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安康县现有桑树6700万株,1972年蚕茧产量突破万担关,1980年突破了二万担,今年可以达到三万担.安康县蚕桑生产持续大发展,主要是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提高认识蚕桑生产发展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决心,安康县各级干部对蚕桑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浅到深的过程.过去,在单一经营思想支配下,总认为"粮食没上纲(即纲要),蚕桑顾不上";有的 相似文献
2.
<正> 河北省平山县,曾是党中央西柏坡革命圣地。新中国成立后,为保卫天津、石家庄、保定等重要城镇及摩沱河下游人民免受洪涝水患,又在平山修建了岗南、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占良田13万亩,再次为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平山县生产条件差,经济底子薄,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扶贫县之一。中国 相似文献
3.
4.
5.
<正> 蚕桑生产是平利县自然资源优势所决定的多种经营骨干项目。按照农业生产总体布局,拟定朝阳等二十三个乡,为平利县蚕桑生产基地。一、基本情况基地范围:主要分布在县境内汉白公路沿线的川道、河流两岸,地处北纬31°37′—33°39′,适生条件最佳。包括北部的朝阳、良西、湖河、老县、风凰、锦 相似文献
6.
7.
8.
<正> 盐城市的蚕桑生产,近几年来发展较快。1989年收购蚕茧2.385万吨,为1980年的(?).9倍,平均每年递增2265吨;比1988年增产(?)350吨,增长36.3%。我市蚕桑生产发展较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注重蚕桑生产基地建设,则是我市蚕桑生产能够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 在贯彻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中,我县八一年蚕茧生产又获丰收,产量、质量、产值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年产茧66687担,比历史最高的八。年增产3478担,增长5.5%。蚕桑生产逐步发展成为我县的重要骨干副业,对改变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副、工的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四万亩桑田,不足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今年蚕茧及副产品的产值达1500多万元,占农副业总收入的10%左右,平均每亩桑田产值330多元;伐下桑条15万担左右,可解决一万农户的烧草;十 相似文献
10.
蚕桑生产基地建设必须重视市场风险和蚕病风险;建立风险意识体系;优质高产生产技术体系;省力化生产经营体系;检疫体系是降低基地建设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安康蚕桑产业的现状及问题我市人民自古热爱兴桑养蚕,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已初步形成了育苗栽桑、制种养蚕、烘茧缫丝的产业格局。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外贸配额限制的取消,以及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启动,蚕桑发展的大局势为我市蚕桑发展创造了良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县蚕桑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过去强抓硬压为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市场导向、茧价激励的工作方法,通过本县全行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又获一次大丰收.全县春、夏、早秋三季共收购鲜茧114.8吨,平均单产达27公斤,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5%和21%,收购均价达13.5元/公斤;特别是早秋蚕生产,全县共产蚕茧48吨,平均单产达32公斤,单产创我县八年来的历史最高水平,蚕农和行业皆大欢喜.目前,全县蚕桑生产形势良好,新育桑苗166.7公顷,长势喜人,80%的合格苗已成定局;1200张种的晚秋蚕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农户秋季栽桑积极性更加高涨. 相似文献
16.
蚕桑基地建设是一条稳定发展蚕桑生产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了在我省经济发达的老蚕区建立蚕桑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的经验与体会,示范基地的建立可促进蚕桑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对今后新技术推广基地的建设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正> 双流县委、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依靠科技,振兴经济”号召,因势利导,狠抓桑树基础建设,培训技术力量,积极发展蚕桑生产,促进农民脱贫致富。该县属成都市郊,很少农民养蚕。1990年全县发种1102张,比1989年发种417张增长60.9%,总产茧22833公斤,比1989年产茧11315公斤增长98.2%。今年在县委、政府统一规划下,充分利用丘陵荒坡、田边、地边、河渠边和屋前屋后空隙地栽桑发展蚕茧生产。在3年内采取一步到位的措施,实现1户1亩桑,1年3张蚕,收入超千元的目标。1991年养蚕3000张,产茧、收入翻番。目前已从广东引进桑种600公斤培育桑苗,加强现有投产桑肥培管理和嫁接良桑, 相似文献
18.
19.
<正> 一、“七五”期间蚕桑基地乡建设情况我区1986年开始,在汉中、南郑、城固、西乡、勉县、略阳、镇巴、洋县等八县(市)确定了40个乡作为发展蚕桑生产基地乡,要求在1990年以前,每个基地乡桑园面积达到400亩,蚕茧产量达到0.5万公斤。几年来,在各级党政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蚕桑基地乡建设已取 相似文献
20.
《广西蚕业》1977,(4)
我县历史上有种桑养蚕的习惯,近年来在各级党委领导下,集体种桑养蚕不断发展.全县有桑园面积二千二百亩,一百七十四个生产队发展了集体种桑养蚕,其中五亩桑以上的生产队有七十八个.一九七七年全县饲养桑蚕九千一百七十张,比一九七六年增长百分之十六,收茧一千五百担,相当于一九六五年收茧量一百倍.桑播种育苗一百六十斤,有三百万苗,七六年秋前已种下一批比较合乎要求的密植桑,种桑高潮初步形成.通过一年实践,我们有如下几点体会;一、以揭批“四人帮”为纲,坚持正确方针.“四人帮”反党集团,出于篡党夺权的险恶用心,疯狂反对革命,破坏生产,妄图把人们的思想搞乱,把社会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经济搞乱,他们大搞“三反一砍”罪恶活动,破坏“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歪曲粮食和多种经营的辩证关系.在“四人帮”流毒影响下,我县有些地方蚕桑生产遭到较大的破坏,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