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8 毫秒
1.
小麦冻害防御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气候偏高,出现暖冬现象,造成小麦不同程度的旺长,随后温度骤降,这种强降温致使小麦遭遇冻害。春季强降温也是小麦冻害的主要因素。例如,2009年从4月13日夜间开始,受强冷空气和高原偏南气流共同影响,宝鸡地区出现一次降水雪天气过程,为30年来同期最强的降雪,其中降雪量最大达5.6mm,多个县积雪达到3cm以上,气温低于0℃,最低为-5℃。全市川塬区温度为-31℃,山区为-5--7℃。低温极端天气导致该区农作物普遍受冻。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1年以来延安出现的5次苹果花期冻害天气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温度、花朵受冻率和产量,得出:延安市苹果花期冻害有日期提前和影响加重的趋势;严重冻害年具有温度通过0℃初日早、3月温度明显偏高、积温高的特征;不同物候期形成冻害指标不一样,整个花序受冻指标,在中心花开放期和花序分离期,过程极端最低气温在-3℃左右时,少量中心花受冻, 最低气温≤-4 ℃会形成轻度受冻,最低气温≤-5 ℃出现中度受冻。盛花期当温度降至-3 ℃时出现轻度受冻;-4 ℃时出现中度受冻;-5 ℃度以下时,重度受冻。今后花期冻害天气的预报及影响评估,既要考虑冻害过程最低温度值,也要重点考虑通过0℃初日、3月温度与活动积温情况,前期气温是否异常偏高等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1小麦冬季冻害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寒潮是指24小时内温度下降10℃以上,最低温度在5℃以下。寒潮冻害程度受3个因素制约:一是极端最低温度,二是低温持续时间,三是冷暖骤变。根据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表现可将冻害分为二类:第一类是严重冻害,即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心叶干枯,一般发生在已拔节  相似文献   

4.
石林 《中国种业》2006,(1):28-28
2005年8月下旬和9月上旬长江流域出现了两次极端罕见的低温天气,据湖南气象台资料显示,8月18—23日平均日最高温度20.88℃,平均日最低温度18.43℃,9月3—6日的气温基本上也是同样情况,比往年气温平均低了10℃左右,而此时正是水稻抽穗的关键时期,从而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感温性强的品种抽穗不畅、结实率偏低,给当地水稻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延安5次苹果花期冻害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升苹果花期冻害气象预警和灾害防御水平,笔者利用2001年以来延安出现的5次苹果花期冻害天气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温度、花朵受冻率和产量。结果表明:延安市苹果花期冻害有日期提前和影响加重的趋势;严重冻害年具有温度通过0℃初日早、3月温度明显偏高、积温高的特征;不同物候期形成冻害指标不一样,整个花序受冻指标在中心花开放期和花序分离期,过程极端最低气温在-3℃左右时,少量中心花受冻,最低气温≤-4℃会形成轻度受冻,最低气温≤-5℃出现中度受冻。盛花期当温度降至-3℃时出现轻度受冻;-4℃时出现中度受冻;-5℃以下时重度受冻。今后花期冻害天气的预报及影响评估,既要考虑冻害过程最低温度值,也要重点考虑通过0℃初日、3月温度与活动积温情况,前期气温是否异常偏高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基于果园实测气温的库尔勒香梨树越冬冻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香梨园越冬冻害发生的气温要素,为库尔勒香梨种植的气象决策服务提供参考。通过近4年对库尔勒地区上户镇果园的香梨树越冬休眠期间冻害调查和温度监测,对极端低温、低温持续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1年度,该地的香梨树发生了中等强度的越冬休眠期冻害,果园实测的极端低温达到-28.1℃,极端低温日(1月10日)-24℃以下低温的持续时间达到9.5 h。2011—2012年冬季,果园实测极端低温为-26.3℃,但极端低温日-24℃以下低温的持续时间仅为3.0 h,未能造成香梨树明显冻害。分析近4年库尔勒地区上户镇的香梨冻害情况,冬季无或仅微量降雪,果园低温强度大、出现频率高易引发果树冻害,果园实测气温低于香梨树冻害临界温度时未必会发生冻害,关键在于果园出现冻害天气时冻害温度的持续时长,而持续时长以冻害温度连续出现的天数计量并不可靠。此外,低温在冬季出现的时期也对香梨树冻害程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低温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麦在经受低温冻害后植株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变化规律,以‘周麦22’为研究对象,于拔节前期和拔节后期,分别设置-1℃、-3℃、-5℃、-7℃、-9℃温度梯度,低温处理4 h后,测定小麦光合特性和叶绿素SPAD值,并在收获后测量小麦植株性状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于拔节前期和后期,随温度的降低,小麦光合速率A,胞间CO2浓度Ci,叶片蒸腾速率E和气孔导度GH2O逐渐降低。但于拔节前期,-7℃处理较CK显著降低,且各低温梯度于7天后逐渐恢复正常。而于拔节后期,-5℃处理较CK显著降低,于各低温梯度于3天后逐渐恢复正常;在小麦拔节前期,温度低于-9℃时,SPAD值明显降低,而在拔节后期,温度低于-5℃时,SPAD开始显著降低;低温发生时间推迟,小蘖穗高降低,穗长缩短,粒数和千粒重则降低,而株高和单株成穗数增加。随温度的降低,小蘖穗高、株高降低和穗粒数显著降低。在发生低温冻害后,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正>4月中下旬,东北地区出现白天短时高温,持续在2627℃之间。5月227℃之间。5月210日之间又出现持续低温多雨的天气,个别地区甚至下雪。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导致东北地区农民在4月1510日之间又出现持续低温多雨的天气,个别地区甚至下雪。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导致东北地区农民在4月1520日播种的玉米田块出现了部分品种粉籽、出苗率低、除草剂药害和种衣剂药害加重等问题。据了解,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播种量为7亿斤,而使用德国拜耳公司种衣剂的达1.2亿斤以上。由于东北地区出现上述问题,拜耳邀请了相关专家对本公司种衣剂在东北三省的药效情况进行考察,以明确其种衣剂在东北地区的田间效果。  相似文献   

