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世民  白秀梅 《农技服务》2010,27(1):162-162,166
农村自动广播系统由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平台、农村信息机、连接设备和农村有线广播4个部分组成。气象部门可以利用农村自动广播系统把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村和涉农企业的广大公众,从而基本解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将该系统的组成及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凌旺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00-14801
叙述了农村气象及其预警广播信息的网络发布和接收原理,介绍了运用ASP调用MAS系统的短信息发送接口函数,实现农村气象信息广播发布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气象预警大喇叭在农村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农民是迫切需要气象灾害信息服务的群体。气象预警大喇叭是辽宁省营口市农村气象预警信息的主要发布手段之一,具有系统管理、系统监控、终端管理、终端监控和信息发布管理等功能,且结构简单,易安装,操作简便,受众面广,能快速有效播放发布突发性灾害事件预警信息,有助于村民在第一时间接收到预警信息,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实现了营口市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系统最大化服务效益。  相似文献   

4.
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天气及气候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气象部门可以很准确地对全国各地的气象信息进行报道和预测,但是气象信息进农村仍然是一项亟待完成的工作,而目前气象信息走进农村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农村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进行信息发布。本文主要根据目前农村气象信息发布现状,对农村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应用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杨辉  刘威  黄思先 《农学学报》2016,6(10):88-91
为了提升气象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速度,以微博开放平台为基础,搭建微博发布后台,并利用气象部门现行业务的气象信息资源接口,组装数据,建立了气象微博发布管理系统。系统通过向微博发布后台发送请求,实现各类气象信息的智能微博发布。信息发送前通过对气象信息进行历史极值检验和逻辑审核、关键词审核、完整度审核,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发布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度。系统信息发布迅速,信息畅通,内容丰富,提升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诸暨市枫桥镇为调查对象,对当前农村气象信息应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制约农村气象信息应用的主要因素中,农民气象信息使用意识薄弱占3542%,农民气象信息获取意愿不强占2986%,年龄因素、气象预报准确率分别占1875%和1597%。要改善上述状况,建议加大开展农村气象信息应用的宣传力度,全力提升农村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意愿,提供精、细、准、专的气象信息,努力提高农村公众使用气象信息的意识,解破中青年群体制约农村气象信息应用的难题,为农村发布准确率更高的气象预报信息,从而全面增强农村气象信息应用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仍是气象服务工作的薄弱地带,存在着气象服务产品难以满足农村生产生活需求、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农村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农村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和知识缺乏等问题,气象部门应不断完善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拓宽农村气象信息发布渠道,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加强气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防雷知识宣传,增强农民防灾减灾意识等,促进农村气象公共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佛山市高明区"村村响"应急广播平台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发布快、针对性强、宣传功能多、绿色安全可控可靠等特点,高明区气象局正式启用该系统试播天气预报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弥补了农村地区接收信息慢的缺点,有效地解决了气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了广泛好评。该文介绍了佛山市高明区利用"村村响"平台发布气象信息的模式,及该系统在气象工作方面发挥的作用,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对气象预报的需求比较大,但实际情况是农村的气象灾害预报和预防都是气象工作的薄弱环节。针对此种情况,要加强气象大喇叭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通过气象大喇叭预警系统,将系统管理、监控、信息发布等构建成简单的易操作的信息及时发布,以帮助农民在第一时间接收到预警信息,提高气象服务在农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气象大喇叭的功能特点、设计原理以及气象大喇叭对解决气象信息闭塞和预测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不畅的农村和偏远村庄的防灾减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广东农村会计信息平台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信息平台和农村会计信息平台有关概念和关系,然后就广东省农业信息化的基础,结合广东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提出广东农村会计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构想,认为在现有的村账镇管和组账村管的电算会计系统的前提下,采用多层结构的ISDN会计信息系统平台适合广东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丘陵山地农村雷击原因剖析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38-13239,13245
福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与盆地穿插其间,两大山带及其中间长廊状谷地所形成的马鞍状地形,导致强对流天气的多发,雷电灾害的频繁。笔者通过对福建省丘陵山地雷电活动的地域、时间分布规律的研究,从农业生产现状、农村建筑物防雷装置现状、农民的防雷意识、农村雷电安全管理等方面剖析丘陵山地农村雷击原因,进一步从加强防雷宣传、增强农民的防雷意识,建立农村防雷减灾管理体系,完善建筑物防直击雷装置,建设农村防雷安全设施等方面提出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谈基于Web的设施农业气象信息监测与预警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提出了基于Web的设施农业气象信息监测与预警系统。即实时采集温室中气象数据,通过GPRS无线专网自动传输到服务器上,并且在Internet网络上实时发布实时气象监测信息、监测图片、温室气象预警信息、天气预报等服务。该系统用ASP、ADO、FushionChart等技术将实时资料、历史资料、气象预报信息等以Flash动画的形式显示;方便用户直观地了解温室的实时气象信息、及时掌握温室的气象预警、预报信息。为农户科学管理温室、科学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郑小华  朱琳  陈明彬  杨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5047-15049
秦巴山区中药材服务系统以DELPHI、VB、SQL、Mapobject为基础开发工具,依托气象信息网络,建立陕南中药材气象信息服务业务系统。系统是集主栽中药材区划、关键生育期适宜气象条件及主要气象灾害、中药材气候生态监测、实时气候资源动态监测和高产栽培措施为一体的管理、查询、分析和预警系统,以为陕南中药材从生产基地的选择到关键生育期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预警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提供全方位系列服务。  相似文献   

15.
董海涛  刘飞  王明宏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128-7130,7138
为充分发挥辽宁省地面气象观测网作用,使业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各地发生的天气实况信息,对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天气现象观测记录进行二次编码处理,及时准确地传输到省级部门进行集中处理,加以应用。即时天气现象报告设计是以地面气象观测相关技术规范为基础,采用VB6.0语言平台开发,实现了天气现象报告的制作与传输,并基于气象内部网络以WEB方式发布即时天气现象实况信息,为不同岗位的业务和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6.
农村干部群众信息素养培养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农村信息化框架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升农村干部群众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是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系统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清  何金伟  魏旭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301-7302
介绍了一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系统——OSDS2.0,该系统将作业决策指挥系统与“XR-08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终端”进行软硬件集成,提高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的及时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农业院校图书馆对农村知识服务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正在向知识经济型的社会迈进,知识经济型社会要求图书馆提供更多的知识服务,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奠定了知识服务的硬件基础。对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进行了比较,并对农业院校图书馆对新农村知识服务模式进行了相关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中国传统村镇管理系统设计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中国在经济村落保护方面的薄弱环节,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GoogleAPI技术与SupermapIServerJava2008开发平台,对中国传统村镇WEBGIS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现进行探讨。通过对中国传统村镇WEBGIS管理平台的构建,提高了基本信息数据库数据的采集、更新及入库效率,进一步节省了工作成本,便于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决策,实现了部分工作的动态、分级及透明管理,对乡镇村落的现代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中国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的薄弱环节,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Google API技术与Supermap I Server Java 2008开发平台,对中国传统村镇WEBGIS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现进行探讨。通过对中国传统村镇WEBGIS管理平台的构建,提高了基本信息数据库数据的采集、更新及入库效率,进一步节省了工作成本,便于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决策,实现了部分工作的动态、分级及透明管理,对乡镇村落的现代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