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奶牛乳房炎是由于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作用而引起的乳腺炎症,多发于泌乳期。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急性乳房炎和慢性乳房炎两种。1发病原因奶牛发生乳腺炎多由病菌引起。常因乳房外伤、过热或过冷、挤奶不干、不卫生、动作粗暴、圈舍不卫生等致使病原菌经乳头管、淋巴管或血液进入乳腺而引起发炎。此外,奶牛本身患病时也可经血液侵害乳腺而直接发病。2临床症状急性乳房炎临床症状表现为:患畜乳房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2.
乳房炎是奶牛泌乳期发病率很高的一种乳房疾病,可使患牛泌乳机能及产奶急剧下降,造成奶牛生殖机能失调,成为广大奶牛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栏舍不卫生、潮湿、积粪多,乳头保持不洁或由于挤奶员技术不熟练,乳房受损伤,感染细菌或其它原因,如子宫炎的继症。  相似文献   

3.
牛乳房炎是产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普遍应用挤奶机挤奶的时代,往往发生成群奶牛患病,临床上乳房炎有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之分,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4.
<正>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多见于高产母牛泌乳期或产乳量较高的时期。高产奶牛临床型乳房炎,除乳房病变和乳汁有明显症状外,还多伴有全身性症状。引起乳房炎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环境卫生不良、奶牛挤奶人员的卫生消毒不严、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等情况下致使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霉形体等)侵染,导致乳房腺体发生乳房炎。乳房炎分为隐型乳房炎、临床型、非临床型乳房炎3种,临床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血乳病一般是由于外来机械损伤导致奶牛乳房充血、肿胀,乳房内的血管破裂,血液渗入乳汁而造成发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奶牛乳汁呈炎红色或血红色,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如发现该现象,应及时诊疗。一、症状奶牛产后泌乳期或挤奶后出现乳汁呈淡红色至深红色,4个乳区的乳汁都呈红色,各乳区含血量不一定相同,  相似文献   

6.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主要由微生物和各种损伤引起,分为急性与慢性2种类型。可引起泌乳量明显下降,乳汁变质严重者乳腺发生硬结、萎缩甚至化脓,坏疽完全丧失泌乳机能而被淘汰。防治乳房炎是养殖户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在奶牛日常生产过程中,发生乳房炎的因素很多,主要是饲养管理不良、牛舍潮湿、粪尿不及时清除、洗乳房的水不清洁、违反挤奶操作规程以及不正确的挤奶方法。1乳房炎的症状1.1急性乳房炎。由于不同因素而使乳汁潴留和蓄积在乳房内,或由于畜舍、牛床、挤乳手指及盛乳器等招致细菌污染引起。对泌乳的乳牛未能按时挤清…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尤其是隐性乳房炎更是影响乳汁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就奶牛乳房炎的特点、发病原因及其分类进行全面阐述,同时提出全方位的治疗方案。一、特点乳房炎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乳腺和乳头发炎,乳汁的理化特性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尤其是白细胞明显增加,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其特点为:1.时间。每年的3月以后发病增加,8~9月达到高峰。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可达70%。2.饲养方式。舍饲饲养发病率比散养的高。3.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高于显性乳房炎。4.机器挤奶比人工挤奶发病率高。5.干…  相似文献   

