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紫外(UV-B)辐射胁迫对杧果生物量、叶片光合生理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2年生三年芒和马切苏杧果树为材料,以自然光照为对照(CK),设置2种不同强度的UV-B辐射(T1:2.5 kJ·m~(-2)·d~(-1)和T2:5.0kJ·m~(-2)·d-1),测定植株生长、叶片光合参数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2个品种的杧果树对不同UV-B辐射强度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与CK相比,T1、T2处理下三年芒的生长发育、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特性指标呈增加趋势,而马切苏下降。随着UV-B辐射的增强,叶片细胞超微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T1处理下2个品种的杧果叶片表皮蜡质增多,气孔萎缩,叶绿体趋向于椭圆形,积累较多嗜锇颗粒,其中马切苏局部出现断裂,细胞内有大量黑色脂滴形成;T2处理下马切苏细胞结构层次排列不清,黑色脂滴数量显著增加,叶片光合能力降低。【结论】叶片质地较厚的三年芒对UV-B辐射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而叶片质地较薄的马切苏对UV-B辐射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因此三年芒较马切苏更适合于在UV-B辐射较强环境下栽培。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增强UV-B辐照对贵妃杧光合作用、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在田间人工模拟96 kJ·m~(-2)·d~(-1)增强UV-B辐照处理贵妃杧成年树,以自然光为对照,测定了成熟叶片的光合指标、果实成熟率、单位树冠体积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辐照处理的果实成熟期明显提前,单果质量下降,但单位树冠体积产量无显著性差异;辐照处理的第一批果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后两批果除5月7日辐照处理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外,两个处理其余品质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辐照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均明显高于对照。说明96 kJ·m~(-2)·d~(-1)增强UV-B辐照通过增强叶片光合作用而促使果实提早成熟,及第一批果实营养风味品质优于对照,单果质量降低而又不引起单位树冠体积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UV-B辐射增强处理抑制杧果叶片光合作用的生理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杧果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的叶片光合生理变化特点,以自然光为对照,在田间人工模拟UV-B辐射增强处理‘台农1号’杧果成年树,设置24和96 k J·m-2·d-1两个UV-B辐射增强处理,观测了叶片光化学反应、碳同化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等的变化。结果表明,96 k J·m-2·d-1增强处理导致树体株产和果实可溶性糖、糖酸比降低,而24 k J·m-2·d-1增强处理除维生素C显著高于对照外,与对照无显著差异;96 k J·mm-2·d-1增强处理的叶片叶绿素a/b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等多显著低于对照和24 k J·m-2·d-1增强处理,光合色素含量、希尔反应活力、光化学猝灭系数和Rubisco活性等均明显高于对照;24k J·m-2·d-1增强处理的叶片希尔反应活力和Rubis...  相似文献   

4.
以油桃品种"中油桃8号"为试材,设置0(CK)、15(T1)、30(T2)μW/cm2 3个辐射强度,在露地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UV-B增强下油桃叶片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个处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但低辐射处理T1的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各处理的SOD活性较对照显著提高,分别增加22.71%、23.80%;CAT活性随UV-B辐射强度的增强,表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T2处理的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2个处理的MDA含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桃叶片在不同SO_2浓度梯度胁迫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1 a(年)生桃盆栽嫁接苗为试材,测定分析不同SO_2浓度梯度胁迫下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1) Fm、Fv/Fm、Fv/F0均随SO_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0.14 mg·m~(-3)处理和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1.43 mg·m~(-3)和14.3 mg·m~(-3)处理显著下降。(2)随着SO_2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qP、Y(Ⅱ)逐渐下降,而qN、Y(NPQ)逐渐上升,Y(NO)稳定在较低水平。(3)在O-J-I-P曲线中,中、高浓度SO_2处理使JIP点荧光强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并降低了FPo、FEo、ψo和光合机构性能指数(PIABS、PICSo和PICSm);不同SO_2浓度处理对F0、Fp、VJ、Mo的影响不显著。