9.
苗期低温胁迫对扬麦16叶片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扬麦16为试验材料,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逆境, 研究-4℃、-6℃和-8℃低温胁迫对小麦苗期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胁迫时间的延长, 小麦植株由叶尖萎蔫变黄的2、3级冻害加重至叶片全枯的4级冻害, 甚至大部分茎蘖冻死的5级冻害, –4℃和–6℃处理24 h没有发生4级及以上冻害。–8℃处理24 h和48 h后植株5级冻害比例显著增加, 植株死亡率分别为16.7%和39.6%。低温胁迫初期小麦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 随胁迫程度加重, SOD最先表现出下降趋势, POD和CAT变化稍缓, MDA含量增加。苗期低温胁迫使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 且随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 表现出对低温逆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杨琳 《科学种养》2015,(1):16-17
<正>虞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全国小麦生产大县,常年种植面积130万亩左右。由于该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春季少雨且气候多变,有些年份小麦易遭受早春冻害或低温冷害。早春冻害发生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发生几率较小,一般危害较轻;低温冷害发生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期,发生次数较多,危害较大。但2013年4月7~21日,我县连续出现4次0℃以下低温,致使部分处于孕穗期的小麦遭受冻害,受害面积、  相似文献   

11.
自12月14日起,云南昆明地区持续两天强降雪,之后出现多天的强霜冻天气,极端低温达-6℃~3℃。据统计,云南省花卉受灾面积达20余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6亿元,其中绿化观赏苗木普遍受冻,很多产品被迫延迟上市,需追加养护成本,继续在产地恢复生长半年以上。  相似文献   

12.
豫东鹿邑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4℃,无霜期220d,比较适于棉花的生长。但是,4月上中旬出现的低温天气极易给棉花造成危害。自2006以来,4月的低温天气3年3遇,2006年和2007年都是降温前先有7~8级的大风,风  相似文献   

13.
冷季型草坪的冬季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是我国北方地区绿地草坪所面临的主要胁迫。对冷季型草坪草而言,其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5℃—25℃,而所能忍耐的最低温度,因草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多数冷季型草坪草能够忍受-25℃的低温而不致受害。对于草坪草来讲,土壤温度对草坪根系生长的影响远大于大气温度,同时土壤温度的变化速度也远远慢于大气温度,因此,冬季低温来临后,草坪植物地上部分生长已变得极其微弱或基本停止生长,而其根系生长仍然在继续,这一点对于草坪草越冬管理尤为重要。根系储存的碳水化合物是维持草坪冬季生命活动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正>问:在小麦田每亩用70%苯磺·异丙隆100克、10%苯磺隆10克,对两桶水喷雾除草,遇冷空气,现已发生药害,田里小麦几乎枯死。请问有没有挽救的办法?如果现在重新种小麦,是不是太晚了?答:2013年11月20日前后和11月27日前后,江苏省先后两次出现强降温低温天气,泰州等地最低温度降至0℃以  相似文献   

