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贵州地方茶树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培育特色优良品种,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贵州4个地方茶树品种群体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贵定鸟王茶’、‘都匀毛尖茶’、‘湄潭苔茶’和‘石阡苔茶’品种群体内种质间遗传距离的变幅较大,分别为0.1792~0.8328、0.1745~0.8518、0.1480~0.6507、0.1516~0.8691,Nei’s基因多样性与Shannon信息指数及品种内RPAD谱带多态性显示它们的遗传多样性依次降低。4个地方群体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菜豆种质中植物凝集素的遗传多样性及含量变化,本研究以317份菜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改进的血凝法测定鲜荚中的植物凝集素含量。同时,对不同发育时期‘紫冠’和‘白珍珠’的豆荚、荚壁和种子中的植物凝集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菜豆种质中植物凝集素含量变幅为0.004~1.783 mg/g,变异系数为0.493,品种频率分布曲线总体显现连续性,主峰明显,呈近似正态分布。菜豆品种群体间的凝集素水平差异极显著,表现出明显的种质特异性和遗传多样性。‘紫冠’和‘白珍珠’豆荚在花后4~6天中检测到少量凝集素,表明豆荚凝集素是在花后4天开始积累。‘紫冠’与‘白珍珠’的植物凝集素含量随着豆荚生长发育都呈现出相同趋势,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下降,出现‘双峰’现象。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江苏粳稻主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48对SSR分子标记对2007—2013年江苏省审定的65份不同类型常规粳稻品种和7份对照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2对分子标记在供试材料间存在多态性,42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01个等位基因,变化范围为2~4个,平均每个位点2.40个。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为0.03~0.64,平均0.21。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异范围为0.03~0.58,平均0.18。65份江苏省常规粳稻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在0.78~0.97之间,平均0.91,95.4%的供试品种其遗传相似系数在0.87~0.97之间。3个不同类型的粳稻品种群体内,迟熟中粳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量最高,迟熟中粳的平均位点PIC值和基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晚粳品种和中熟中粳。UPGMA聚类结果表明,以遗传相似系数0.87为界,可将除‘通鉴981’、‘扬农稻1号’和‘盐稻10号’以外的62份江苏省常规粳稻品种分为2类;江苏省大面积生产主推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小,同一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间遗传距离更小。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欧洲报春育种进程,本研究以‘庆典’、‘丹诺雅’、‘丹诺雅XL’、‘丹妮莎’、‘普利罗曼’以及上海源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自主育种的‘春晖’系列共38个欧报春品种为材料,利用24对SSR引物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法进行了欧洲报春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分析。供试的24对SSR引物中11对引物稳定性和多态性较好,可用于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多态性信息指数为0.360 3~0.953 3,平均值为0.814 9。38个欧洲报春品种分别来源于6个不同品系,6个品系遗传距离都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丹妮莎’和‘普利罗曼’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上海源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自主育种的‘春晖’系列与‘庆典’的遗传距离最大,且‘春晖’系列与其余5个品系的遗传距离均大于0.5。通过STRUCTURE分析发现6个群体中存在5个基因库,且不同品系、不同花色的品种在基因库组成比例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初步通过已有SSR标记开展欧洲报春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的标记可用于不同品系遗传距离的分析,但在不同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中还存在一定欠缺。后续将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欧洲报春SSR标记的开发,以推进欧洲报春的育种进程以及新品种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雌雄异株工业大麻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本研究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对云南省5个典型的雌雄异株工业大麻品种群体(云麻1号~云麻5号)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所用的4条RAPD引物和8条ISSR引物在5个工业大麻品种群体共120个个体中扩增出74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64个,多态率达86.5%。5个工业大麻品种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309 5,群体内Nei's基因多样性介于0.216 7~0.287 8,平均值为0.251 3,遗传多样性水平呈现出:云麻3号云麻4号云麻1号云麻5号云麻2号;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874 9~0.925 5,群体间基因流(Nm)为2.159 5,表明5个工业大麻品种群体之间遗传同质化程度较高。5个品种群体之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88,即总的遗传变异中有18.8%存在品种群体之间,人工选择使工业大麻品种间遗传分化显著大于风媒传粉植物居群间遗传分化的平均值(Gst为0.100)。本研究结果表明,雌雄异株工业大麻品种群体遗传相似性较高,加大群体内选择纯化或者使用遗传背景差异大的群体开展工业大麻品种育种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菜豆种质中植物凝集素的遗传多样性及含量变化,本研究以317份菜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改进的血凝法测定鲜荚中的植物凝集素含量。同时,对不同发育时期‘紫冠’和‘白珍珠’的豆荚、荚壁和种子中的植物凝集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菜豆种质中植物凝集素含量变幅为0.004~1.783 mg/g,变异系数为0.493,品种频率分布曲线总体显现连续性,主峰明显,呈近似正态分布。菜豆品种群体间的凝集素水平差异极显著,表现出明显的种质特异性和遗传多样性‘。紫冠’和‘白珍珠’豆荚在花后4~6天中检测到少量凝集素,表明豆荚凝集素是在花后4天开始积累。‘紫冠’与‘白珍珠’的植物凝集素含量随着豆荚生长发育都呈现出相同趋势,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下降,出现‘双峰’现象。  相似文献   

