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养蜂人呼吁设立“中国蜜蜂节”·本刊评论员蜜蜂是勤劳勇敢、无私无畏的象征。蜜蜂所创造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百分之九十以上属于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蜜蜂是属于全社会的。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当代中国养蜂人,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1 1月 2日 ,全国食品精品博览会在江苏省徐州市中国淮海食品城开幕。来自全国食品行业的精英竞相展示各自的风采。山东省泗水县养蜂协会展台前 ,吸引了不少好奇的人。来自偏僻山区的残疾人孙甲友面对前来咨询和洽谈业务的人们 ,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 ,这是激动的泪水 ,更是十多年来与命运顽强抗争终于取得胜利的喜悦泪水。今年 30岁的孙甲友是山东省泗水县高峪乡土门村人。他 3岁时因患婴儿瘫左腿失去了活动能力。1 990年初中毕业后管理过果园 ,学过裁缝。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收了一群蜂 ,从此开始了他的养蜂生涯。“蜜蜂王国”的奥… 相似文献
3.
吾有一蜂友,不知何许人也。因爱蜂如命,又性格极怪,故呼其为“蜂怪”。一日闲谈,自述其亲身事,吾闻之以为怪诞。然此一席话亦颇耐人寻味,故按其原话而记云:(小标题为笔者所加。)怪人得怪病,死期至矣我养蜂一辈子,除养蜂外,什么事也不干,也不会干。平生少食人... 相似文献
4.
<正>清明时节,阴雨绵绵。远远近近,绿意如烟。车窗外,风雨中,油菜花没有了热烈奔放的魄势。花头煞了,只零星有些花儿点缀着。落花时节,看去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而养蜂人却还在路边坚守着。油菜花海是家乡最壮观的一道风景,而养蜂人是其中最鲜明的点缀。他们漂泊四方,逐花而居,踏着春天的节拍而来,又踩着落花的细雨而去。他们放养着蜜蜂,自己也像蜜蜂一样,用辛勤的汗水酿造着生活的甜蜜。 相似文献
6.
追赶春天,追逐花朵四季没有休息的时辰辽阔富烧的大地上到处都留下你的足迹当天空暗淡,阴雨连绵你的脸便是天上的乌云而当彩红点缓在蓝天你的脸便是田野上的花新的帐篷刚诞生在花草丛中眼前的隋生变得亲切在尘土飞扬的弯曲路上车轮载着蜂群和它勤劳的仆人当岁月在你脸上开满沟溪当你躺在病榻上呻吟在这最后弥留的一刻你仍在倾听窗外生灵的唱鸣养蜂人@风信子~~ 相似文献
7.
正一转眼,父母养蜂十几载,蜜蜂也伴随着我十几年了,有一件事一直挺后悔,那就是大学时没有选择一个与蜜蜂相关的专业。越长大越觉得儿时讨厌的蜜蜂现在变成自己的最爱,不过现在在农学方面的学习也挺不错的,至少知道蜜蜂是传花授粉帮助植物更好地开花结果的。这样说来,我也算是一名养蜂人,但对于真正的养蜂人,我还是初出茅庐的学习者。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养蜂人离开故乡,选择追花夺蜜。因为大自然的气候越来越多变,在故乡一直呆着 相似文献
8.
△党的政策暖人心,村村寨寨气象新。△政策时头,养蜂不愁。△好吃的人嘴闲不住,勤养蜂的人手闲不住。△养蜂收入大,利国又利家。△小小蜜蜂是一宝,换取外汇少不了。△蜜蜂虽小作用大,嘴里含着机械化。△宁做辛勤的蜜蜂,不做悠闲的知了。△发展养蜂有奔头,发家致富不用愁。养蜂人的话@罗玉山~~ 相似文献
9.
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不同家庭的人们,对于幸福生活有着各自的理解和追求。世间许多人都忙于争名夺利,而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的不少蜂农,却远离城镇的喧嚣浮华,居于深山林下,守候着蜜蜂,与花草木竹、幽谷溪泉为伴。他们知足、务实、感恩、快乐、甜蜜而幸福。笔者屡屡走进他们的生活,其痴蜂之情,总是让我感动,难以忘怀。赣州市赣县区位于江西省南部,境内重峦叠嶂,迂回起伏,其间夹有山间盆地。700多条大小河流纵 相似文献
10.
养蜂人之路·宋心仿十四这年夏天,项进带领20多个蜂场到绥江放蜂,不幸遇到大地震。绥江是地震中心,山滑坡,路中断,蜜粉源已过,气温高,真到了人无粮蜂无糖的绝境。怎么办?好几个方案经过努力均告失败,进绥江的唯一公路短期修复无望,蜂群饲料已快耗尽,蜂群危在... 相似文献
11.
