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原癌基因c-fos对鹿茸生长的调控作用,采用3头成年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生长期为30、60d的新鲜鹿茸,剖分成茸皮层、间充质细胞层、成软骨细胞层和软骨细胞层。首先用2种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基因表达定位,然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组织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茸皮的毛囊内根鞘和毛母质及皮脂腺、动脉血管的环形平滑肌处呈阳性反应;真皮乳头层与表皮基部连接的基底层呈阳性反应。在静脉血管、神经和其他附属器反应均未观察到阳性细胞。在间充质细胞层、成软骨层和软骨层2种方法均没有观察到c-fos的阳性表达细胞。定量分析发现,c-fos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组织层均有表达,且在茸皮的表达量显著的高于间充质细胞层,成软骨层和软骨层(P<0.05)。在同一生长期间充质细胞层、成软骨层和软骨层c-fos的表达量很低;生长30与60d比较,c-fos在间充质细胞层和成软骨层变化不大,在茸皮层和软骨层表现为下调表达。本研究表明c-fos基因在鹿茸快速生长期参与了茸皮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并对成骨细胞的分化起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9,(2):281-285
旨在研究不同光照时长对鸡睾丸组织中褪黑素受体及合成酶表达规律的影响。选用20周龄体质量相近的AA(爱拔益加)种公鸡共12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8.0,11.5和16.0h光照处理,饲喂4周,饲喂结束后颈动脉放血致死,采取睾丸。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鸡睾丸组织中褪黑素受体及合成酶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鸡睾丸组织中褪黑素受体MEL-1A、MEL-1B和MEL-1C,褪黑素合成酶AANAT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随光照时长增加而显著降低(P0.01);但合成酶ASMT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褪黑素受体MEL-1A、MEL-1B和MEL-1C及合成酶AANAT的表达与光照时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分组饲养7日龄鸡45只,翼下静脉采血,用经典血细胞计数法,在显微镜下计数,同时用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由于褪黑素的分泌受到抑制而使白细胞数、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经统计分析不同光照组间的测定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从而说明内源性褪黑素水平对鸡的外周血细胞数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光照制度对奶牛褪黑素分泌的影响,选用10头胎次、泌乳阶段相近(120±40)d的荷斯坦奶牛,分别采用16 h光照8 h黑暗、8 h光照16 h黑暗2种光照制度对其实行光控管理,于试验处理前2 d和试验第1、6、11、16、21、26、31天采集23:00血样和05:00、17:00奶样,其中05:00...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褪黑素水平对禽类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通过控制不同光照条件,分3组(短光照组、长光照组和对照组)饲养鸡45只、鸭45只、鹌鹑45只,采用荧光双色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鸡、鸭、鹌鹑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Bu-la^+B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结果,短光照组由于体内褪黑素水平较高,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Bu-la^+B细胞及白细胞总数都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长光照组由于体内褪黑素分泌较少,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Bu-la^+B细胞及白细胞总数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内源性褪黑素对鸡、鸭、鹌鹑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褪黑素水平对禽类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通过控制不同光照条件分三组(分别是短光照组6h,对照组12h,长光照组18h)饲养鸡45只、鸭45只,采用翼下静脉采血,用经典血细胞计数法(WBC)测定鸡、鸭外周血白细胞数;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褪黑素水平,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血清中干扰素(γ-IFN)含量变化,研究不同褪黑素水平对鸡、鸭外周血白细胞消长规律和γ-IFN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光照组的鸡、鸭血中褪黑素水平明显升高,长光照组的血中褪黑素水平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短光照组的鸡、鸭血中白细胞数、γ-IFN含量由于褪黑素水平的升高而明显升高,长光照组的则明显下降,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由于控制光照时间使内源性褪黑素水平不同,褪黑素水平对鸡、鸭外周血白细胞数和γ-IFN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分组饲养了日龄雏鸭45只,研究褪黑素对鸭外周血的白细胞数、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采用翼下静脉采血.用经典血细胞计数法(WBC,RBC),在显微镜下计数,同时用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舍量。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由于褪黑素的分泌受到抑制而使白细胞数、红细胞教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经统计分析不同光照组与对照组间的测定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从而说明内性褪黑素水平对鸭的外周血细胞数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探究不同光照时间对大鼠体内褪黑素MLT浓度变化的影响。选取成年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短时间光照组(8 h光照组)、中时间光照组(12 h光照组)、长时间光照组(16 h光照组)、长黑夜组(黑夜24 h)和正常对照组(自然白昼)5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浆中MLT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经短周期(8 d)的光照处理,大鼠血浆中MLT的分泌呈现脉冲式变化。在一个光照周期(24 h)内,长黑夜组MLT分泌量达到最大值(平均值77.849 pg/mL),与8 h光照组、12 h光照组、16 h光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正常对照组MLT分泌量达到最小值(平均值64.296 pg/mL),与8 h光照组、12 h光照组、16 h光照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8 h光照组、12 h光照组、16 h光照组之间相互比较,MLT分泌量无明显变化(P>0.05);经长周期(16 d)的光照处理,在一个光照周期(24 h)内,8 h光照组MLT分泌量达到最小值(平均值73.043 pg/mL),12 h光照组MLT分泌量达到最大值(平均值79.022 4 p...  相似文献   

9.
右心肥大衰竭是导致腹水综合征(ascites syndrome,AS)患鸡发病的重要因素.作者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初步探讨c-fos和c-jun在AS肉鸡右心肥大和衰竭过程中的变化及维拉帕米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2、29、36、43和50日龄时,与对照组肉鸡相比,低温组肉鸡右心室心肌细胞c-fos/c-jun蛋白和mRNA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升高,其mRNA的阳性面积百分比也极显著升高(P<0.01),与低温组肉鸡相比,维拉帕米组肉鸡右心室心肌细胞c-fos/c-jun蛋白和mRNA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降低,其mRNA的阳性面积百分比也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c-fos和c-jun癌基因在右心肥大和衰竭中起着重要作用.维拉帕米可有效抑制c-os和c-jun癌基因的表达,有利于防止右心肥大和功能性衰竭.  相似文献   

