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伪狂犬病病毒Fa株gI和gp63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coI消化含有伪狂犬病病毒(PRV)Fa侏BamHI-7片段的质粒PPB7,以低融点琼脂糖回收目的片段,经连接并转化E.coli DH5d,获得缺失3gI和部分gp63基因的重组质粒PPB7-1。将PRV Fa与PPB7-1 DNA共同转染PK15单层细胞,待出现50%以上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并以蚀斑法得到纯化重组病毒株,命名为PFDI/D63。小鼠试验证实缺失株对小鼠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将伪狂犬病病毒Bartha株基因组与含有LacZ标志基因的TK基因转移质料pUEKPZ共转染猪肾传代细胞PK-5,细胞出现病变后,反复冻融3次收毒,按1:5稀释接种于IBRS-2细胞。在X-gal存在下挑取蓝斑,蓝斑筛选3次,再进行空斑试验,同时用PCR扩增LacZ基因,经3次空斑纯化,随机挑取的空斑均能扩增出LacZ基因,证实所获得的重组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Bartha株TK^-/LacZ^ 突变株。TCID50试验表明,TK失活对Bartha株在细胞上增殖无影响;Balb/C小鼠试验表明,该突变对Balb/C小鼠的安全性明显高于Bartha亲本毒株。  相似文献   

3.
伪狂犬病病毒HS株tk基因的PCR扩增与克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照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NIA-3株tk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长22mer的引物,引物间距1.5kb,其内包含完整的PRVtk基因。以BHK21细胞繁殖的PRV湖北地方强毒株(HS-9304)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扩增主带清晰,长约1.5kb,符合设计要求。扩增片段克隆至由pUC18质粒改制而成的T载体中,限制性内切酶BamHI、SmaⅠ、XhoⅠ、HindⅢ酶切分析证实,扩增片段的酶切位点与tk基因一致,说明扩增和克隆片段包含PRVtk基因。  相似文献   

4.
含PRRS病毒ORF5的伪狂犬病病毒TK基因缺失转移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取伪狂犬病病毒(PRV)BarthaK61株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KpnI充分消化,回收5.9kb片段(J片段),将其克隆于质粒pUC119 KpnI位点上,获得pBKJ。用两对针对PRV TK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重组质粒进行PCR鉴定,证明其中含有PRV TK基因。然后用KpnI、PstI和BamHI等限制性内切酶对其进行酶切分析,确定了克隆片段的物理图谱。进一步研究证实TK基因位于其中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是在荷兰免疫良好的母猪群进行伪狂犬病病毒(PRV)传播的定量研究。在3个猪群,对母猪经常进行了PRV的gE(即gI)抗体检测(试验A)另外99个猪群,每年对母猪同时检测抗体1~2次(试验B),试验A曾有6次PRV引进,试验B曾有53次PRV引进,都没有导致明显的病毒传播,再生率R(由一头感染性母猪引起继发感染的平均数)明显小于1,我们得出结论,在母猪群中PRV可通过预防接种被清除。  相似文献   

6.
PRV闽A株Bam HI片段克隆及其第7片段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鸟枪法将PRV闽A株的BamHI酶切片断克隆到pBR322质粒中,再经抗性筛选、酶切鉴定和菌落原位杂交,证实已克隆了PRV闽A株14个BamHI酶切片段中的12个,从而构建了其基因文库,通过Southern转印杂交和酶切图谱分析鉴定了重组质粒pPR128,其插入片段含量包含了PRV闽A株糖蛋白gp50基因在内的BamHI-7片段,核酸长约6.8kb。  相似文献   

7.
