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防洪(潮)标准的确定影响堤防工程规模,而对于感潮河段,洪潮组合的合理分析直接影响水面线的推算成果.  相似文献   

2.
决堤位置、洪水流量、土堤结构的可靠性是影响土堤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评价现有堤防工程的防洪效益时,按截面特性差异大小不同将整个堤防分成若干堤段,为了分析方便,假设堤段的各个截面特性相同,分别对不同堤段在不同水文风险、不同结构可靠性的条件下,计算堤段决堤的风险经济损失期望值;按堤段长度加权平均得到的值即为堤段洪灾经济损失期望值.计算结果比较合理,可满足防洪风险决策的要求,供研讨和堤防工程评价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决堤位置、洪水流量、土堤结构的可靠性是影响土堤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评价现有堤防工程的防洪效益时,按截面特性差异大小不同将整个堤防分成若干堤段,为了分析方便,假设堤段的各个截面特性相同,分别对不同堤段在不同水文风险、不同结构可靠性的条件下,计算堤段决堤的风险经济损失期望值;按堤段长度加权平均得到的值即为堤段洪灾经济损失期望值。计算结果比较合理,可满足防洪风险决策的要求,供研讨和堤防工程评价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谷围岛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规划面积43.3km2,校区堤防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潮)。介绍了振动沉管碎石桩在小谷围岛堤防加固中的应用情况,指出在实际施工中控制施工质量应注意的几个要素。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堤防工程隐患众多、险情频发等特点,结合堤防工程建设特点和防洪减灾战略需求,研究基于GIS+BIM+IoT数字孪生的堤防工程安全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将基于GIS、BIM、IoT融合的数字孪生与堤防工程安全管理进行结合,研究数字孪生数据及模型集成与可视化表达方法,建立堤防险情识别深度学习模型,设计基于GIS+BIM...  相似文献   

6.
堤防工程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堤身、堤基及外界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如何识别其风险因素种类及权重并进行安全评价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基于对上海市长江口及杭州湾北岸重要岸段的广泛调研,对影响堤防安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分类,构建了堤防工程多层次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具体工程,运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与熵权融合来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通过对工程现场进行调查,基于专家评分法获得各项指标的评价值,最终可得到综合安全评价值,从而对堤防工程的安全作出评价,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7.
宣城军塘—双塔110kV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会引起工程位置堤防的近岸水位壅高和流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两岸堤防及岸坡产生了一定影响,根据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在水阳江洪水影响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有限元计算的堤防渗流分析模型,不同工况条件下模拟了线塔工程近堤防处工程兴建前后、工程措施后堤坡的渗流稳定性,提出了工程后防洪影响及综合评价意见。  相似文献   

8.
从水利部获悉,过去5年我国累计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3625亿元,相当于1949-2000年的水利投入总量。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说,因投入力度加大,目前以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建设为代表的大江大河堤防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一大批控制性枢纽工程相继建成,我国大江大河防洪能力、水资源调控能力全面提高。同时,全国620座有防洪任务的大、中、小型城市中,有240座城市达到设防标准,防洪自保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现代城市堤防工程不同于一般的防洪工程,它除了构筑防洪屏障,解除洪水威胁外,还应该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它的景观效应。介绍了增城市附城围城区段堤防达标加固工程中,考虑城市地方与城市景观结合的设计思路及堤型选择、堤身设计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现行堤防防洪经济效益计算一般不考虑堤防失事影响。实际上,堤防失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故按现行计算方法求出的堤防防洪经济效益偏大。现根据概率原理导出了考虑堤防失事影响的防洪效益计算公式,计算十分简单,具有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河道上,联圩筑闸并小圩成大圩或在口门滨海区进行较大面积的海滩围垦工程以后,会导致外江河道水文发生某种程度上的变化.如在河道上联圩筑闸后,水闸控制运用时闸前外江的最高洪(潮)水位和最低水位的抬高,会使附近的防洪、排涝工程受到一定的影响.其影响程度,愈向上游,影响愈小,达到上游的一定距离即行消灭.而在闸后的河道最高洪(潮)水位和最低水位均有所降低,使所修建工程和附近的防洪、排涝工程收到一定的效益,愈向下游,效益也就越小.为此,在进行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串并联系统的可靠度理论,将堤防工程系统分为整体稳定子系统、渗透变形子系统、沉降变形子系统。采用界限估计法计算堤防的各主要失事模式的失事概率,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估得到防洪体系的系统失事率。结合杭州市钱塘江南岸南沙支堤工程实例,得出工程段的界限组合失稳概率为0.15%,为堤防工程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荆门市针对部分重点中小河流现有堤防防洪标准偏低、易涝地区排涝能力严重不足、主要湖泊综合治理严重滞后、新出现病险水库安全度汛仍存在短板等问题,通过抓调度、抓质量、抓长效,三年补短板工程顺利完工,效益明显.应贯彻总书记的治水思路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锻长板、固底板、盯样板,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快信息化...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滩区是一个复杂的互馈系统,系统的安全及协调发展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为科学评价黄河下游典型滩区社会经济-防洪安全-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安全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明确影响其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针对黄河下游兰东滩区的区域特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防洪安全、生态环境对滩区发展的影响,遵循指标选取的诸多原则,通过组合权重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构建了黄河下游兰东滩2001-2020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1)黄河下游兰东滩区社会经济-防洪安全-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相互作用明显,但整体协调耦合发展程度不高,距离优质协调还有一定的差距;(2)综合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拟合优度较好,均在0.9以上,且其趋势线与防洪安全评价指数趋势较为接近,表明防洪安全对综合系统的影响较大;(3)组合权重占比较大的主要是防洪安全方面的指标,其次是社会经济,最后是生态环境,表明兰东滩安全发展与环境友好的前提就是保障最基本的防洪安全;(4)3个子系统的安全评价指数在近20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社会经济子系统安全评价指数稳定上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防洪与生态,防洪安全与生态环...  相似文献   