(4) 0.14 mg·m~(-3)SO_2浓度处理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1.43 mg·m~(-3)和14.3 mg·m~(-3)SO_2浓度处理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高于对照,14.3 mg·m~(-3)处理的SOD、POD和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则逐渐升高。(5)用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可以快速检测桃叶片在二氧化硫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结论】0.14 mg·m~(-3)SO_2处理对叶片的光合机构无显著影响,1.43 mg·m~(-3)和14.3 mg·m~(-3)SO_2胁迫下,叶片PSⅡ反应中心关闭或不可逆失活,表现出光抑制,14.3 mg·m~(-3)SO_2胁迫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铁皮石斛品种"云南红杆"为试材,研究了5.1μW/cm2(L1)、10.3μW/cm2(L2)和15.6μW/cm2(L3)3个强度的UV-B辐射处理下,铁皮石斛叶片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整个辐射处理期间,L1处理叶片的SOD活性总体高于CK,幅度波动不明显;L2和L3处理的SOD活性总体趋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个处理组的POD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之后升高再降低。L1处理的CAT活性先缓缓下降,然后逐渐上升,最后趋于平稳;L2和L3的波动幅度较大,最后都明显降低。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叶片中MDA含量明显增加,如L2和L3。而L1处理下叶片中MDA含量与CK相比,含量变化不大。分析表明,UVB辐射造成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可能是由于UV-B辐射下活性氧积累导致的。  相似文献   

7.
以盆栽达乌里胡枝子为试材,研究在0(CK)、1.944(T1)和3.002kJ.m-2.d-1(T2)3种UV-B辐射强度下,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紫外吸收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下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类黄酮、总酚、花青素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大部分情况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不同剂量的UV-B辐射所引起的效应也略有不同,3.002kJ.m-2.d-1强度处理紫外吸收物质(花青素除外)和苯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在紫外辐射前期显著(P0.05)高于1.944kJ.m-2.d-1强度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在UV-B辐射下大幅度下降,最终极显著(P0.01)低于CK,且随着UV-B辐射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只有在1.944kJ.m-2.d-1处理第6天时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其余情况下均未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增强UV-B辐射主要促进达乌里胡枝子叶片内紫外吸收物质含量的增加,但是抑制了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尤其是抑制可溶性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UV-B增强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桃光合作用的调控,【方法】以‘中油桃8号’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6-BA和GA3对UV-B增强下油桃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补充15μW.cm-2的UV-B辐射后,油桃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叶绿素a含量增加;补充30μW.cm-2的UV-B辐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a含量受到明显抑制,叶绿素b略有下降。喷施50 mg.L-16-BA和GA3可有效提高UV-B增强下叶片的Pn和叶绿素a、b含量。50 mg.L-16-BA处理14 d后,UV-B增强下叶片的SOD、POD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显著下降,类黄酮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GA3处理则提高了叶片的类黄酮含量,但MDA和抗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结论】UV-B辐射增强下,6-BA对油桃光合特性的促进可能与S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2年生盆栽'沃柑'大苗为试材,测定非高温环境下喷白处理对'沃柑'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田间3年生'沃柑'结果树为试材,测定高温环境下喷白处理对'沃柑'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对果实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白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沃柑'果实表面温度,环境温度越高降温越明显。