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中营养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发酵床养猪模式下不同使用年限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以及不同使用时间、不同深度的发酵床垫料中垫料组分的变化.[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对不同年限样品中微生物分离提纯后,结合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对其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发酵床使用时间的延长,垫料中的总氮、总磷、钾、钙、粗灰分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而水分含量降低不明显;使用1年和2年的垫料从上层到下层总氮、总磷、总钾和钙的浓度逐渐降低,不同使用时间、不同深度发酵床垫料中粪尿组水分、总氮、总磷、钾、钙、粗灰分、粗蛋白均高于其他组.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猪生物发酵床垫料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芽孢杆菌属细菌和梭菌属细菌在1年期样品和2年期样品中都是优势菌,对猪生物发酵床垫料中有机质的降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垫料的资源化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发酵床养殖垫料组分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使用2个月的发酵床新垫料和使用18个月的旧垫料中不同深度位点垫料成分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与新垫料相比,旧垫料持水能力降低,孔隙度下降,总氮、铵态氮、灰分及总磷的含量增加;随着垫料深度的不断增加,新垫料和旧垫料水分、孔隙率、总氮、铵态氮、灰分和总磷含量总体呈现逐渐降低趋势,新垫料和旧垫料中间层存在不同程度的板层现象.建议经常深翻垫料.  相似文献   

3.
以丹霞2号春季鲜叶为原料,研究不同萎凋和发酵时间对红茶品质风格及其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萎凋时间的不断延长,红茶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咖啡碱含量在4%~5%之间变化;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变化趋势一致,萎凋38 h时含量达到最大,之后下降;茶黄素含量变化不大,维持在较低水平;茶多酚含量总体表现下降趋势,水浸出物则不断增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红茶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均呈下降趋势,12h之后下降趋势减慢;茶褐素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呈增加趋势,茶红素刚好相反;茶黄素含量有缓慢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不同萎凋和发酵程度成品红茶感官审评及其主要理化成分含量结果,认为丹霞2号茶树品种加工红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萎凋33~36 h、发酵12~16 h.  相似文献   

4.
对地下式、保育仔猪、地上式发酵床等3种发酵床类型,表面、中层、底部等不同深度垫料的发酵温度和环境温度、基本理化指标和养殖生猪情况进行12个月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发酵床类型差异对垫料各指标影响不明显,不同发酵床类型表层垫料发酵温度受环境影响明显,而40~60 cm底层垫料作为主要发酵层,其垫料温度主要与养殖生猪的数量及其发育状态紧密相关。3种类型发酵床的表、中、底层垫料有机质含量和EC值总体表现为表层中层底层的变化规律;而粗灰分、pH值则呈现底层中层表层的变化趋势;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在3种类型发酵床表层、中层和底层垫料间总体表现为表层高于中层,中层高于底层的规律,三者间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豆科植物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绿肥资源,为了探明我国豆科绿肥的培肥效果,笔者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7份野生豆科田菁属绿肥后酸性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绿肥后,不同种质绿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同,且不同绿肥对土壤有机质碳含量的影响效果随着施用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虽然不同田菁绿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效果不一,但在施用1年内均能显著(P0.05)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并在施用1个月后效果最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土壤有机碳含量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菜粕堆沤发酵生产有机肥过程中物料的腐熟情况.研究物料在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变化,筛选出能快速、准确地检测物料腐熟程度的方法和指标。[方法]通过检测二氧化碳释放量、有机质降解情况、电导率值、植物种子发芽系数、游离氮基酸含量,分析各指标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随发酵时间的推移,单位时间二氧化碳释放量急剧降低,但中后期变化平缓;有机质降解先快后慢,总降解量为7.34%,总降解幅度为9.06%:种子发芽系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发酵开始后发芽系数都低于临界系数0.8:电导率值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显著,规律性强,增加量均接近1倍。[结论]电导率值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检测,可作为菜粕发酵生产有机肥过程中快速、准确监测物料腐熟程度的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7.
木屑基质化腐熟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寻找适合苗木生长的轻型基质材料。[方法]在木屑基质中添加不同氰源、不同微生物菌剂进行腐熟发酵试验,分析木屑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及有机质分解状况。[结果]腐熟后木屑易分解的有机质大部分分解,添加鸡粪为氮源的处理有机质含量由81.25%降到23.86%;C/N比降低,除添加尿素为氮源的处理外,其他处理均由初始的30:1降为15:1以下;理化性质有所改善,阳离子代换量增加。木屑基质在前5周腐熟速度最快,随后进入发酵速度相对缓慢的后熟阶段。添加鸡粪为氮源腐熟效果最好,不同的微生物菌剂对木屑腐熟效果影响不显著。室温对木屑基质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影响不显著。[结论]以酵素菌为微生物菌剂、鸡粪为氮源的腐熟效果较好,理化性质优良,腐熟彻底。  相似文献   

8.
