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定点对衡水市辖区内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非基地、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超市进行蔬菜抽检,并认真分析、评价检测样品中甲胺磷、乐果、甲拌磷等16种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情况,进一步探讨了衡水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毕节市无公害基地蔬菜农药残留现状,提高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水平,随机抽检蔬菜样品360份,按照NY/T761-2008标准检测15种农药的残留度。结果表明:360份蔬菜样品平均农药残留检出率为15%,其中,叶菜类的农药残留检出率最高,为16.1%,豆类农药残留检出率最低,为6.7%,农药毒死蜱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蔬菜质量安全,严格控制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在鄯善县范围内集中开展蔬菜农药残留项目整治检测,具体实施如下。1检测原则和目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以遵循客观事实为原则,以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让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菜为目的,全面推进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蔬菜质量安全事关重大,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芹菜作为一种大众蔬菜,较高的农药残留率一直被消费者诟病。为确保山西省人民吃上无公害放心芹菜,切实把好芹菜生产源头质量关,对山西省11个市的蔬菜生产基地(包括普通基地和认证基地)、批发市场、超市的芹菜进行了农药甲胺磷、氧乐果等45项农药专项监测,共抽取芹菜样品110个,采用GB 2763—2014判定芹菜农药残留限量值中。结果表明,引起芹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农药主要为甲拌磷、水胺硫磷、克百威等,芹菜质量安全状况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慈溪市蔬菜农药残留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慈溪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散户生产的叶菜类、果菜类、豆菜类的农药残留量进行了2年抽样检测,检测目标包括10种有机磷类农药和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了解慈溪市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的现状,分析了影响蔬菜农药残留量的主要因素。抽查样本中农药残留量检出率为14.08%,残留量超标率为4.69%。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残留量检出率为6.99%,超标率为0.70%,显著低于散户蔬菜的检出率(28.57%)和超标率(12.86%)。在16种检测的农药中,甲胺磷、毒死蜱、氯氰菊酯、联苯菊酯的检出率和超标率明显高于其它农药。叶菜类的检出率为21.35%、超标率为7.87%,明显高于果菜类和豆类菜。从时间上看,农药残留并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综合各方因素,散户蔬菜是影响慈溪市蔬菜农药残留量安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肇庆地区菜心、莴苣、白菜、芥菜等4种常年种植的叶菜类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分析、比较了2004~2006年这4种蔬菜在不同月份的农药残留超标情况,提出如何有效降低农药残留,并从源头上控制蔬菜农药残留,从而提高肇庆市蔬菜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分光光度计在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农药的滥用或使用不当,常常造成农产品特别是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其中尤以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最为突出。而控制蔬菜中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最有效方法就是加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的力度,保证上市蔬菜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重庆市蔬菜农药污染现状,2004—2005年分别对重庆市51个主要蔬菜基地和主城区流通市场中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51个蔬菜基地有29个基地未检出禁用农药,占总数的56.8%;基地蔬菜中主要农药残留污染为甲胺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对硫磷和克百威;叶菜类农药残留超标率最高,根茎类次之,瓜果类再次之,豆类最低。据此提出的对策主要有: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应加强领导,优化无公害蔬菜基地布局,树立“积极发展远郊,适度发展近郊,保护治理城郊”的战略思想;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管理和监督,强化无公害蔬菜监测体系的建立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完善重庆市的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市、区(县)、基地三级监测体系,努力实现蔬菜质量安全的全覆盖监测;建立蔬菜质量安全预警机制,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基地蔬菜农药残留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重庆市蔬菜农药污染现状,2004-2005年分别对重庆市51个主要蔬菜基地和主城区流通市场中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51个蔬菜基地有29个基地未检出禁用农药,占总数的56.8%;基地蔬菜中主要农药残留污染为甲胺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对硫磷和克百威;叶菜类农药残留超标率最高,根茎类次之,瓜果类再次之,豆类最低。据此提出的对策主要有: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应加强领导,优化无公害蔬菜基地布局,树立“积极发展远郊,适度发展近郊,保护治理城郊”的战略思想;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管理和监督,强化无公害蔬菜监测体系的建立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完善重庆市的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市、区(县)、基地三级监测体系,努力实现蔬菜质量安全的全覆盖监测;建立蔬菜质量安全预警机制,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安阳市城区居民食用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对安阳市常见市售蔬菜进行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检测。2011年3—4月在安阳市4个区中的4家超市、4家农贸市场各抽取7种蔬菜的,共计252份样品,采用农药快速检测法测定其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结果表明:2011年蔬菜农药超标率为6.35%。