以>2 mm粒级为主,且>2 mm粒级团聚体的质量百分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并在木荷、米槠和杜英土壤中较高,而1~2 mm粒级团聚体的质量百分含量则在马尾松林土壤中最高;2)各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各土层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则随粒级减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0~10 cm土层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以1~2 mm粒级最高,而20~30、30~40和40~50 cm土层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则均以0...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鹅掌楸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状况,为合理经营鹅掌楸人工林、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林龄鹅掌楸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测定各粒级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分析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主要指标即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阐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贡献率状况。【结果】不同林龄鹅掌楸人工林的土壤团聚体组成各不相同,但均以大团聚体(> 0.25 mm)为主,含量为54.98%~84.90%,且成熟林的大团聚体含量较幼龄林、中龄林分别显著提高了17.84%、25.52%;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以成熟林的最大、幼龄林其次、中龄林最小,并且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存在明显垂直分布特征,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贡献率都以大团聚体中为最高;随着林龄增加,成熟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幼龄林、中龄林,且于各林龄内,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随鹅掌楸林龄增加显著增大,并于成熟林土层达到80%;土壤团聚体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结论】随鹅掌楸人工林的林龄增加,土壤大团聚体组成、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总体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喀斯特槽谷顺、逆向坡不同植被恢复对土壤结构的影响,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喀斯特槽谷区顺、逆向坡面不同植被(林地、花椒地、灌草地)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团特征。结果表明:1)顺向坡土壤微团聚体优势粒级为1~0.25 mm,分形维数D在2.62~2.64之间;逆向坡土壤微团聚体优势粒级为0.05~0.01 mm,分形维数D在2.64~2.66之间。顺向坡1~0.25 mm粒径微团聚体含量显著大于逆向坡,其余粒径含量均小于逆向坡(P 0.05),顺向坡土壤微团聚体结构稳定性比逆向坡好。2)顺向坡林地土壤微团聚体优势粒级为1~0.25 mm,花椒地和灌草地土壤微团聚体优势粒级均为0.05~0.01 mm;逆向坡3种植被恢复下土壤微团聚体优势粒级均为0.05~0.01 mm。顺向坡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D为灌草地林地花椒地;逆向坡为花椒地灌草地林地。3)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0.001 mm粒径拟合度最好(R2=0.974),与0.05~0.01 mm粒径拟合最差,且与0.001 mm粒径微团聚体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0.005~0.001 mm粒径微团聚体含量显著正相关(P 0.05),并随1~0.25 mm粒径微团聚体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土壤全钾、有机质、粉粒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小,随MWWSA的增大而显著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槽谷区植被恢复选择及土壤抗蚀性评价和肥力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上游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森林土壤水分入渗性能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的基本环节 ,直接影响森林 水文生态效应。本文研究了长江上游支流大渡河的水源地—贡嘎山东坡亚高山针叶林分布区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研究区土壤稳渗率均较大 ;其中混交成熟林土壤稳渗率最大 ,林木皆伐后土壤稳渗率最小 ,其它森林类型介于其间 ;土壤稳渗率与 >0 2 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 (MWDw)、非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相关 ,与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 (Fdw)呈显著性相关 ,另与森林类型、枯落物层、容重、砾石含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对黄河小浪底库区不同恢复阶段土壤机械组成及碳库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各植被恢复阶段,土壤风化度上层高于下层;从裸地到乔木阶段,土壤风化度逐渐增大,土壤的发育逐渐成熟,从草本到乔木阶段,随着进展演替,对土壤的形成及发育作用依次升高;(2)各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随着进展演替,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逐渐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粘粒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浑河源头落叶松、红松、混交林地(落叶松和红松混交)、采伐迹地4种水源涵养林为对象,研究土壤团聚体和土壤有机质特征。结果表明:4个样地0.25 mm风干土团聚体含量为79.62%~87.78%,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为40.61%~67.09%,均小于风干土团聚体含量。4个样地土壤结构体破坏率为5.92%~64.41%,表现为红松采伐迹地落叶松混交林地,各样地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土壤风干土团聚体MWD和GMD表现为红松采伐迹地落叶松混交林地,水稳性团聚体MWD和GMD表现为混交林地落叶松采伐迹地红松。各样地0~10 cm、10~20 cm、2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均存在差异;4个样地土壤有机质表现为混交林地落叶松采伐迹地红松,各个样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以未退耕的陡坡耕地作对比,对退耕还林(草)4年后2种草本层模式的三倍体毛白杨林地进行≤1 mm细根生物量及土壤水稳性团聚体(WSA)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林地的林木细根生物量均为上层>中层>下层,比值均约为50:30:20,黑麦草林地林木细根年平均生物量约为自然草林地的2倍;但就总细根量来说,自然单根系大于黑麦草根系,是黑麦草的4.4倍;林地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未退耕地在总量上差别不大,但林地上层和中层大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未退耕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 mm细根能提高大粒级及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水稳性团聚体总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利用方式对紫色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库区紫色土为对象,研究了稻田、果园、菜田和人工林地等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总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土壤的土壤容重最低、孔隙度最大、田间持水量最大;而林地土壤的孔隙性和持水性最差。>0.25mm总团聚体以菜田最高,稻田最低;>0.25mm水稳性团聚体数量表现为:菜田>林地=稻田>果园(P<0.05);稻田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最高,明显高于果园、菜田和人工林地,稻田土壤碱解氮含量明显高于果园和人工林地(P<0.05),土壤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果园最高,林地最低。  相似文献   

20.
四川茶园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其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微团聚体的组成及其分形特征。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微团聚体组成以0.25~0.05 mm粒级为主,占微团聚体总量的41.95%~55.44%,0.05~0.01 mm粒级次之,占23.54%~25.66%,<0.001 mm 粒级所占比例最小,为5.80%~8.71%,随植茶年限增加,0.25~0.05 mm粒级土壤微团聚体含量显著升高,0.05~0.01 mm 和0.01~0.005 mm 粒级含量变化不明显,而0.005~0.001 mm和<0.001 mm粒级含量则显著降低;随植茶年限增加,土壤微团聚体平均质量比表面积值、分形维数值和土壤特征微团聚体组成比例(<0.005 mm)/(0.25~0.05 mm)值均逐渐减小,而土壤微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值则逐渐增大;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值和土壤特征微团聚体组成比例值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全磷含量和有效磷含量极显著负相关。长期植茶可促进土壤较小粒级微团聚体向较大粒级微团聚体转化,从而提高土壤微团聚体稳定性,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值和土壤特征微团聚体组成比例值均可作为定量化描述茶园土壤肥力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