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肃地区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小麦条锈病菌主要在海拔2300公尺左右的晚熟春麦和海拔1400-1500公尺以上的自生麦苗上越夏。根据自然地理区划、越夏特点和菌源传布作用等,初步将甘肃省的越夏地区划分为以下四个区:(1)陇东晚熟春麦及自生麦苗越夏区;(2)洮岷晚熟春麦及自生麦苗越夏区;(3)陇南半山地带自生麦苗越夏区;(4)天祝高寒山区晚熟春麦越夏区。这四个越夏区中以洮岷越夏区的菌源最多。  相似文献   

2.
甘肃平凉地处小麦条锈病病菌越夏、越冬的桥梁地带,是我国小麦条锈病菌的主要菌源地之一。越夏菌源量多寡,对该地乃至全国冬麦区秋季和来年春季发病程度影响很大。2004年在当地海拔1450m以上的条锈病越夏区自生麦苗上条锈病严重发生,发病范围之广和发病程度之重,在本市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小麦条锈病越夏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近年小麦条锈病在河南省发生为害新特点,为了弄清该病病菌是否能在本省越夏,为开展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于2004~2009年进行了本项研究工作。调查研究结果证明,小麦条锈病病菌能在本省豫北、豫西海拔1 100 m以上地区越夏。越夏后的条锈病病菌能侵染当地和豫西南地区的小麦秋苗,引起冬前发病和春季流行。自生麦苗是条锈病病菌越夏的主要寄主。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德宏州小麦条锈菌越夏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条锈菌越夏菌源量直接影响着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流行。为了明确云南省德宏州是否是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菌源地,2010年和2011年在德宏州芒市江东乡海拔1 600、1 700、1 800、1 900m和2 000m处设置了小麦条锈病菌源观察圃,对观测圃中小麦品种和周围落粒自生麦苗上条锈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实时记录各观察点的温湿度。结果表明:(1)海拔2 000m的菌源观察圃能观测到小麦条锈菌越夏和越冬的情况,越冬菌源量和春季条锈病的发病情况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2)海拔1 900m及以上的地区最高日平均温度和旬平均温度均低于22℃,为小麦条锈菌的越夏区域;1 600~1 900m的区域内其最高日平均温度在22℃至25℃之间,最高旬平均温度均大于20℃小于23℃,符合小麦条锈菌越夏的理论温度要求;并且海拔1 900m及以上地区的菌源观察圃中可观察到小麦条锈菌越夏。以上结论证实了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是小麦条锈菌的越夏菌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阿坝州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9—1985年在四川省阿坝州越夏区进行条锈病发生规律调查。该地区海拔2900米以上的晚熟小麦约2.5万亩,条锈病持续发生至9月下旬,为自生麦苗和部分早播秋苗提供菌源。自生麦苗的发病面积近3万亩,其中休闲地约2.5万亩,主要分布在松潘、黑水2400—2900米地区,自生麦苗较多,发病较重;荞麦复种地约4000亩,主要分布在黑水、茂汶和汶川等地1700—2500米地带,自生麦苗较少,发病较轻。自生麦苗提供菌源的关键时期是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秋苗发病面积约3.7万亩,主要分布在松潘、黑水2700—2950米地带,自9月中旬至12月下旬不断发生流行,而以8月中旬至9月中旬播种的秋苗发病较重,菌源较多,这在越夏菌源传播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条锈菌在阿坝州又可越冬,构成周年侵染循环,常年流行,这不仅严重危害当地小麦生产,而且向广大冬麦区秋苗提供大量菌源。因此,综合治理阿坝州越夏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全国冬小麦秋苗均可遭受来自西北和西南越夏区条锈菌的侵染与危害, 条锈菌在寄主上进一步繁殖和发展, 引起本地或者外地小麦条锈病流行。不同麦区秋苗条锈病发生时间、发生程度及其菌源传播规律各不相同, 年度间亦存在差异。根据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频率、病菌越冬和越夏情况、秋季菌源和春季菌源的有无与多少、提供时间及其影响范围与作用, 结合地理生态条件、气候特点、小麦种植区划与栽培模式等, 将中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区域划分为8个明显不同的生态区系, 即关中、华北春季流行区; 成都平原、江汉流域冬季繁殖区; 西北、川西北越夏易变区; 云贵高原越夏冬繁区; 新疆冬春麦常发区; 西藏高原青稞、小麦常发区; 南方晚播冬麦偶发区; 内蒙古、东北春麦偶发区。通过病害实地调查、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高空气流轨迹分析, 进一步揭示了区间菌源传播关系。陇南、陇中、陇东、宁南、海东、陕西宝鸡以及川西北和云贵高原等地区离越夏区较近, 冬小麦播种较早, 秋苗条锈病发生早、发病重, 秋季随西北气流传播到平原冬麦区和海拔较低的冬麦区侵染危害秋播麦苗, 其菌源数量对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中国小麦条锈病的秋季菌源基地, 面积约67万hm2; 成都平原、江汉流域、陕南、豫南、云贵坝区等麦区, 离条锈菌越夏区相对较远, 小麦播种期也较晚, 秋苗发病较晚较轻, 但冬季气候温和, 雨露条件充沛, 条锈菌在冬季可以不断侵染和繁殖, 在早春可积累大量菌源, 然后向北部和西部广大麦区扩散传播, 引起小麦条锈菌春季侵染, 是中国小麦条锈病的春季菌源基地, 面积约200万hm2。云贵高原越夏冬繁区可为我国广大麦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麦区提供部分菌源, 荆州等鄂东南地区是云贵菌源向长江下游麦区传播的中转站。云南与甘肃之间存在大量的基因流, 推测云南可能是中国小麦条锈菌重要的起源中心。西南和西北秋季菌源对长江流域麦区的相对重要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相似文献   