经过近年来对市场的综合治理,市场蔬菜农药残留得到了有效控制,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蔬菜农药超标率差异不是很大,总体上已控制到10%以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年来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定性检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探讨如何从加强蔬菜病虫害监测预报,指导农民适时对症防治、加强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普及、加强蔬菜生产投入品监管、开展放心菜检测示范基地建设、推进蔬菜生产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建设定性、定量检测相结合的蔬菜检测体系、加强蔬菜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控等方面入手,降低蔬菜农药残留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岳阳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对岳阳市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产基地及超市中6大类57种蔬菜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定点监测。结果表明,农药残留超标集中在7~9月份,生产基地和超市的叶菜类蔬菜超标最严重,豆类其次,超标农药的主要成分为甲胺磷。对岳阳市蔬菜农药残留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蔬菜无公害生产和安全蔬菜供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蔬菜农药残留现状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2):277-277,282
2000年6~9月对合肥市10个主要菜市场的蔬菜商品抽样调查,检测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超标情况,结果合格率为85%;2001年5~10月对合肥、六安、蚌埠、芜湖、巢湖等6个市的菜市场出售的蔬菜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平均超标率为8%,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呈下降趋势。要进一步提高蔬菜质量,降低农残超标率必须从源头抓起,要建立无公害蔬菜质量认证体系;建立放心菜生产基地,创立放心菜品牌;建立直销网络,实施优质优价以提高菜农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曲靖市2000年以来蔬菜生产的现状,结合全市无公害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实际,阐述了无公害蔬菜的内涵及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目的,分析了曲靖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提出发展曲靖市无公害蔬菜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湖南省衡东县为例,研究近十年蔬菜农药残留的变化规律,为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对2005~2014年衡东县专业蔬菜基地、农贸市场、9个超市的叶菜类、豆菜类、茄菜类和瓜菜类等四大类蔬菜的17912批蔬菜样品进行抽样检测,计算农药残留超标率,并对各类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10年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整体水平逐年下降,超标率从2005年的10.84%下降到2014年的3.03%;蔬菜农药残留随季节变化较明显,超标率表现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主要是豆菜类、叶菜类和茄菜类蔬菜,瓜菜类蔬菜超标较少;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高于专业生产基地,外地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高于本地蔬菜.[建议]加强宣传,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强化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强化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检测,保证上市蔬菜质量安全;加快蔬菜基地建设,推进蔬菜无公害产业化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6.
2017—2019年从成都市20个区县的基地采集531份蔬菜样品,采用GB 23200.19—2016、GB/T5009.144—2003、SN/T 3643—2013、NY/T 761—2008等方法对样品进行66种农药的残留检测,检测结果依据GB 2763—2016进行判定。结果表明,在所有样品中,92份蔬菜样品检出共计32种农药残留,农药检出率达17.33%。其中1份样品超标、9份样品检出蔬菜禁用农药毒死蜱和氟虫腈,不合格率达1.88%。叶菜类蔬菜占检出样品的39.13%,叶菜类蔬菜检出7份样品不合格,占总不合格率的70.00%。蔬菜中农药使用普遍,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尤为突出,应加强农药质量管理、强化标准化生产管理、完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加大禁限用农药的查处力度、加大基地和市场的检测频率,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蔬菜是指来源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按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经过法定的农产品质检部门检测,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或不含高毒高残留农药,其他低毒低残留农药、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经认证合格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商品蔬菜.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2000年底海门镇、三和镇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40亩,亩产值均在7500元以上,比对照田增收18%左右.同年7月上旬我们按基地标准又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70亩.经2001年5月16日到11月20日抽检,对无公害蔬菜摊位及生产基地抽检青菜、大白菜、豇豆等18种蔬菜,样品2562批次,残留农药未超标的合格样品达2551批次,占99.6%.  相似文献   

19.
玉溪市蔬菜中主要农药的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摸清污染现状,为玉溪市蔬菜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在2002~2005年间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酶抑制法,对玉溪市21个主要蔬菜集贸市场的蔬菜共22 949个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抽检样品中平均残留超标率为6.45%,且超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叶菜类、花菜类蔬菜超标率严重,而茎菜类、地下块根(茎)类超标率低;每年1~2月超标率低,4~5月高;农药残留问题较大的是通海县、红塔区、元江县,问题较小的是新平和峨山县;主产区农药残留居高不下且逐年恶化,而无公害示范区的农药残留控制得最好。[结论]控制玉溪市蔬菜农药残留的相应建议:应加强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加强病虫监测与防治技术指导;加大无公害蔬菜和有机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吉首市蔬菜农药残留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吉首市主要基地和流通市场的商品蔬菜进行抽检,对比了农残速测法和气相色谱法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分析了吉首市蔬菜农药残留污染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蔬菜无公害生产和安全蔬菜供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