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乃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养殖的一种鱼类,移殖地域十分广阔。我所于1979年引进后,1980年的工作,主要是培育大规格的种鱼,向省内各地区提供尼罗罗非鱼的亲本,在保证种鱼质量的前提下,以便迅速在全省普遍推广。一年来,分别向省内五个地区六个点输送尼罗罗非鱼的种鱼1500尾,个体规格多数为每尾250克左右。与此同时,我们对尼罗罗非鱼。  相似文献   

2.
莫三鼻给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五八年引入郴州地区,二十多年来,在养殖事业中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莫三鼻给罗非鱼放养的面积越来越大,产量也逐年上升,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又没有注意选种,因而,莫三鼻给罗非鱼的个体越来越小,商品价值低。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今年(80年)从湖北省沙市  相似文献   

3.
4.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原产于非洲的尼罗河水系,在埃及已有3000年的养殖历史,在原产地最大的个体重达11市斤,它是联合国粮农组织1976年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良种。我国在1978年从国外引进,为充分利用天津市的地热、工厂余热等资源,增加我市水产养殖品种,我所于1979年秋从珠江水产研究所引进,当时只引进2两左右的亲本13尾。经两年的试验取得了一定进展。1982年我们项目组进行了四个课题养殖试验研究,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是罗非鱼属中较为优良的品种之一。原产地在非洲尼罗河水系。主要特点是个体大、成长快、肉厚、质嫩、味美。在国际上颇受重视,被誉为淡水养殖的高产鱼类。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之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重要来源的奇迹鱼。我国(除台湾以外)自1978年引种试养,在同样条件下,比莫桑比克罗非鱼(T.mos-sambica)增产30~50%。因此,领导部门一致  相似文献   

6.
南昌地区有大中型湖泊、水库面积52万余亩,为开发利用这些水域资源,1989年我市在新建县梦山水库进行网箱养罗非鱼试验.梦山水库水位面积1500亩,水深5—6m,灌溉农田1.5万亩.湖水PH值7.2,透明度99.16cm,总硬度0.42-1.05,网箱设置在距坝约30m处,背风向阳。库底平坦,网箱面积185.13m^2,罗非鱼经180天养殖,总产量7861.6公斤,折合亩产28307.36公斤,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一年来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沧州沿海地区淡水资源较少,半咸水、海水养殖水面较多,发展家鱼养殖受到限制。为了扩大养殖面积,提高产量,根据尼罗罗非鱼具有广盐性的特点,1983年我们进行了海水驯化罗非鱼试验,并取得成功。1984年投入生产性试验,共驯化出罗非鱼苗350余万尾,成活率达90%以上。一、初试简况: 1983年6月22日我们取尼罗罗非鱼苗11尾,其中:4cm的3尾;2.5cm和1.5cm的各4尾,由盐度7.8‰的水中直接移到盐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在4.8亩海水池塘中饲养尼罗罗非鱼,获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74.9%,亩纯收入1593.78元,成本利润121%;带动群众承包鱼塘29.12亩,亩产316公斤。尼罗罗非鱼在盐度5-18.5‰的海水中生长良好,采取投放大规格越冬鱼种、施肥与投喂配合饲料相结合,人工耢苗及增放斑鳢控制密度、适时起捕商品鱼等措施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尼罗罗非鱼是联合闰粮农组织(FAO)向世界推荐为当今应加注目的蛋白质资源,并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对象。1978年引入我国,979年进入我区。1981年我区首次进行尼罗罗非鱼海水试养成功后,由于尼罗罗非鱼摄食量大,养殖饵(饲)料供应不足,几年来的养殖单产徘徊在50多公斤,商品率仅在30%左右。为探索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途径,为将来大面积海水养殖解决饲料以及饲养措施等问题提供依据,1987年我们承担了区水产局下达的《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试验》项目,在防城县火光农场4.8亩海水池塘进行了1年试验,获平均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达74.9%,亩纯收入1593.78元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根据尼罗罗非鱼繁殖生物学特点,结合本地区养殖季节,采用驯化养鱼技术,使尼罗罗非鱼在整个养殖中无法繁殖后代,从而解决静水池塘养殖尼罗罗非鱼的繁殖过剩,商品规格小的问题。9.8亩池塘投放春繁平均体重5克的尼罗罗非鱼鱼种132.3公斤,饲养95天,平均亩净产526公斤,每尾平均体重250克,增重倍数40倍,饵料系数1.29。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罗非鱼池塘规模化养殖的技术和方法.从2004年5月19日放养8~9 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7万尾,经过7个月养殖试验测定共存活24.84万尾,成活率92%,平均体重0.7 5kg/尾.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摸索尼罗罗非鱼在稻田环境中的饲养管理经验,一九八二年我们从广西水产试验场引入,以延东公社同禾大队牛塘里生产队为试养点,利用中稻田进行单养和混养,共投放尼罗罗非鱼7701尾,经两个多月的试养,效果比较好。现将试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铜绿微囊藻饲养尼罗罗非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材料与方法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种取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采用BS培养液(配方见表1)扩大培养,主要条件指标:光照2150Lux左右,温度24—32℃,容器为体积5升圆形玻璃缸,敞口培养,并定时测量光密度(OD)和藻干重。12小时给光照,12小时黑暗。  相似文献   

