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沙棘绕实蝇严重危害沙棘果实,使沙棘种植地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研究其生物学习性,可以为有效监测和控制沙棘绕实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室内人工饲养和野外观察,研究沙棘绕实蝇的羽化、交尾、产卵、化蛹等生物学习性和野外发生动态。[结果]沙棘绕实蝇成虫在野外从6月中旬至8月上旬均可见到,发生量受天气影响较大;成虫主要集中在6:00—10:00羽化,羽化量占当日羽化量的81.3%,羽化高峰出现在8:00—9:00;化蛹时间主要集中在凌晨0:00—6:00,尤其是3:00—6:00钻出果实化蛹的幼虫数量较多,与其它时间段有明显差异;交尾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光照比较强的时间段,一天当中有两次交尾高峰,分别出现在12:00—13:00和16:00—17:00,交尾平均持续时长为239±11.86 min;沙棘绕实蝇产卵期沙棘果长径6.65±0.28 mm,宽径5.47±0.40 mm,一果只产一卵。[结论]沙棘绕实蝇在内蒙古磴口地区一年发生一代,幼虫钻蛀果实,蛹隐藏在地下,成虫期较短,防治工作应集中在成虫期进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新疆布尔津县沙棘绕实蝇成虫期、卵期、幼虫期、蛹期调查方法,在营林、物理、人工和化学防治方法中,以在成虫羽化高峰期采用粘贴黄板诱捕防治效果最好,可减少危害50%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沙棘绕实蝇在我国新疆和内蒙古地区对沙棘果实造成重大危害,如何选取高效、易降解、低残留的农药种类成为当前沙棘绕实蝇成虫防控工作中的迫切课题。[方法]野外采集沙棘绕实蝇蛹,室内待其羽化后,雌、雄分组放置于不同浓度梯度的4种农药条件下进行触杀实验。[结果]通过KT_(50)(median knockdown time)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同种农药同种浓度时,药物对雄性的触杀效果比雌性强,其中苦参碱在浓度为0.005 mg·m L~(-1)时,雄性KT_(50)值为39.21 h,小于雌性KT_(50)值56.13 h,但个别情况下出现对雌性触杀效果比雄性高的情况,如苦参碱在浓度为0.05 mg·m L~(-1)时,雄性KT_(50)值为15.76 h,大于雌性KT_(50)值12.39 h。通过测定4种农药对沙棘绕实蝇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median lethal dose),得出触杀作用时间为12 h时,LC_(50)分别为:印楝素7.737 mg·m L~(-1)、高效氯氟氰菊酯0.002 mg·m L~(-1)、苦参碱0.042 mg·m L~(-1)、阿维菌素0.008 mg·m L~(-1),其触杀毒力次序为: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苦参碱印楝素;触杀作用时间为24 h时,LC_(50)分别为:印楝素6.963 mg·m L~(-1)、高效氯氟氰菊酯0.001 mg·m L~(-1)、苦参碱0.008 mg·m L~(-1)、阿维菌素0.001 mg·m L~(-1),其触杀毒力次序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印楝素;触杀作用时间为48 h时,LC_(50)分别为:印楝素0.891 mg·m L~(-1)、高效氯氟氰菊酯0.001mg·m L~(-1)、苦参碱0.002 mg·m L~(-1)、阿维菌素0.001 mg·m L~(-1),其触杀毒力次序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印楝素。[结论]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沙棘绕实成虫的触杀效果较显著,其次为苦参碱,印楝素的触杀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沙棘绕实蝇幼虫空间格局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两种回归方法的四种聚集度指标对沙棘绕实蝇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棘绕实蝇幼虫在其危害的沙棘林内呈聚集分布遵从负二项分布。按照m-n回归法,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方案。  相似文献   

5.
