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Υ辐照装置的屏蔽与防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宏  陈秀兰 《核农学报》1998,12(4):249-251
结合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3.7×1015Bq钴源增容前的论证情况,说明Υ辐照装置的屏蔽与防护。增源后实测结果表明,钴室屏蔽是可靠的,理论计算推断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钴室扩建增容后,对内外环境及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结果表明,由于屏蔽设施设计合理,并有一套严格的操作及监测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及周围居民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本装置实现了钴—60辐照室升源报警、关门、升源、定位、辐照时间、降源、开门、抽风一系列动作自动程序控制。  相似文献   

4.
对一座设计装源能力为2.96×1016Bq(80万Ci)的双板源钴源辐照装置进行了改造.本文阐述了改造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并通过改造前后的性能对比,对改造进行了利益代价分析.通过此次改造,辐照装置的产量提高了50%以上,给用户带来了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长远的间接经济效益,表明本次改造是成功的,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小型钴室的钴源倒装与剂量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钴室4次倒装源的成功经验,论述了倒装源安全操作的程序、剂量监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硒钴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籽粒中粗蛋白、淀粉及硒、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硒或单施钴均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硒钴配施中,以低浓度(2 mg/kg)钴与低浓度(0.5mg/kg)硒配施处理对产量促进作用最明显,提高了29.7%.单施硒、低浓度的钴或低浓度的钴与硒配施及高浓度的钴与中低浓度的硒配施可显著提高冬小麦籽粒中粗蛋白含量.中浓度的硒与中低浓度的钴配施,对籽粒中淀粉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硒处理与低浓度的钴处理配施促进作用最明显,比对照提高了27.5%.说明中低浓度的硒钴配施可作为改善冬小麦籽粒品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单施Se和单施Co及Se、Co配施均可提高小麦籽粒中的Co含量.单施Se,籽粒中硒含量随施硒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单施钴时,低浓度的钴有利于籽粒中硒含量的提高,而高浓度的钴则降低了籽粒中硒的含量.硒钴配施处理中,低浓度的钴与各浓度的硒处理均有利于籽粒中硒的积累,中高浓度的钴与中低浓度的硒配施能提高籽粒中硒的含量,以Co3Se2(Co浓度4 mg/kg,Se浓度0.5mg/kg)提高最多,达0.274 mg/kg,比对照提高了238.27%,而高浓度的硒钴配施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考虑对小麦产量、蛋白质、淀粉及硒含量的影响,建议最佳硒钴配施应该是Co2Se3,即Co浓度2mg/kg和Se浓度1 mg/kg配施.  相似文献   

7.
钴对冬小麦幼苗生长及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钴作为维B12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人和动物的造血过程,对贫血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反刍动物对钴有特殊的需要,钴不足则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死亡[1].钴的植物营养研究始于50年代中后期,前苏联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施用钴已在大麦、牧草、糖用甜菜、菜豆、葡萄、马铃薯、棉花、玉米等多种作物上获得增产并改善了品质.现已证实,钴是蓝绿藻和微生物以及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所必需的,但是否为所有高等植物所必需尚无定论[1 - 3].近年来我国对钴在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的肥效也作了一些研究[4 - 10].本试验研究了盆栽条件下不同钴用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生理活性、土壤和小麦植株中钴含量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明石灰性土壤上的钴肥肥效,为钴肥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型钴源扩容屏蔽防护技术与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宁夏农林科学院6 0 Co辐照室 1 997年成功进行了扩容倒装源的经过 ,论述了扩容方案、防护屏蔽、安全操作程序、剂量监检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上海原子核所新艺中试生产部钴源辐照产品的质量管理情况,阐述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所采取的必要措施。质量管理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9000质量系列标准及其模式对企业质量体系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施钴对冬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潮土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钴元素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钴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改善冬小麦的品质。各施钴处理较对照增产7.4%~20.3%。施钴量在1.05kg.hm2以内,随着施钴量的增加,增产效应提高,当施钴量超过1.05kg.hm2时,随着施钴量的增加,冬小麦的产量增加,但增产效应下降。各施钴处理子粒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Co2处理最高。此外,低浓度的钴(施钴量0.45~0.75kg.hm2)可以提高冬小麦子粒面粉的沉降值、总评价值和湿、干面筋含量,而高浓度的钴(施钴量大于1.35kg.hm2)则降低冬小麦子粒面粉沉降值、总评价值和湿、干面筋含量。土壤有效钴含量与施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小麦籽粒中钴含量与施钴量呈显著正相关,地下部的钴含量显著大于地上部。  相似文献   

11.
《核农学报》2009,23(1):106-109
根据对一座设计装源能力为2.96×1016Bq (80万Ci)的双板源钴源辐照装置的改造实例,阐述了改造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并通过改造前后的性能对比,对改造进行了利益代价分析。通过此次改造,辐照装置的产量提高了50%以上,给用户带来了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长远的间接经济效益,表明本次改造是成功的,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钴源剂量场物理设计及辐射防护安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辐照中心新建钴源辐照装置的概况,着重说明辐射场分布的物理设计及具有特色的安全联锁装置,并结合运行实践,描述了辐射防护安全系统及其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吕梁地区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部离柳煤电能源区是全国7个焦煤基地之一,该区总面积8467km2,包括离石、柳林、中阳、方山、临县5个县,辖30个镇,71个乡,2430个行政村,总人口122.69万人.该区东依吕梁山,西临黄河水,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始终是屏蔽三晋的重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晋绥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屏蔽陕甘,保卫延安,当地人民曾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相似文献   

