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鸽瘟又称Ⅰ型副黏病毒病,鸽新城疫。是由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腹泻和脊髓炎为主要特征。本病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死亡率高,公认的头号烈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合理的疫苗接种免疫,可以有效达到预防的目的,防侧重于治,多管齐下可预防此病。1病原体鸽瘟是一种禽副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鸽的健康危害较大。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  相似文献   

2.
鸽新城疫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传播快,乳鸽最易感染发病。下痢和神经症状是该病的典型表现。2013年3月,双溪街道余坊村有一鸽场发生一起鸽子以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排水样或黄绿色稀粪,头颈扭曲呈观星姿势等为症  相似文献   

3.
鸽新城疫流行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广东省十余个鸽场的新城疫流行的调查,我们发现鸽新城疫流行期,病鸽死亡率可达50%,其中幼鸽易感性较成鸽高。病鸽症状以下痢和神经症状为主,消化道出血少见;通过病原分离,引起鸽新城疫的病原为Ⅰ型副粘病毒的不同株;注射鸡新城Ⅱ且系、Ⅲ系弱毒疫苗或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可及时控制疫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鸽新城疫俗称为鸽瘟,主要是由鸽Ⅰ型黏病毒诱发的败血性、急性、高接触传染病症。此病发生之后流行期较长,发病之后死亡率较高。下痢以及各类神经系统病症较为突出,发生之后对鸽养殖生产经济效益危害较高。  相似文献   

5.
<正> 1 鸽新城疫 鸽新城疫是由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传播快,乳鸽最易感染发病。 1.1 临床症状 本病典型表现是下痢和神经症状。病鸽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饮水剧增,羽毛松乱,呼吸困难,排水样或黄绿色稀粪。有时可见单侧翅膀或腿麻痹,头颈扭曲,颈部僵直,头向后仰,肌肉震颤等神经症状。 1.2 病理变化 据剖检统计,30%~40%病例结膜发炎,充血、出血,有分泌物,脑充血,有少量出血点,实质水肿,肝肿大,有出血斑点;脾肿大;肾苍白,肿大;约有40%病例小肠、直肠或泄殖腔出血或充血;部分病例肝有针尖大小坏死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20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一养鸽专业户饲养的500余对美国白羽王肉鸽中。部分出现以神经症状和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发病率30%左右。死亡率20%左右。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该鸽场流行疫病为鸽新城疫。  相似文献   

7.
鸽新城疫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Ⅰ,PMV-I)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肠炎、下痢和神经症状,且来势凶猛,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对养鸽业造成巨大威胁,是肉鸽养殖的大敌。1流行特点鸽新城疫最早由德国人于1963...  相似文献   

8.
2003年6月,江西省高安市和樟树市某些鸽场的鸽群同时发病,其主要特征是:下痢、拉绿色粪便、消瘦,成鸽死亡率较低,但乳鸽大量死亡,少量病鸽有神经症状,或突然死亡。经确诊为鸽新城疫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分析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据鸽场主人介绍,首先是成鸽发病,病初拉水样稀粪,采食量下降,后拉黄绿色稀粪,少量的成鸽出现歪头现象,并有零星死亡,过几天便出现乳鸽大批死亡。曾用各种抗生素和多种维生素饮水均无9-12效果。送检的病鸽症状为:精神沉郁,垂头缩颈,闭目呆立,蹲伏于地上,肛门的羽毛沾有大量的粪污,拉绿色…  相似文献   

9.
<正>一、鹅的副黏病毒病流行情况14日龄至13月龄鹅均可发病。发病率一般为10%-50%,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二、临床症状在仔鹅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无力、少食或拒食,体温升高1~2℃;后期表现为瘫痪,拉白色稀粪(泥状、腥臭),多数有神经症状。种鹅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为食欲和产蛋率下降,出现小蛋、畸形蛋,拉白色、绿色、褐色稀粪,后期有的出现扭头转圈等神经症状。三、病变特征该病病变主要出现在消化系统,食道上常有白色、黄白色小结节,腺胃与肌胃交界处、腺胃黏膜、腺胃与肌  相似文献   

