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我国果业生产现状自50年代以来,世界果品生产经过发展与竞争,虽有起伏,但总趋势是相对稳定的,第三世界果树发展较快,巴西、印度和中国成绩极为突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7年世界水果(不包含瓜类)总产量已达49971.1万t,中国产量居首位,达9441.8万t,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18.9%。其次是印度5114.2万t和巴西3681.8万t,美国2496.2万t居第4位。印度主产香蕉、柑桔和苹果,巴西主产柑桔、香蕉,美国主产柑桔、苹果、葡萄和桃,我国主产苹  相似文献   

2.
1.福建省柑橘生产及出口现状1.1福建柑橘生产现状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占世界水果总产量22%。世界柑橘中甜橙占63%,主产国为巴西和美国;宽皮橘占17%,主产国为中国和西班牙等地中海国家。北半球的美国和西班牙为我国主要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苹果总产大幅度增加,国内市场将出现严重的饱和局面。了解我国苹果出口现状和制约因素,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将是扩大苹果销售、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1 我国苹果出口现状 1994年世界苹果总产4889万t,其中我国总产1113万t,占世界总产的22.77%,居世界苹果主产国之首。当年世界苹果出口量427.8  相似文献   

4.
非洲荔枝生产集中在南部非洲的温暖亚热带地区,也是南半球最大的荔枝产区,包括马达加斯加、南非、毛里求斯等国家。其中,马达加斯加是非洲最大的荔枝生产国,荔枝栽培面积2万余hm2,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年产荔枝7万~10万t,年出口量35万~4万t,主要出口欧洲和北美市场,其中,欧洲市场占其出口量的75%;  相似文献   

5.
我国果树产业出口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果树产业出口现状 据最新统计.我国果品总产量已突破900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15%。果园面积超过1000万hm^2,是世界第一果品生产大国。至少有9种果品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分别为苹果、梨、桃、荔枝、龙眼、柿子、枣、草莓、猕猴桃。  相似文献   

6.
<正> 法国农业部蒙托邦农业专科学校的彼·勃朗舍(Patrice Blanchet)先生于1990年5月27日~6月2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并介绍了有关法国的果树生产概况法国是世界上水果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主产苹果、桃、梨、樱桃、杏、柑桔、猕猴桃等.水果出口占总产量的80%,出口的对象主要是欧洲共同体.果实的生产、采收、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一体化,十分便利.  相似文献   

7.
出口量少我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总产量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15%,但我国水果出口量却很少,出口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2002年,我国出口水果199.4万t,只占同年全国水果总产量6809万t的2.93%;2003年,我国水果总产量预计将达到7000万t,但1—11月也仅出口226.5万t,预计全年水果出口250~260万t,约占总产量的3.57%~3.71%。  相似文献   

8.
荔枝营养丰富,为我国岭南特色水果,在世界各地享有较高声誉。尽管我国已加入了WTO,但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进口国的技术壁垒,这一特色名优果品出口数量一直不大。在各地荔枝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为保护果农生产积极性,打破进口国技术壁垒,促进岭南荔枝走向世界,深圳市农林渔业局会同深圳市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决定建立出口荔枝生产基地,并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于2003年4月出台了《深圳市荔枝出口生产基地认定实施方案》。目前,深圳已成为全国第一批实施荔枝出口生产基地注册的地区,并正在开展龙眼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注册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9.
黄君章 《广西园艺》2004,15(4):20-22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浦北的荔枝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但近年来,荔枝增产却不增收,主要是种植品种单一,产品集中上市,果树大小年结果严重,外观与品质欠佳,保鲜、包装、加工滞后。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荔枝在国际上的竞争问题更加突出,为了巩固和发展这一特色产业,现就浦北的荔枝生产面临的问题作出如下分析。1 浦北荔枝生产的现状据2 0 0 2年统计浦北县荔枝总面积2 .2 7万hm2 ,总产量为3.16万t,是历年来的最高产量,今年估计总面积达2 .2 9hm2 ,总产量为3.2万t。在2 .2 9万hm2荔枝中黑叶荔枝等…  相似文献   

