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浓度的甘氨胆酸(Glycocholic acid,GCA)对小鼠体外脾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在0.02μg/ml,0.035μg/ml,0.07μg/ml,0.21μg/ml,1.05μg/mL不同浓度的GCA作用下,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了体外脾淋巴细胞的核形态,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了脾淋巴细胞的DNA片段,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脾淋巴细胞凋亡早期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百分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凋亡细胞氧化还原反应活性——GSH的含量;通过ELISA法检测了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结果:GCA能够使脾淋巴细胞细胞产生核固缩和凋亡小体;显著引起脾淋巴细胞DNA片段化(P<0.05),极显著的诱导脾淋巴细胞磷脂酰丝氨酸外翻(P<0.01);显著降低GSH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P<0.05)。结论:GCA具有显著的提高小鼠体外脾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P<0.05)。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连翘酯苷A(FA)对玉米赤霉烯酮(ZEA)诱导的猪肾上皮细胞PK-15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保护机制,体外培养PK-15细胞,经36.55μg·mL-1 ZEA和不同质量浓度(31.25、62.50、125.00μg·mL-1)FA处理24 h,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Hoechst 33342活细胞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活性氧(ROS)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中的Bax、Bcl-2、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在125.00μg·mL-1以下的FA可以提高PK-15细胞存活率;FA能显著提高经ZEA处理的PK-15细胞存活率,且能显著降低经ZEA处理的细胞上清液中的LDH活性,抑制ZEA引起的ROS的生成;ZEA能显著提升Bax、Caspase-8、Caspase-3和Caspase-9 mRNA的表达量,Bcl-2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不同质...  相似文献   

3.
用过氧化氢(H2O2)建立体外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茶多酚对氧化应激所致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光光度法检测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结果显示:与H2O2损伤模型组相比,20~100μg.mL-1茶多酚处理组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存活率、SOD活性显著升高,而MDA含量、LDH与Caspase-3相对活性与细胞凋亡率均下降,其中以100μg.mL-1茶多酚处理组效果最显著,说明一定质量浓度的茶多酚可以缓解氧化应激所致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抑制乳腺细胞凋亡。结论:茶多酚对乳腺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MDA含量,增强SOD活性及抑制Caspase-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紫丁香苷抗肿瘤活性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湫红  朱爱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4):107-108,112
[目的]筛选对紫丁香苷较敏感的人肿瘤细胞系,研究其抗癌机理。[方法]采用四氮唑盐法(MTT法)测定药物的体外抑制作用,通过测定Caspase-3活性研究细胞凋亡通路在抗癌活性中的作用。[结果]在常见的15种人肿瘤细胞中,紫丁香苷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低于100μg/m L的有人肝癌细胞HepG2以及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紫丁香苷可促进肿瘤细胞中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活性增加。[结论]人肝癌细胞HepG2以及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对紫丁香苷较为敏感,紫丁香苷的抑制作用呈现出剂量依赖的特点;细胞凋亡途径在紫丁香苷的抗肿瘤活性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α-亚麻酸(ALA)是哺乳动物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成员,在机体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雄性动物生殖系统,ALA通过代谢生成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进而对生殖系统发挥调控功能。采用WST-1、JC-1以及RT-PCR等方法研究ALA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细胞的活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体系中添加10,50,100,200,400μmol/L的ALA,处理24 h可以显著提高TM3细胞活力(P0.05),并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50μmol/L的ALA处理24 h可以促进TM3细胞增殖,提高线粒体膜电位,抑制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P0.05),促进类固醇代谢相关基因StAR表达(P0.05)。这说明在体外培养体系中添加ALA可以增加TM3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增殖和StAR基因表达,抑制Caspase-3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6.