10.
鸽Ⅰ型副黏病毒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本病潜伏期较长,鸽在发病前,外观完全正常,混群时,病毒就传给来自不同鸽群的鸽子,引起此病暴发。感染本病后,病鸽首先发生严重水样下痢,拉黄绿色稀粪,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呼吸困难,食欲减少,饮欲增加,出现眼结膜炎或眼球炎,鼻有分泌物。有的病鸽出现单侧性翅膀或腿麻痹,伴有阵发性痉挛、振颤、头颈扭曲、颈部僵直和头向后仰等症状。乳鸽感染本病易出现大批死亡,青年鸽和亲鸽也会死亡,病鸽死亡率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鸽新城疫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SPF鸡胚从送检发病鸽的脑、脾脏组织分离到 6株病毒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病原分离、鸡胚病变特征、病毒含量测定、分离病毒回归鸽试验、分离病毒电子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和HA与HI血清学试验证明近年来新疆鸽群中广泛流行的疫病为鸽新城疫 ,其病原为鸽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12.
<正>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呼吸困难、下痢和表现神经等症状。近年来,随着鸡群新城疫的免疫接种,鸡新城疫发生了新的病种变异,鸡群发病后,临诊症状表现不明显,病理变化不典型,常以呼吸道和下痢症状、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产蛋率  相似文献   

13.
正鸡新城疫(ND)是一种侵害多种家禽、野生和笼养禽鸟的病毒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症状和病理变化有很大差异。目前新城疫的定义是"由Ⅰ型禽副黏病毒(APMV-1)感染的禽鸟传染病",可分为5个症状类型。通常鸡最易发病,火鸡次之。一旦新城疫在某区域确定为阳性,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以确定病毒的毒株。现阶段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重在做好防控。1发病情况大多数家养、野生和笼养禽鸟对此病均易感。  相似文献   

14.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禽副粘病毒I型(A/PMV-1)。新城疫(N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火鸡、鸽以及野禽均易患。1926年Kraneveld氏首先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巴塔维亚,同年doyle氏发现于英国的新城而故名,新城疫(ND)1迄今仍在世界广泛流行。邯郸县某肉鸽养殖场暴发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腹泻,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经病原分离与鉴定,确诊为鸽新城疫,经鸡高免卵黄抗体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对鸽子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对试制的5批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分别在3家规模化养鸽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幼龄鸽、青年鸽和种鸽免疫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后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并产生了较高的抗体水平,免疫后180 d对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川沙株的攻毒保护率在90%以上。试验效果证明,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鸽瘟:是由鸽I型副粘病毒引起,该病死亡率较高,表现神经症状、摇头、常有拉稀。用药物治疗无效。剖检:腺胃有出血点,肠粘膜出血、脑炎。预防:①用过氧乙酸0.3%带鸽喷雾消毒,0.5%浓度过氧乙酸棚舍、环境消毒。也可用碘型消毒剂。②用鸽I型付粘病毒灭活苗预防注射、胸肌注射,注射时宜慢不宜快,每只注射0.5毫升,一般在乳鸽30天后注射,先健康鸽后病鸽。一旦确诊发生鸽瘟,尤其表现神经症状病鸽,发现一只扑杀一只。鸽I型付粘病毒灭活苗注射后一般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鸽痘:病原为鸽痘病毒,有皮肤型、粘膜型和两者混合型。表现为皮肤无毛…  相似文献   

17.
鸽新城疫是流行于鸽群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对养鸽业威胁巨大,为有效防治鸽新城疫的发生,利用鸡新城疫病毒和分离到的鸽1型副黏病毒JB株研制了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对该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免疫期及保存期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疫苗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疫苗注射后1周就可检测到HI抗体,4周后达到高峰,HI抗体可持续6个月;免疫后21 d、60 d、120 d、180 d,分别用F48E9株和JB株2种病毒攻毒,其保护率均在80%以上,对照(未免疫)组鸽全部死亡;在2~8℃条件下保存12个月后,性能稳定,免疫肉鸽仍有较高的免疫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18.
<正>鸽新城疫又称鸽的Ⅰ型副粘病毒病,是由近年来发现的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型传染病,该病毒与鸡的Ⅰ型病毒同为一属,具有高度交叉免疫原性。鸡新城疫可感染健康鸽,而鸽新城疫不引起鸡发病。  相似文献   

19.
鸽新城疫是由鸽I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腹泻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一、易感对象与传播途径鸽的各种日龄都可发病,但以乳鸽及童鸽最为易感,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从疫区引入种鸽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原因,此外野鸟亦可把本病带入  相似文献   

20.
非典型性新城疫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感染引发的高度传染性疾病,非典型性新城疫病鸡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蛋品质下降、下痢,但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紊乱,同时非典型性新城疫和温和型禽流感及其他疫病有许多相同的临床症状,不容易被发现.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措施对非典型性新城疫病进行总结,以期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