沙棘果实的重要检疫害虫—沙棘绕实蝇的发生与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是重要的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树种,同时沙棘果实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沙棘绕实蝇是钻蛀性危害沙棘果实的重要检疫害虫。为给将来的无公害防治研究打下基础,对沙棘绕实蝇在内蒙古磴口县的发生与危害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沙棘绕实蝇在当地发生严重,1年发生1代,以预蛹越冬,幼虫对沙棘果实的危害率在93%以上。为了采用耕作等措施除治害虫的茧蛹,调查了沙棘绕实蝇茧蛹在沙棘林地土层内的分布规律,发现茧蛹在土壤内的水平分布只与投影上方是否有沙棘果实有关,且大部分均分布在地表深度为6 cm内的沙土层内。  相似文献   

6.
不同引诱剂对桔小实蝇的引诱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5种桔小实蝇引诱剂的野外诱虫试验,初步明确了不同引诱剂的诱虫效果:广东昆虫研究所生产的桔小实蝇粘蝇纸引诱到的桔小实蝇数量最多,30天诱捕量为196头(雌虫21头,雄虫175头);另外3种引诱剂30天的诱捕量分别为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研制的桔小实蝇引诱剂149头、广东昆虫研究所生产的桔小实蝇引诱剂为122头、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桔小实蝇引诱剂为125头(雌虫20头,雄虫105头)。昆山天然香料厂提供的甲基丁香酚诱虫效果差,仅为1头;清水对照的诱捕量为0。试验结果还表明,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引诱剂和广东昆虫所生产的桔小实蝇粘蝇纸对桔小实蝇雌成虫有一定的引诱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3种不同的引诱剂在关帝山孝文山林场对松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成虫进行了监测和诱捕试验,结果表明,3种引诱剂对松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均有一定的诱捕效果,引诱剂M-99的引诱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对照。诱捕松天牛成虫的高峰时间基本一致,集中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从所诱捕到松天牛成虫数量来看,3种引诱剂的诱捕效果由强到弱依次是M-99引诱剂、FJ-MA-02引诱剂、A-3引诱剂。诱捕结果分析表明,不同引诱剂的诱捕效果具有一定的地理差异性,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实地情况选择引诱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抗绕实蝇的沙棘无性系植株,分析不同抗、感植株间相关生化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抗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首先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生测试验,筛选抗性植株,然后以抗、感沙棘无性系为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在成虫羽化前和产卵盛期检测抗、感无性系植株相关化学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结果】1)通过林间调查果实受害率及开展沙棘绕实蝇产卵选择性试验,筛选出抗沙棘绕实蝇的沙棘无性系。2)在产卵盛期,抗虫无性系果实和叶片中总酚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敏感无性系,在果实中分别高出101.34%、50.21%和20.12%,叶片中分别高出121.22%、30.43%和40.68%。3)抗、感无性系果实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在2种无性系植株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抗虫无性系的酯类物质种类及含量显著低于敏感无性系,而醇类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敏感无性系。4)抗虫无性系果实和叶片中非挥发性物质山奈酚含量明显高于敏感无性系,分别高出29.40%和40.80%;果实中异鼠李素含量较敏感无性系高出43.20%,而在叶片中的含量较敏感无性系低41.34%。5)产卵盛期,抗虫无性系果实中过氧化物酶(POD)、几丁质酶(Chi)、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较敏感无性系分别高出98.21%、25.03%和20.10%,在叶片中POD和PAL则分别高出33.40%和36.30%。【结论】抗、感无性系果实、叶片中化学物质及酶活性均存在较大差异,由此推测,沙棘体内抗虫相关化学物质和酶活性与其抗沙棘绕实蝇的能力密切相关。结果初步揭示沙棘抗虫无性系的生理生化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沙棘抗虫性机制及开展抗虫性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诱捕器对红脂大小蠹引诱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十字型诱捕器、漏斗型诱捕器、狭槽型诱捕器、粘虫胶型诱捕器,采用随机区组的研究方法,在林间对红脂大小蠹(Dendrocronus valens Leconte)进行了引诱效果的薪究。