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艳航 《麦类作物》1999,19(3):21-22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英特网上有关麦类作物基因组的4个数据库,即美国农业部建立的有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的基因组数据库Grain Genes;苏格兰作物所建立的大麦基因组数据库BarleyDB;日本建立的小麦种质资源数据库KOMUGI,以及美国农业部建立的麦类作物病原真菌基因组数据库Patho Genes。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英特网上有关麦类作物基因组的4个数据库,即美国农业部建立的有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的基因组数据库GrainGenes;苏格兰作物所建立的大麦基因组数据库BarleyDB;日本建立的小麦种质资源数据库KOMUGI,以及美国农业部建立的麦类作物病原真菌基因组数据库PathoGenes。  相似文献   

3.
miRNA是一类长约22nt的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它能与mRNA的特定位点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它在调节基因转录与表达,调控生物体正常发育等生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总结了miRNA的发现、特征功能以及miRNA的作用机制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伍林涛  阮颖  彭琦  张源  刘春林 《作物研究》2006,20(Z1):572-576
miRNA是一类长约22 nt的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它能与mRNA的特定位点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它在调节基因转录与表达, 调控生物体正常发育等生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总结了miRNA的发现、特征功能以及miRNA的作用机制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微小RNA(miRNA)是短的非编码RNA,能够结合靶信使RNA(mRNA)上的特定序列,从而转录后调节基因表达。Mi RNA在所有脊椎动物细胞中表达,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心血管危险因素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直接原因,包括血脂异常(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诸多研究表明了miRNA在这些疾病背后的复杂生物学过程中起到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国内外麦类作物耐湿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麦类作物耐温性研究进展概括和总结,指出:(1)麦类作物湿害症状多种多样,前期主要是出苗率低,苗瘦苗弱;中期主要是植株矮化,功能叶黄化,分蘖大量死亡,成穗率下降,根系受到伤害,而后期则表现叶片早衰早枯,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灌浆速度减慢,产量因此而受损;(2)湿害首先起因于根系缺氧,根系活力下降,吸收和功能减弱.其次无氧呼吸等产生的有毒物质在土壤中积累,对根系正常生长产生毒害作用.随着根系吸收功能的下降以及土壤中营养成分的淋失,地上部水分和营养供应不足,给植株的正常生命活动带来严重影响;(3)在麦类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对湿害的敏感性不同。小麦在孕穗期最为敏感,而大麦则在拔节期和抽穗期;(4)温度是湿害程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温度越高,湿害越严重;(5)作物耐湿性是可遗传的,并且这种遗传性在麦类作物的种和品种间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麦类作物耐湿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麦类作物耐湿性研究进展概括和总结,指出:1,麦类作物湿害症状多种多样,前期主要是出苗率低,苗瘦苗弱,中期主查植株矮化,功能叶黄化,分蘖大量死亡,成穗率下降,根系受到伤害,而后期则表现叶片虫衰早枯,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灌浆速度减慢,产量因此而受损;2,湿害首先起因于根系缺氧,根系活力下降,吸收和功能减弱。其次无氧呼吸等产生的有毒物质在土中积累,对根系正常生长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密切相关.为给小麦miRNA的转录调控以及新miRNA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小麦miRNA基因定位、启动子预测以及顺式作用元件鉴定等方法对小麦miRNA启动子进行了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基因组中有105个pre-miRNA位于150...  相似文献   

10.
麦类作物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小孢子培养研究对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麦类作物小孢子培养的基本步骤,包括供体植株的生长和收获、小孢子的预处理方法、小孢子的分离和纯化、影响胚胎发生的因素和胚状体的再生等,同时介绍了有关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细胞、分子生化机理的研究进展。为了促进小孢子由配子体发育向孢子体发育途径的转变,常采用物理、生理、化学等处理诱导雄核发育。离体小孢子培养以及有关细胞学和分子生化方面的研究将为明确雄核发育机理提供十分有用的信息。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细胞学研究已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分离鉴定出一些在小麦小孢子胚胎发生时表达的胚胎专一基因,但小孢子胚胎发生的机理尚未完全明确。  相似文献   

