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雷电是夏秋季节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会造成火灾、击毁高大的建筑物、击穿烧毁电气设备和伤害人畜。我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雷暴活动十分频繁,雷电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据中国气象局统计,因雷击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有90%发生在农村。农村是雷击事件的高发区,农民成为最易受雷电伤害的高危群体。其原因:一是农村建筑物几乎没有防雷设施;二是农民朋友生产生活的环境比较暴露,遇到雷雨天气比较难以躲避;三是农民的防雷观念淡  相似文献   

2.
针对雷电活动频繁而常遭雷击的问题,望亭枢纽对雷电防护系统和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改造。详细介绍了雷电的概念和遭受雷击时的破坏方式。从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的原理出发,改造后的望亭枢纽雷电防护工程对整个枢纽的电源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视频系统采取了全方位防护,层层设防,加强了各个系统的雷电防护能力,保证了枢纽设备的安全运行。望亭枢纽雷电防护工程的经验可供类似水利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夏秋季节,雷电频繁,每年的这两个季节,农村都有大量的家用电器和配电设施因遭受雷击而损坏.另据中国气象局不完全统计,最近10年全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上千人,其中死亡人员90%在农村.农村成为雷击事件的高发区,农民成为最易受雷电伤害的高危群体.因此,农村防雷应引起农村电工和广大农民朋友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祝军  贾振诚 《农村电工》2014,(11):41-42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金东地区低压用户已基本实现远程抄表全覆盖。金华属于强雷区,夏季雷暴天气多,特别在农村地区容易发生因雷击而损坏电能表采集器的情况。因此,电力远程抄表系统的有效雷电防护已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露 《河北农机》2022,(5):133-135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频繁出现直接雷击、闪电电涌侵入、侧击雷等雷电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当下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农村雷电防护工作形势.针对于此,为预防和减少雷电灾害事故出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健康与财产安全,本文对农村雷电灾害事故的主要成因开展探讨,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来提出防雷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雷电灾害是肇庆市经常发生的的气象灾害之一,其常常会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对通过对广东省肇庆市农村地区发生的雷击伤亡事故进行分析,并探究农村雷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后给出了相关防雷措施,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徐佳阳 《南方农机》2019,(7):188-188
雷电是兴安盟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都会因雷电灾害而给当地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本文根据内蒙古兴安盟地区1990~2013年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对该地区雷电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雷电灾害事件的主要特点,提出了相关雷电安全防护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雷击电气设备而发生事故,通过研究雷电的特性及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对电气设备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使其免受雷击,或击而不闪,闪而不弧,从而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和稳定的供电。  相似文献   

9.
遭受雷击建筑物产生的过电压远超电子设备耐压值,如同时接地系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建筑物内的信息网络系统将被破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雷电对信息网络系统的危害、信息网络系统中雷电防护技术的应用路径,并结合实例探讨了信息网络系统中雷电防护技术的具体应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雷击灾害是多发于夏季、属于风雹类的一种气象灾害。雷击能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损坏、森林起火,破坏电力、通讯、电脑设施,酿成空难事件等等,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自古以千,雷电就是一种令人畏惧的自然现象,因此,了解和掌握雷电知识,有利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和避免财物损失,对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自新型自动气象站引进以来,现已成为气象观测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新型自动站的结构特点、安装技术与环境以及当地的地域气候特征,导致那曲市境内的自动气象站易遭受雷击侵害。本文针对自动站雷电灾害的形成方式与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的应对措施,旨在有效减少雷电灾害,提升自动站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正在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中有两个比较关键的问题,一个是综合技术问题,另一个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在输电线路的雷电灾害防治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摸透雷电灾害发生的规律,摸清楚雷电灾害发生的特性,根据雷电灾害发生的规律来找到对应的雷电防治策略,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雷电防治。因此,本文主要目的是对防雷进行综合研究与治理,研究清楚雷电灾害的特性,有效降低输电线路的雷击事故跳闸率,保障输电线路安全可靠的运行。本文以广西  相似文献   

13.
<正>1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线路设备户外安装。农村供电线路绝大部分为户外架空方式,配电变压器、断路器等设施多以杆上露天安装为主,配电自动化设施必须适应户外安装条件,需承受较大幅度的温湿度变化。同时,配电自动化设施必须直接于线路取电,受供电距离与负荷影响,电压波动较大,加之户外线路易受雷电影响,遭受雷击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14.
刘晨  刘红军  罗勇 《农村电工》2012,20(6):31-31
防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目前还不能仅靠几种先进的防雷设备设施就能完全有效地消除直击雷和感应雷对设备造成的危害。必须针对雷电灾害入侵的途径、性质、特点,对各类可能产生雷击灾害的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对防雷设备设施进行正确的安装与使用,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将雷电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目前常用的防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线、避雷网等。它们的作用就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使雷电流不能任意地选择行进通道,而是按照人们事先设计的防雷系统规定的通道,将雷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  相似文献   

15.
农村供电线路大部分是通过丛山峻岭 ,地形高差较大 ,有的线路还处于雷电活动日平均值较大的多雷区。由于遭受雷电强烈活动的影响 ,常造成线路断路器的频繁跳闸 ,给农网安全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导致供电可靠性下降。1 农网遭受雷击闪络的原因(1) 农村线路的大跨越档距易受雷击的侵害。农村线路大跨越档距两侧的杆塔是线路耐雷的薄弱环节 ,其原因是大跨越杆塔一般均位于山头 ,地势较高容易遭受雷击 ;其次是大跨越杆塔的线间距离较大 ,避雷线对导线屏蔽作用效果较差容易引起雷击闪络。(2 ) 大档距转角杆跳线串易受雷击。转角杆由于要保护塔头…  相似文献   

16.
1变电站对直击雷的防护变电站对直击雷的防护,主要是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作用是将雷电流通过自身安全导入地中,从而保护附近绝缘水平比它低的电气设备免遭雷击损坏。对于35kV的  相似文献   

17.
张莉 《南方农机》2008,(2):46-47
我国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相应防雷设施建设跟不上.农民朋友生产劳作都在田间地头等比较暴露的地方,雷雨天气比较难以躲避,是雷击灾害的最大受害者,所以提高农民朋友自身的防雷保护意识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架空输电线路在自然环境中,极易受到雷电危害.目前,减少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常规方法有增加绝缘子片数、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架设耦合地线和加装氧化锌避雷器等.这些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局限性.如提高绝缘水平受到杆塔高度和线路建设资金的限制;降低接地电阻在山区土壤电阻率高的杆塔存在困难;架设耦合地线可以降低绕击跳闸,但仍无法完全消除线路雷击反击跳闸.为采取多种手段完善电力线路综合雷电防护系统,我们将杆塔的雷电防护作为突破口,引入雷电接闪器这一防雷设施.  相似文献   

19.
雷击灾害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地域性、季节性、趋湿性、偏向性等特点,认识雷电灾害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防御措施,对于科学防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信设备的防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 ,电子设备的使用日益增多 ,特别是由于通信设备的增多 ,暴露在室外的通信线路越来越长 ,遭受雷击的概率大大增多 ,再加上现代通信设备中采用集成电路的电压越来越低 ,印制电路板的线间距离越来越小 ,使得设备抗雷击的能力越来越弱。虽然配电系统采用架空避雷线和避雷器等防雷措施 ,但并不能完全消除雷击引起的暂态过电压 ,仍会有一部分幅值较低的过电压对低压系统的通信设备造成危害。因此 ,通信设备常常出现被雷电击坏的现象。1 雷击通信设备的途径雷击通信设备的途径一般有两条 :一是雷电冲击波通过户外传输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