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35 kg杜寒杂交公羔羊能量需要参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旨在确定20-35 kg杜寒杂交F1代公羔羊维持和生长的代谢能与净能需要量,为杜寒杂交羔羊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正试期66 d.筛选基本同龄的杜寒杂交公羔羊50只,其中35只用于比较屠宰试验,15只用于消化代谢试验.当用于比较屠宰试验的35只羊体重为(20.26±1.29)kg时,随机抽取7只进行屠宰用以估测试验羊初始体组成;剩余的28只羊分为自由采食组(AL,14只)、70%自由采食组(IR70,7只)和40%自由采食组(IR40,7只)3个饲喂水平组.当自由采食组的14只羊体重达到(28.54±2.29) kg时,随机抽取7只羊进行屠宰;将剩余的21只羊按上述3个饲喂水平饲喂,每个饲喂水平包括7只羊.当自由采食组羊只平均体重达到35 kg时,按屠宰规程进行屠宰.在消化代谢试验中,将体重为(32.38±2.23) kg的15只杜寒杂交公羔羊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只羊),试验日粮及饲喂水平同比较屠宰试验,采用全收粪尿法收集粪、尿,采用开放式呼吸测热系统测定24 h甲烷产生量、CO2排放量和耗氧量.[结果]杜寒杂交公羔羊维持净能和维持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250.61和374.21 kJ·kg-1SBW0.75,代谢能维持利用效率为0.67;在20-35 kg体重阶段,日增重分别为100、200、300和350 g·d-1生长净能和生长代谢能的需要量变化范围在1.10-5.04 MJ.d-1和2.63-12.03 MJ·d-1,代谢能的生长利用效率为0.419.[结论]20-35 kg杜寒杂交F1代公羔羊能量代谢参数(包括维持净能、维持代谢能、生长净能和生长代谢能)参数值略低于NRC和AFRC肉羊能量需要量的推荐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35~60kg圩猪(阉公猪)维持和生长的净能与代谢能需要量参数,为安徽地方品种猪圩猪的科学饲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30头平均体质量为(33.47±1.68)kg的健康圩猪(阉公猪)进行比较屠宰试验,于试验开始时随机屠宰6头,用以估测圩猪的初始体成分及能值,其余24头随机分为100%自由采食组(12头)、70%自由采食组(6头)和35%自由采食组(6头);当自由采食组12头猪的平均体质量达到约45kg时随机屠宰6头,完成中期屠宰;在自由采食组圩猪平均体质量约为60kg时全部屠宰完毕,完成末期屠宰。屠后分别收集每头猪的血+内脏、毛、骨骼、肌肉、脂肪和皮6个样品,每个样品采样500g左右。使用冷冻干燥法测定组织样品的干物质含量,制成风干样后测定各个样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灰分,从而估算整头猪的营养成分含量和能量。消化代谢试验选用12头平均体质量达到(45.81±1.02)kg的健康圩猪,将其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4头,饲喂饲粮和水平与比较屠宰试验相同,使用全收粪法收集粪、尿,测定粪中的干物质、氮、能值及尿液中的氮和能值。根据上述试验结果,通过建立一系列能量需要的析因模型,确定生长期圩猪(阉公猪)的能量需要参数。【结果】圩猪(阉公猪)生长期的维持净能为344.35kJ/(kg EBW~(0.75)·d),或334.20kJ/(kg BW~(0.75)·d),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451.76kJ/(kg EBW~(0.75)·d),或436.07kJ/(kg BW~(0.75)·d),代谢能的维持效率为0.762。当日增体质量为300~700g时,生长净能需要量为5.53~18.83 MJ/d,生长代谢能需要量为9.72~32.22 MJ/d,用于生长的代谢能利用率为0.569。【结论】35~60kg圩猪(阉公猪)总代谢能需要量高于NRC(1998)推荐值(12.14~29.74 MJ/d)。  相似文献   

3.