二十六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劲吹,家乡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从僵化保守的思想意识中醒悟过来,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发挥,发家致富的劲头越来越足,养蜂成为一项重要的脱贫项目,涌现出了一个个万元户、双万元户,家家日子红红火火。唯李庆家依然那么穷。去年村干部选举时他落... 相似文献
12.
蜜蜂你用勤劳去酿造甜蜜的美酒;用特制的犁耧,去耕耘花海的田畴;用甘甜的收获,去拥抱灿烂的金秋。我走进这花的世界我走进这花的世界,山坡上,红花白花正开,花丛中蜂来蜂往,像农民正抢收金色的秋天。地上,摆着蜂箱,一排连一排,心中,是花的世界,甜蜜的事业在向我们招手,催我们大步流星朝前迈。 相似文献
13.
我是《蜜蜂杂志》读者,也是业余养蜂人.看了本刊2013年第3期宋心仿代表的《关于加大对养蜂业财政扶持的建议》和《农业部文件》,有很多感想.
(1)我们养蜂人也有人大代表为我们说话了.养蜂业确是社会的弱势行业,养蜂人付出艰辛不说,个别人认为我们用劳动换来的蜂产品是"白来的",有向养蜂人白要蜂产品的行为,达不到目的就找养蜂人麻烦.如拦住运蜜车不让走,蜜蜂嗅到蜜味拼命往车上飞,死伤惨重,经过拨打110,警察来了才算了事;不该给农作物施药时,硬往花上打农药. 相似文献
14.
“喂,徒弟,我有个亲戚对饲养中蜂太痴迷了,你抽空去了解一下,对你有益处。”我师父熊维国在6月的一天电话告知笔者,并同时告诉了他亲戚的地址和联系电话。 相似文献
15.
<正>我来自于农村,和千千万万农村妇女一样,普通、善良、养儿育女、勤俭持家,过着平凡简单的日子。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身体不好,一家人靠母亲那少得可怜的工分过日子。当时兄弟姐妹多,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作为家里老大的我14岁就进入矿山打工赚钱养家。在后来的工作中,因为学历不高,我做过很多工作,当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你们好!来信向你们反映一下养蜂行路难的问题,希望能通过你们向农业部主管部门转表我们广大养蜂者的苦衷,请主管部门的同志从保护养蜂业角度出发,帮我们呼吁和解决一下养蜂行路难的这一问题。近几年来养蜂也确实难多了,蜂产品不畅销,收购价格低,生产资料价格和运费成倍地上涨,致使多数养蜂者入不敷出,收成稍不好,就要亏本“倒闭”。尤其是行路难,到处被敲诈勒索,各地乡、村、或个人巧立名目的要钱就不说了,单转地时沿途的交通检查站,就让你受不了。许多检查站一见是蜂车就拦,拦下后不容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业余养蜂人,也是《中国蜂业》杂志忠实的读者。未订阅杂志前,在养蜂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疑难问题,我真的是求知无门,咨询无人。蜂养得品种退化,群势太差,产量平平,效益低下,而如果弃蜂,损失又太大。我自己也充分认识到,要想养好蜂,改变现状,增产增效,就必须加强学习新知识,学习好的经验,经多方打听,查找到一本旧的《中国蜂业》杂志(时名《中国养蜂》),看后心中大亮,这不就是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迎着金色的朝霞启程去拜访山里养蜂的朋友。汽车平稳的行驶在蜿蜒盘旋的乡村公路上,车窗外是一片朦胧的世界,薄纱般的云雾缭绕着翠绿的群山,就像是待嫁的少女身披着白色的缎带。瞧,那远山的一片红,大概是山花怒放了。推开车窗玻璃,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迎面扑来。二月的天依 相似文献
19.
养蜂人要有远见。养蜂人要热情相助,无私助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蜂产品的质量,保持养蜂人的信誉;加强养蜂人相互交往,加强自己的蜂德规范;以蜜蜂精神养蜜蜂。破除保守思想,争当蜂师蜂友,不但不出售蜂群,必要时还要赠送蜂群,授人以法(传授饲养方法)。赠人一杯蜜,不如赠人一群蜂;一杯蜜甜一时,一群蜂将会保持永久的甜蜜。蜜 相似文献
20.
养蜂人之路为了说服黎主任支持养蜂,项进准备了一批批养蜂促农的先进典型材料,一次又一次地寄给他,均如石沉大海。项进多次到县革委找黎主任争取面谈,又均遭拒绝。情急之下,于大年初一项进打探到黎副主任在县革委值班,便在大门口等候到下午六点,待黎副主任出门时,...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