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全杂1号是安徽银禾种业有限公司新近选育的优质、高产、大龄、强优势陆地棉杂交一代种。该品种2003年参加安徽省棉花新品种擂台赛,2004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区域试验,2005年因增产极显著,破格进入安徽省生产试验,2006年元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湖北农业科学》2012,(21):4883
品种来源: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用"67129"作母本,F-65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12001。品质产量:2010~2011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上半部  相似文献   

3.
豫杂0568是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棉花多抗育种研究室于2000育成,2002-2003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豫杂0568,审定证号:皖品审05100485.豫杂0568是一个集丰产性、多抗性、优质于一身的优良棉花新品种.适宜黄淮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的大部分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德棉800是合肥同富种子开发有限公司育成的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是1999年用从苏棉6号中选育的单株苏6作母本,用从泗棉4号中选育的抗病单株皖04作父本配制的杂交棉花新组合.经多年试验表现突出,2003年参加安徽棉花区域试验,2004年同步进入安徽省棉花生产试验,2005年元月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棉29.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评价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审定的棉花品种。[方法]分析棉花新品种的产量水平、纤维品质和抗性水平,结合安徽省的中长期棉花生产发展规划和国家棉花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找出安徽省棉花育种的不足和差距,提出提高安徽省棉花育种水平的对策。[结果]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共审定棉花品种54个,常规品种6个,杂交品种48个,安徽省自育审定的品种39个,外省在安徽省参试并审定的品种有15个。其中,由安徽省企业育成的品种占80%以上,种子企业成为棉花育种的主体。安徽省育成的棉花品种产量水平较高,优质棉育种取得进展,但在抗性上和铃重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该壮大充实棉花育种队伍;整合棉花科技资源,提升安徽省棉花科技水平;加大棉花科技投入力度;调整育种目标,提高育种水平,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加强棉花遗传育种基础理论的研究。[结论]该研究可以为今后安徽省棉花育种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中棉29(中抗杂1号)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P1和RP4(从中422品系选育而成)两个品系为亲本组配的高产、优质、抗虫和抗病的杂交种,1995-1996年参加全国抗虫棉区试,在区试中表现突出,1998年元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3月和5月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冀棉95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转基因高产抗病虫棉花品种,2002~2003年参加了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了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试生产试验,表现突出.2006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8.
鄂杂棉8号F1     
《湖北农业科学》2005,(3):38-38
品种来源:湖北省惠民种业有限公司用核不育系“太177A”作母本与“太029”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品种。原代号:太99-88。商品名:太D6F1。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4004。品质产量:F1代参加2002~2003年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纤维品  相似文献   

9.
宛棉9号(原名宛20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常规棉花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豫审棉2006008)。该品种适合河南各棉区春直播和麦棉套种。  相似文献   

10.
1品种来源 棉花新品种晋棉52号(原品系汾选33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8年以丰产、优质材料BD 111-1为母本,抗病、早熟材料抗124作父本进行杂交,2002年从F4中选出优异单株;2003年进行株行试验,表现比对照品种晋棉21号增产20%;2004年参加品鉴试验,2005-2006年参加品比试验,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特早熟棉花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1.
冀杂6268和冀杂1号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国家棉花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选育的杂交棉新品种,已分别通过安徽省棉花品种审定和国家棉花品种审定。三年来在安徽省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达10万余亩,为农民增收近1000万元,受到广大种植户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2.
鲁RH-1是山东省种子站牵头的棉花杂优组济阳鲁优棉花研究所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该品种参加了1997~1998年全国抗虫棉区域试验.1999年全国和山东省抗虫棉生产试验。2004年4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5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冀杂626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杂交抗虫棉新品种,已于2006年通过河北省和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冀审棉2006023和皖品审06100525)。同年引种到无为县示范,2007年作为安徽省良种补贴品种在该县试验示范。2008年作为安徽省良种补贴品种在无为县推广,当年冀杂6268在安徽省的种植面积迅速推广到7万亩,  相似文献   

14.
<正>品种来源: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冈173-6作母本,冈19-2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8005。品质产量: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  相似文献   

15.
鄂棉24     
《湖北农业科学》2005,(2):16-16
品种来源:鄂棉24是黄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泗棉3号”作母本与“87—28”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棉花品种。原代号“4007”。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4005。  相似文献   

16.
《湖北农业科学》2012,(14):3135
品种来源: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1892S作母本,R289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  相似文献   

17.
2006和2007年安徽省12个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方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52-14155
从产量、品质、抗性方面考察了2006、2007年安徽省12个棉花品种的区域试验表现,结合品种的特征特性,对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表现较好的有望杂2号、稼元216和禾杂2号等几个品种,为安徽省棉花品种的审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泗棉3号(原名泗阳263)系泗阳棉花原种场采用品种间杂交育成的抗病、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1993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试验鉴定表现1.高产稳产.泗棉3号于1990~1991年连续两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89.74kg,居各参试品种之首,超过对照品种泗棉2号.1992年参加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全流域各试点平均,泗棉3号亩产皮棉90.61kg,居各参试品种之首,比对照品种泗棉2号增产9.8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是1984年以来长江流域棉花  相似文献   

19.
滑玉16是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HF02—22为母本,自选系H473—2为父本杂交而成。2006年参加安徽省预试,2007—2008年参加安徽省低密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安徽省低密生产试验。同时进行抗病性鉴定和品种分析,结果表明滑玉16是一个高产、优质、多抗的玉米新品种,2010年5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玉2010001)。  相似文献   

20.
泗阳331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育成的抗枯萎病、中早熟、高产棉花新品种。199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1997年参加了全国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近年来在江苏及邻近省种植面积稳定扩大,并已成为有关市(县)棉花生产的主要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