15.
流域内修建堤防可以抵御洪水侵害,但堤防修建易引发洪水归槽,导致用于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的洪水序列失去一致性,防洪堤的防洪能力受到影响。采用水文变异诊断系统和变化环境下基于小波分析的非一致性水文频率计算方法,结合南渡江三滩站1956-2013年的实测年最大流量序列,对受归槽洪水影响下南渡江的堤防防洪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洪水归槽影响下,引起下游断面涨水过程和洪峰流量增大、水位增高,洪水发生的频率和量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南渡江上游龙州河堤防的防洪能力有所降低。当安全超高在1.0~2.0 m变化时,其堤防可以抵御的洪水标准从过去条件下的10~18年一遇,降到现状条件下的3~6年一遇。  相似文献   

16.
堤防安全信息的有效统一管理对于堤防安全预警至关重要。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等先进技术,研发了具有智能化、模块化和可视化等特点的长江口与杭州湾北岸堤防安全及防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从堤防监测与检测数据智能化采集、资料整编与统计分析、报告与图表自动生成等多项先进功能。根据堤防监测与检测数据以及设定的安全评价规则,可适时给出堤防安全影响的评估意见,为堤防管理相关单位及时提供堤防安全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7.
大沽河位于胶东半岛的西部 ,流域面积为 463 1.3km2 ,是省辖大型河道之一 ,干流长 179.9km。大沽河自古多灾 ,1949年以前 ,沿河两岸虽有堤防 ,但断续矮薄 ,河水经常泛滥 ,水害灾害严重 ,据近代历史记载 ,共决口 7次。 1949年以后 ,对大沽河进行有计划的治理 ,上游先后建大型水库 2座 ,中型水库 9座 ,拦河闸 7座 ,对重点险工地段进行护砌加固 ,加高培厚堤防 ,提高了河道的防洪能力。目前 ,大沽河已达到山东省下达的近期河道防洪标准 ,即十年一遇防洪标准。1 工程概况大沽河主河槽弯道甚多 ,河道断面忽宽忽窄 ,致使流态复杂多变 ,引起河…  相似文献   

18.
由于天气系统和地理地形因素,鲁北地区暴雨洪水频发,且具有范围广、雨量大、洪峰高、历时长等特点,而现状防洪工程却存在着泄洪能力低、河床淤高、堤防残破、建筑物老化等问题,防洪能力衰减20% ~ 50%,与防御较大暴雨洪水的要求极不适应,防洪压力巨大,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防洪安全,减轻洪灾危害.  相似文献   

19.
如何减免河道管理范围内桥梁工程建设对河道防洪的影响,并保证建筑物自身安全是防洪评价工作的重点。通过总结跨河桥梁防洪评价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套适合跨河桥梁防洪评价报告编制的结构框架。为进一步定性和定量刻画防洪评价关键技术,从防洪标准、水文成果、河势演变、桥梁布置、壅水影响、桥梁安全、桥下冲刷、三者影响和补救措施等10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和评价依据,并将其应用于洮河流域某桥梁防洪评价工作。所提关键技术要点对河道管理范围内跨河桥梁工程的防洪影响评价工作可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同时对指导跨河桥梁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和项目主管部门审批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及有关标准、规范,查阅分析了水库设计、施工、勘探、试验及运行资料,进行了大坝水文复核、质量复核、渗流安全复核、结构安全复核等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要求的复核内容,并在分项分析评价基础上,对水库枢纽工程的现状和未来高水位下安全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指出:①大坝欠高,水库防洪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②坝基长期渗漏危及大坝安全。③坝体填筑质量差,坝后缺乏反滤排渗的工程措施。④溢洪道两岸岩石破碎,存在失稳隐患且无消能设施。⑤抽水泵房防洪墙欠高,墙体存在贯穿裂缝,泵站钢管锈蚀。⑥大坝安全监测设施不完备。大坝属病险坝,应尽快除险加固,以防造成重大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