11.
大麦有益基因向普通小麦导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麦和大麦是世界上两大麦类栽培作物,小大麦杂交始于1896年,由于其亲缘关系较远,杂交极不易成功。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小大麦杂交的研究历程,1973年Kruse首次成功地获得小大麦真实杂种,此后Islam及其他学者经过多年努力,先后获得了小大麦附加系、代换系、易位系及其他小大麦重组材料。同时介绍了利用遗传标记进行小麦中大麦染色体的追踪及鉴定过程,具体鉴定方法包括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其中两种以上遗传标记结合起来可使鉴定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本文对小大麦杂交历史的全面回顾,可为进一步利用大麦中的有益基因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麦和小麦抗病性的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抗病性是大麦和小麦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状。本文介绍了大麦和小麦的抗病分子基础研究进展:从大麦和小麦分离出的抗病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具有相似性及独特性;从大麦中鉴定、分离出抗病基因介导、激活防御反应所必需的一些附加基因,并发现在双子叶植物与禾谷作物的抗病防御反应中一些信号传导基因具有保守性,有利于对大麦和小麦抗病信号传导途径的理解和同源基因的分离;从大麦和小麦中分离出病原诱导表达的一些防卫基因。本文讨论了利用已克隆的抗病基因结构保守性和比较基因组学进一步分离克隆大麦和小麦抗病基因的潜力与限制以及利用克隆的抗病基因进行生物工程育种的可能性与局限性;还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即不仅将继续深入研究显性单基因的分子机制,还将揭示持久的多基因抗性和广谱的非寄主抗性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3.
真空低温氦气等离子体对小麦和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低温氦气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效果在作物品种间的差异以及时效性,以不同小麦和大麦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功率等离子体对小麦和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100和120W条件下,等离子体处理对小麦各品种发芽势、发芽率以及发芽指数的影响不一致,其中对淮麦23、淮麦25、淮麦33及济麦22的处理效果较好,能够改善发芽指标;而大麦种子发芽被抑制。当降低处理功率后,大麦品种单二和港啤以30W处理效果最佳,种子萌发受到促进。在保存的63d内,淮麦28的发芽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而郑麦9023和淮麦30发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等离子体处理效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且与品种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西藏青稞、小麦品种的条锈病抗性水平,以合理利用抗病品种防控条锈病,采用常规接种法,利用当前西藏大麦条锈菌的流行菌系PSH1和PSH2、小麦条锈菌的流行小种CYR33和CYR32,分别对供试的15个青稞、26个小麦品种在温室进行苗期、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并分析其抗性水平与抗性类型。结果发现,15个供试青稞品种中,仅喜马拉21号对大麦条锈菌菌系PSH1、PSH2兼具苗期和成株期抗性,15个均对小麦条锈菌小种CYR33、CYR32表现抗病。26个供试小麦品种中,19个对小麦条锈菌小种CYR33和CYR32兼具苗期抗性和成株期抗性,所有供试小麦对大麦条锈菌菌系PSH1、PSH2均表现抗病。  相似文献   

15.
药用大麦及其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全面了解药用大麦研究现状,从药用大麦的本草考证、药用大麦活性成分的种类、作用及检测方法以及积累规律和遗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从药用植物品质育种的角度,分析了药用大麦品质遗传育种的背景、研究方法,揭示了药用大麦品质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为大麦资源开发和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以及药用大麦的基础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麦类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麦苗资源丰富,目前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其幼苗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机理研究不足,麦苗资源利用手段和高效益研发途径缺乏。本研究主要分析和总结了1990-2020年有关麦苗化学营养成分、医药保健功能以及麦苗相关产品等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麦苗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叶绿素、维生素、酶类、酚类、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能被人体直接吸收且有益人体健康,极具开发价值。麦苗提取物具有调节人体代谢、抗衰老、抗炎症、降血脂血糖、增强免疫力等药用价值。目前关于麦苗的药理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相关产品开发利用也缺乏深度和影响力。因此,现阶段需要结合作物学与药理学研究技术手段,进一步探明麦类作物幼苗药用保健机理,加大麦苗的高附加值研发力度和品牌打造。总之,加强我国麦类作物幼苗的创新利用开发能力,不仅能丰富我国绿色营养保健产品,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助力与科技支撑,也将有助于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大麦根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根腐病是严重危害大麦产量和品质的世界性病害之一,在我国的大兴安岭西麓和长江流域分布广泛。大麦根腐病是由根腐离蠕孢菌(Biplaris sorokiniana)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其致病菌可寄生也可腐生,适应性极强。本文主要从大麦根腐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病害症状、病害鉴定、抗性遗传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大麦根腐病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大麦黑粉菌呈世界范围分布,是大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在中医上又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大麦黑粉菌的分类及生理特性,大麦黑粉菌与寄主大麦的互作及其侵染机理,大麦黑粉菌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大麦黑粉菌转基因技术体系建立和大麦黑粉菌基因组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3):187-193
Summary

To confirm the excellence in productivity of the stored seeds of wheat and two-rowed barley, we examined the growth characters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plants developed from the seeds stored at 5°C and 40% relative humidity for various periods but showed a 80% or higher germination percentage,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newly harvested seeds (new seeds). The cultivars of stored seed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method.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the seedlings 3 months after emergence between the new seeds and the old seeds (stored for 2 years and 5 months) or the very old seeds (stored for 10 years and 5 months or 16 years and 5 month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op dry weight at 3 months after emergence and 1,000-grain weight of the seed. In the plants from the old seed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rom those from new seeds were observed either in the mean heading date, maturing date, culm lengths, ear length, yield components, grain yield or inspection-grade.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plants from the very old seeds, the mean heading date, maturing date, culm lengths, yield components and grain yield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new seeds in some cultivars. The results of RAPD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band pattern of the very old seeds wa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new seed in each cultivar. We concluded that the seeds of wheat and two-rowed barley stored for 2 years and 5 months with a germination percentage of higher than 80% are practically useful, showing normal growth characters and productivity. However,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some cultivars had inferior grain yield after the seed storage for over 10 years.  相似文献   

20.
多酚是一类植物中普遍存在的次级代谢物质,在抗氧化、抗癌、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一定独特生理功效。大麦是多酚含量较高的谷物之一,总酚含量高达1 200~1 500 mg/kg,包含儿茶酸、原花青素聚合物等多种酚类化合物,已成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结合研究工作,综述了大麦多酚的种类和含量,提取和测定方法,以及大麦多酚的抗氧化性能在动物饲料、啤酒酿造、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