育肥中后期杜泊羊湖羊杂交F1代公羊能量需要量参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杜湖杂交F1代公羊确定育肥中后期的能量需要量参数,为该品种绵羊能量这一营养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比较屠宰法,将能量需要量解析为维持能量需要量和生长能量需要量,采用代谢能和净能两个指标体系进行测定。试验选用体重为35 kg左右的杜湖杂交F1代公羊42只,其中的30只试验羊用于比较屠宰试验,将试验羊随机分为自由采食组、低限饲组和高限饲组3个采食量水平,使其日增重分别达到350、150和0 g,分别在试验第1天(6只)、自由采食组羊体重分别达到43 kg(6只)和50 kg(18只)时分3批进行屠宰,以便得到试验羊的体能量沉积量。另外,12只羊用于消化代谢试验,同样按上述采食量水平随机分为3组,利用推荐公式对试验羊的甲烷产量和产热量进行预测,并以此计算得到代谢能摄入量分别10.69、11.99和12.33 MJ(每采食1 kg日粮的代谢能摄入量)。【结果】维持净能(net energy for maintenance,NEm)需要量为271.6 kJ•kg-0.75, 代谢能维持效率为0.66;维持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 for maintenance,MEm)需要量为413.7 kJ•kg-0.75;35-50 kg日增重100-350 g的生长净能需要量为0.81-3.12 MJ•d-1;35-50 kg日增重100-400 g的生长代谢能需要量为1.47-5.38 MJ•d-1,代谢能生长效率为0.55。【结论】较为系统地得到了35-50 kg杜湖杂交F1代公羊能量需要量指标,其中包括维持净能、维持代谢能、生长净能和生长代谢能,与国内外肉羊营养需要量的研究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贵州香猪的科学饲养和制订《贵州香猪饲养标准》提供技术参数,选用从江香猪,采用扣除蛋白质等消化能(DEpf)日粮设计和比较屠宰试验,对贵州香猪能量沉积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DEpf进食水平下,贵州香猪DE转化为ME的效率为95.84%,维持DE需要为484 W0.75,每1kg增重生长DE需要:7~16kg体重段为21.17 MJ,16~25kg体重段为22.60 MJ。建立了贵州香猪的能量需要模型:DE(MJ/d)=238.0853 W0.75-100.0708 W+0.0340 We+473.8475△W-1590.0288△W2+296395.1748△W2.6733e-398.7895(R2=0.9999,P<0.01)。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目前在畜牧业中广泛存在的营养供给不能满足动物需要或者营养供给过剩造成的饲料资源浪费等问题,以20~35 kg杜泊羊和湖羊杂交F1代公羔为研究对象,将营养需要解析为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由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组成。在消化代谢试验中,将12只试验羊随机分为自由采食、70%采食量以及50%采食量3个组,采用全粪尿收集法得到3个采食量水平的ME值、蛋白质和能量消化率,并利用比较屠宰试验分3期进行屠宰测定,将得到的数据建立系列数据模型,最终推算出营养需要量。结果显示:维持净能(NEm)需要量为46.3 kcal/kg0.75、维持代谢能(MEm)需要量为112.0 kcal/kg0.75、维持净蛋白质(NPm)需要量为1 009±98 mg/kg0.75,20~35 kg日增重300 g的公羔生长净能需要量为2.58~5.42 MJ/d、日增重300 g的生长净蛋白质需要量为111~129 g/d。本研究结果确定了该品种肉羊育肥期前半阶段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为该品种肉羊营养的科学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0-8周龄肉用仔鸡能量需要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商品代星布罗品种新生肉仔鸡360只,等分六个处理,给饲能量浓度相近,赖氨酸、蛋氨酸不等的六个日粮。笼养、自由采食。于0-2、2-4、4-8周龄进行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试验测定了代谢体重、食入代谢能和沉积净能,经回归分析测得:(1)肉仔鸡增重代谢能的增重净能转化率为78.8%;(2)肉仔鸡每公斤代谢体重的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AMEm kal/W_公斤~0.75=188.30-66.31W_公斤~0.75,可见,维持的能量需要量随雏鸡代谢体重的增加呈直线性递减;(3)肉仔鸡每克增重的增重代谢能需要量为AME_G,kal/g=1.57 1.45W_公斤~0.75,可见,增重的代谢能需要量随雏鸡代谢体重的增加呈直线递增;(4)0-8周龄肉仔鸡的表现代谢能需要量推算公式为:AME、kal/只、日=(188.30-66.31W_公斤~0.75)W_公斤~0.75 (1.57 1.45W_公斤~0.75)△Wg,式中,W_公斤~0.75——以公斤为单位的肉仔鸡体重的0.75次方,△Wg——肉仔鸡予期日增重(克)。  相似文献   

7.
