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文江河流域奇韬镇桃舟村为例,根据不同类型绿化整治区提出设计原则、造林技术要点,并总结治理成效。结果表明,加强文江河流域绿化整治,是恢复河流生态功能,实现"天蓝、地绿、水美"的有效途径,也是构筑区域生态屏障、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河北林业》2015,(2):18-19
近年来,威县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深入实施林业"三线两环一带"工程("三线",即县城街道绿化线、乡村通道绿化线、河渠绿化线。"两环",即环城绿化、环村绿化"一带",即西沙河流域林果经济带),累计完成造林10.4万亩、植树710万株,森林覆盖率由5.5%提高到12.4%,年均递增2.2个百分点,林果业年产值由4.5亿元增长到9.9亿元,构建起全县造林绿化总体框架,有效实现了林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正按照全省"三创四建"活动要求,卢龙县把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列入今年全县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加快构筑绿色屏障,不断增进群众生态福祉。一是开展国土绿化,构建生态网络。围绕建设京津冀地区生态标兵城市和打造秦皇岛后花园的发展定位,统筹规划"山、水、林、田、路"国土绿化大格局,连续实施城区绿化、河流水系绿化、经济林建设、交通廊道绿化、荒山绿化、村庄绿化、厂区绿化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县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全面构建了城乡一体和山水林田湖协调发展的森林网络,实现了国土绿化工作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正>草海水域面积46.5平方公里,是贵州最大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中国Ⅰ级重要湿地,但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给草海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破坏,至1972年时草海仅存5平方公里水域及部分沼泽,草海周边集雨区范围内森林覆盖率也从原本的36%降至10%,草海生态系统濒临崩溃。2014年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6年以来,草海综合治理项目开始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黄贝 《林业建设》2019,(3):66-70
利用2017年滇池流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对滇池流域森林资源现状及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滇池流域森林生态地位重要,森林生态效益显著,森林生态资源丰富,森林后备资源丰富,滇池流域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滇池面山"五采区"得到有效治理。从人才培养、绿化造林、改善林分结构、非木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降低耕地和水体污染等6个方面对滇池流域林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平山县不断探索生态建设新模式,突出生态绿化主题,全力推进太行山区绿化攻坚,太行山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8年底,累计完成太行山绿化78.3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3.19万亩,封山育林45.2万亩,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60.03%。构建三大体系,凝聚山区生态绿化的强大合力。一是构建了"专班负责,督导问责"的攻坚体系。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山  相似文献   

7.
生态化造林绿化既是一项生态工程,也是一项社会和经济工程,既强调造林绿化对促进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演替的功能,也注重造林绿化对地方经社会发展和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贡献。依据西藏"两江四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状况,从生态化的角度,对区域内造林绿化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流域功能角度出发,通过对草海流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流域管理思想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昆明城市的自然性、次生性和山水交融性的生态系统特征,以及当前三大生态突出问题。分析了昆明城市自然景观、森林景观、河流景观的生态格局及其景观格局变化。构建了"五山"保护与修复、"四水"治理与绿化、"五路"绿化与美化、"十园二区"建造、"二网"编织、"多点"并行的昆明城市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0.
佛山市森林城市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广东省佛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施背景、重要意义、总体目标、途径和策略等内容。佛山通过大力开展湿地绿化建设、公园建设、乡村绿化美化建设、生态廊道以及"绿城飞花"主题绿化景观建设等途径,构建了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山城人水绿融为一体的岭南生态绿城格局,实现了先进制造业城市的生态建设之路,实现了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对滇池流域各区域结构功能特征分析、林草生态问题诊断和保护修复空间适宜性评价基础上,提出构建“三区一带多点”林草生态保护修复格局,实施滇池西面山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重要水源地水源涵养林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牛栏江石漠化区域植被恢复、环滇池湖滨生态带建设、森林乡村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等6项重点工程共16个重点项目,可为系统开展滇池流域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科学划定和合理安排绿化用地,逐步恢复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绿化宝岛"行动是海南省委、省政府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海南省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绿化大行动. "绿化宝岛"行动的任务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实施八大重点工程,包括海防林建设、河流水库绿化、通道绿化、城市绿化、村庄绿化、生态经济林建设陈林抚育和种苗繁育.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2%,林木绿化率62%以上,森林面积、蓄积量持续增长,森林生态和景观质量明显提高,全面构建"山上增效、身边增绿,通道景观化、城镇园林化"的绿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流域老青山"五采区"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工程防护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构建老青山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修复设计理念与方法,按照不同的生态功能分区,分别选取不同的工程措施、绿化模式、浇灌方式等进行生态修复,包括场地治理、植被修复和管理利用等设计方法和内容,并重点阐述植被修复设计中的纯植被修复区、坝体植被修复区、坝顶填土植被修复区、边坡治理植被修复区、园林景观绿化区等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工程措施、具体植物配植模式及给水设计方法。在力求达到良好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景观效果,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海宁市袁花镇资源现状的分析,根据浙江省森林城镇建设的要求和原则,结合平原绿化和"四边三化"行动,提出了"一心、四轴、五片、多点"的建设布局,形成布局合理、生态环境良好的城乡空间格局,努力建成林水相依,生态廊道相连,乡村绿化镶嵌的森林生态体系,构建"清雅田园、绿廊穿梭、绿树成荫"城镇森林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5.
柏斌 《中国林业》2010,(18):41-41
<正>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立足建设"生态中区"目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活动,全区林业得到较快发展,有林业用地面积达21万亩。同时,市中区地处南四湖流域,境内河流众多  相似文献   

16.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草海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以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为代表的珍稀鸟类。文章对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自然资源评价,并从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脆弱性、生态区位、潜在保护价值、科研价值等方面进行了保护价值评价,为科学全面认识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价值提供依据,也为草海保护区有针对性开展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扬州古运河沿岸生态林主要绿化树种抑菌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城市化与现代化的推进,人们对环境的保健意识正日益增强.构建城市森林,发挥绿化植被的生态保健功能,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市民的迫切需求.李晓储等(2002;2003)对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建设进行研究,提出了营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即利用木本植物叶挥发物的抑菌保健功能,改善古运河区域空气质量,以促进人体的健康.彭镇华等(2003a;2003b)对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研究明确地反映了城市森林"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利用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化进程的目的.因此,积极选用具有分泌挥发物抑菌素生态功能的绿化植物,构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障市民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研究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构建(李晓储等,2002)的基础上,对扬州古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林有关绿化树种、植物进行抗菌、抑菌功能测定研究,以便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树种选择与植物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城市园林绿化的"低碳"贡献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城市绿化景观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城市绿化景观的生态思考及发展对策。促进城市绿化体系的合理布局,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发展城郊园林,促进城市绿化的纵向发展。绿化景观的观赏功能与生态功能结合,重视植被的生态安全性,从群落角度实现节约型园林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正将于2020年8月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后的第一次绿化盛会。绿博园规划以"绿水青山新画卷,生态文明新标杆"为总体定位,通过发展绿博城、强化林业特色、注入康养度假功能,构建绿博园的生态展示、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条为了更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推进生态绿化工作,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战略布局,着力构建合作机制,创新服务,大力提升企业的国土绿化、生态建设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中国绿化基金会会同北京青年报联合发起成立"绿色公益联盟"。第二条"绿色公益联盟"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为指导,是一个集咨询、研究、交流、服务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