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波 《吉林林业科技》2015,(2):41-45,48
胡枝子属植物是重要的荒山荒地造林树种,亦是优良的木质饲料,极具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作者从胡枝子良种选育、栽培技术、应用价值、生态特性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胡枝子为豆科直立灌木,喜光、耐寒、耐旱,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蚀力,是干旱地区优良灌木树种。从整地方法、种子处理、植苗造林、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胡枝子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美丽胡枝子基质型容器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丽胡枝子采用无纺布基质型容器育苗的成苗率达97.9%、基质生产成本为0.50元/株左右,具有成苗率高、生产成本低,而且移植较方便、一年四季均可进行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美丽胡枝子容器苗生产方式。美丽胡枝子基质型容器苗适应于岩质边坡、泥质边坡、马道边坡、水平带边缘、粗骨土裸露地等困难立地的种植绿化。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段,美丽胡枝子的生长也相对较好.说明美丽胡枝子虽然比较耐干旱瘠薄,并且在困难立地上的生长量远远高于小蜡和伞房决明,但仍然需要一定的土壤肥力。美丽胡枝子虽然适宜于截干造林,但当年苗不适宜于夏季截干造林,可适宜于秋冬季截干造林。  相似文献   

4.
安徽胡枝子属植物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表明,安徽境内胡枝子属植物共有13种2亚种。分析了安徽胡枝子属植物的分布及经济价值:大多数为药用植物;有些是优质牧草和早秋重要的蜜源植物;部分种类可作为重要的园林景观植物。此外,胡枝子属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耐贫瘠、耐酸、碱、盐、重金属的能力,可以开发作为污染环境的修复植物。还对安徽胡枝子属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做了讨论,旨在为安徽胡枝子属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18个树种的6年营造试验与调查结果,筛选出10个树种为浙江薪炭林优良造林树种;提出了15个类型为浙江优良薪炭林类型,诸如胡枝子、赤桉、马尾松、紫穗槐、麻栎、南酸枣、银荆、刺槐、枫香、马尾松×胡枝子、麻栎×胡枝子、枫香×胡枝子、马尾松×麻栎、马尾松×枫香和马尾松×南酸枣;并就这15个类型分别阐明了他们的造林密度、混交方式、作业方式、立地选择和产量等,为浙江省薪炭林建设提供了一套较系统的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6.
胡枝子种-种源苗期生长和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枝子是优良的畜牧饲料树种,又是防风固沙的重要树种。从美国和国内河南、河北等地引进的胡枝子种子,在辽宁的铁岭和阜新章古台地区进行了种-种源苗期试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源间生长量和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铁岭试验点,5#、13#、1#和3#种源,苗高遗传力为36.3%,遗传增益为10.8%;地径相应为80.0%和27.3%。章古台试验点,7#种源,苗高遗传力为26.7%,遗传增益为12.3%,但由于树干受冻害严重,尚待观察。2个地点综合分析检验结果,5#、3#1、3#属优良种源。同时,对选择的种源进行了生长节律分析,直接引种这些优良种源造林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益。美国短梗胡枝子是在辽宁有发展前途的优良树种,美国二色胡枝子虽然在章古台生长优良,但冻干害严重,而美国美丽胡枝子在辽宁生长不佳。  相似文献   