MTT法检测金针菇多糖(FVP)在不同浓度(0,50,100,200,500,1 000μg/mL)及不同时间(24 h和48 h)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试剂盒检测FVP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8、9活性变化。结果表明:FVP以剂效时效关系抑制细胞增殖,浓度在500,1 000μg/mL处理48 h后细胞抑制率分别为47. 2%和57. 1%。细胞凋亡率随着FVP浓度增高而增高,浓度为500μg/mL和1 000μg/mL时的凋亡率分别为33. 8%和40. 7%。FVP使细胞呈现致密、明亮、蓝色浓染的核固缩细胞凋亡变化,且镜下细胞数目随FVP浓度增加而减少。FVP能够同时使Caspase3、8、9活性蛋白表达增高,且呈浓度依赖性。FVP能抑制癌症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线粒体及死亡受体途径,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印楝素对小菜蛾Plutella xyllostella胚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小菜蛾胚胎细胞分为印楝素处理组和未处理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激光共聚焦镜检PI染色后的细胞死亡和DAPI染色后的凋亡小体,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3的表达情况以及通路蛋白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印楝素对小菜蛾胚胎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现浓度依赖性,24 h的IC_(50)为4.4μg·mL~(-1)。印楝素处理后的细胞经PI染色后能明显观察到死亡细胞,DAPI染色后可见凋亡小体;Caspase-3蛋白发生剪切,并且抑制Akt的磷酸化水平。【结论】印楝素对小菜蛾胚胎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的活化,诱导细胞产生依赖于Caspase-3的Ⅰ型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马齿苋结合态多酚和自由态多酚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马齿苋结合态多酚和自由态多酚与HepG-2细胞在体外培养,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酶标仪检测Caspase酶活力。[结果]结果表明,马齿苋多酚对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促进作用与一定范围的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36h、0.4g·L-1处理条件下,马齿苋自由态多酚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仅为15.7%,而马齿苋结合态多酚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达到73.8%;马齿苋结合态多酚作用下,HepG-2肝癌细胞光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处理后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Caspase-3、Caspase-8、Caspase-9酶活性也显著提高,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马齿苋结合态多酚可能通过激活膜受体通路和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通路诱导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探讨线粒体凋亡途径在硫酸黏菌素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作用。取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用含0、62.5、125、250μg.mL-1硫酸黏菌素DMEM培养液,作用24 h,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C)、Bax、Bcl-2蛋白表达含量,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相比,125、250μg.mL-1硫酸黏菌素剂量组细胞PC12细胞Cyt-C、Bax蛋白表达量、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具有剂量-效应关系。说明线粒体途径介导PC12细胞凋亡是硫酸黏菌素神经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绿茶多酚(EGCG)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过程中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活性与mRNA的变化。[方法]100 mg/L的EGCG处理Hep-G2细胞48 h,DAPI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用MTT检测EGCG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 V-FITC PI法检测不同浓度EGCG诱导细胞的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Caspase-3的mRNA变化。[结果]100 mg/L的EGCG作用Hep-G2细胞48 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出现核碎裂和凋亡小体;MTT法检测到EGCG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Annexin V-FITC PI法检测到不同浓度的EGCG作用与肝癌细胞Hep-G2后,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随诱导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浓度的EGCG处理组和不同时间EGCG处理组的Caspase-3活性和mRNA表达量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Caspase-3蛋白活性与mRNA上调是EGCG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的重要原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11.
α-亚麻酸(ALA)是哺乳动物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成员,在机体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雄性动物生殖系统,ALA通过代谢生成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进而对生殖系统发挥调控功能。本研究旨在利用WST-1、JC-1以及RT-PCR等方法研究ALA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细胞的活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体系中添加10、50、100、200、400μM的ALA,处理24 h可以显著提高TM3细胞活力(P0.05),并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较,50μM的ALA处理24 h可以促进TM3细胞增殖,提高线粒体膜电位,抑制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基因表达(P0.05),促进类固醇代谢相关基因St AR基因表达(P0.05)。结果表明,体外培养体系中添加ALA可以增加TM3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增殖和St AR基因表达,相反抑制Caspase-3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2.
以原代分离培养仔猪睾丸支持细胞为模型,经含不同浓度(0、2.5、5、10、20、40、80、160μmol/L)乙酸棉酚或40μmol/L乙酸棉酚加800μmol/L的乙酰半胱氨酸(NAC)的培养基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细胞凋亡情况,研究棉酚对仔猪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棉酚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仔猪睾丸支持细胞增殖率,棉酚浓度大于等于10μmol/L时,细胞增殖率极显著降低;棉酚造成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升高及培养基中LDH活性升高;NAC显著抑制棉酚诱导的细胞内ROS水平升高、细胞增殖抑制及细胞凋亡。表明棉酚能诱导仔猪睾丸支持细胞凋亡,这可能与过量ROS生成而造成细胞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3.