桑枝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桑枝整体干燥粉碎后提取并精制多糖。给正常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桑枝多糖,通过对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血素含量、溶血空斑形成数量等生化指标的检测,研究桑枝多糖对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桑枝多糖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与吞噬指数,高剂量组(600 mg/kg)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提高幅度达显著水平(P<0.05),低剂量(200mg/kg)组、中剂量(400 mg/kg)组、高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与吞噬指数的提高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桑枝多糖还可显著促进小鼠淋巴细胞的转化以及血清溶血素和溶血空斑的形成,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中剂量组小鼠的血清溶血素含量和溶血空斑数量的提高幅度均达显著水平(P<0.05),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溶血素含量和溶血空斑数量的提高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结果显示,桑枝多糖对正常小鼠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伪狂犬病病毒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标准的伪狂犬病病毒(PRV)闽A株,经BHK21细胞培养,提取PRVDNA作为摸板;合成1对20-mer寡核苷酸作为引物;选择扩增序列由262个碱基对组成的位于编码多糖蛋白gp50基因,用耐热的Taq-DNA聚合酶经30个循环以后,扩增的产物直接用凝胶电泳检测,并用标准分子量确定。结果表明:以PRVDNA作为模板进行扩增,有扩增产物生成,以同科的疱疹病毒DNA作为模板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PCR扩增,无扩增产物生成,说明PRVPCR扩增是特异的。PCR技术检测PRVDNA敏感度为28.5pg.PRVPCR技术的建立,为伪狂犬病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更敏感、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PCR法对伪狂犬病病猪不同部位的检测及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方法对PRV感染细胞及自然发病猪不同组织样品进行检测,感染细胞毒最低检出量为105个TCID50病料组织样品最低取样为01mg时,仍能得到阳性结果其敏感性显著高于微量血清中和试验。PRV在自然发病猪体内分布很广,脑、三叉神经节(三叉N节)、嗅球、扁桃体、心脏、肝、脾、肺、肾均有PRV的存在,PRV检出率最高的组织为三叉神经节,其检出率为100%。其它对照病毒及传代细胞PCR反应产物电泳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PCR法对伪狂犬病病猪不同部位的检测及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PCR方法对PRV感染细胞及自然发病猪不同组织样品进行检测,感染细胞毒最低检出是为10^5个TCID50病料组织样最低取样0.1mg时,仍能得阳性结果其敏感性显著高于微量血清中和试验。PRV在自然发病猪体分布很广,脑,三叉神经节(三叉N节)。嗅球,扁桃体,心脏,肝,脾肺,肾均有PRV在存在的,PRV的检出率最高的组织为三叉神经节,其检了率为100%,其它对照病毒及传代细胞PCR反应产物电泳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Tamoxifen)在PK15细胞模型上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感染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以PK15细胞为模型,采用CCK-8细胞计数法检测他莫昔芬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ANNEXIN V-FITC/PI凋亡试剂盒检测他莫昔芬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利用CytoFLEX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他莫昔芬处理细胞感染PRV-GFP后病毒增殖的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他莫昔芬处理细胞感染PRV-QXX后PRV gB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病毒滴度测定法检测他莫昔芬处理细胞感染PRV-QXX后对病毒的抑制情况。【结果】他莫昔芬用药浓度在6μmol/L时对细胞活力无影响;在6μmol/L以下时,与空白组相比,他莫昔芬处理组对细胞周期与凋亡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同一时间点,他莫昔芬处理组PRV-GFP在PK15细胞中的增殖速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他莫昔芬处理后极显著抑制了PRV gB基因mRNA在PK15细...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神经肽S(NPS)及其受体(NPSR)在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采用细胞培养、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及shRNA技术研究NPS和NPSR在PRV体外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NPS和NPSR对病毒基因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RV感染培养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3T3细胞)后12和18 h,NPS和NPSR mRNA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通过shRNA技术稳定干扰3T3细胞中NPSR表达后,PRV gE基因的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添加外源性NPS可显著增强PRV感染的3T3细胞PRV gE基因及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P<0.05);添加NPSR抑制剂后,则极显著抑制细胞中PRV gE基因和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P<0.01),该作用效果与NPS的作用效果相反。上述结果表明,降低NPSR的表达能有效抑制PRV在3T3细胞上的复制,说明NPSR是PRV有效感染3T3细胞所必需的重要因子;外源性NPS可通过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加剧PRV感染诱导的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索NPS和NPSR在PRV感染动物体内的调节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猪瘟重组伪狂犬疫苗,以Tn5转座子为介导,采用体外转座的方法将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E2基因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 protein,EGFP)的表达盒随机插入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基因组中,随后将转座产物转染BHK-21细胞,获得表达E2蛋白和EGFP的病毒库,并对E2蛋白和EGFP在细胞上的表达效果进行PCR鉴定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运用体外转座的方法可以将外源基因插入PRV基因组中,并且外源基因可以在细胞中表达。