7.
胡枝子应用价值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胡枝子是一种起源于东亚的多年生豆科植物.耐旱、耐酸、耐瘠薄、生物量大、营养价值高.是优良的饲用灌木树种。本文介绍了胡枝子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抗性强的特点.综述了胡枝子在水土保持、改良土壤及作为饲料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总结了国内外对胡枝子在优良品种选育、发芽和种植等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建议对胡枝子的刈割技术做进一步的研究.并总结出一套饲用型胡枝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胡枝子属植物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遗传资源研究、引种、地理变异及优良种源选择,开花繁殖生物学研究与杂交育种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胡枝子属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的现状。针对我国在胡枝子属植物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丽胡枝子是一速生的豆科灌木树种,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花色秀丽等优良特性。通过几年试验研究,分别从美丽胡枝子的自然分布、生境条件、群落结构、生长规律、开花结实、物候特征、萌蘖特性和根系生长特征等方面揭示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美丽胡枝子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介绍了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 (Vog.) Koehne)的繁殖技术及其在受损山体边坡和片蚀粗骨土等困难立地中的造林技术与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15个树种进行了为期7年的造林观察研究,认为涅地松、马尾松、合欢宜大力推广、刺槐、大叶桉亦值得推广.紫穗槐、胡枝子可作对混交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和胡枝子乔灌复层薪炭林营造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985年3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永康、缙云和台州营造了6.6ha的薪炭试验林。选用马尾松,胡枝子和马尾松×胡枝子3个栽植因素和0.5×0.5m、0.5×1m和1×1m 3个株行距水平各为区组,每区组重复3次。根据1986年11月的调查资料,马尾松和胡枝子在干燥瘠薄的立地上适应性强,生长良好,均适宜于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LSD)的结果表明,在马尾松和胡枝子的混交林中,胡枝子能够促进马尾松的生长。估测胡枝子杆和叶的生物量的回归方程分别是logW_杆=1.64209+0.92413logD~2H和logW_叶=1.46161+0.72908log D~2H。尽管胡枝子的生物量在头2年中平均每丛不到100g鲜重,但是它具有较强的萌生能力,来年通过砍伐,它的生物量将会成倍地增加。另外,由于随着密度的增加,它的生物量也相应地增加,因此,我们能够通过增加密度来提高这种薪炭林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辽宁省彰武县沙区进行胡枝子、小叶锦鸡儿、紫穗槐、沙棘等4种灌木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灌木栽植密度以1 m×1 m,初植株数以每穴2株效果最佳,胡枝子的各种产量均高于小叶锦鸡儿,胡枝子和小叶锦鸡儿改善土壤效果明显,放牧影响灌木生长。  相似文献   

14.
优良菇木树种──胡枝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良菇木树种──胡枝子吕唐镇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杂木资源却日益减少,因此研究开发营造生长快、产量高、效益高的后备林资源迫在眉睫。浙江省纪云县林业局朱寿庚、吴阵贤两人主持的科研项目‘湖枝子袋料香菇及其配套造林技术”,获得“国际香菇研讨会暨新...  相似文献   

15.
从不同立地条件类型、造林时间、造林密度、不同苗木规格等方面进行了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上营造固沙林,锦鸡儿、黄柳、胡枝子、紫穗槐4种灌木虽然都是旱生植物,但其耐旱程度有所不同,锦鸡儿适应的立地条件类型为3m以下的沙丘;紫穗槐、胡枝子在沙区适应的立地条件是1m以下的沙丘、缓起伏的沙地和丘间低平地;黄柳栽植在高3m以上的流沙上、中部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野生胡枝子开发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黑龙江省内分布的4种野生胡枝子的主要形态特征差异及鉴别方法,指出了各自的分布范围及其生活习性,并对不同品种的胡枝子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探讨,为黑龙江省研究和大力开发胡枝子属植物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永吉县一拉溪播区于1984年4月进行了8150亩飞播造林,树种为黑松、胡枝子、紫穗槐,树种混合重量比为1:1:1。经过四年的封山,现成林面积达61.9%。通过调查发现,伴生树种过稀、过密都会影响目的树种黑松的生长。胡枝子、紫穗槐的密度为1~2株/平方米时,黑松生长的最好,同时胡枝子紫穗槐已初见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科尔沁沙地用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Lam.)、灌木状经营的桃叶卫矛(Euonymus bungeanus Maxim.)4种常见饲料灌木开展造林试验,并对各树种的叶水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桃叶卫矛的造林成活率最高,最低的是小叶锦鸡儿,桃叶卫矛和小叶锦鸡儿越冬表现较好,但胡枝子和紫穗槐存在较严重的回枝现象;桃叶卫矛的适口性最好;4种树种在各生长季水势变化规律不同,胡枝子的水势在整个生长季节变化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胡枝子的耐盐性,加速耐盐品种的选育,选用3种胡枝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在NaCl胁迫处理下的种子萌发、发芽率、苗高、根长等变化,并计算了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胡枝子的种子萌芽率降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高、活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这3种胡枝子品种中,阴山胡枝子的种子萌发能力较强,盐胁迫对其种子萌发速度、幼苗生长势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对人工培育的胡枝子食用菌原料林进行了第1次平茬时间、平茬周期及连续平茬试验,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胡枝子第1次平茬时间确定为植苗造林后第1年初冬或第2年早春;平茬周期确定为1年比较合理;连续平茬第2年单位面积胡枝子萌生枝条的产量最大,可达20 009.7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