非高温环境下,喷白处理的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为7.38μmol·m~(-2)·s~(-1)、平均气孔导度为0.075mmol·m~(-2)·s~(-1)、平均胞间CO_2浓度为210.89μmol/mol、平均蒸腾速率为1.28 mmol·m~(-2)·s~(-1),4个光合特性指标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高温环境下,喷白处理的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为7.46μmol·m~(-2)·s~(-1)、平均气孔导度为0.118 mmol·m~(-2)·s~(-1)、平均胞间CO_2浓度为259.21μmol/mol、平均蒸腾速率为4.28 mmol·m~(-2)·s~(-1),4个光合特性指标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在'沃柑'园每公顷产量约57 t的条件下,喷白处理的果实生长发育速度、果实品质和叶片叶绿素SPAD值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树体整株喷白的处理方式可以在易发生日灼病的'沃柑'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以杞柳品种"一支笔"为试材,以Cu~(2+)和CuO微米颗粒为对照,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氧化铜纳米颗粒对柳树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以期为深入揭示CuO纳米颗粒对植物毒性效应的机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00mg·L~(-1) CuO纳米颗粒和微米颗粒处理下,柳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58.9%和27.4%,Cu~(2+)则没有显著影响。100mg·L~(-1) CuO纳米颗粒处理下,柳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及蒸腾速率(Tr)值分别减少41.2%、34.5%和51.6%,100mg·L~(-1)CuO微米颗粒处理下只减少9.9%、17.2%和45.8%,而Cu~(2+)处理下分别减少14.3%、14.1%和37.4%。Cu~(2+)处理下PSII电子传递量子产率(ΦPSII)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100mg·L~(-1) CuO微米颗粒和纳米颗粒处理下ФPSII值明显降低,分别减少21.1%和23.4%。Cu~(2+)、100mg·L~(-1)CuO微米颗粒以及纳米颗粒处理下柳树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增加,分别增加了27.7%、28.3%和11.2%;在Cu~(2+)处理下柳树叶片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32.2%和24.1%;100mg·L~(-1) CuO微米颗粒和纳米颗粒处理下CAT活性和POD活性呈下降趋势,100mg·L~(-1) CuO微米颗粒处理下CAT活性和POD活性分别减少42.6%和23.0%;100mg·L~(-1) CuO纳米颗粒处理下分别减少1.84%和28.0%。该结果表明,同等离子浓度处理下,100mg·L~(-1) CuO纳米颗粒对柳树叶片光合速率、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等毒性大于1.5mg·L~(-1) Cu~(2+);但CuO微米颗粒和CuO纳米颗粒同等颗粒浓度(100mg·L~(-1))不同粒径颗粒处理对柳树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等的影响关系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杧果感染畸形病过程中顶芽内活性氧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凯特’杧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接种病菌(Fusarium mangiferae)后顶芽内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抗坏血酸(As 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活性氧清除相关酶(POD、CAT、SOD、APX和GR)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F.mangiferae侵染促进杧果顶芽O2·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的增加;抗氧化剂As A的含量在整个侵染过程中无明显变化,而GR含量急剧下降;在F.mangiferae侵染杧果后,POD、CAT、SOD和GR的活性迅速上升,且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APX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F.mangiferae侵染杧果后,导致大量活性氧爆发,细胞酶系统抗氧化能力下降,使其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大大降低,加剧了活性氧的大量积累和对细胞的损伤。杧果活性氧代谢紊乱失衡可能是病菌的重要致病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刺梨果实主要抗氧化组分对机械伤及 UV-B 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曼  安华明  黄伟  张雪 《园艺学报》2012,39(4):629-636