7.
7个柱花草品种的AFLP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蓉蓉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8):271-276
旨在阐明不同柱花草品种的遗传差异。利用AFLP、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7个柱花草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2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出96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850条,平均每对引物的多态性条带为70.8条,多态性比率为87.99%。10对SSR引物共扩出2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23个,多态性比率为88.46%;10对引物的观察杂合度(Ho)的范围是0~0.7143,平均为0.1857,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I)平均值为0.6545,平均多态性含量(PIC)为0.727。根据非加权成对平均数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获得品种聚类树形图,AFLP与SSR分析的聚类图相似性显著,7个品种明显分成两类。‘矮柱花草’与‘西卡柱花草’的遗传关系最为疏远,‘奥克雷柱花草’与‘爱德华柱花草’、‘格拉姆柱花草’与‘热研5号柱花草’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茶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鸳  姜燕华  段云裳  成浩  周健  曾建明  韦康 《作物学报》2010,36(12):2191-2195
正确评价茶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是有效保护和利用茶树地方品种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从西湖龙井群体种中选取91个单株,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探讨了抽样群体样本量、SSR引物等位基因数影响茶树地方品种的主要遗传多样性参数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样本量对茶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值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样本量达到15个单株时,各遗传参数值趋于稳定;SSR引物等位基因数对茶树地方品种各遗传多样性参数值的影响很大,而且达到总体遗传多样性90%所需的样本量也很不一样。当SSR引物等位基因数为5时,24个茶树单株才能达到茶树地方品种总体90%以上的遗传变异。本研究为茶树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评价和采用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藤本月季作为现代月季的一个重要支系,其遗传背景复杂,亲缘关系混乱,本研究旨在对其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而为藤本月季新品种的培育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国外引进的32个藤本月季与西南林业大学校园内种植的6个藤本月季为材料,通过对其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构建发育树,对38个藤本月季品种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8个藤本月季品种ITS序列长度在734~742 bp之间,其中多态性突变位点42个,碱基的插入或缺失10个。基因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43,单核苷酸多态性指数(Pi)为0.009 32,表明其遗传多样性较高。38个样品间最大遗传距离为0.02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8个样品可分为三大支,其中‘Red Eden Rose’、‘Bienvenue’、R.R、‘Abraham Darby’、‘Alfred Colomb’被聚为一大支;‘Phyllis Bide’、R.S、‘Purple Skyliner’、‘Giardina’、‘Paul Transon’、‘Pippin’、R.B、‘Spirit of Freedom’、‘Coral Dawn’、‘Super Excelsa’、‘Salammbo’、‘Ginger Syllabub’、‘The Wedgwood Rose’、R.X分为一大支;‘Soleil Vertical’、‘Lady Hillingdon’、‘Granham Thomas’、‘Papi Delbard’、‘Handel’、‘Aloha’、‘Souvenir du Doctor’、‘Sir Paul Smith’、‘Clarence House’、‘Eden Rose’、‘Glorie de Dijon’、R.O、‘Uetersen’、‘Celme Forestier’、‘Moyesii Geranium’、‘Cinderella’、‘Blue Rambler’、‘Alchymist’、R.W被分为一大支,根据其亲缘关系每一大支又被分为若干亚支。这表明,38个样品的亲缘关系与其原产地无关。  相似文献   

