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黑龙江省张广才岭海林林区,采用铗捕法逐月捕获棕背,根据胴体重和繁殖情况划分棕背的年龄(以月为单位),计算各月新生个体的生命表、各月种群平均年龄和平均寿命。共捕棕背682只,其中雌性351只,雄性331只,雌雄性比为0.515∶0.485。5,6,7月出生的个体最长寿命为5个月,雌性平均为2.37个月,雄性平均为2.18个月。8,9月出生的个体,最长寿命超过12个月,雌性平均为3.83个月,雄性平均为4.03个月。秋生个体比春生个体寿命长。各月种群平均寿命4月份最高,为10.52个月,7月份最低,为2.94个月。  相似文献   

2.
2015年4月—2018年11月,在张广才岭东麓林区横道河子和三道林场的温带森林中,分别利用铗捕法、笼捕法和红外相机技术对主要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横道河子和三道林场铗捕方法的捕获率分别为6.54%和11.34%,笼捕方法的捕获率分别为9.88%和9.04%,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红外相机技术可以克服铗捕和笼捕两种调查方法无法直接观测动物的不足。三种方法共记录啮齿动物7种:朝鲜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黑线姬鼠A.agrarius、棕背鼠平Myodes rufocanus、大仓鼠Tscherskia triton、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花鼠Tamias sibiricus和松鼠Sciurus vulgaris。横道河子林区优势种是朝鲜姬鼠,三道林场林区优势种是黑线姬鼠和朝鲜姬鼠,三道林场的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均高于横道河子林场,不同植被类型的啮齿动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重捕标志法研究了棕背巢区,巢区面积7月份平均为250.89 m2,9月份平均为284.21 m2,雌雄间和季节间差异显著。棕背有集群分布现象。结合巢区面积和活动距离对鼠害防治布点规格与防治灭鼠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估计棕背(鼠平)Myodes rufocanus数量,为鼠害防治提供依据,采用样方铗日法前3昼夜的平均铗日捕获率(X)估计棕背(鼠平)数量(Y),得出估计方程Y=1.892 6+5.428 9X。  相似文献   

5.
辉南林区森林鼠害的调查结果表明:害鼠种类主要是棕背鼠平,约占全部森林害鼠种类的72%,其余为红背鼠平、大林姬鼠等。害鼠密度与林木被害程度显著相关,当铗日捕获率在1%~5%时,林木被害率在3%~10%之间;当铗日捕获率在6%~15%时,林木被害率在11%~30%之间;当铗日捕获率在16%以上时,林木被害率超过30%。森林害鼠的种群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与年度变化规律,且与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植物、天敌、人类经济活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黑龙江省张广才岭海林林区,采用铗捕法逐月捕获棕背(鼠平),根据胴体重和繁殖情况划分棕背(鼠平)的年龄(以月为单位),计算各月新生个体的生命表、各月种群平均年龄和平均寿命.共捕棕背682只,其中雌性351只,雄性331只,雌雄性比为0.515: 0.485.5,6,7月出生的个体最长寿命为5个月,雌性平均为2.37个月,雄性平均为2.18个月.8,9月出生的个体,最长寿命超过12个月,雌性平均为3.83个月,雄性平均为4.03个月.秋生个体比春生个体寿命长.各月种群平均寿命4月份最高,为10.52个月,7月份最低,为2.94个月.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不同的铗日捕获率所对应的鼠类具体数量,在2个林业局各6.67 hm2(100亩)地块内采用5 m×22 m棋盘式布铗方式捕鼠,每日记录捕鼠种类和数量,同时对比分析鼠类数量的相对值与绝对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以莫氏田鼠为主要鼠种的林地,前5 d平均铗日捕获率每1%大体上对应1只/666.7 m2。  相似文献   

8.
磐石县落叶松人工林中布铗4034铗次,捕鼠5种228只,黑线姬鼠为优势种;林木害鼠东方田鼠和棕背(鼠平)喜欢选择低郁闭、阴坡、幼林、平绥坡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9.
贝奥不育剂林间防治效果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贝奥不育灭鼠剂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源灭鼠剂,来源于天然植物雷公藤。2007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分别采取6 m×6 m,7 m×7 m,8 m×8 m和10 m×10 m的不同投药方式,对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Sundevall和莫氏田鼠Microtus maximowicziiSchrenck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莫氏田鼠的适口性较好,盗食率达到75%以上,而棕背最高盗食率仅为10.1%。对莫氏田鼠采取10 m×10 m的投药方式(3 450 g/hm2)可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世双鼠靶在4种不同幼林林分中撒施10d后平均防治效果达到65.42%,且不同林分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其中,防治效果最好的是云杉幼林,最差的是落叶松幼林,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分析原因是世双鼠靶在不同林地内野外摄食系数不同导致。总体来说,世双鼠靶作为环保型药剂在木兰林区防治棕背?鼠害效果较好,可推广应用于广大林区棕背?鼠害防控。  相似文献   