15.
绿色储粮工程主要是以低温储粮为核心,目前要达到这一目标,主要依赖冬季机械通风和密闭隔热措施。我库地处南方热带地区,冬季符合低温通风的时机只有11—12月和来年的1月。这3个月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3.2℃、7.9℃和5.0O℃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2.5℃左右,出现在1月,仅能维持几天。这3个月下雨日分别为7天、20天和10天左右。采用离心风机进行通风,虽然降温速度快,但能  相似文献   

16.
极端温度事件对农业生态系统有显著影响,其变化趋势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围场国家基本气象站65年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数据,使用百分位数定义极端温度事件及M-K法检验频率,得出围场县1951—2015年极端温度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51—2015年围场县极端温度事件的变化具有单调趋势,最高温度年极值和最低温度年极值的增加趋势显著,最低温度年极值的年均增幅大于最高温度年极值的年均增幅,日温差具有升高趋势,这些结论与全球变暖的响应存在共性。极端低温事件对围场县生产生活影响更为显著,农民生产生活中应该关注强降温造成的霜冻、冰冻对农业生产及生活出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温度在温光型雄不育小麦育性转换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庆温光型雄不育小麦C49S的育性转换,受孕穗期(减数分裂期)温度制约,又受到抽穗期(小孢子至单核期)温度的严重影响。当孕穗期平均最低温度(Tmin1)≤8.5℃,抽穗期平均温度(T2)和平均最低温度(Tmin2)分别≤13.5℃、≤10.5℃时,C49S高度不育,结实率在4%以下,可安全制种;当Tmin1≥11.5℃、T2≥15.0℃、Tmin2≥12.5℃时,育性恢复正常,结实率在50%以上,可以繁种。另外,抽穗期高温可导致不育低温下的C49S育性部分恢复,低温引起可育高温下的C49S育性下降。  相似文献   

18.
“矮黄”是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具有多种优良生物特征。一、开花早,花期长山东内陆地区3月上旬最高温度为15℃,一般最低温度5℃,有时可降至-5℃,在此气候条件下“矮黄”可以露地定植。其营养生长期是40天,生殖生长期是35天。定期后,4月10日现蕾,5月12日即可开花,持续不断,可开至11月下旬。如在阳  相似文献   

19.
西宁冬季日光温室气温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青海省大通县日光节能温室的小气候观测数据和同期气象站资料,系统研究日光温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特征,建立基于逐步回归方法的温室内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天况下温室内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均呈“单峰”型,且变化幅度为:晴天>多云>阴天;(2)不同天况下温室内日最高和最低温度明显高于室外最高和最低温度;(3)相关分析表明,温室内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与日照百分率的相关性最高,与10 cm地温的相关性最低;(4)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内最高和最低温度,多云和阴天天气下的模拟效果优于晴天。研究结果为高寒冷地区生产避开低温冷(冻)害,掌握冬季绿叶菜的适播期,及时播种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延安日光温室内温度预测方法与指标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2007/2008和2008/2009冬季安塞农业科技示范园日光温室棚内外温度,及安塞、延安气象资料,分析棚内温度与外界温度、云量、日照时数、辐射等数据的拟合关系。结论表明:棚内最高温度受气候背景影响,在晴好天气环境下,棚内温度极易升高,并保持在高水平下;而在阴晴相间天气环境下,棚内温度较低。棚内日最高温度与日总辐射、日照时数均呈非线性函数关系,在阴晴相间天气背景下,当日辐射值小于5.50MJ?m-2,或日照时数小于4h时,或日总云量>8成,棚内温度多小于20℃,影响蔬菜正常生长。棚内最高温度与外界辐射的拟合方程,阴晴相间天气背景下y=9.5259+2.2265x-0.065184x2;晴天天气背景下y=8.7456lnx+10.76。棚内最低温度与环境温度关系十分密切,不同天气条件下拟合方程不同。晴天和阴后初晴用线性关系式最好,晴天拟合方程为y=0.3736x+14.176;阴后初晴拟合方程y=0.61x+12.764,当环境温度下降到-20℃以下时,棚内温度有可能降至0℃以下,出现低温冻害。连阴天时可用外界温度拟合棚内同时次温度,以指数函数关系拟合最好,拟合方程y=10.804e0.04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