红碎茶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云南大叶群体种作材料,控制在一定温湿度等环境条件下,用仿制C.T.C揉切机砌碎。每隔20min取一次发酵叶烘干,后然对不同处理的茶样进行生化测定,测定出茶多酚(多酚类化合物)总量、儿茶素的总量都 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儿茶素的次级氧化物产物茶黄素(TF)、茶红素(TR)的含量是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当含量积累到高峰期时,又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茶红素含量高峰期的于茶加,当含量积累到高峰期时,又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茶红素含量高峰期后于茶黄素,茶褐素(TB)的含量是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从茶化分析结合感官审评的结果,温度在22-26℃,地湿度在90%以上,发酵时间在80min左右,制出的红碎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基于猪排泄物管理而发展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采集两个使用年限不同的发酵床有机垫料剖面样品,进行相关物理、化学与微生物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连续使用两年的陈有机垫料中可溶性盐含量远高于使用两个月的新垫料,呈重度盐渍化;两垫料总孔隙度维持在70%以上,差异不明显,新垫料除细菌在垫料底层略低于陈垫料外,纤维素分解菌与霉菌数量均高于陈垫料,其差异可能是采样时陈垫料因未养猪无新鲜粪便补充所致。因此,洗盐等再生处理是延长垫料使用年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通过对秸秆与鸡粪低温堆肥发酵过程中堆肥成分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来对其发酵效果进行初步探究。对温度和全氮、氧化钾、五氧化二磷、有机质含量等共5项成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鸡粪与秸秆耐低温堆肥过程中,各堆肥成分存在一定变化。堆肥的温度变化范围始终低于50℃,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全氮含量显著降低,五氧化二磷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凹凸棒石的吸附性能,降低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的碳氮损失,减少臭气排放,设置4个不同凹凸棒石添加量(0、5%、10%、15%),探讨凹凸棒石添加量对有机肥发酵温度、养分含量及养分损失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不添加凹凸棒石的对照,添加凹凸棒石可降低堆肥发酵最高温度,延长高温持续时间,降低堆体水分损失速率; 5%凹凸棒石添加可显著降低氮素损失约10个百分点,但当其添加量超过10%时,氮素损失反而增加;添加凹凸棒石显著降低了有机质含量和损失率,且凹凸棒石添加量与有机质损失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添加凹凸棒石可提高有机肥的钾素含量,但对磷素的含量和损失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有机肥生产工艺中,凹凸棒石的适宜添加量应为物料总质量的5%~10%。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养分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以及多年轮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国家精准农业示范研究基地为例,利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结合《北京土壤养分分等定级标准》,分析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结果】从2000—2007年,研究区严重缺乏磷、钾养分,且含量等级呈下降趋势;土壤全氮含量虽在部分区域偏高,但盈亏等级也呈下降趋势;有机质含量略微增加,处于平衡状态。不同年度的各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1.00%—51.71%,属于中等程度的变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效磷、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空间分布稳定。速效钾在2001年空间分布规律与2000年和2007年不同,但2000年和2007年空间分布一致,说明土壤速效钾空间分布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结论】整体上来说,研究区南部和东北部土壤养分含量偏高,中部含量偏低。当田块土壤物理特性有大的变动时,土壤养分的空间结构特征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当长时间田块耕作管理相对一致时,结构性因素(尤其土壤特性、气候)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简称务川县,以下同)境内5乡10镇耕地土壤进行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分析评价了土壤pH、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全氮状况及其等级分布,结果表明:调查区耕地土壤pH平均值为6.16,总体呈微酸性,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25.49 g/kg、155.15 mg/kg、13.41 mg/kg、1.80 g/kg;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均较多分布于Ⅲ等级,比例分别为43.2%、35.2%、60.2%,全氮较多分布于Ⅰ等级,比例为36.6%,各乡镇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全氮集中处于中上等水平。同时探讨土壤对作物的适宜性,以期对县内的农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槟榔叶片营养与土壤养分间关系,在海南槟榔种植园采集槟榔与相应土壤样品,包括槟榔不同生产管理水平、正常结果和黄化槟榔区,分析不同生产管理水平和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氮、磷、钾和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槟榔营养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磷与速效磷、全钾与速效钾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钾与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与叶片全N、P、K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槟榔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间存在彼此互相促进的关系;槟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变化对槟榔叶片N、P、N含量会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九三农场不同开垦年限农田黑土养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九三农场不同开垦年限黑土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开垦年限对土壤平均养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随开垦年限的增长而不断降低。