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结合城市住区环境的结构,分析、论述了城市住区环境美创造的个性特征与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环境已成为21世纪发展的战略性主题,环境建设向城市多元化道路发展,城市环境艺术化已成为迫切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边缘综合艺术学科出现在设计舞台上.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内外空间的延续过程.是内外的结合多元性构成的.城市建设离不开艺术,环境是一个更完整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对武汉市洪山广场不同区域游人活动规律、游人行为方式、活动特征的分类记录以及游玩广场原因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目前广场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广场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从而提出加强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的建议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树木与森林作为街道、公园和其他绿色公共可达空间等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城市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促进居民健康的重要环境工具,提高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比例是解决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要策略与手段之一,在不同建筑环境中如何配置、设计绿色基础设施,以达到最佳的空气污染治理效果,需要充分评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系统分析了街道峡谷、开阔道路和建筑围护结构3种城市建筑环境中绿色基础设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阐述了在不同建筑环境中开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为在城市建筑环境中更好地设计和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明了双凤山陵园自然天成的外部环境美、丰富的地形地貌形成的内部环境美和建筑个体及建筑群的平面布局、立体轮廓的形式美。在园林规划设计时,“骨灰处理多样化”的殡葬功能区采取了规则式手法,游览区采用了自然式手法,全园以植物造景为主,把常绿作为基调,考虑各景区和功能区的联系,注重协调园内外环境,以提高园内景观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6.
居住区的绿地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区环境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园林植物给予我们直接的美感,看到了植物整体的外形美;枝干的线条美;叶形的变化美;花朵的色彩美及植物的一年四季的季相变化,使得人们的精神得到调剂,老人可以颐养天年,儿童可以快乐成长,工作者可以精力旺盛的投入到工作中。已经建成的居住小区在园林绿化方面存在一些的问题,如设计水平不高,没有经过专业人士精心设计,随意性强,不管居民的生活是否受到影响,没有整体感,更谈不上美感。使得居民不能亲近融入到美丽的社区环境中。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高层建筑空间构成的模式及其发展的过程,再从城市环境与规划的角度,对高层建筑的内部和外部的设计及未来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求了如何将高层建筑和城市环境更完美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城市居住区的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居住区环境的规划和居住区绿地的植物设计两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存在的一些误区 ,提出了注重功能、环境特征 ,注重生态、人性化、平实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居环境"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人居环境"应体现现代城市的概念、创造不同形式的完美居住景观、体现人文思想等的论述,阐明了设计者应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居住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太原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区的绿化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绿化环境依然不理想。指出了小区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区绿化设计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观赏竹种小佛肚竹栽培及形态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总结了环境等因子对小佛肚竹生长及秆形变化的影响 ;简述了小佛肚竹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 ;提出小佛肚竹形态控制的方法与时期以及其相应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贵阳市小车河沿河河谷慢行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选取能够较好地反映慢行空间景观特征与景观效果的20处景观样点作为评价对象,运用基于心理物理模式的美景度评价法计算景观样点的美景度值,再通过景观要素分解量化得到景观要素评值,运用回归分析建立慢行空间美景度评价模型,进而对慢行空间美景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形态优美、具有强烈亲水特性的慢行空间评分较高,与周围环境融合度欠佳的慢行空间评分较低;影响慢行空间美景度最显著的3项景观要素为整体和谐度、水景比例、园路形式感,其中以园路形式感对慢行空间美景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near-view scenic beauty in artificial hinoki (Chamaecyparis obtusa S. et Z.) forests. A multiple-regression model and a neural-network model were developed to predict near-view scenic beauty with the physical features of forests in this paper. With the multiple-regression model as the benchmark, the neural-network model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 performed better in scenic beauty predic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y and the predictive residuals. A part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4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Central Branch of Japanese Foresty Society (1998).  相似文献   

14.
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评价福州主城区公园自然环境园林景观植物颜色配置质量,揭示其景观植物颜色配置机理,计算获得美景度高的秋季植物单株植物颜色特征数据。研究结果显示,秋季植物景观中,落叶乔木类植物颜色配置最受大众欢迎,藤本植物类颜色配置最不受大众喜爱,其SBE值排序为落叶乔木类>常绿灌木类>常绿乔木类>落叶灌木类>多年生草本及地被类>藤本植物类。  相似文献   

15.
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高峰,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传统竹家具包括明清竹家具的研究则相对较为薄弱,而传统竹家具特别是明清竹家具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传统竹家具艺术将有助于中国家具事业的全面发展。文章在梳理竹家具形制和编织工艺的基础上,考察、分析了明清竹家具的造型、结构和装饰的艺术特征,总结出明清竹家具造型具有简练淳朴的线条之美、结构具有顺应材性的实用精巧之美、装饰具有天然与人工相融合的自然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竹家具嬗变过程的梳理和对明清竹家具艺术特征的归纳总结,将有助于完善中国传统家具艺术风格的整体面貌,也可以为中国新中式竹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火视频监控中烟识别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森林火灾是一种世界性的严重自然灾害,具有传播速度快、灭火和营救都比较困难等特点,利用视频图像的林火探测技术不受室外空间和恶劣环境的影响,适合于森林火灾的监测报警,是一种新型有效的火灾探测技术。本文通过对火灾现场视频图像中烟识别方法的列举和讨论,简单介绍火灾烟和其它一些干扰现象的颜色,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墙体作为室内最主要的构成空间,除了环保要求外,它的装饰性也可为整个家居环境增色不少。壁纸是一种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墙体装修材料,以色彩丰富、品种多样、施工方便著称。本文简述了壁纸的起源及发展历史,按照壁纸的材质、功能分别对其进行分类,详细介绍了各类装饰材料的组成、装饰效果、优势以及不足,并对壁纸在现代家居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上海植物园典型群落景观美景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调查上海植物园植物群落的基础上,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BE)对33个典型群落进行美学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其美景度值为-1.38~1.37。得分值≥ 0的有16个群落,其建群树种几乎全为落叶阔叶树、且多为3层结构,得分较高的群落建群树种主要包括栾树、旱柳、乌桕、香樟、银杏、柿树、合欢等,下层以彩叶或观花树种如红花檵木、海棠、杜鹃、日本晚樱、八仙花等为主。影响群落景观美学特点的因素主要有树种组成、色彩、垂直结构、群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度、树木的健康状况及林冠线变化度等。植物园的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是构建城市绿地群落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北方斑竹生长规律及丰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博爱县是我国北方具有1 800年以上种植历史的竹林之乡,现仍有871 hm2竹园,斑竹是其中优良的竹种资源,兼具材用竹和观赏竹、食笋竹的优良特性.该文介绍了竹区地理、气候及水资源状况,在对斑竹的生长特性进行了详细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其生长的基本规律,并提出北方斑竹园的管护、浇灌、合理采伐和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管理要点,对北方其他竹种的稳产高产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