10.
梳理了2001—2020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热带水果贸易发展及演变历程。结果显示:中国进口的热带水果大部分来自于东南亚国家,2020年中国进口东南亚热带水果总量和总额分别为436.9万t和56.50亿美元,分别占中国进口世界热带水果总量和总额的90.69%和93.02%;泰国、越南是中国热带水果主要贸易国,越南是火龙果、西番莲、荔枝和芒果的主要进口国,泰国是榴莲、莲雾、番荔枝、龙眼、红毛丹、山竹的主要进口国,菲律宾是鳄梨、菠萝和香蕉的主要进口国,而中国芒果和菠萝主要出口至越南,中国荔枝主要出口至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鸣  穆月英 《中国蔬菜》2018,1(12):54-60
中国是世界上的蔬菜生产大国和蔬菜出口大国。200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协议共同建立所辖人口数量最多、在发展中国家中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本文以此为背景,在分析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扩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是,贸易双方国家GDP总量、地理距离、CAFTA贸易环境、自身国家蔬菜单产(生产技术)等对中国与东盟的蔬菜出口贸易影响显著,同时通过贸易潜力测算前瞻性地分析出中国对东盟的蔬菜出口贸易前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蔬菜种子进出口贸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孟玉  张红生 《园艺学报》2006,33(6):1253-1258
 通过对我国2003~2005年蔬菜(含西瓜甜瓜) 种子进出口贸易统计资料的分析, 概括了我国蔬菜种子进出口贸易的市场结构和走势、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形式, 评估了影响我国蔬菜种子进出口贸易的一些重要国家和地区, 提出了我国今后蔬菜种子进出口贸易的目标市场和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
荔枝、龙眼属间远缘杂种的获得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荔枝品种紫娘喜为父本,龙眼品种石硖、早熟龙眼、古山二号为母本,以及以紫娘喜为母本,石硖龙眼为父本,进行了远缘杂交研究。通过混合授粉和多组合杂交的方式,改善了属间杂交组合的不亲和性。结果表明,在紫娘喜×石硖、石硖×紫娘喜、早熟龙眼×紫娘喜以及古山二号×紫娘喜4个杂交组合中共获得杂交苗35株,经SRAP-PCR分析,在紫娘喜×石硖组合中鉴定出2株真杂种苗,杂种苗生长健壮,叶片宽大。研究的形态学和分子标记分析均显示获得了荔枝和龙眼的属间远缘杂种。  相似文献   

14.
荔枝、龙眼叶片表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荔枝、龙眼各3个品种的叶表皮。结果表明, 龙眼叶片上表皮角质层平均厚度2.36μm , 显著大于荔枝(1.93μm) 。荔枝、龙眼叶片下表皮具有大量的乳状突; 乳状突的密度, 荔枝为7 855.1个/mm2 , 龙眼为7 708.8个/mm2 ; 荔枝的乳状突呈近半圆形, 宽9.55μm, 高5.71μm; 龙眼的乳状突为长形, 宽5.94μm, 高10.38μm; 荔枝、龙眼气孔长×宽分别为6.98μm ×3.09μm、7.14μm×2.30μm。荔枝、龙眼表皮结构特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了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发现近年来在占我国和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出口份额排在前十位的国家中,大部分是东南亚国家。分析了我国向"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进出口特征,可以看出,我国和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贸易在逐渐提高,大部分伙伴国处于对于我国食用菌产品贸易净进口的地位;我国向"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出口的食用菌种类通常为干制食用菌、块菌与干木耳等;我国与"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食用菌贸易总额很高,且呈上升趋势。通过HM指数对我国和沿线国家间相互贸易依赖程度进行计算,发现近年来,前十位贸易沿线国家的进出口额占我国食用菌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逐渐升高,表明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的贸易逐渐加强。分析了我国在食用菌贸易方的劣势,针对质量问题与政策支持问题给出相应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任慧 《北方园艺》2020,(5):158-164
在分析中国与中亚五国蔬菜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引力模型方法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亚五国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因素对中国和中亚五国蔬菜出口贸易分别具有2.53%和0.04%的正向影响,位置因素对中国与中亚五国蔬菜贸易也产生正向影响,中国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位置因素及需求结构的差异对中国与中亚五国蔬菜贸易分别产生0.41%、1.14%、0.21%和0.33%的负向影响。中国对中亚五国蔬菜出口贸易潜力值各不相同,分国家来看,贸易不足与贸易过量分化明显,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贸易潜力值较小,发展潜力巨大。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存在贸易过剩情况,仍需再造潜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韩两国食用菌生产和贸易竞争关系,利用联合国商品与贸易统计数据,从两国食用菌贸易总量、食用菌种类、运输方式和进出口贸易国家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开拓国际贸易市场的一些方法,为提升我国食用菌国际贸易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产业作为绿色低碳和生态高效产业的代表,为系统了解食用菌产业的贸易特征,通过利用2000年~2014年度中国食用菌产业数据,对食用菌出口总量和创汇值、主产省区、贸易商品结构、贸易国别(地区)结构等展开时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食用菌出口总体形势作出预测。结果表明,近10年间食用菌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呈现波动性增长趋势,其中中部、东部省区出口规模增长,表现稳健;中国食用菌出口品种较多,输出地分布在亚洲、美国和欧洲地区,但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主要出口产品为蘑菇罐头和干香菇,重点出口品种需进一步优化;根据预测,2030年时,中国食用菌出口量和出口额将分别达到82.56万t和48.8亿美元,将进一步巩固中国作为食用菌出口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虽然中国食用菌产能已居世界前列,但食用菌的出口贸易却很低,"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用菌出口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企业的产品创新、我国食用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但由于起步较晚、主导品种不明确、管理技术体系落后、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包括(:1)尽管采收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但单位面积产量低,而且生产总量占水果总量的比例仍然很小(;2)果实品质较差,进口单价始终高于出口单价,进出口贸易逆差明显。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猕猴桃生产、贸易数据的统计分析和产业调研,总结产业发展现状,梳理出我国猕猴桃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为促进我国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