10.
褪黑素和光照对鹌鹑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淑英  齐景伟  张旺 《中国家禽》2003,25(22):20-22
采用褪黑素(MLT)完全抗原主动免疫鹌鹑,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饲养,研究了MLT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时对IL-2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动免疫后,MLT和IL-2水平明显下降;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IL-2水平也显著下降。一定剂量的MLT可促进机体免疫因子IL-2的分泌。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采集食蟹猴骨髓的操作方法及其正常骨髓象指标,试验采集了60只食蟹猴的髂骨骨髓,并测定其骨髓象、测得的骨髓象及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果表明,可以顺利的采出骨髓,雌雄之间晚幼红细胞、粒红比有显著性差异(P〈O.05),其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采集食蟹猴骨髓的操作方法及其正常骨髓象指标,试验采集了60只食蟹猴的髂骨骨髓,并测定其骨髓象、测得的骨髓象及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果表明,可以顺利的采出骨髓,雌雄之间晚幼红细胞、粒红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J亚群禽白血病骨髓组织与外周血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已分离鉴定的 J 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内蒙株IMC10200回归实验肉鸡胚,结合自然发病病例禽骨髓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分布,对实验感染发病鸡的骨髓内嗜酸中、晚幼粒细胞的病理发生、增殖及数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自然发病病例和实验感染IMC10200的肉鸡,其骨髓组织各系细胞数量均有所变化,尤其是嗜酸中、晚幼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转化为瘤细胞,使骨髓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对外周血细胞的观察结果表明,在典型骨髓细胞白血病病鸡血液中可以见到上述幼稚的髓细胞,提示这些瘤细胞是在骨髓组织中异常增殖后进入血液,再向体内其他组织转移形成肿瘤。  相似文献   

14.
鸡贫血病毒实验感染雏鸡胸腺与骨髓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鸡贫血病毒 Cux 1 毒株接种于 1 日龄 S P F 雏鸡,在确认感染成功的基础上,对感染雏鸡胸腺和骨髓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电镜观察表明,感染鸡骨髓和胸腺细胞的形态变化具有较典型的凋亡特征,如细胞膜出泡、核染色质凝结边集、细胞核裂解、出现凋亡小体等,此外还见有可能由病毒粒子形成的环状物。本试验为证明鸡贫血病毒能引起细胞凋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10只成鹅的骨髓细胞进行细胞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如下;嗜酸性粒细胞的过氧化物酶和脂类染色反应呈强阳性( );异嗜性中幼粒细胞和幼稚血栓细胞的多糖类(PAS)染色反应呈强阳性( )和较强阳性( );红系、粒系和淋巴系统的核糖核酸(RNA)染色反应呈阳性;各系统的酸性磷酸酶反应均呈阴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92匹三河马(其中成年马67匹,育成马25匹)骨髓内各种细胞的形态学观察,计算出成年马和育成马骨髓细胞的正常值,为马血液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究鸡白痢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Pullorum,S.Pullorum)感染雏鸡后骨髓miRNA的差异表达特征,为深入了解鸡白痢沙门菌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将7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鸡白痢沙门菌和PBS,于感染24 h后采集骨髓进行miRNA测序,筛选差异倍数≥2且P值≤0.05的差异表达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以及GO、KEGG富集分析,随机选取6个miRNAs进行qRT-PCR验证,构建与免疫过程相关的miRNA-mRNA靶点网络。通过miRNA测序,共获得20个已知的差异表达miRNAs,其中11个上调,9个下调。qRT-PCR结果表明,miRNA变化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GO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膜运输、信号转导、免疫系统、碳水化合物代谢、糖类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等,KEGG的信号通路主要富集在Notch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等,miRNA-mRNA网络互作发现,gga-miR-1466和gga-miR-6643-5p可能是参与免疫过程相关的关键miRNA。本研究解析了鸡白痢沙门菌感染雏鸡的骨髓miRNA表达谱特征,为了解鸡白痢沙门菌和鸡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分子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为防控鸡白痢沙门菌感染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生长及增殖的影响。体外培养并鉴定兔BMSCs,用不同浓度的bFGF(5、10、20、40、80和100μg.L-1)作用于兔BMSCs,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生长及增殖情况。结果,经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分化反推法鉴定所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TT法结果显示,bFGF浓度为80μg.L-1时细胞的增殖能力最强(P<0.01),在培养第3天即出现显著的促增殖作用(P<0.01);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bFGF组BMSCs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bFGF有促进体外培养兔BMSCs增殖的作用,浓度为80μg.L-1时促增殖能力最强,可以作为体外扩增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鸡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的体外诱导培养方法,并分析鸡树突状细胞(DCs)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将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的鸡骨髓细胞经差速贴壁纯化后获得单个核细胞,然后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体外诱导分化,细胞培养后第7天再加入脂多糖(LPS)继续培养48 h刺激成熟,分别于倒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变化观察,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对鸡骨髓源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鸡骨髓细胞培养7 d后,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表面长出树突状小突起,细胞表面高表达MHCⅡ和CD11c分子,经LPS刺激后,突起伸长变粗,扫描电镜观察呈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细胞表面MHCⅡ表达显著升高,依据上述方法成功获得大量而高纯度的鸡骨髓源树突状细胞,为进一步研究禽类DCs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某些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