青山羊后备公羊能量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比较屠宰试验及气体代谢试验,研究青山羊后备公羊的能量代谢规律及需要量。试验表明:①青山羊后备公羊每日食入代谢能MEI(MJ)与日增重△W(g)呈强直线相关(P<0.01):MEI=3.733+0.0554△W。②在生产条件下,产热量HP(kJ)与MEI(kJ)呈强直线相关:HP/W~(0.75)=245.18+0.436MEI/W~(0.75)。③单位增重净能值E_(△w)(MJ)与体重W有关:E(△w)=1.025W-10.33。④青山羊后备公羊每日代谢能需要量MER(MJ)由维持需要和日增重△W(g)需要组成:MER=481.6W~(0.75)+(9.0W-90.6)△W。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183.58±7.89 kg的6月龄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生长牛,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研究了7~10月龄生长牛的能量需要量及其代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日粮的能量对对7~10月龄生长牛能量的平均消化率(DE/GE)为64.12%,总能代谢率(ME/GE)和消化能代谢率(ME/DE)分别为54.20%和84.53%。生长牛在7~10月龄时的维持的净能需要为359.39 KJ/KgW0.75.d,增重的净能需要为16940 KJ/kg。试牛的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总需要量的计算为:DER=616.18W0.75 33810△W;MER=520.87W0.75 28580△W;NER=359.39W0.75 16940△W。式中:DER,MER,NER:KJ/d.头;W0.75:代谢体重,kg;△W:日增重,kg/d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玉米、豆粕的蛋鸡净能值,为蛋鸡饲料原料净能值的客观评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交叉试验设计,将96只65周龄的健康来航蛋鸡,按照平均体质量相近的原则分为2个处理,通过消化代谢和呼吸测热试验,用差量法计算玉米、豆粕的蛋鸡净能值。【结果】玉米和豆粕的蛋鸡表观代谢能值分别为(14.70±0.45)和(10.61±0.52)MJ/kg;饲喂玉米-豆粕日粮和单一玉米日粮的蛋鸡,其代谢体质量产热量分别为(485.21±33.31)和(483.03±34.06)kJ/(kg.d);平均体质量为1.44kg的蛋鸡,代谢体质量绝食代谢产热为(390.29±4.58)kJ/(kg.d)。【结论】玉米和豆粕的蛋鸡净能值分别为(11.97±0.36)和(8.15±0.32)MJ/kg,玉米和豆粕代谢能转化为净能的效率分别为81%和77%。  相似文献   

10.
通过8~42日龄试期肉仔鸡生产性能的表现来评估在实际生产条件下优质豆粕的代谢能值。试验选用7日龄AA肉仔鸡4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处理组10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分别饲喂由普通豆粕(A)和优质豆粕(B、C、D)所配合的4组日粮。A组为对照组,代谢能为9.87 MJ/kg;B、C、D组优质豆粕的代谢能设定为9.87 MJ/kg、10.71 MJ/kg和11.55 MJ/kg。4个处理组的营养需要均参照2004年我国肉仔鸡营养需要标准配制。结果表明,处理日粮能量水平与各处理肉仔鸡的体重、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在不同生长阶段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R2>0.60),而日采食量却无明显规律变化。其中肉仔鸡的饲料效率与日粮的能量水平之间线性相关性最强,即饲料效率与优质豆粕的假设代谢能线性关系最强。所以根据其线性方程来估测优质豆粕的代谢能,优质豆粕代谢能为11.22 MJ/kg,比普通豆粕代谢能高出了1.35 MJ/kg。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中型"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结合生长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绝食代谢试验对舍饲东北细毛羊进行生长期能量和蛋白质代谢特点及需要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期蛋白质需要量为RCP=10.21+0.18△W/(0.49+0.11△W);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为RDCP=6.4+0.11△W(/0.49+0.11△W);生长期代谢能需要量为MER=271KJ·W-0.75+NEg/Kpf。