茶多酚对鼠胎儿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体外培养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last,MEF)凋亡的影响。在MEF细胞培养液中添加质量浓度为0、10、40、70、100和150μg/mL的TP,分别培养24、48、72和96h,使用MTT法(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培养72h,以RT-PCR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原癌基因(B cell lymphoma leukemia-2,Bcl-2)、和Bcl相关的蛋白X(Bcl-as-sociated X protein,Bax)、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MTT结果表明:TP质量浓度为40μg/mL时细胞密度略高于其他组,但是没有显著差异(P0.05);质量浓度为100μg/mL时,对MEF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P0.05),细胞形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当质量浓度为150μg/mL时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明显(P0.05),从形态观察细胞出现调亡;通过反转录结果表明,对Bax基因、Bcl-2基因和Caspase-3基因的分子转录水平没有影响(P0.05),表明质量浓度高于100μg/mL TP对MEF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但对Bax基因、Bcl-2基因和Caspase-3转录分子机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槲皮素对BEL-740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40-5641,5707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EL-7402细胞,以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细胞后,采用酸性磷酸酶(APA)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光镜观测BEL-7402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槲皮素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72h的IC50为4μg/ml。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密度明显降低。经槲皮素作用6、12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到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结论]槲皮素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呈浓度相关性,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感染山羊肺泡上皮细胞中的分子作用机制,将Mmc感染细胞,于4 h、8 h、12 h和24 h收集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NF-κBp65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不同浓度的NF-κB抑制剂BAY11-7082与细胞孵育1 h,然后用Mmc感染细胞,于24 h收集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水平,用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H2O2和NO浓度变化,利用平板计数检测Mmc对细胞的致病力变化。结果显示,Mmc于8 h、12 h和24 h等3个时间点显著提高细胞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P0.01);Mmc显著提高细胞IL-8 mRNA水平、TNF-αmRNA水平、Caspase-3的活性、H2O2和NO浓度(P0.01),而BAY11-7082(浓度为5μmol/L和10μmol/L)能够显著降低Mmc介导的细胞IL-8 mRNA水平、TNF-αmRNA水平、Caspase-3的活性、H2O2和NO浓度的升高(P0.05),且可显著降低细胞中Mmc存活量(P0.05)。综上可知,NF-κB信号通路在Mmc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线粒体凋亡途径在硫酸黏菌素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作用.取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用含0、62.5、125、250 μg· mL-1硫酸黏菌素DMEM培养液,作用24 h,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C)、Bax、Bcl-2蛋白表达含量,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相比,125、250 μg· mL-1硫酸黏菌素剂量组细胞PC12细胞Cyt-C、Bax蛋白表达量、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具有剂量-效应关系.说明线粒体途径介导PC12细胞凋亡是硫酸黏菌素神经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脂多糖(LPS)作为刺激源,建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EEC)氧化损伤模型.[方法]体外培养BEEC并进行细胞鉴定,用不同浓度的LPS刺激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以确定BEEC氧化损伤模型条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比色法检测细胞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当LPS浓度为80μg/mL,作用时间为12 h时,造成细胞损伤,其细胞凋亡率、ROS产生量和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建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条件为LPS作用浓度80 μg/mL,作用时间12 h.  相似文献   

18.
研究精氨酸双糖苷(Arginyl-Fructosyl-Glucose,AFG)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其Bcl-2、Caspase-3、Bax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培养黑色素瘤B16细胞,配制1,2.5,5,10,25,50,75,100μmol/L的精氨酸双糖苷作用于黑色素瘤B16细胞,48 h后利用CKK-8法检测精氨酸双糖苷对B16细胞增殖影响;采用LDH检测给药后细胞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表达水平;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精氨酸双糖苷对B16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精氨酸双糖苷对B16细胞Bcl-2、Caspase-3、Bax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和培养时间的增加,精氨酸双糖苷对B16细胞的抑制率增加,48 h后抑制率达到平台期。50,75,100μmol/L浓度的精氨酸双糖苷抑制效果最佳,B16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P<0.01),可明显观察到B16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镉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细胞存活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启动肝细胞的原代培养,胰酶消化法传代培养,利用光镜观察、MTT细胞存活率检测、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氯化镉对体外培养肝细胞存活的毒性作用。【结果】结果显示,在37℃,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条件下,肝脏组织原代培养启动第3天即有不规则多角形的细胞迁出,第8~10天长成细胞单层。5~160μmol/L氯化镉处理可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的肝细胞的存活率,具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处理24和48 h对肝细胞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0.3和21.0μmol/L。【结论】氯化镉处理导致肝细胞染色质的凝缩和DNA片段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猪睾丸细胞(ST细胞)后是否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对凋亡的信号通路进行初步探究,为进一步揭示TGEV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TGEV感染对数生长期的ST细胞,同时设立对照组,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取细胞样品,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细胞活性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和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检测及Western blot分析等方法,研究TGEV感染对ST细胞的影响。【结果】TGEV感染可抑制ST细胞生长,并且呈现病毒感染剂量和感染时间的依赖性。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10MOI(感染复数)的TGEV感染24h后,ST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细胞皱缩变圆、聚堆,细胞核内染色质固缩。流式细胞仪检测及Caspases活性检测表明,感染TGEV的ST细胞凋亡比例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逐渐升高。Western blot分析表明,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无活性的酶原形式随着TGEV感染时间的延长逐渐降解,同时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活化片段逐渐增加。TGEV感染能够促进FasL和Bax的表达而下调Bcl-2的表达。【结论】TGEV感染能够诱导ST细胞凋亡,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及FasL介导的死亡受体通路和Bcl-2家族调控的线粒体凋亡通路,在调控TGEV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