结果表明,十字型诱捕器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效果最好,漏斗型诱捕器和狭槽型诱捕器次之,但与十字型诱捕器诱捕量的差异不显著,粘虫胶型诱捕器引诱效果极差,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十字型诱捕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克服单独使用引诱剂或农药防治沙棘绕实蝇成虫的局限性,通过采用微球包埋的方法将农药和引诱剂制成微球,使二者在林间缓慢释放,明确该药剂引诱及杀死沙棘绕实蝇的效果。【方法】以明胶和聚乳酸作为载体,多杀菌素和碳酸铵为芯材,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含有杀虫剂与引诱剂的微球;碳酸铵为水溶性,多杀菌素为脂溶性,因此采用从里到外的水溶性物质1/油溶性物质/水溶性物质2的包埋步骤实现对引诱剂和农药的包埋;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同时固定另外4种因素即聚乳酸、多杀菌素、明胶和反应温度,测定不同碳酸铵含量对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仪检测多杀菌素和碳酸铵是否成功包封在微球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微球中多杀菌素的含量;应用凯氏定氮仪测量并计算出微球中的碳酸铵包载量;使用透析袋法测量多杀菌素的释放速率;使用手持氨检测器检测微球对氨气的缓释效果;微球的形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记录;微球的大小和粒度分布则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分析;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试微球对沙棘绕实蝇成虫的引诱和致死作用;并在野外开展无人机喷洒微球防治沙棘绕实蝇的试验。【结果】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多杀菌素和碳酸铵被成功包封在微球内;以碳酸铵为变量时,微球中多杀菌素和碳酸铵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微球中的多杀菌素持续释放时间约为15天,高于纯多杀菌素持续释放时间(7天),纯碳酸铵最长释放历期为6天,而微球中的碳酸铵最长缓释历期为14天,能够实现杀虫剂和引诱剂持续释放的目的;制备的4种不同含量碳酸铵形成的微球都呈球形、分散状,大小较为均匀,表面多孔,微球平均粒径60μm左右;所制备的微球对沙棘绕实蝇的毒杀和引诱作用分别与对照相比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相比,沙棘绕实蝇的虫口密度平均降低约76.13%,沙棘果实的受害率平均降低约75.38%。【结论】采用多杀菌素和碳酸铵制成的微球,可达到缓释效果,具有引诱和杀死沙棘绕实蝇的作用,可用于沙棘绕实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HrWRKY53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其参与沙棘抗绕实蝇功能,为解析沙棘等胡颓子科植物抗虫机制及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绕实蝇危害前后沙棘果实转录组数据,挖掘HrWRKY基因家族成员中参与绕实蝇危害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HrWRKY53,进一步分析该基因的二级结构、亲疏水性及预测磷酸化位点等。利用BLASTP检索同源性高的其他物种蛋白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利用qRT-PCR检测该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绕实蝇危害前后以及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eJA)、乙烯(Ethylene, ETH)处理下的该基因表达模式;并进一步分析响应绕实蝇危害的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信号途径上关键基因HrJA2、HrLOX1、HrAOS和HrAOC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HrWRKY5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基于沙棘转录组获得HrWRKY53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全长为1 302 bp,编码433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该基因含有2个WRKY保守结构域和1个C  相似文献   

12.
不同引诱剂和诱捕器对松墨天牛的林间引诱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6年和2007年,采用不同的诱捕器和引诱剂,对泸县和富顺的马尾松林中松墨天牛成虫进行了诱捕.结果表明自制SC-1型松墨天牛引诱剂和A-3型松墨天牛引诱剂对松墨天牛成虫的引诱效果基本相同.替代型塑料质诱捕器对松墨天牛成虫的引诱效果只有YB-50型铁质松墨天牛诱捕器的63.70%~81.11%,但塑料质诱捕器成本低、安装简便、不易丢失.在林间虫口数量较大的林区,在同一地点连续进行诱捕,可有效减少林间松墨天牛虫口数量,可用于对松墨天牛的防治.而在林间虫口数量较小的林区,采用诱捕的方法对松墨天牛进行防治,则效果较差甚至没有效果.在四川泸县和富顺诱捕的天牛成虫中,尚未发现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13.
