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竹荪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竹荪分成三大部分:可食部分的菌体(菌柄和菌裙)、菌盖和菌盖上附着的孢体,以及菌托(外皮和胶质),探讨各部分的营养价值、生物活性与研究现状,指出其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及竹荪资源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栽培中的开伞、放裙、干燥等环节设置不同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将生长至七八分成熟的竹荪菌蛋移植至人工气候棚继续生长,对竹荪后期开伞非常有利,开伞完整率最高达90%;放裙后去菌盖法栽培竹荪,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放裙的时间,放裙完整率高,受孢子液的影响较小;排风扇+烘箱烘干法既达到了很好的干燥效果,且保证了子实体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它营养丰富,功效神奇,产量很低,价格昂贵,因而引人注目。在此,就竹荪子实体形态变化的若干解释谈点看法。我们知道,竹荪子实体的形态结构主要分为菌盖、菌柄、菌裙、菌托。当子实体破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织金县和纳雍县的红托竹荪为研究对象,对其菌盖、菌柄、菌托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个地区的红托竹荪均含有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氨基酸和矿物质6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红托竹荪各部位之间6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2个地区的红托竹荪相同部位中同种成分的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2个地区红托竹荪的检测结果发现,糖类是红托竹荪各部位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含量为26.91 g·100-1g-1~60.61 g·100-1g-1;其次是蛋白质,含量为13.42 g·100-1g-1~27.08 g·100-1g-1。红托竹荪的菌托中均含有6种检测的营养成分,且菌托中的各营养成分含量与菌盖和菌柄中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红托竹荪菌托亦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褐腐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春  李国贤  金卫群 《食用菌》2010,32(2):58-58,67
<正>双孢蘑菇褐腐病又名疣孢霉病,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等称湿泡病(Wet Bubble)病愿菌为有害疣孢霉或菌盖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 Magn)。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疣孢霉属。双孢蘑菇褐腐病是世界性病害,美国、英国、荷兰等均有发生。我国的福建、四川、江苏、浙江、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我站人工栽培竹荪,每平方米可获得干竹荪0.4-0.5斤,快速栽培45天能形成原基(即菌蕾)。菌蕾阶段的管理十分重要,是获得高产隐产的一个关键时期。竹荪原基一般上半年在四月中旬后开始形成,原基到菌蛋长出复盖物表面需要1-1.5个月。在这段时间中气温逐渐升高,有时白天温度最高时达到33℃左右,要是栽培场地选择不当,对原基生长发育非常不利。同时竹荪菌栽培后竹荪菌蛋没有长出复盖物之前(快速栽培3月上旬种下要到6月中旬菌蛋才能看见),较长时间中看不见任何现象,这样造成经常检查翻动复盖的竹叶或杂草。实际上良好的竹荪菌种在适合的栽培环境中,一般不易感染杂菌,只要平时观察湿度,检查虫害外就不要去  相似文献   

7.
朱鸿  张彦兵 《食用菌》2012,(2):39-39
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其体态优雅,婷婷玉立,菌盖之下生有轻巧细致的洁白菌幕,飘垂如裙,故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之美誉。竹荪香味浓郁,酥脆适口,营养丰富,别具风味,民间认为有似人参的补益功用,它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凉补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采自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标本进行研究,经鉴定为中国大陆新记录种——卵孢原球盖菇(Protostropharia ovalispora Yen W.Wang&S.S.Tzean).根据标本的形态特征,并结合ITS分子系统学分析,描述了该物种的主要特征为菌盖凸镜形至扁半球形,表面具黏液;菌褶直生;菌柄表面黏;担孢...  相似文献   