14.
1985年我们进行了尼罗罗非鱼提早繁殖试验的研究,在800平方米的塑料暖棚土池内投放1,344组亲鱼。共获得早繁苗58.485万尾,其中育出1寸片子2.2874万尾,6.6厘米(2寸)以下乌子8.14万尾,苗14.6万尾(附表)。  相似文献   

15.
小网箱养鱼是九十年代农业部从美国引进的新技术,利用大水体优越的自然条件与精养技术,结合罗非鱼的生活习性,通过高密度养殖和科学的养殖投饵方法达到高产高效。小网箱养鱼在我国内陆地区已推广5万多m^3,主养鱼类是斑点叉尾鲴、鲤鱼和罗非鱼,产量比我国传统大网箱养鱼产量高几倍。国内利用小网箱试验养殖鲤鱼,在黑龙江镜泊湖养殖产量高达361kg/m^3;在山西漳泽水库试养获得461kg/m^3的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16.
尼罗罗非鱼海水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亩废虾池进行尼罗罗非鱼以海水为主的养成试验,3-4月向池塘注淡水深60cm,投放鱼种时只注海上,使水深升至1.3m,盐度为15,简化了罗非鱼种的盐度驯化程序,避免了幼苗过度繁殖。起捕时盐度为22。120天养成商品鱼,平均亩产364kg。本试验养成的罗非鱼肉味鲜美,生长速度比纯淡水快10%。鉴定认为:本研究属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尼罗罗非鱼——原产非洲,是一种热带鱼类。做为养殖品种,具有个体大、食性杂、适应性强、耐低氧、易繁殖、肉质好、疾病少等优点,主要缺点是不能在低温下越冬。由于越冬费用大,而影响其发展。我们所于1982年9月28日开始在我市北大港区中塘公社万家码头大队,利用该队闲置多年的地热井为热源,在区、社、大队的配合下,临时修建土池4亩,用2.2亩、深1-1.4米的露天土池,越冬尼罗罗非鱼2280尾,1-3寸鱼种67000尾。在有关人员  相似文献   

18.
林金长 《淡水渔业》1987,(1):37-38,25
<正> 长汀县1982年11月引进尼罗罗非鱼亲鱼200多尾,并在河田温泉池塘安全越冬。1983年繁殖鱼苗7万多尾,同年8月,将1.4万尾尼罗罗非鱼投放于烂泥田(种过早稻的水田)中。经过三个月的养殖,收获商品鱼2300斤。与此同时,我们对饲养在烂泥田中的尼罗罗非鱼进行了生长、食性等方面的观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烂泥田的选择与清整。早稻收割后,选择田埂较高(1-2尺)的烂泥田修整、加固,进出水口用竹篾编织物拦住,蓄水0.5-1尺,亩用30-50斤生石灰消毒。 2.培植轮叶黑藻。在长有许多轮叶黑藻  相似文献   

19.
尼罗罗非鱼鱼糜凝胶特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尼罗罗非鱼鱼糜的凝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属于难凝胶化也不易凝胶劣化的鱼种,凝胶热稳定性能较好,尼罗罗非鱼较不易冷冻变性,原料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到鱼糜的凝胶形成能力,漂洗可以提高凝胶强度和白度,添加TGase产生的粘合作用对提高罗非鱼鱼糜弹性很有效.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我们在河南省中牟县谢庄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尼罗罗非鱼池塘规模化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每亩产量达2070千克,平均规格0.75千克。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