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冬油菜—夏玉米一年两茬栽培模式,是广平县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项目顺利实施而采取的一种新的种植模式。该模式能够节约地下用水,提高单位土地规模效益。冬油菜于10月上中旬播种,5月上中旬收获,一般亩产油菜籽300-400斤。夏玉米5月下旬播种,10月10日前收获,一般亩产玉米1000-1200斤。其栽培技术如下:一、油菜栽培技术1、选择适宜品种。选用稳产、抗倒伏、株高  相似文献   

2.
一、播种期选择 西华县间作套种模式一般为一年三熟制,即洋葱(花菜)-夏玉米-大白菜,小麦-西瓜-白菜.依照种植结构调整的特点,大白菜前茬为夏玉米或西瓜,一般7月底收获, 8月上中旬直播或育苗移栽.  相似文献   

3.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玉米套种冬油菜玉米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套种冬油菜模式下,玉米种植密度6.00万株/hm2的处理产量最高,效果最好;2种作物合计产量达15 647.05 kg/hm2。因此,玉米套种冬油菜模式下玉米种植密度以6.00万株/hm2左右适宜临夏川塬灌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摸索出一套适合露地标准化生产的刀豆、青饲玉米、西兰花高效接茬种植模式。菜豆于当年3月下旬至4月上句播种,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采收结束。青饲玉米于6月上中旬播种.  相似文献   

5.
秦州区地膜玉米-冬油菜-夏大豆一膜三收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膜多收免耕高效栽培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内容,它具有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病虫危害等特点,可实现“一膜三收,两年三熟”。目前天水市秦州区一膜多收免耕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模式有地膜玉米-冬油菜-夏大豆(甜玉米)、地膜玉米-冬油菜-架豆王(西葫芦)、地膜玉米-冬小麦-大白菜等,尤以地膜玉米-冬油菜-夏大豆模式的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近年来在天水市秦州区累计示范推广面积0.91万hm^2,玉米平均折合产量10072.5kg/km^2,冬油菜平均折合产量3278.1kg/hm^2,复种夏大豆平均折合产量3957.3kg/hm^2。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甜玉米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甜玉米种植情况 本地区甜玉米分春玉米及夏玉米两季,春玉米有露地直播与地膜移栽两种种植方式,夏玉米主要为直播。春玉米露地直播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4月4—15日),  相似文献   

7.
<正>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推广夏玉米—夏花生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夏玉米每亩产量稳定在500 kg左右,夏花生每亩产量150~200 kg,达到了稳粮增油的目的,促进了农业增效,提高了农民收入。1夏玉米—夏花生高效种植模式夏玉米—夏花生稳粮增油高效种植模式为3∶4,即玉米每一间作套种带宽2.4 m,种植3行玉米,4行花生。玉米行距30 cm、株距20 cm,种植密  相似文献   

8.
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白菜型冬油菜完全可以在陕北栽培。品种以陇油6号、陇油7号为主,播期控制在8月下旬到9月初,密度5000—8000株之间,冬前苗龄控制在12—14片叶。冬油菜后茬复种的适宜作物:以马铃薯、油葵、玉米(吉单27)、饲草玉米为主。高效轮作模式:夏马铃薯或双模西瓜等8月中旬以前可以收获的作物—冬油菜—马铃薯或(油葵、玉米﹤吉单27﹥、饲草玉米等)。冬油菜种植以水地为主,通过冬油菜的种植可以达到2年3熟的目的,不仅有效的利用了土地,增加了收入,同时起到美化环境,防风固沙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全膜玉米已成为甘谷县主要作物,群众自发利用全膜玉米原膜种植玉米、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的模式不断增多,其中在全膜玉米原膜二次利用点播冬油菜是应用范围最广、面积最大,增产最显著的一种种植模式。原膜二次利用点播冬油菜可解决全膜玉米收获后立冬前时间短,热量不足来不及播种冬油菜的问题,同时节省2次耕地和劳力支出200元左右,抗旱保墒效果很好,产量比正常露地播种增产30%左右,在干  相似文献   

