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育秧秧盘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植质钵育栽培技术是以植质钵育秧盘作为育秧载体的栽植方式,育秧盘以农业废弃物(如水稻秸秆等作物秸秆)为原材料,通过物理化学改性,配以一定比例的胶粘剂,机械热压成型。育苗钵贮水性能良好,有利于促进种子发芽和保持根际土壤水分,有利于提高移栽幼苗的抗旱性和移栽成活率。同时,育苗钵体在土壤内可自然分解,对土壤无污染,且具有一定增肥作用。本研究采用中国水稻所研制的水稻秸秆降解秧盘和玉  相似文献   

2.
水稻应用不同类型育秧盘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灯塔地区的水稻工厂化育苗及机插秧面积逐年扩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已达80%以上,工厂化育苗面积近100hm2。现在应用的平盘毯状秧盘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整齐度不高、伤苗伤根严重、漏秧率较高、每穴苗数不均及返青慢等问题。笔者所在单位利用优质水稻项目在2015年引进了钵型毯状育秧盘进行对比试验,在秧苗素质、插秧质量、返青分蘖效果及产量上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比对照增产7.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2种不同行距(25和30 cm)钵形毯状秧盘育秧适宜的播种量。[方法]以粳型水稻品种苏秀867为材料,研究播种量对2种行距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水稻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随着播种量的增加,2种秧盘株高、黄叶数增加,叶龄、茎基宽、白根数和百株干重下降。25 cm行距和30 cm行距下钵形毯状秧盘播种量分别为100与120 g/盘时,水稻产量最高(9.84和9.80 t/hm~2)。[结论]该研究可为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水稻育秧基质为材料,对不同育秧基质与营养土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基质育秧可促进秧苗生长,秧苗生长较快,苗高、根系较发达,白根多,秧苗素质有所提高,增产率在7.37%~9.92%。  相似文献   

5.
基质育秧与常规育秧相比,秧苗出苗早而快、秧苗素质好,比常规育秧水稻增产9.3%,且解决了机插稻统一育秧取土、培肥花工多的问题,有利于统一培育壮秧、统一机插服务。  相似文献   

6.
7.
为减少对土壤耕作层的破坏、探求出能替代常规育秧土的水稻育秧基质,进行了不同水稻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草根1号育苗基质培育出的秧苗素质较好,秧苗移栽后相应的缓苗期短,形成的有效穗数较多,千粒重增加,最终产量最高,但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编织布隔层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水稻新型育秧方式,进行了编织布隔层育秧不同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编织布隔层育秧秧苗素质比塑盘育秧好,生育进程快1。2d,其中编织布隔层加旱育保姆剂处理比塑盘加壮秧剂处理平均每公顷增产稻谷711.1kg,节省投资315元,增产效果极显著,值得在水稻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适宜长沙双季稻区机抛秧的育秧基质,以‘锦两优128’为试验品种,研究了8种不同水稻育秧基质对早稻秧苗素质、田间长势和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碳化稻壳灰和营养土配比的育秧基质培育的秧苗出苗率和成秧率高、叶绿素含量高、地上部形态、地下部形态、分蘖能力均较好,且成本较低,产量表现优;其中,60%营养土+40%碳化稻壳灰处理培育的秧苗产量效益最高,适宜在长沙双季稻区机械抛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7种不同品牌的基质育秧,考察其培育的秧苗素质及水稻产量,结果表明:采用柴米河基质、沃绿宝基质、麻育秧膜、兴农基质后,根系盘结力较强,株高适宜,单位面积成苗数较多,相对适宜毯苗机插条件。采用柴米河基质、沃绿宝基质、麻育秧膜育秧后水稻产量较高,理论产量在700kg/667m2以上,其中柴米河基质产量791.25kg/667m2,表现突出,建议继续示范和大面积推广水稻基质育秧,为夺取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秧苗对产量的贡献可以用好苗八成年来描述。靠育壮苗保分蘖率,靠后四片叶保产量就是指以健壮个体构建高产群体,既是水稻培育壮苗的理论依据,也是寒地稻作的栽培要点。生产中秧苗壮弱程度与秧盘类型关系密切,具体地说目前水稻育秧的盘型可分为:普通纸盘、盆式盘、毯式盘、钵育盘等。一、普通纸盘从引进寒地水稻盘育机插技术一直使用到现在,主要特点是成本低,摆盘时在模具内折叠,用工量较多。优点是  相似文献   

12.
机插秧育秧一般是采用营养土,虽能正常培育秧苗,但在提高秧苗素质上有一定的制约。并且营养土的采集难度较大,资源也受到限制。基质育秧的应用既能提高秧苗素质,又能节省工本,解决资源不足等问题,还能增加单产。  相似文献   

13.
机插秧育秧一般是采用营养土,虽能正常培育秧苗,但在提高秧苗素质上有一定的制约。并且营养土的采集难度较大,资源也受到限制。基质育秧的应用既能提高秧苗素质,又能节省工本,解决资源不足等问题,还能增加单产。  相似文献   

14.
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制新的水稻(Oryza sativa L.)育秧基质,以营养土育秧为对照,利用有机废弃物酒糟为基本基质,将酒糟与普通土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4种基质,研究酒糟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酒糟为主的基质所育的秧苗素质和产量均要优于土育秧苗,酒糟基质随着土的比例增加所育的秧苗素质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T_2处理(酒糟∶土=3∶1)培育的秧苗整体素质最高、产量高、综合表现最好,可以应用于水稻育秧生产中。  相似文献   

15.
16.
不同育秧制剂对水稻秧苗质量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灵川县不同育秧制剂对水稻秧苗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引导农民科学育秧,通过田间试验,在试验全过程中进行观察记载,在对秧苗素质方面,多效唑液浸种育秧效果最好,旱育保姆次之;在对水稻产量方面,制剂育秧的效果比对照增产率均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用8种壮秧剂+普通土制成的基质、草炭土、珍珠岩、砂子以及普通土共12种基质培育水稻秧苗,对秧苗的素质进行比较研究。实验表明:处理6的基质在改善秧苗综合素质方面表现突出,能够达到壮苗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在普通基质育秧的基础上,于基质中添加10%、20%和50%的酵素,开展水稻育秧试验,研究了酵素在水稻育秧中的适宜用量,以及酵素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育苗基质中添加适宜浓度的酵素,可明显改善秧苗素质,有利于培育适应机械插播的壮苗;秧苗平均株高比对照降低了4%~35%,根系增加量均超过30%,秧苗根冠比均在0.75以上;但其使用浓度应控制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9.
研究营养土、基质、基质+营养土3种育秧盘土以及盖种土为基质、营养土2种盖种方法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那种基质、那种配方作盘土,基质含量越高出苗越慢,叶龄相对较小。单株根条数、百株干重也随着基质含量增大而降低的现象。但通过基质与营养土按不同比例配比作盘土,用营养土盖种,能够培育适合水稻机插需要的健壮秧苗,同时随基质配比降低,育秧成本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水稻机插秧育秧取土难的问题,对沸石、稻壳灰、珍珠岩、腐熟秸秆、营养土五种育秧基质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沸石基质和稻壳灰基质培育的秧苗生长速率快,叶龄、株高适宜,叶绿素含量高,不定根数多,最长根长大,地上干重和根干重大,适合水稻机插秧的需要。沸石基质和稻壳灰基质是理想的育秧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