 以‘贵农5 号’刺梨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抗氧化组分对机械伤及UV-B 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机械伤和UV-B 处理均可诱导刺梨果实中H2O2 等自由基的产生,并促使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加;但抗氧化系统对两种胁迫的响应模式不尽相同:机械伤胁迫下抗氧化酶POD、SOD 以及非酶组分AsA、GSH 均受快速产生的H2O2 等自由基诱导,表现出快速应激响应;之后这两种抗氧化酶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AsA 和GSH 则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在UV-B 处理中,需要较长时间额外增加UV-B辐射才会有效增加成熟果实中SOD、AsA 及GSH 等组分的活性或积累;而在减弱紫外处理时,SOD、POD和GSH 的变化均表现出前期升高后期回落的趋势。机械伤和UV-B 胁迫下,CAT 和APX 等酶只是间或或根本无法检测到活性。总体上看,POD + SOD 以及AsA + GSH 的共同作用是刺梨果实在这两种胁迫下抗氧化反应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紫外光胁迫对二种朱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种朱槿为试材,研究了UV-B辐射对朱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总黄酮类物质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B辐射胁迫下,2种朱槿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均发生明显的变化,七彩朱槿具有较强的抗UV-B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杧果细菌性角斑病菌粗毒素的生物活性、理化特性及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明确该病菌的致病机制及病害防控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以‘台农一号’杧果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离体叶片针刮法对其粗毒素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杧果叶片防御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总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分析其对杧果的致病生理机制;同时以不同培养液、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及培养液p H为条件,对该菌产毒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在Watanabe培养滤液中得到淡黄色粗毒素,是一类具有热稳定性的非蛋白类物质。毒素对杧果叶片有浸解作用,随着浓度的上升,对杧果叶片的损伤程度不断加重,形成的病斑与病原菌症状一致。生理生化研究发现粗毒素侵染杧果叶片后,能激活杧果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POD、PPO、CAT与PAL分别在接种病菌48、72、36 h后达到顶峰,酶活性分别是965.33、8 456、1 341.13和4.02×104U·g~(-1)·min~(-1),是健康叶片的1.35、2.20、1.08和4.19倍。可溶性蛋白含量、总糖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毒素通过摇瓶震荡培养,优化出病菌的最佳产毒条件是:Watanabe培养液(p H 7~8),24℃培养120 h。【结论】因该粗毒素对杧果叶片产生明显的浸解作用,表明其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杧果叶片组织电解质的渗漏,对叶片细胞膜具有损伤作用,最终导致病害的发生。由此推断,毒素可能属于非寄主专化性毒素(NHST),同时可能是杧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致病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杧果易受冬季低温寒害,造成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杧果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杧果不同品种耐寒性的研究,为杧果耐寒品种选育及栽培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妃’‘凯特’‘红玉’‘金煌’‘热品6号’和‘台农2号’为试材,测定了低温胁迫下其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低温胁迫下,杧果叶片各指标均高于对照,且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随着温度下降及时间延长,6个杧果品种REC和MDA含量不断升高,CAT活性先升后降;不同品种SOD和POD活性变化不同,‘凯特’‘红玉’和‘金煌’3者活性先升后降,‘贵妃’和‘台农2号’SOD活性呈2种不同变化,‘热品6号’SOD活性先升后降,‘贵妃’和‘台农2号’POD活性呈降-升-降变化,‘热品6号’呈3种不同变化。【结论】低温胁迫过程中杧果叶片REC、MDA含量升高,SOD、POD和CAT活性先升后降,6个品种的耐寒性由弱到强依次为‘台农2号’(-0.97℃)‘贵妃’(-1.68℃)‘热品6号’(-2.11℃)‘凯特’(-2.32℃)‘金煌’(-4.04℃)‘红玉’(-5.14℃)。  相似文献   

16.