11.
1975-1990年,在黑龙江省镜泊湖林区以夹日捕获率作为数量指标,调查了各类生及不同季节和年份棕背Ping Clethrionomys rufcanus的数量,并结合已有的报道探讨了长白山财林区棕背Ping种群数量分布及数量变动规律。结果表明,棕背Ping的数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在阔叶林带数量减少,为稀有种,在针阔混林带数量较多,为优势种,到针叶林带数量最多,并为绝对优势种。数量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2.
五、蓄笼箱怎样设置? 蓄笼箱养鱼主要设置在深水河流的稳水湾处,把蓄笼箱用沉锚固定在河床底部。由于三种蓄笼箱的侧重点不同,在河湾里设置的位置也不同。1.以捕为主、捕养结合的蓄笼箱有大小两种。大型蓄笼箱,一是设置在背河湾的入口处,利用鱼类在开河跑冰排、洪水暴涨和产卵时多进背河口稳水湾避险的有利时机,诱鱼自投进箱;二是利用春季河鱼逆水上游的习性,在河道若干处设蓄笼箱,顺水设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鼠害无公害防治技术,于2011年4—11月在内蒙古森工集团的库都尔、乌尔旗汗、根河、得耳布尔、金河5个林业局分别进行了新型环形捕鼠夹诱饵筛选、布夹方式、不同捕鼠强度防治害鼠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布夹方式以5 m×10 m试验组捕鼠效果最好;在早春食物缺乏时,以白瓜子做诱饵最好;在绿色植物茂盛期和莫氏田鼠占比例很大情况下,黄瓜块、土豆块作为首选诱饵;作为防治技术手段捕鼠强度以6 d组防治效果最为理想,鼠类种群密度百夹日在5%以下,捕鼠效果依次为6 d组4 d组2 d组对照地。以6 d组为样板,采用每公顷每月600个夹日在5,6,8月连续捕打,环形捕鼠夹可以有效的控制害鼠种群密度,收到良好的捕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棕背(鼠平)(Detprionmgs oufocamcs)是大青山地区危害油松最严重的害鼠之一。该鼠在大青山次生林区分布很广,四季活动,主要是冬季啃食树皮,造成林木死亡。严重时可以使油松成片死亡,给林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仅在内蒙古的武川县井尔沟林场一个作业区,死于棕背(鼠平)危害的油松林达100多亩。据观察该鼠在武川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下,栖息林地的土壤,均为栗钙土,  相似文献   

15.
采用铗日法对贺兰山西坡鼠类的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选取8条典型沟道为样线,共布设有效铗日18 748个,捕获鼠类235只。阿拉善黄鼠和大林姬鼠在所有海拔梯度均有分布,其次是社鼠、灰仓鼠和短尾仓鼠,海拔分布范围最小的是高山鼠兔和东方田鼠。阿拉善黄鼠的肺脏和肾脏重量高海拔重量远高于低海拔重量,显示出了其对外界环境的超强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1975-1990年,在黑龙江省镜泊湖林区以夹日捕获率作为数量指标,调查了各类生境及不同季节和年份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rufocanus的数量,并结合已有的报道探讨了长白山地林区棕背鼠平种群数量分布以及数量变动规律。结果表明,棕背鼠平的数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在阔叶林带数量很少,为稀有种,在针阔混交林带数量较多,为优势种,到针叶林带数量最多,并为绝对优势种。数量的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季数量最低,在原始针阔混交林中7月份达到全年数量高峰,在人工落叶松林中,9月份才达到数量高峰。年间数量变动很大,从1975年至1990年的16年间,曾出现过5次数量高峰年,表现出3年或4年出现一次数量高峰年的周期性变动规律  相似文献   

17.
对昌吉市荒漠林鼠害危害情况、害鼠及其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害鼠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了防治试验.调查发现:荒漠林区平均被害率达到了49.78%,主要害鼠种类3种,即子午沙鼠、毛脚三趾跳鼠和大沙鼠,其中子午沙鼠为优势种,鼠类天敌有21种,赤狐、红隼、棕尾鵟等为优势天敌种.对鼠害的防治结果表明,大面积招引猛禽栖架利用率90%以上,防啃剂、金属防鼠网树体保护防治效果达到100%.毒饵保护器和溴敌隆饵料防治效果为88.2%.防治试验区林业鼠害蔓延危害的势头得到有效的遏制,百夹日捕获率由原来的25%下降到10%,被害株率由原来的35%下降到5%,死亡株率由原来的26%下降至2%.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鼠类标本DNA提取方法,提取鲜样、盐渍、干制等不同处理方式保存的棕背鼠平Myodes rufocanus样本DNA,通过对mtDNA控制区序列PCR检测,经序列测定和比对分析,证明提取的DNA为目的鼠类DNA,试验方法可行。不同方法保存的鼠样本可作为科学研究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林木地上鼠棕背平、大林姬鼠对塞罕坝云杉、落叶松、樟子松等林木的危害,对地上鼠害防治以溴敌隆毒饵拌香油整袋投放为主,天敌、物理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地上鼠的危害。1林木鼠害发生危害情况多年来,塞罕坝林木地上鼠害时有发生,只是危害较轻,未能对林木的生长造成威胁,近几年林木地上鼠害发生呈上升态势,2013年发生面积达4533hm2,平均受害株率达17.9%,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其中重度危害区被害株率达  相似文献   

20.
棕背平 (ClethrionmysrufocanusSundevan)主要在秋季以后危害树木。通过对方正林业局六块地的调查 ,结果表明 ,棕背平的秋季分布规律受坡度影响极大 ,同下草、下木的繁茂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坡度的增大 ,棕背平的分布量就逐渐少 ,林内杂草、下木繁茂 ,棕背平的分布数量就多 ,反之就少。提出了对棕背平的重点防治、适当防治、高峰年防治与平年不需防治及任何时候都不需防治林地的条件 ,为棕背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