式中:△W为日增重(g),W0.75为代谢体重(kg);NEg增重净能;Kpf为增重代谢能转化为增重净能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系统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林能量通量变化特征及能量闭合度,本文利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使用常规气象观测仪器监测净辐射和土壤热通量,采用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和能量平衡比率法(Energy Balance Ratio,EBR)计算能量闭合度,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林生长季净辐射总量为379 MJ·m~(-2);显热通量、潜热通量、土壤热通量、冠层热储量生长季总量分别为91.21 MJ·m~(-2)、140.64MJ·m~(-2)、16.9 MJ·m~(-2)、5.53 MJ·m~(-2);显热通量占净辐射的24%,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37%,土壤热通量及冠层热储量占净辐射比例较小,分别为4%和1%。生长季闭合度0.63。兴安落叶松林生长季能量支出以潜热通量为主。通过计算得出的能量闭合度表明,本站点存在不闭合现象,但仍处于全国通量观测站点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检测两个假定,给40头平均体重为(243±2)kg的杂交肉牛,安装瘤胃和皱胃灌注导管。假定1:内脏重量是能量输入和碳水化合物(CHO)注入位置的应答;假定2:脂肪增生程度和位置依赖于CHO注入位置和其复杂性。试验牛以颗粒料和饲草为基础日粮,代谢能水平按代谢体重分别为161 kcal·d~(-1)(LJ组),214 kcal·d~(-1)(HI组)。LI组,分别经瘤胃或皱胃注入淀粉二级分解产物(R-SH或A- SH),经皱胃注入葡萄糖(A-G)。每天在12个相等的时间段饲喂基础日粮,各时间段间隔2小时,每隔22小时灌注淀粉和葡萄糖,注入量按代谢体重分别为12.6 g·d~(-1),14.4g·d~(-1)。注入后35小时,将牛屠宰,测定内脏器官和脂肪重量,第5、第12根肋骨后皮下脂肪厚度和肌内脂肪细胞浓度。随着代谢能摄入量的增加,总摄入能(IE)增加(P =0.0001)。在LI和CHO处理中,日粮摄入能相近,但总摄入能随CHO的灌入显著增加(P<0.001)。高日粮代谢能摄入量和注入CHO能增加或趋向于增加最终体重(BW)和热胴体重(HCW)。与LI组相比,HI组随净膛率增加,总胃复合体、瘤胃、瓣胃、肝脏、胰脏和肾脏重显著增加(P≤0.05)。与A-SH组相比,R-SH组随净膛率增加,胃复合体、瘤胃、胰脏和肾脏重显著增加(P≤0.05)。与A-SH组相比,A-G组回肠10 cm肠段的总重和黏膜重增加(P≤0.02)。瘤胃重量的增加与瘤胃总DNA浓度、黏膜DNA浓度增加或未发生变化有关。高日粮代谢能有增加第5肋骨处皮下脂肪厚度的趋势(P=0.06),但是对一定净膛率条件下的肌内脂肪增生没有影响。与A-SH相比,A-G组网膜和总肌肉脂肪重量增加(P≤0.04)。虽然灌入SH不能改变肥胖,但是随着CHO注入,在总的肌肉和皮下脂肪蓄积组织存在连贯的数量关系:A-G>A-SH>R-SH。试验结果证明:增加瘤胃CHO摄入量,瘤胃重出现不成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小肠CHO摄入量,不能改变胃肠器官重。以葡萄糖形式的小肠能量,可使脂肪增生,尤其是网膜脂肪蓄积组织。  相似文献   

14.
牛为复胃动物,可消化利用粗饲料生产乳肉产品。根据其生理特点来进行饲养管理,方可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一、能量需要1.维持需要中国奶牛饲养标准中,奶牛维持及产奶需要均使用产奶净能这个指标,计算公式如下:维持净能[MJ/(天·头)]=0.356×W0.75(kg)当温度为18℃时  相似文献   

15.
1.空体重(empty body weight EBW)(体重—肠胃膀胱内容),可按屠前停食重的.95折算。 2.瘦肉率随体重增长渐减,在60—120公斤活重阶段,大致每增10公斤,瘦肉率下降.5%。 3.不同体重的瘦肉量与瘦肉率,肥肉量与肥肉率(蛋白质与脂肪同样),可用异速方程Y=ax~b概括与估算。 4.与自由采食对比,每减1MJ可提高瘦肉率1—1.5%并减少增重25—30克。 5.饲养水平对脂肪沉积的影响,远远超过对蛋白质沉积的影响。 6.过高或过低能量浓度(能量/公斤饲料)也影响瘦肉率。 7.蛋白质水平(克/公斤或%)每减少1%,瘦肉率约下降.5%。 8.赖氨酸占粗蛋白的%,应由4.5%提到6.2%,赖氨酸与氮沉积的关系为二次方程回归。 9.公猪瘦肉率比母猪高.5%,比阉猪高2.0%。 10.在临界温度以下,气温每降1℃背膘厚下降.25毫米。每公斤代谢体重多耗代谢能22KJ,或精料1.8克。 11.1MJ消化能的赖氨酸含量每增1克,则15—50公斤猪的日增重可多15克,50—90公斤猪可多20克。 12.猪用于维持的代谢能需要量,可按: MEKJW~(·75)=661—.8(W—20)W~(·75) 粗蛋白需要,约为1.7克W~(·75)。 13.代谢能用于维持的效率(Km),可按.8计算;用于增重的效率(Kg)约为.75;用于蛋白质沉积约为.45;用于脂肪沉积约为.70。 14.饲粮的代谢能折合为消化能,可按.96:1.0。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诱饲法测定了鹅对早籼稻干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结果表明,该法结果稳定性好,鹅对早籼稻的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分别达到(13.28±0.18)MJ·kg-1和(14.31±0.41)MJ·kg-(1干物质计),略高于我国饲料数据库中提供的鸡代谢能数据。  相似文献   

17.