10.
‘早胜牛’微卫星基因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分析‘早胜牛’的遗传多样性,采用PCR技术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早胜牛’IDVGA46、ILSTS005、IDVGA27、TGLA44、IDVGA2、BM2113和ETH10这7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分布,并计算‘早胜牛’各个微卫星位点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结果显示:112头‘早胜牛’样品在7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有2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571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0004,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99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526。分析结果表明‘早胜牛’群体的遗传杂合度比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所选的微卫星座位点可用于‘早胜牛’遗传多样性评估。  相似文献   

11.
遗传多样性研究是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为探索欧榛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Corabel’、‘Kentish’和‘Carrifran’3个品种共55份供试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对SSR引物在55份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44个等位基因,位点可检测到等位基因数(Na)为11~17个,平均每个位点可检测到14.67个等位基因;平均观测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2和0.87;多态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81~0.90,平均为0.86;利用算术加权平均数法(UPGMA)将55份材料分为4大类群。研究表明,欧榛品种间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这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了解‘蜂糖李’栽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对‘蜂糖李’栽培群体中的74个李单株的26个果实性状(12个数量性状和14个描述型性状)开展数量分类研究,并与‘蜂糖李’果实性状进行比较,旨在为贵州地方李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根据《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采用性状分布频率、变异系数、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表观聚类、主成分分析和显著性差异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6个果实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的范围分别为0.3425~2.1838和0.1928~0.8775;14个描述型性状中,果核形状无变异类型,其余描述型性状平均变异类型2.9个;1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50%~31.92%,其中Vc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单果重。(2)Q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式距离为16.65时,可将74份材料分为A、B、C、D 4个组群,各组群材料数依次为16、12、28、18份。其中A组群、B组群、C组群与‘蜂糖李’亲缘关系较近,D组群与‘蜂糖李’的亲缘关系较远,且D组群与‘蜂糖李...  相似文献   

13.
云南糯稻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24对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引物分析云南省63个糯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云南糯稻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24个SSR位点共检测到153个等位基因,均为中度或高度多态位点。总群体平均香农指数为1.449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7187。滇西南、滇南和滇东南是目前云南省糯稻遗传多样性中心,是保护糯稻资源时应重点关注的区域。AMOVA分析表明糯稻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地区内品种间(79%),只有5%遗传变异存在于地区间,品种内的遗传变异占16%,保护糯稻遗传多样性需要保护较多的品种。聚类分析显示Nei’s遗传相似系数为0.22时云南糯稻品种分为籼糯和粳糯2个类群,但是不能区分地理组。  相似文献   

14.
福建黄兔的遗传多态性及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福建黄兔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8个微卫星标记在所检测的福建黄兔群体中都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态性,在6个群体微卫星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622(0.5723~0.7222),各群体的PIC差异不显著;全部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6857(0.5904~0.7267)。这显示黄兔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等指标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福建黄兔品种内在微卫星位点上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根据奈氏标准遗传距离,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个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不大。福建黄兔地方品种在微卫星位点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群体黄兔属于同一个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5.
对供试材料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为葡萄分类、种质鉴定和育种提供重要依据。利用SSR标记对新疆44个相对适宜制干葡萄品种(系)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5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8对用于葡萄的SSR扩增,共扩增出190条带,均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百分率为100%。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变幅为0.6868~0.9640,平均为0.9084。根据SSR扩增结果,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析表明44份葡萄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63~0.92,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75。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54处,可将44份供试材料分为5个类群:第1类包括‘奥迪亚无核’、‘赫什无核’等22份葡萄;第2类包括‘无核白鸡心’、‘葡萄园皇后’等7份葡萄;第3类包括‘美丽无核’、‘艾麦纳’等5份葡萄;第4类包括‘黎明无核’、‘红脸无核’等6份葡萄;第5类包括‘白香蕉’、‘波尔莱特’等4份葡萄。SSR标记能比较准确地检测基因型之间的遗传背景与遗传关系,其中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类群间及亚类间的种质资源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  相似文献   

