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推广棉花平衡施肥是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根据棉花的需肥特性,要夺取高产必须做到施足底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和补施盖顶肥,并注重微量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的施用。  相似文献   

2.
棉花各个生育阶段,对肥料的要求不一样。要保证棉花生育期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养分,就必须合理施肥,做到"足、轻、稳、重、补",即五字施肥法。 1.足施基肥 有机肥养分丰富、劲稳、效长,又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用有机肥作基肥,可保证棉花从土壤中源源不断地吸收到养分。旱薄棉田用有机肥作基肥,对棉花稳产高产尤为重要。对土壤肥力好的棉田,施基肥要适量,可将大部分有机肥在棉花苗期作当家肥施用,以便掌握主动权,防止雨水过多造成棉株旺长而被动。  相似文献   

3.
<正>1、露地甘蓝1)施肥存在的问题一是不同田块有机肥施用量差异较大,盲目偏施氮肥现象严重,钾肥施用量不足,施用时期和方式不合理。二是施肥存在"重大量元素,轻中量元素"现象,影响产品品质。三是过量灌溉造成水肥浪费的问题普遍,氮肥利用率较低。2)施肥管理原则(1)合理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的施用应遵循控氮、稳磷、增钾的  相似文献   

4.
从足施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等方面,介绍棉花的合理施肥技术,以期为棉花施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肥料是棉花高产的物质基础,按需施肥是棉花施肥的最高原则,不同棉田的施肥应该是不同的。有条件的应进行测土施肥,根据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棉花高产需要,确定施什么肥料和施肥量。就北方多数棉田而言,应增加钾肥用量,减少磷肥用量,氮肥则主要用于追肥;或者施用"高钾、低磷、中氮"的配方肥。耕翻前撒施当前有的棉农正往棉田运送农家肥,可将施用的化肥在耕翻前撤在地表,和农家肥一齐翻入地中。好处是施得深、施得匀,养分损失少,可被分布在各处的棉根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复合肥+盛凯华牌冲施肥、常规施肥(复合肥+尿素)、不施任何肥料三种方式进行肥效对比,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盛凯华冲施肥黄瓜的株高、单果重、单株果数均比对照及常规施肥有所增加;和常规施肥相比,667?增产95.3-792.4 kg,增产幅度为2.6-21.8%;从经济效益看,施用盛凯华冲施肥及常规施肥与对照相比,667?纯效益分别增加481.1-1345.7元和418.6-963.7元,施用盛凯华冲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虽然产投比降低,但纯效益却增加62.5-696.3元。  相似文献   

7.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属大陆季风气候,种植棉花需要解决的是棉花生育期长与热量资源不足的矛盾。要棉花丰产丰收,必须做到一播拿全苗,生产必须把好"五关"。  相似文献   

8.
<正>充足的底肥会为棉花的整个生育期提供基本的养分需求,但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种植效益还必须在其不同生育时段进行科学追肥。棉花追肥的总原则是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一、轻施苗肥棉花在苗期由于其营养体较小,故需肥量不多,但此期对氮、磷的供应较为敏感。在底肥施入量不足的情况下,尤其是中、低产棉田,务必重视苗肥的施用,苗期追肥的作用主要  相似文献   

9.
1施肥 棉花花铃期应重施氮肥,一般亩(1亩=667平方米)施尿素10~15公斤,分初花期和盛花期两次施用,间隔半个月左右.干旱年份、瘦地或稳长棉株在初花期集中施入;多雨年份、肥地及旺长棉株要有2~3个棉桃后再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资》2012,(16):21
<正>2011年,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安排,河北省土肥总站在清苑县的玉米、沧县的冬小麦、乐亭县的水稻、清河县的棉花上进行了配方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料示范。以下是试验示范结果:清苑县玉米示范据介绍,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含量为(16-16-10)亩施50千克,大喇叭口期追尿素15千克/亩。当地推荐的配方传统肥,含量为(20-12-10)亩施50千克,大喇叭口期追尿素5千克/亩;配方亩施金正大缓控释肥(含量为20-10-12)50千克,不追肥。测产结果,配方施用缓控释肥比配方施传统肥亩增产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业》2013,(4):32-33
"广"即广施有机肥。春玉米是高产作物,其产量的高低与土壤肥力水平密切相关,在春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措施中,首先是要广泛施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每亩有机肥投入量应不低于4000公斤。"稳"即稳施氮肥。春玉米要施好底肥,调控追肥用量。在单产达5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每亩施氮应稳定在9—12公斤;单产300—500公斤的中产田,每亩施氮应稳定在7—10公斤;单产小于300公斤的低产田,每亩施氮应稳定在6—8公斤。同时,合理调整施用时  相似文献   