本研究为重组病毒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并为新型重组猪瘟疫苗的研制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探讨辣蓼黄酮乙酸乙酯部分(ethyl acetate of flavonoids from Polygonum hydropiper L.,FEA)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体外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正式试验前将不同浓度的FEA作用于RAW264.7细胞,通过CCK-8检测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筛选FEA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正式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PRV阳性对照组、芦丁对照组、5个FEA药物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加入PRV共孵育1.5 h后,再加入芦丁或不同浓度的FEA,分别培养4、8、12、24 h,CCK-8法检测FEA对病毒感染的RAW264.7细胞活性,筛选出3个FEA药物组(高、中、低剂量FEA),再通过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β、IL-6、IL-10、MCP-1和IFN-γ的分泌水平,以确定FEA体外调节炎症反应的最适时间及药物浓度。结果显示:①FEA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为12.5~200 μg/mL;②25~100 μg/mL FEA能显著提高PRV感染的RAW264.7细胞体外增殖活性;③PRV感染RAW264.7细胞后促进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用FEA处理8~12 h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TNF-α、IL-1β、IL-6和MCP-1的分泌水平(P<0.05),升高了IFN-γ分泌水平(P<0.05),调节了IL-10分泌水平,且FEA处理8 h抗炎效果最好。结果表明,FEA能调节病毒感染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水平,提示其具有体外抗炎作用。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FEA抗病毒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构建能高效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 p54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通过无缝克隆构建含有PRV TK基因同源臂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PRV通用转移载体pCAGIG-TK(l+r),参考China/2018/AnhuiXCGQ株基因序列,优化合成E183L基因,并连入通用转移载体,构建重组中间转移质粒pCAGIG-TK(l+r)-p54;重组质粒ScaⅠ酶切线性化后经脂质体介导转染BHK-21细胞,6 h后感染0.1个感染复数(MOI) PRV变异株,出现病变后通过空斑挑选和PCR鉴定纯化重组PRV,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外源蛋白表达,并对重组病毒的遗传稳定性和增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转染重组质粒pCAGIG-TK(l+r)-p54的BHK-21细胞24 h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说明重组质粒成功转入BHK-21细胞;纯化后的重组病毒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且含有ASFV E183L基因,Western blotting和IFA结果证实重组PRV在BHK-21细胞中能表达p54外源蛋白,在26 ku处呈现特异性条带,且能与ASF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免疫原性较好;重组病毒在BHK-21细胞上连续传代20次均能检测到ASFV E183L基因,遗传稳定性较好;一步生长曲线显示,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的增殖特性差异不大,且二者的最高病毒滴度分别为107.34/0.1 mL和107.61/0.1 mL,外源片段的插入不影响重组病毒在细胞上的增殖能力。本研究成功获得了表达ASFV p54蛋白的重组病毒rPRV-p54,为进一步研究p54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开发非洲猪瘟多基因重组PRV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近年来河南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于2017年采集河南漯河和中牟地区疑似伪狂犬病发病养殖场送检的脑组织病料,通过细胞盲传、噬斑纯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Western blotting和透射电镜技术进行病毒分离鉴定。TCID50法测定分离毒株的病毒滴度、生长曲线,通过小鼠感染试验测定分离毒株对小鼠的致死性。对gB、gC和gE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并与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对PCR鉴定阳性的病料在PK-15细胞盲传后,两份病料在6代内均出现细胞病变,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噬斑纯化和透射电镜技术,成功分离鉴定了两株PRV,分别命名为HeN-LH株及HeN-YM株。分离毒株在PK-15细胞上的生长曲线显示,HeN-LH和HeN-YM株在感染后36 h病毒滴度分别可达108.35和106.63 TCID50/mL。用不同浓度的病毒接种小鼠,结果显示,HeN-LH和HeN-YM株LD50分别为102.13及103.25 TCID50。对gB、gC和gE基因全长扩增测序后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两株PRV毒株与Bartha、Fa和Ea等经典株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而与2011年以来国内不同省份分离的PRV变异株亲缘关系较近。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与其他变异株相似,gB、gC和gE基因均发生了多个氨基酸的变异,且在特定的位点存在特征性的氨基酸插入和缺失。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了两株PRV变异株,分离株对小鼠均表现出一定的致病性,本试验结果可为河南省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和疫苗株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detect the procine pseudorabies virus (PRV) infection and differentiate virulent and avirulent PRV, a duplex PCR method was established with two pairs of specific primers designed based on the conserved sequences of gE and gB genes of PRV.Optimize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by adjusting concentration of primers from 0.2 to 1.4 μL, each time adding 0.2 μL and temperature of annealing from 56 to 60 ℃, added 1 ℃ each time, and so 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itable annealing temperature was 56 ℃ and the suitable primer dose was 1 μL.Two special fragments of 316 bp (PRV gE) and 432 bp (PRV gB) were amplified by the optimized duplex PCR.The specific tests showed that no PCR products were detected for PCV2, PTV, CSFV, PPV, PRRSV and E.coli.The sensitivity test showed that DNA used for the duplex PCR might be as low as 4.4×103 copy/μL for PRV gE and 3.3×103 copy/μL for PRV gB.The sensitivity of the duplex PCR was close to the single PCR.Fifty-six clinical samples of sick pigs from different areas in Guangdong and Guangxi province were detected by the duplex PCR and the virulent detection rate was 53.6% (30/56) for PRV and the negative rate was 46.4%(26/56), and there was no attenuated PR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8.