14.
钴对番茄生长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素萍  樊文华 《土壤通报》2005,36(6):925-92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钴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钴在番茄植株体内的分布情况和土壤中有效钴含量的变化状况。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钴能提高番茄植株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花蕾数和开花数、地上部分鲜重;而对植株的株高、复叶数和根重(AW)无显著影响。但钴对产量构成因素中的作用较明显,能显著提高坐果率、单株结果数和产量。钴在植株体内各部位的含量及土壤有效钴的含量均随施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钴的最大处理(64mg kg-1土)未对番茄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硒、钴对苜蓿青干草营养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苜蓿草地上基施硒、钴物料的田间试验,研究苜蓿对硒钴的吸收、积累和转化特点,以及各种物料对苜蓿青干草中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硒或钴物料均能提高苜蓿青干草中硒的含量,物料中硒含量越高,青干草中硒的含量也越高。钴能显著提高苜蓿青干草中的钴含量,过量施钴会造成钴料的浪费。虽然硒对草中钴积累量影响不大,但硒钴混合物料可显著提高牧草钴的积累量,物料中硒含量越高草中钴的积累量越多。(2)硒钴的合理混施能显著提高苜蓿对硒、钴的利用率以及物料中无机硒向牧草中有机硒的转化率,提高牧草中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在所有硒、钴物料中,高硒低钴能提高苜蓿青干草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对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影响不大。而其他硒、钴物料均能显著提高苜蓿干草中的粗纤维含量,降低粗脂肪含量,对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影响不大。(4)硒钴混合物料能显著提高苜蓿青干草中Mo、Cu、B、Fe、Mn、Zn 6种元素的含量,其中Mo的提高幅度最大为142.34 %~256.45 %, 其次为Fe、Mn和Zn,提高幅度分别为48.16 %~59.45 %、32.88 %~41.66 %和37.10 %~96.39 %。Cu和B的提高幅度最小,分别为13.43 %~37.33 %和14.60 %~39.67 %。  相似文献   

16.
简述计算机房电磁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对计算机房电磁屏蔽设计的要点,阐述图书馆计算机房电磁屏蔽的必要性,提出对图书馆计算机房进行电磁屏蔽的设计方法,并举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硒、钴在提高苜蓿生长影响,在河南省沿黄滩区,开展了硒、钴单施和配施下对紫花苜蓿生长以及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硒、钴单施和配合基施均能够显著提高苜蓿从现蕾到开花期的净光合能力,降低呼吸消耗,提高单位叶面积干物质的生产速率,有利于苜蓿花前青干草生产和果实发育;其中,以硒570 g/hm2、钴762g/hm2配施下效果显著,青干草增产8.06%,种子千粒重可提高12.85%。单施钴和硒钴配施还能促进0—20 cm耕层苜蓿根瘤菌的生长和积累,增强苜蓿的固氮能力。说明硒钴合理基施对苜蓿青干草和优质种子生产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植物群落下湿地土壤钒和钴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ICP-MS对2009年5月在今黄河入海口北部的新生湿地区域依据不同植物群落设置9个采样区的土壤进行土壤钒和钴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尽管钒和钴含量在不同湿地土壤中差异较大,但二者在由陆向海方向潮滩湿地中的分布特征相似,且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异均为中等变异。在垂直方向上,尽管钒和钴含量在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中大多呈相似波动变化特征,但在同一类型湿地土壤中二者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分析表明,湿地土壤的钒钴含量在与铁锰、有机质、粘粒和粉粒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区表层湿地土壤的钒含量范围为72.77~118.40mg/kg,均值为93.06mg/kg;表层钴含量范围为8.94~16.91mg/kg,均值为12.54mg/kg。尽管研究区土壤的钒钴含量低于其全国背景值(112mg/kg和19mg/kg),但明显高于华北克拉通钒钴含量背景值(78mg/kg和12mg/kg)。黄河口新生湿地区土壤钒钴的富集系数分别为1.19和1.01,为弱程度的富集。研究表明,成土母质决定了湿地土壤中钒和钴含量的空间分布,土壤有机质含量、粒度组成和铁锰含量是影响二者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而植被类型和潮汐对其分布亦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省反刍家畜主要生产基地所属的6个地质背景区的土壤、岩石和饲料样品的钴、铁和硒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和饲料钴、铁和硒元素含量在玄武岩(Ⅴ)和碳酸岩盐红壤区(Ⅰ)较丰富;碳酸岩盐、碎屑岩和玄武岩混合型黄红壤区(Ⅱ)居中;而由碎屑岩(Ⅲ)和变质岩(Ⅵ)发育的土壤区土壤和饲料钴、铁和硒元素最低。饲料中钴、铁和硒的含量受地质背景值,特别是土壤中元素的丰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山西小麦主产区土壤中钴含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分析研究了山西省小麦主产区之一——运城市土壤中钴的含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运城市4县区土壤全钴含量为1.65~17.85mg/kg,平均6.00mg/kg,略高于缺钴临界值5.0mg/kg,而低于全国平均值11.2mg/kg;土壤有效钴含量为0.060~2.235mg/kg,平均0.694mg/kg。在34个土样中,大约有60%的样品有效钴含量低于均值.而含量高于均值的土样仅占总样品数的40%。试验区主要土类褐土和潮土全钴含量分别为6.17mg/kg和4.73mg/kg,有效钴含量分别为0.708mg/kg和0.589mg/kg。影响土壤中全钴含量的因素主要是成土母质、成土过程和铁锰含量,影响有效钴含量的因素主要是成土母质、成土过程和有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