试验测定了蛋鸡代谢能需要量。试鸡自由采食三种不同蛋白质来源的日粮(10%鱼粉日粮,2%鱼粉日粮和无鱼粉日粮)。在整个生长阶段(0—20同龄末)每两周测定一次单位代谢体重的代谢能进食量(ME_1)和增重沉积能量(NE_G)。由 MF_1对 NE_G 的回归分析得出蛋鸡平均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每日每公斤代谢体重134.9千卡。进食代谢能的增重利用率为56.4%。统计中体重与体含能值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如下:(?)=1.49011+0.00063X(r=0.94199~**,df=10)其中 (?)—鸡体能值(千卡/克)X—鸡体重(克)产蛋期逐日测定每鸡产蛋数量,每两周统计一次进食量。在43和72周龄末抽样进行屠宰,测定鸡体成分和体能值。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蛋期鸡每天的代谢能进食量为308.3±3.5千卡。根据本试验结果,作者建议如下推算产蛋鸡代谢能需要量的公式:(?)=135W~(0.75)+5△W+2E其中 (?)—每只产蛋鸡每天的代谢能需要量(千卡)W~(0.75)—产蛋鸡的代谢体重(公斤)△W—产蛋期平均每天鸡体重变化(克)E—每鸡每日的平均产蛋量(克)  相似文献   

18.
0~21日龄岭南黄雏鸡代谢能需求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600羽0日龄岭南黄雏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120只,公母各半并分栏饲养,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88、12.19、12.92、13.22和13.60MJ/kg,粗蛋白水平为21%(w),其他营养成分各组基本一致.试验期21d.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0—21日龄黄羽肉鸡适宜的饲粮代谢能需要量为公鸡:12,19MJ/kg,母鸡:12.92MJ/kg.根据饲养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结果,对0—21日龄岭南黄鸡每日食入代谢能和每单位代谢体质量沉积净能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0—21日龄黄羽肉鸡每单位代谢体质量的维持代谢能值为580.33kJ/d,增质量代谢能转化为沉积净能的效率为53.05%.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PIC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约50 kg的PIC生长猪80头,随机分为A、B、C、D、E、F、G、H 8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按2×4设计,试验日粮为玉米-豆粕型颗粒饲料,两个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5.0%和16.0%,4个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77、12.87、12.98、13.19 MJ·kg-1。试验期为23 d。结果表明,F组增重率和平均日增重均最高,分别达到41.32%和0.88 kg;H组增重率、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最低,分别只有34.05%、2.00 kg和0.72 kg;就单因子考虑,16.0%蛋白质水平的效果要略优于15.0%,12.87 MJ·kg-1的代谢能水平在4种能量水平中效果最佳。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PIC育肥猪的最适蛋白和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6.0%和12.87 MJ·kg-1。  相似文献   

20.
0~4周龄固始鸡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 1日龄固始鸡公、母各 5 4 0只 ,分群饲养 ,采用 3× 3因子设计 ,饲喂代谢能 (ME)和粗蛋白质 (CP)水平不同的 9种日粮。所设ME和CP水平分别为ME :11.97、12 .34、12 .72MJ·kg-1,CP :19.12 %、2 0 .0 2 %、2 1.0 4 %。通过饲养、比较屠宰和代谢试验 ,研究不同ME和CP水平对 0~ 4周龄固始鸡生产性能、屠体成分的影响。在 3个试验结果基础上 ,以每千克代谢体重ME食入量为依变量 (Y) ,以对应的每千克代谢体重净能沉积量为自变量 (X) ,按Y =a+bX的数学模型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得出每千克代谢体重的维持需要 (MEm)及增重净能 (NEg)折算为增重代谢能 (MEg)的系数 ,进而把能量需要剖分为维持需要加增重需要 ,即ME =35 9.14W0 .75+10 .4 7△W ;以CP食入量为依变量 (Y) ,以对应的代谢体重为自变量 (X)进行回归分析 ,即CP =0 .5 7+8.2 1W0 .75。其后再把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代谢体重分别代入回归公式中 ,求得 0~ 4周龄固始鸡ME和CP需要量分别为 :12 .38MJ·kg-1和2 0 .13% ,蛋能比 16 .2 6g·MJ-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