9.
何显 《中国食用菌》1991,10(6):19-19
羊肚菌属(Morchella Dill.: Pers. )中有许多种都是美味的食用菌并因此而久已广为人知,但与它同样的另一近缘属——钟菌属(Verpa Swartz: Fr)则至今尚鲜为人知。笔者1990年5月在吉林省左家地区发现属于钟菌属的一种双孢钟菌[V. bohemica(Krombh)Schroet],数量很多,而国内对此种乃至此属的报道极少,据记载仅见于陕西和新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国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特对该种作一报道和介绍。双孢钟菌属钟菌属,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盘菌目(Pezizales)。这个属和羊肚菌属一样,含有许多可食的种类,但目前国内只报道有两种,均可食。这两种一是指状钟菌(V. diqitaliformis Pers.),另一种即本文介绍的双孢钟菌(亦称波地钟菌)。后者在吉林省为首次发现。其主要形态特征是:菌盖1~3cm宽,斗笠形或园锥形,边缘与菌柄完全游离;表面烟灰色,有纵行网状棱纹,初期色较淡,老熟后棱脊烟黑色,内面白色。菌柄中生,0.8~1.6cm粗,10~25cm长,上下同粗或向下  相似文献   

10.
这两年,我市将乐、泰宁等县竹荪大面积暴发粘菌——褐发网菌Stemonitis fusca Roth(李玉教授鉴定。以下称褐发网菌),损失严重。褐发网菌已成为竹荪栽培的一种严重新病害。但由于褐发网菌是近三四年刚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许多菇农对它认识还不足,叫法不一,用药也不一。菇农有叫黑孢菌、灰毛菌、黄毛菌,也有叫黑炭菌等;是病是虫弄不清楚,用药五花八门,如有用柴油浇喷、碳氨撒打、农药喷雾,也有用明火燃烧等等。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防治试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泥炭覆土时的含水量对双孢蘑菇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泥炭为覆土材料,研究覆土时不同含水量的泥炭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覆土时的最适含水量为60%~65%,覆土含水量(55%)过低会造成双孢蘑菇商品菇率降低和产量下降,含水量(70%)过高会导致总产量降低;泥炭覆土时的含水量不仅影响产量,且对商品菇子实体的外观品质也有重要影响,随泥炭含水量的提高,子实体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和单重增加。尽管覆土后可通过喷水增加含水量,但在覆土时保持泥炭合适的含水量可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笔者对1981—1988年在大别山、伏牛山区采集到的野生竹荪标本,进行了整理与鉴定,现将基本生态环境及种类简报如下.(一)生境:于春季5—6月和夏秋季8—10月生长在竹林、混交林、阔叶林地上.分布在大别山区的信阳县、商城县、新县、罗山县和伏牛山区的内乡县.(二)种类:经鉴定有以下三种.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asiata(vent.expers.)Fisch.]采自信阳县四望山、信阳县金刚台、内乡县夏馆.菌盖钟形,中央有一凹陷孔,株高3.2—3.6厘米,宽4.9—5.4厘米,网格上有灰褐色恶臭粘  相似文献   

13.
徐彦军 《北方园艺》2017,(4):136-139
以长裙竹荪"D-古优1号"‘织金红托竹荪’和‘织金白鬼笔’为试材,采用光皮桦木材生料层架式筐栽方法,研究光皮桦生料对3种荪类菌丝、菌蛋、子实体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不同温型竹荪高效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速度快慢顺序为处理3("D-古优1号")处理1(‘织金红托竹荪’)处理2(‘织金白鬼笔’);单个菌蛋质量为处理2处理3处理1,且处理间存在显著以上差异;干荪产量为处理1(443.1g·m~(-2))处理2(430.4g·m~(-2))处理3(400.4g·m~(-2)),处理1与处理2间差异不显著,处理1与处理3间差异极显著。比较光皮桦2种处理方式栽培‘织金红托竹荪’,处理1在1m~2荪数、菌盖直径、菌柄粗、菌柄长、菌裙长宽、单荪鲜质量等性状及产量表现优于CK,且干荪产量达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封面图解     
《食用菌》2015,(4)
<正>黄孢紫红菇(Russula turci Bres.)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2.5~7 cm,偏半球形或扁平至近平展。紫红色至淡紫色,中部色较深,后期变淡。盖表面形成微颗粒或小龟裂,边缘平滑或稍有条纹。菌肉白色。夏秋季生于松林地上,分布云南等地。  相似文献   