10.
<正>南方地区的冬油菜收获后种植夏花生,能充分利用土地、温光水等资源,改良土壤,实现全年多熟高产高效。夏花生轮作冬油菜为"双油"种植模式,有利于增油、增收。一、夏花生花生选用抗旱、耐渍、抗病、高产、优质的品种(如湘花2008)。精细整地。开春以后,冬作物田地四周疏通排水沟,收割后马上喷施百草枯杀灭杂草,不得喷施农达或草甘膦,以免对  相似文献   

11.
全膜双垄沟播青秆饲草玉米复种冬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膜双垄沟播青秆饲草玉米复种冬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利用黑色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一茬青秆饲草玉米后,复种冬油菜,翌年冬油菜收获后再复种一茬糯(甜)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通过大面积示范种植,平均经济收入72 303元/hm2,较单作玉米粮食净增收43 503元/hm2,实现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两年种三茬,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破解了近年来玉米粮食收购价格低、产出效益低、秸秆乱堆乱放或焚烧污染农村人居环境的问题;复种冬油菜美化了农村自然环境,有效遏制了春季扬尘雾霾的产生,保护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李娟 《农民致富之友》2013,(24):235-236
近些年来,玉米播种期间干旱一直是制约我县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2012年玉米播种时段(4月下旬一5月上中旬),康平县出现了春季历史罕见暴雨,造成我县4月下旬-5月上中旬土壤温湿度变化较大。本文主要介绍了今年气象因子对玉米出苗的影响试验,为今后玉米的科学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邯郸市在恢复粮食生产、调整产业结构中,筛选出与玉米复种的2种粮菜优化种植模式,经过多点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广潜力大。1菜花青食玉米优化种植模式玉米3月中下旬采取地膜覆盖播种,7月上中旬收获。菜花7月上旬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霜降前收获。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羊权 《甘肃农业》2014,(10):67-68
油菜是舟曲县冬季农业开发的主要农作物。为了提高寒旱山区冬闲地的利用价值,舟曲县农业技术部门大力推广以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为主的一膜两用种植模式,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广阔。本文介绍舟曲县发展寒旱山区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意义,并对发展寒旱山区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冬油菜是天水市麦积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冬小麦和玉米。近年来,麦积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总结出在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留膜免耕栽培的基础上,复种冬油菜的种植模式。大量试验示范表明,该模式不但能使冬油菜的单产提高30%左右,每亩还能节约成本132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临夏州海拔1 900 m以上的高寒阴湿地区冬油菜收获后复种早熟玉米长城12技术的试验示范研究,探索了小麦—冬油菜—早熟玉米两年三熟种植模式,总结出了早熟玉米长城12复种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李林 《湖南农业》2015,(4):12-13
南方地区的冬油菜收获后种植夏花生,能充分利用土地、温光水等资源,改良土壤,实现全年多熟高产高效.夏花生轮作冬油菜为“双油”种植模式,有利于增油、增收. 一、夏花生 花生选用抗旱、耐渍、抗病、高产、优质的品种(如湘花2008).精细整地.开春以后,冬作物田地四周疏通排水沟,收割后马上喷施百草枯杀灭杂草,不得喷施农达或草甘膦,以免对花生产生药害.采用旋耕机整地,做到厢平、土细. 冬油菜收获后应立即播种夏花生,夏花生的播种密度应略高于春花生,每667平方米留苗2万株.  相似文献   

18.
冬油菜是庆阳市宁县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1万hm2左右,平均产量2 250 kg/hm2上下。近年来,随着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和省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宁县旱作农业全膜双龙沟播玉米种植由2008年的0.2万hm2发展到2014年的1.2万hm2,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总结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玉米技术的基础上,探索一膜两年用冬油菜种植技术模式,大量试验示范表明,该模式不但充分发挥地膜的增温保墒作用解决冬油菜越冬保苗问题,还能提高单产,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夏(秋)大豆/秋玉米”一年四熟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小豆”一年三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发现“蚕豆/春玉米-夏(秋)大豆/秋玉米”模式种植方法简单、操作易行,复种指数达300%,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分析了“蚕豆/春玉米-夏(秋)大豆/秋玉米”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地膜玉米原膜点播冬油菜一膜两用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膜玉米原膜点播冬油菜技术于1995年在武山县咀头乡试种成功。据测产,采用该项技术地膜玉米平均产量达6870kg/hm^2,冬油菜平均产量2280kg/hm^2,这是我县一项行之有效的高效农田种植模式。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