为了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感染情况,并进行强弱毒株的鉴别诊断,本研究建立了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鉴别猪PRV的双重PCR方法。针对PRVgEgB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退火温度(50~60℃,按照1℃递增)、引物浓度(0.2~1.4μL,依次增加0.2μL)的优化,结果表明,双重PCR反应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6℃、最适引物添加量为1μL。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扩增出PRVgE(316bp)和gB(432bp)的目的片段,对PCV2、PTV、CSFV、PPV、PRRSV、大肠杆菌的DNA或cDNA均无扩增。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PRVgE和gB的最低核酸检出量分别为4.4×103和3.3×103拷贝/μL,与单一PCR方法的敏感性相近。应用该方法对广东、广西地区临床送检的56份组织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强毒感染阳性率为53.6%(30/56),阴性率为46.4%(26/56),未发现有弱毒感染。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伪狂犬病病毒(PRV)在NF-κB家族p65基因敲除细胞系中的复制规律。利用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定点修饰技术构建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p65基因稳定敲除细胞系。通过构建p65-sgRNA重组质粒,转染至HEK293T/17细胞,收取慢病毒,感染3D4/21细胞后利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多克隆细胞系,T7核酸酶检测敲除效率,再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3D4/21-p65-/-的稳定细胞系。CCK-8试剂盒检测3D4/21细胞中敲除p65基因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PRV-GFP感染3D4/21及3D4/21-p65-/-细胞后病毒增殖的差异;实时定量PCR检测PRV感染3D4/21及3D4/21-p65-/-细胞后PRV gB、TK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PRV感染细胞诱导的IL-1β和IL-6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PRV-QXX感染3D4/21及3D4/21-p65-/-细胞后PRV gB、gE蛋白的表达;滴度测定检测PRV-QXX感染3D4/21及3D4/21-p65-/-细胞后子代病毒滴度。结果表明,sgRNA2和sgRNA3的基因编辑效率较高,对其进行克隆化培养进而获得敲除p65基因的稳定表达细胞系;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表明,p65基因敲除对细胞活力无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同一时间点PRV-GFP在3D4/21-p65-/-中的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在3D4/21细胞中敲除p65基因促进了PRV gB、TK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而抑制了IL-1β、IL-6基因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在3D4/21细胞中敲除p65基因促进了PRV gB、gE蛋白的表达;滴度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时间点PRV-QXX在3D4/21-p65-/-细胞中子代病毒的复制显著高于对照细胞。以上结果均表明,p65基因敲除可促进PRV在3D4/21细胞中复制。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敲除干扰素调节因子3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对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复制的影响。使用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IRF3基因敲除PK15细胞系。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IRF3-sgRNA,转染至HEK293T/17细胞,收获慢病毒并感染PK15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多克隆细胞系,T7酶切鉴定后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PK15-IRF3-/-单克隆稳定细胞系。为验证敲除IRF3基因稳定细胞系是否构建成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RV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病毒复制情况并进行病毒滴度检测。结果显示,PK15-IRF3-/-细胞系感染PRV-GFP后PK15-IRF3-/-细胞荧光强度明显强于PK15细胞。感染PRV野毒(PRV-QXX)后PK15-IRF3-/-病毒滴度明显强于PK15细胞,PRV的gE蛋白水平明显高于PK15细胞。在mRNA水平检测两种细胞中PRV TK基因的变化也得到相同的结果。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感染PRV-QXX后,PK15细胞中IFN-βmRNA会随着时间增加显著增高(P<0.05),但PK15-IRF3-/-细胞中IFN-βmRNA则无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敲除IRF3基因后显著促进PRV的增殖,IRF3在病毒的复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伪狂犬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