15.
蛞蝓(Liamx)俗名鼻涕虫。腹足纲,蝓蝓科,形状似去壳的蜗牛,是为害食用菌的害虫之一,但未见有为害竹荪的报道。笔者在竹荪栽培试验中,发现蛞蝓也为害竹荪。不仅咬食破口待出的竹荪菌蕾,且还咬食茁壮的子实体。1987年7月14日20时,在箱栽试验中的G号竹荪菌蕾已破口待出,但过了两天只见破口处有白色的粘液,而竹荪子实体却未见踪影。16日8时,又发现同一箱中的F 号菌蕾破口待出的竹荪顶端有一下凹缺口,迟迟未见  相似文献   

16.
以菌草栽培的15种食(药)用菌为试验材料,采用国际通用方法对其进行氨基酸组成测定和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分析味觉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的组成与占比情况。结果表明,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不同品种的氨基酸含量介于7.52 g·100-1g-1~23.73 g·100-1g-1之间,必需氨基酸占比总氨基酸的30.58%~61.30%;蛋白质贴近度μ都在0.7以上,表明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是一类优质蛋白质食物,其中紫孢平菇、真姬菇、竹荪、灰树花都在0.8以上,质量最佳;15个食(药)用菌品种聚类分为5类,其中真姬菇、紫孢平菇、竹荪、灰树花营养价值最高,灵芝和紫芝药用价值最高;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品种味觉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在特色风味产品开发及现代中医、中药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蘑菇疣孢霉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年来,蘑菇疣孢霉病在蘑菇主产区瘟疫般地蔓延起来,成为目前对蘑菇为害最严重的病害。本病发生的普遍性和危害性,不亚于70年代严重发生的“胡桃肉状菌”,一旦发病,轻者严重减产,重者颗粒无收。疣孢霉病也称白腐病、湿泡病、褐腐病、水泡病。其病原菌是菌盖疣孢霉和红丝菌疣孢霉,是一种土壤真菌,广泛分布在土表、土层2-9厘米处,病菌的孢子活力在一年以上。蘑菇一旦染上病菌,正在生长中的蘑菇会产生菇柄膨大变形、变质、并呈现各种歪扭的形状,有的菇盖表面长出不规则的瘤状突起,有的长成菇盖和菇柄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18.
以鬼笔复膜孢酵母菌和红托竹荪为研究对象,进行腐烂病病原菌侵染试验、不同药物的抑菌试验、药物对红托竹荪菌丝的影响试验、高温和pH对病原菌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鬼笔复膜孢酵母菌对红托竹荪菌丝、菌棒均具有致病性,且致病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鬼笔复膜孢酵母菌生长适宜的pH为4~8,pH大于10不生长;鬼笔复膜孢酵母病原菌在55℃条件下2 h失活;丙环唑对鬼笔复膜孢酵母菌有强抑制作用,但对红托竹荪菌丝同样具有抑制作用且持效期长。研究结果可为红托竹荪腐烂病的综合防治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波  徐贵华  芦菲  南海娟 《食用菌》2010,32(2):66-67
研究了七种云南产食用菌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竹荪、草菇和美味牛肝菌的甲醇提取物得率较高,依次为32.76%、30.21%和28.81%;鸡油菌和块菌较低,分别为15.92%和10.95%。黄牛肝菌总酚含量最高(24.56mg/g),鸡油菌最低(4.41mg/g)。七种食用菌甲醇提取物的还原能力为:黄牛肝菌竹荪美味牛肝菌黑虎掌块菌草菇鸡油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黄牛肝菌美味牛肝菌黑虎掌竹荪块菌草菇鸡油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黄牛肝菌鸡油菌块菌竹荪黑虎掌美味牛肝菌草菇。黄牛肝菌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可能与其总酚含量高有关。综合考虑甲醇提取物的得率和活性,以黄牛肝菌、竹荪和美味牛肝菌的抗氧化活性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金针菇栽培场地均不同程度出现了金针菇细菌性锈斑病(即花菇盖)。斑点病是由萤光假单孢杆菌所引起的,病症局限于菌盖上,产生黑褐色斑点,有时菌盖开裂,形成畸形菇。此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发生;培养料过湿,通气条件差也能引起此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