以‘西域一号’甜瓜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低氧胁迫下甜瓜植株根系和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期了解外源GABA对甜瓜低氧胁迫伤害缓解的活性氧代谢机制。结果表明:低氧胁迫条件下,甜瓜植株根系和叶片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显著上升,且H2O2含量、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也较通气对照显著上升;营养液中添加5 mmol·L^-1 GABA后,根系和叶片中的SOD、P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低氧胁迫处理,而植株体内O2^-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则显著降低。证明外源GABA可通过提高植株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活性氧的积累,减轻活性氧对于细胞的伤害,从而促进甜瓜的耐低氧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新型紫外(UV-B)育苗补光灯在茄子育苗应用中的效果,以杭茄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紫外补光(兼具低剂量UV-B波段)、普通补光及不补光(对照)3个处理,研究不同补光处理对茄子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并通过开展UV-B补光对病原菌活性的室内测定和苗期致病力的试验,研究不同补光处理对茄子幼苗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补光和普通补光处理的茄子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和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紫外补光处理的幼苗指标最优;紫外补光处理后,茄子幼苗的灰霉病、炭疽病和早疫病病情指数大幅降低。综上,在大棚内适当进行紫外补光能够有效抑制植株徒长,增大叶片面积,提高壮苗指数,增强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估镉对瓜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南瓜、黄瓜和油菜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镉离子溶液(0、1、10、100 mg·L~(-1))进行处理,测定其生长发育指标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0 mg·L~(-1)镉处理南瓜幼苗的根长、茎长、根鲜质量、地上鲜质量和叶片POD活性,黄瓜幼苗的根长和根鲜质量,油菜幼苗的根长、茎长、根鲜质量、地上鲜质量和叶片MDA含量分别降低了91.64%、16.72%、84.23%、46.22%、71.49%、86.87%、86.16%、91.99%、32.46%、83.53%、54.97%和63.35%;南瓜幼苗的根SOD活性、叶片SOD活性、根CAT活性、叶片CAT活性和叶片MDA含量,黄瓜幼苗的根SOD活性、根POD活性、叶片POD活性、根CAT活性、根MDA含量,油菜幼苗的根SOD活性、叶片SOD活性、根POD活性、根CAT活性、根MDA含量分别增加了9.14倍、55.87%、60.18%、1.71倍、34.22%、13.09倍、2.82倍、93.81%、2.80倍、4.11倍、8.41倍、4.13倍、45.86%、5.84倍和6.72倍。1、10 mg·L~(-1)镉处理南瓜幼苗的叶片POD活性分别增加了97.70%和89.84%;南瓜幼苗的根CAT活性分别降低了67.12%和53.18%。1、10、100 mg·L~(-1)镉处理黄瓜幼苗的叶片CAT活性分别降低了78.03%、28.10%和33.11%;南瓜幼苗的根POD活性分别增加了7.47倍、3.46倍和19.59倍;黄瓜幼苗的叶片SOD活性分别增加了87.13%、124.18%和108.46%,叶片MDA含量分别增加了98.26%、32.65%和27.26%;油菜幼苗的叶片POD活性分别增加了71.97%、117.10%和2.27倍。总之,高浓度镉抑制南瓜、黄瓜和油菜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以银边吊兰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0、0.5、1.0、2.0mmol·L~(-1))的3种生物染色剂(甲基橙、甲基紫、中性红)对其植株生长及膜脂过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个浓度的甲基紫及0.5mmol·L~(-1)的甲基橙和中性红处理后,银边吊兰的生物量、根系长度、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均显著大于对照(CK),2.0mmol·L~(-1)处理则使以上形态指标显著小于CK,而1.0mmol·L~(-1)处理后则与CK差异不显著。处理后,叶片丙二醛、过氧化氢含量、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整个试验期间均高于CK,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2.0mmol·L~(-1)处理的活性低于低浓度处理的活性,表明此时抗氧化系统已开始紊乱。综上,结合染色剂对植株生长和膜脂过氧化系统的影响来看,1.0mmol·L~(-1)的甲基橙、甲基紫和中性红比较适合银边吊兰的活体染色。  相似文献   

20.
以香港"玻璃脆"散叶生菜为试材,在不同光强(150、200、250、300μmol·m~(-2)·s~(-1))和不同光周期(8、12、16 h·d~(-1))处理组合下,研究了光强和光周期对水培生菜生长、品质和元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30 d内,增加光强和延长光照均能促进生菜叶片生长,光照时间和光强分别为16 h·d~(-1),300μmol·m~(-2)·s~(-1)时最有利于生长,30~40 d时,16 h·d~(-1),278.67μmol·m~(-2)·s~(-1)时最有利于生长。增大光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但硝酸盐和维生素C含量先减小后增大,长光照有助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并降低硝酸盐含量;主成分分析表明,300μmol·m~(-2)·s~(-1)、16 h·d~(-1)处理下对品质最有利。整个生长时期内,强光和长光照均可以提高N、P元素的利用效率,但不利于K的利用;N、P在前10 d的利用效率最大,K在后10 d时最大。综合分析,在试验范围内,前30 d,适当增加光强和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生长,但在后10 d适当降低光强(278.67μmol·m~(-2)·s~(-1))有利于生长;整个生长时期,增加光强和延长光照时间可以促进N和P元素的利用效率并提高生菜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