8.
用凝乳法对库尔勒市城郊一家个体奶牛场养殖的32头泌乳期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结果显示。阴性乳房炎奶牛头阳性率41%,且乳房炎阳性率随奶牛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用挤奶机器挤的阳性率高于手工挤奶,后乳区的阳性率高于前乳区。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生产发展的疾病之一,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乳房组织及乳头发炎的一种疾病,也是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最大的疾病,患病奶牛不仅产奶量下降,而且影响牛奶的品质,并危及饮用人的安全,也是奶牛场最常见、防治最困难、花费成本最高的一种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炎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2大类。由于隐性乳房炎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其造成的产奶量损失远大于临床型乳房炎。所以,该病的重点放在防治上,减少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而如何减少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关键是做好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工作,并且根据检测结果制定防制措施,把乳房炎的发生制止在萌芽状态,为生产优质牛奶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诊断中,乳房炎患病率比较高,乳房炎是奶牛产后或产前的一种多发性常见病。临床乳房炎患牛具有红、肿、热、痛及机能障碍等症状,乳房的机能障碍突出的表现为乳汁量及质的变化,即乳汁减少或消失,乳汁稀薄,含有絮状物、乳凝块、脓汁和血液,患牛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常因乳房肿痛、精神不安而拒绝挤奶和哺乳。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发病后严重影响牛奶的品质,可以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增加药物费用,造成奶农的经济损失。奶牛乳房炎主要表现为临床型和隐性型.其中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率明显较临床型乳房炎高。由于奶牛隐性乳房炎无临床症状,乳房和乳汁通常肉眼无可见变化,所以通过实验室群体检测.2008年3月,阿克苏市动物防疫监督站对依杆其乡某奶牛场临床健康奶牛进行乳房炎检测,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57.3%。而对病牛进行治疗和淘汰,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业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受到理化刺激而导致的乳腺及乳头发炎。奶牛乳房炎主要的病原微生物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奶牛乳房炎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且诊断需借助诊断液,不可肉眼观察。对于奶牛乳房炎可以采取的防治措施有应用抗生素、中草药、饲料添加以及疫苗防治等。各个养殖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李云龙 《农家致富》2014,(19):40-40
一、关键环节在奶厅 造成奶牛感染乳房炎的途径有很多,如外伤、其他细菌性疾病、奶牛营养失衡、奶牛自身毒性物质的代谢等等,但由这些原因引起的乳房炎不足其总发病率的10%,剩下90%以上的发病都是因为挤奶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国际性的难题,也是成年奶牛最易患的一种疾病。奶牛乳房炎分为2种:隐性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一旦感染乳房炎,则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中对乳房炎的病原、诊断和预防措施等进行了分类阐述,旨在为今后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致病微生物的入侵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乳中体细胞增多,乳的形状、品质发生异常,是严重影响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 1 病因 1.1 病原微生物感染 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乳房炎的主要原因.引起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无乳链球菌、乳房炎链球菌、停乳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支原体、巴氏杆菌、霉菌、病毒等. 1.2 饲养管理不当 常见有奶牛场环境卫生差,运动场潮湿、泥泞,粪尿、污水淤积,不及时清除,未严格执行挤奶操作规程,清洗乳房水不清洁,更换不及时;挤奶次数偏少,挤奶结束后乳头不药浴,干乳方法不正确,突然更换挤奶员,改变挤奶方式,日粮配合不平衡都可诱发乳房炎.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是指乳房实质、间质出现的炎症症状,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浸入感染、化学物理性损伤、环境管理不当等均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可将奶牛乳房炎分为纤维素性卡他乳房炎、浆液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等。奶牛乳房炎不仅影响奶牛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奶牛乳房炎的研究,不断提升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效果是当前兽医学中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丹参酮乳房注入剂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正>一、病因该病主要是由于栏舍不卫生,潮湿、积粪多,奶牛的乳头未保持清洁,或由于挤奶员技术不熟练,致使奶牛的乳房受损伤,感染细菌或病毒,以及其他原因,如子宫炎的继发症等而致病。  相似文献   

18.
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新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应用于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的常用方法有加州乳房炎试验(CMT),乳汁体细胞计数(SCC)等,但在常规使用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奶牛乳汁中一些酶活性和急性期蛋白量的变化是监测隐性乳房炎很有价值的指标,可用于泌乳早期感染乳区的检测和选择感染奶牛进行干乳期治疗。结合珠蛋白(H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奶牛最为敏感的急性期蛋白,它们在急性炎症时大量增加。概述了乳酸脱氢酶(LDH)、N-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乳过氧化物酶(LP)、碱性磷酸酶(ALP)、结合珠蛋白(H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指标在奶牛乳房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多发病,也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乳房炎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亚临床型乳房炎(又称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的临床症状为:乳区红肿、热痛,乳汁有肉眼可见的变化(乳汁有奶瓣、呈清水样)、煮沸有凝块(呈豆腐脑样));隐性乳房炎没有以上临床症状,但应用药物和仪器可以检测出乳汁在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有明显变化的乳腺疾病,它是奶牛发生临床型乳房炎的潜伏期,绝大多数临床乳房炎是由隐性乳房炎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20.
奶牛隐形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危害非常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该病发病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养殖户忽视,常导致牛奶产量和质量下降,危及人的安全,而且其传染性可导致疾病扩散,故其损失远大于临床型乳房炎,因此做好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工作和制定防治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