有机质平均值从112.0 g.kg-1(荒地)下降到26.9 g.kg-1(开垦后40年),下降了75.90%;表层全氮含量由7.41 g.kg-1下降到2.23 g.kg-1,下降了69.90%。速效磷含量下降了90.59%。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在开垦初期下降速率较大;全磷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增高的趋势,土壤平均全磷含量以第5年为分界点,但在各个粒级上分界点有所变化;碱解氮含量随开垦年限显著增加;速效钾在第2年下降了42.72%,之后趋平。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百色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百色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为优质烟叶生产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克里金(Kriging)插值法,对2006-2010年百色烟区植烟土壤pH、全氮、全磷、全钾、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氯含量10个常规土壤养分指标进行空间插值分析。【结果】百色市植烟土壤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氯、有效磷的空间相关性较高,有效氮和有效钾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大。结合优质烤烟生产要求,制定出百色烟区土壤养分适宜性分级标准,植烟适宜性初步分级,结果表明:百色土壤氯、钾含量较缺乏,其他土壤理化属性均处于适宜烤烟种植范围。【结论】百色大部分地区土壤适宜烤烟种植,但部分地区土壤pH、含氮量偏高,土壤钾、氯含量偏低,需在今后的生产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由于农业生产模式、施肥方式的巨大变化,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已不能反映目前土壤养分状况。为了摸清水稻土土壤养分现状,2002~2006年遵义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壤养分分析检测工作,结果表明:遵义水稻土酸化明显,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明显增加,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达丰富水平,速效磷达中等水平;部分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下降,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土壤全钾、速效钾下降明显,钾含量目前还处于中等水平。遵义市水稻土壤应坚持减氮、稳磷、增钾的施肥方针,提高钾肥的施用水平,保持钾肥年施用量在20~30 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以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方法,通过设立71个临时样,对其进行凋落物、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1)木麻黄凋落物现存量较大,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为2.74 kg·m-2和10.09 kg·m-2,凋落物分解缓慢,半分解凋落物质量平均占比为72.2%;2)土壤pH、有机质含量、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变化范围均较大,分别为4.83~9.51、0.30%~3.61%和2.26~49.43、2.92~342.55、3.36~111.93 mg·kg-2;3)有机质、速效钾和碱解氮整体较为缺乏,其中缺乏样地占比均>88.7%;有效磷则较为丰富,中等以上样地占78.8%;4)土壤养分与凋落物、土壤pH和气候区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速效钾与凋落物厚度和半分解凋落物质量都呈极显著负相关,铵态氮则与之呈现显著正相关;铵态氮与pH呈显著负相关,有效磷则与其呈显著正相关;湿润区土壤有机质和铵态氮均显著高于半干旱区,但有效磷和速效钾则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土壤养分虽然与凋落物现存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大量积累的凋落物并没有明显改善滨海沙土贫瘠土壤的状况,其原因可能与快速生长的木麻黄对土壤养分的利用大于凋落物的归还、沙土淋溶,包括凋落物分解缓慢等多项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陕北不同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根际真菌的资源与分布,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分别选择陕北神木、府谷、米脂、榆林、安塞、延安6个样地的油松纯林采集样本分离纯化油松根际真菌,经分离鉴定共得到21种、92株真菌。结果表明,神木、府谷、安塞地区的真菌种类较多,榆林、米脂、延安地区的真菌种类相对较少;不同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同一地区的不同土层差异不显著。菌根侵染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表明,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与菌根侵染率呈正相关;全氮、全磷、全钾在榆林地区与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速效钾在延安地区与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含水量在府谷地区与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此外,研究还发现陕北地区的油松根部真菌资源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其中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与含水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呈正相关,与全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深色有隔内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ic fungi,DSE)和内生真菌与含水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正相关。因此,菌根侵染率和油松根部真菌资源分布受不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好-厌氧交替发酵法用于脱水污泥规模化生产无害化、营养化、腐殖化的园林营养土的可行性。[方法]发酵物料配比为湿污泥∶菇渣∶菌土=1∶1∶1;交替方式为好氧5 d、厌氧3 d,交替3次,每次交替后翻堆1次,通气量0.44 m3/(min.t),通气30 min,停气20 min。[结果]发酵结束时,营养土中大肠菌群由7 300 MPN/100 g降至35 MPN/100 g,含水率由61.8%降至37.2%,腐殖质由10.73%升至11.32%,有效磷由1.87 g/kg升至2.26 g/kg,有效氮变化小,氮磷钾总量略降低,营养土种子发芽指数为96%。分析可知,营养土的含水率、腐殖质、氮磷钾总量均达到了考核指标,大肠菌群和种子发芽指数、氮磷钾总量、腐殖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248-2007)无害化、营养化、腐殖化的要求。[结论]好氧-厌氧交替发酵法用于污泥规模化生产营养土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