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育秧秧盘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农业》2017,(4)
<正>植质钵育栽培技术是以植质钵育秧盘作为育秧载体的栽植方式,育秧盘以农业废弃物(如水稻秸秆等作物秸秆)为原材料,通过物理化学改性,配以一定比例的胶粘剂,机械热压成型。育苗钵贮水性能良好,有利于促进种子发芽和保持根际土壤水分,有利于提高移栽幼苗的抗旱性和移栽成活率。同时,育苗钵体在土壤内可自然分解,对土壤无污染,且具有一定增肥作用。本研究采用中国水稻所研制的水稻秸秆降解秧盘和玉 相似文献
2.
水稻应用不同类型育秧盘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与技术》2016,(5)
最近几年,灯塔地区的水稻工厂化育苗及机插秧面积逐年扩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已达80%以上,工厂化育苗面积近100hm2。现在应用的平盘毯状秧盘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整齐度不高、伤苗伤根严重、漏秧率较高、每穴苗数不均及返青慢等问题。笔者所在单位利用优质水稻项目在2015年引进了钵型毯状育秧盘进行对比试验,在秧苗素质、插秧质量、返青分蘖效果及产量上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比对照增产7.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2种不同行距(25和30 cm)钵形毯状秧盘育秧适宜的播种量。[方法]以粳型水稻品种苏秀867为材料,研究播种量对2种行距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水稻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随着播种量的增加,2种秧盘株高、黄叶数增加,叶龄、茎基宽、白根数和百株干重下降。25 cm行距和30 cm行距下钵形毯状秧盘播种量分别为100与120 g/盘时,水稻产量最高(9.84和9.80 t/hm~2)。[结论]该研究可为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水稻育秧基质为材料,对不同育秧基质与营养土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基质育秧可促进秧苗生长,秧苗生长较快,苗高、根系较发达,白根多,秧苗素质有所提高,增产率在7.37%~9.92%。 相似文献
5.
基质育秧与常规育秧相比,秧苗出苗早而快、秧苗素质好,比常规育秧水稻增产9.3%,且解决了机插稻统一育秧取土、培肥花工多的问题,有利于统一培育壮秧、统一机插服务。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正>水稻秧苗对产量的贡献可以用好苗八成年来描述。靠育壮苗保分蘖率,靠后四片叶保产量就是指以健壮个体构建高产群体,既是水稻培育壮苗的理论依据,也是寒地稻作的栽培要点。生产中秧苗壮弱程度与秧盘类型关系密切,具体地说目前水稻育秧的盘型可分为:普通纸盘、盆式盘、毯式盘、钵育盘等。一、普通纸盘从引进寒地水稻盘育机插技术一直使用到现在,主要特点是成本低,摆盘时在模具内折叠,用工量较多。优点是 相似文献
12.
13.
机插秧育秧一般是采用营养土,虽能正常培育秧苗,但在提高秧苗素质上有一定的制约。并且营养土的采集难度较大,资源也受到限制。基质育秧的应用既能提高秧苗素质,又能节省工本,解决资源不足等问题,还能增加单产。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不同育秧制剂对水稻秧苗质量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与技术》2018,(20)
为探索灵川县不同育秧制剂对水稻秧苗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引导农民科学育秧,通过田间试验,在试验全过程中进行观察记载,在对秧苗素质方面,多效唑液浸种育秧效果最好,旱育保姆次之;在对水稻产量方面,制剂育秧的效果比对照增产率均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7.
18.
19.
研究营养土、基质、基质+营养土3种育秧盘土以及盖种土为基质、营养土2种盖种方法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那种基质、那种配方作盘土,基质含量越高出苗越慢,叶龄相对较小。单株根条数、百株干重也随着基质含量增大而降低的现象。但通过基质与营养土按不同比例配比作盘土,用营养土盖种,能够培育适合水稻机插需要的健壮秧苗,同时随基质配比降低,育秧成本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