16.
板栗品种资源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板栗为中国栗属的代表种,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寒温带、温带和暖温带,其分布区地形复杂,由于条件各异,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板栗品种。采用AFLP技术对收集到的86个板栗品种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板栗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Dst)为0.072 8,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为0.080 4,群体分化系数Gst为0.475 3,基因流Nm为0.452 9,供试板栗群体内分化比较严重。通过对AFLP分析的各个步骤进行反复试验,证明了以AFLP-荧光法来分析板栗品种资源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0):3298-3305
为发掘甘蔗抗褐锈病新基因,本研究以4个高抗褐锈病不含Bru1基因的甘蔗品种为父本,4个高感褐锈病的甘蔗品种为母本配置杂交组合,对获得的5个杂交组合F1代群体进行SSR真实性鉴定、人工接种褐锈病抗性表型鉴定和Bru1基因分子检测。结果显示:‘粤糖03-393’בROC24’和‘柳城03-1137’ב德蔗93-88’的F1代群体分别符合3R:1S和1R:3S的遗传分离比例,且都未检测出Bru1基因;表明‘粤糖03-393’בROC24’群体的褐锈病抗性由一对显性未知新抗病基因控制,而‘柳城03-1137’ב德蔗93-88’群体的褐锈病抗性由一对隐形未知新抗病基因控制。本研究成功构建了2个能用于甘蔗抗褐锈病新基因定位的遗传分离群体,为今后的褐锈病抗性遗传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和抗褐锈病新基因定位和开发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现代栽培的所有园艺风信子都是由原种风信子(Hyacinth orientalis)培育驯化而来,其遗传基础相对较窄,但经过几个世纪栽培选育,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为研究风信子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利用12条引物对29个风信子品种进行ISSR分子标记研究,扩增获得109条谱带,多态性条带有103条,占条带总数的94.5%,表明风信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9个风信子品种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018 5~0.820 1,平均遗传距离为0.449 8。其中‘Atlantic’与‘Gipsy Queen’遗传距离最大为0.820 1,亲缘关系最远;‘Blue star’与‘Delf Blue’遗传距离最小,两品种之间相似度较大,亲缘关系最近。使用软件NTSYS-pc(2.10e版)获得UPGMA聚类树形图,以相似系数0.635为阈值,29个风信子品种可聚为两大类。聚类分析发现相同色系的品种几乎聚为一类,说明同色系风信子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因此,在杂交育种时可选择不同花色的品种作亲本,进行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玉米地方品种与其选系重组再选系方法的效率,探索优异地方种质资源发掘、利用新途径,采用表型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与聚类分析,对‘沃30’与8个重组系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地方品种选系材料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方法。结果表明:(1)‘沃30’与重组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各性状变异系数为1.49%-46.79%,‘A3’和‘A4’的多个性状优于‘沃30’;(2)综合评价分析表明,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0.46%,供试材料表型性状综合得分为-1.414-2.550,‘A4’、‘A3’和‘A1’综合得分高于‘沃30’,散粉期等6个性状与综合得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3)供试材料间遗传距离为0.78-2.045,当阈值为1.414,可分为三大类。通过地方品种‘沃日黄’优株与其选系重组再选系的方法能够改良目标性状,利于进一步发掘与利用地方品种中的优良基因。  相似文献   

20.
宁夏粳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宁夏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对宁夏60份粳稻种质资源材料的16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0份宁夏水稻种质资源材料16个表型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株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经济系数、结实率、秆长这6个表型性状的变异幅度大,方差和标准差较高,具有较大的离散程度;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单株穗数、单穗粒重的变异系数均在14%以上,F测验表明16个表型性状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遗传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表型性状间存在显著、极显著相关关系,有些性状间为正相关关系,而有些性状间则为负相关关系,各表型性状间呈复杂的相互关系;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表型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1.644~2.092,平均为1.957;以卡方距离按UPGMA法聚类,在遗传相关系数为0.11处可分为8类,其中‘杨和白皮稻’、‘抚105’、‘田丰302’和‘花86’各为一类,其他引进和宁夏自育的水稻品种分别聚在第Ⅳ、Ⅴ、Ⅵ、Ⅷ类,而57%的种质资源材料都聚在了第Ⅵ类,并且第Ⅳ、Ⅴ、Ⅵ、Ⅶ、Ⅷ类在相似系数为0.18处可聚成一大类,亲缘关系很近。‘杨和白皮稻’是宁夏的1个地方品种,与其他种质间亲缘关系最远。研究表明,宁夏粳稻种质资源材料间遗传差异较小,遗传背景比较单一,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