12.
棉花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保障棉花生产安全尤为重要。将平衡施肥技术应用于棉花生产中,结合棉花需肥特点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有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满足棉花对肥料的需求,实现棉花高产稳产丰收。文章首先从棉花全生育期需肥量、棉花需肥特点、棉花生长中氮磷钾的作用等方面概述了棉花的需肥特点及规律;其次从有机肥施用问题、施肥类型不合理、施肥量不合理、施肥时期不合理、施肥方法不合理、肥料比例不合理、忽视微肥喷施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棉花施肥存在问题;最后从棉花施肥原则、棉花适宜肥料用量与配比、棉花平衡施肥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棉花平衡施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棉花"2+X"肥效试验,了解施氮肥对棉花产量的相关性,试验表明:氮肥适量施用可使单产达到最高,施用过量或不足,都会影响产量。通过优化棉花氮肥适宜用量,设置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确定氮肥适宜用量,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优化施肥技术,最终形成新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利于在田间大面积应用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棉花优质高产。棉花科学施肥应遵循如下原则:即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大量元素(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以产定肥和因土施肥相结合。按照“适氮、稳磷、增钾、配微”的方法进行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轻施提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具体施肥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小娇 《农技服务》2014,31(8):75-75
通过在棉花作物上施用中盐安徽红四方缓释肥料,检验其肥料大田生物学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和氮肥利用率等应用效果,研究不同配型和施用方法,为该肥料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中盐安徽红四方缓释肥料能提高氮肥利用率13.5-21.5%,比基施+追肥的习惯施肥提高3.4%以上;70%N缓释型的施用效果好于50%缓释型,50%N缓释型的缓释肥料基追结合施用的效果略高于一次全基施,50%N缓释减氮全基施处理能提高N肥利用率;在棉花上施用中盐安徽红四方缓释肥料效果极显著高于普通复混肥料全基施和习惯施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资》2012,(28):22
<正>当前棉花已进入花铃发育时期,也是棉花产量、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不同棉区棉花生产情况和特点,农业部棉花专家指导组特制定棉花生产中后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长江流域棉区(一)合理施肥。1.早施、重施花铃肥。花铃肥一般在7月上旬和下旬分两次施用,也可在7月下旬一次集中施用,追施尿素总量为30公斤/亩,钾10-15公斤/亩,埋施10厘米,不可撒施。2.巧施微肥。结合治虫,根外喷施硼、锌等微量元素。3.补施盖顶肥。一般在立秋后至8月15日前,追施尿素7-8公斤/亩,后期可结合打药喷施叶面肥,增强后劲,增铃增重,防止早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资》2013,(28):23
<正>根据今年黄河流域棉区棉花长势良好,部分棉田棉花发育较常年稍晚的特点,应落实"以促为主、促控结合"的管理策略,采取以下中后期管理技术措施:合理施肥1.早施、重施花铃肥。施用底肥的棉田于7月上旬结合浇水或在降雨后,追施尿素10-15千克/亩,底肥中不含钾肥的棉田可同时追施硫酸钾5-7千克/亩。没有施用底肥的棉田可追施复合肥(氮、磷、钾各15%左右)40千克/亩。  相似文献   

18.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研究氮磷钾对高产田小麦生长、产量及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小麦分蘖、亩穗数、穗粒数、产量和效益同步增加,当每亩施氮量超过22 kg,分蘖和亩穗数继续增加,但群体质量变差,穗粒数、产量和效益下降。小麦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率、农学效率、养分利用率及施肥依存度存在明显差异,施肥效果为NP_2O_5K_2O,氮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最大,在施肥中占主导地位,磷次之,钾的影响最小。豫东麦区高产田小麦施肥应"控氮稳磷减钾",氮磷钾合理搭配,控制化肥用量,提高施肥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不同配方水稻专用肥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氮、磷、钾养分总量相等配方不同的七种温州产水稻专用肥与目前群众习惯施肥进行“比产量、比效益”试验,结果表明,以配方N:P2O5:K2O为12-6-7专用肥在我县平原地区应用效果最好。专用肥施肥方法试验表明,专用肥的施用也需与其它施肥技术配合,尿素作追肥分次施比做基肥一次性施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进行了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无论采取何种施肥方法,只要施用一定量锌肥,都较不施锌肥的对照棉花产量高,说明棉花施用锌肥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