在阜新地区通过利用不同繁育条件和不同生根粉处理研究其对大果沙棘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内栽植的沙棘插穗在生根天数、生根率和生根数都显著高于露天栽植;生根粉2号在生根天数、生根率和生根数都显著优于生根粉6号和生根粉1号。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不同波长杀虫灯对枣园半翅目害虫进行诱杀,并对诱杀害虫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号灯诱杀半翅目害虫的总量最大,且显著高于3号、4号灯,3号、4号灯诱杀半翅目害虫的总量显著高于1号灯;4种杀虫灯对天敌的诱杀效果不同,4号灯诱杀天敌数量最多,2号灯次之,1号灯最少。对于新郑枣区的主要害虫绿盲蝽,选择波长为400 nm的2号杀虫灯诱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双条杉天牛引诱剂林间引诱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3 a的诱捕试验结果表明,C号双条杉天牛引诱剂对双条杉天牛有较好的引诱效果,与诱木相比,引诱剂的引诱效果更佳,两者引诱效果差异显著。供试引诱剂在双条杉天牛监测与防治工作中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或乔木,别称醋柳、黄酸刺、酸刺等。沙棘是一种阳性树种,喜光照,具有耐酷热、耐严寒、耐盐碱、耐干旱及风沙的特点,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因此成为一种用于水土保持、改良土壤、生态建设和荒漠化治理的优选树种。同时,沙棘的果实和叶中含有1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医药及饲料等多种行业。因为沙棘既具有经济效益,又具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其种植面积逐渐增大。近年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蓝莓Vaccinium spp.果实挥发物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引诱效果,探寻基于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化学生态调控技术。通过色度法判别蓝莓果实成熟程度,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不同成熟度蓝莓果实浸提液的成分和含量变化,利用Y型嗅觉仪探究蓝莓果实挥发性化合物对黑腹果蝇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蓝莓果实成熟度依据其色度范围值聚类分为未熟果、半熟果及成熟果,不同成熟度蓝莓果实挥发物中共含有21种化合物,主要含有苯类、萜烯类、酯类、醇类、醛类物质,以醇类、醛类和酯类物质为主;除甲苯表现为一定的驱避性外,其他20种成分均表现出一定的引诱效果;引诱效果最好的是叶醇和氧化芳樟醇,引诱率为92.49%和91.32%,其次为3-戊酮和异戊酸甲酯引诱率分别为89.07%和87.97%,而乙酸叶醇酯的引诱率也可达到81.60%。该结果可为开发黑腹果蝇的植物源引诱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本研究使用10种不同光谱范围和峰值光波的诱虫灯,选择思茅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湖南省岳阳市进行野外诱集试验,分析了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种群动态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显示:10盏诱虫灯中5#诱虫灯(光谱范围408.87~433.49 nm,峰值光波422.55 nm)效果最好,13#(光谱范围439.87~543.92 nm,峰值光波494.93 nm、498.57 nm)诱集效果最差;思茅松毛虫雄虫先于雌虫羽化,在雌虫羽化位点等待雌虫羽化后与之交尾;后期,诱集的思茅松毛虫雌雄性比偏向于雌性。总体上,诱集的思茅松毛虫雌性较多,表明思茅松毛虫在林间雌虫占多数。本研究结果为利用频振式诱虫灯监测思茅松毛虫,同时为利用诱虫灯的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进行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不同海拔、坡向条件下沙棘的生长情况以及土壤的蓄水能力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坡向、海拔的变化,沙棘的成活率有所差异,在北坡上造林,海拔300m以下成活率最高,为90.2%;西坡和东坡,200m海拔成活率最高,分别为86.7%和81.3%;北坡和东坡上,3年生沙棘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大的分别是海拔在300、200m左右的区域;西坡上,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大的分别是海拔200、300m处;北坡和西坡上,以海拔300m处的土壤含水量增幅最大,分别为7.48%、51.10%,东坡上以海拔200m处的土壤含水量增幅最明显,达到了15.25%。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人工合成性信息素诱芯对马尾松毛虫引诱研究,结果表明:诱芯的有效诱距为300 m;从低剂量(50μg/枚)到高剂量(5000μg/枚)性信息素剂量与诱捕量未表现对数正相关的关系;诱芯在使用40~47 d内其有效成份的残量无显著差异;人工合成性信息素诱芯不会对寄生蝇天敌活动产生破坏性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