7.
平凉地区小麦条锈病预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据科研、测报部门多年的研究和观测,平凉地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有以下特点:(1)条锈菌主要在自生麦苗和晚熟冬春小麦上越夏,越夏数量与7月中旬至8月下旬五旬气温之和呈负相关,气温越高、越夏菌量越少,若五旬气温之和超过100℃,锈菌则难以越夏;(2)当秋播冬麦出苗后,条锈菌即行侵染,经增殖、扩散传播到陕西等其他冬麦区;(3)小麦条锈菌在本区域可以越冬,越冬数量取决于冬前菌量和冬季降雪情况。如果秋苗发病严重,冬季降雪早、积雪时间长,越冬菌量就多;反之,越冬菌量就少;(4)春季条  相似文献   

8.
1996年岷县晚熟春麦区小麦条锈病暴发流行及原因浅析魏周全(甘肃省定西地区植保植检站743000)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岷县晚熟春麦区严重发生,特别是1996年暴发流行,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岷县也属于洮、岷晚熟春麦越夏区,其条锈病的流行与否,对小麦...  相似文献   

9.
小麦叶锈病是四川冬、春麦上的常发病害,但仅在局部地区偶尔流行;叶锈菌在盆地内以夏孢子越冬,仅很少夏孢子能越夏,其主要越夏场所在海拔800~3 500 m地区的各类小麦上,而在1 900 m海拔地区、6~8月均温19.5℃的地方越夏菌量最大,呈显著优势。小麦秆锈病则是春麦区偶然流行的病害,其在盆地内常年无越冬菌源,但可在盆地内直至3 500 m海拔地区的小麦上越夏,其中以1 500 m以下,特别是700 m左右,6~8月均温23℃的地方越夏菌量较大。  相似文献   

10.
甘肃陇东1990~1994年小麦条锈病流行状况分析李刚(甘肃省植保植检站,730000)甘肃陇东是我国小麦条锈病北方麦区的传播桥梁区。该区小麦条锈病的春季流行不仅直接影响当地的小麦生产而且对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晚熟冬春麦条锈病的流行程度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甘肃陇南陇东小麦条锈病2003年秋季病情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陇南和陇东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病菌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越夏和越冬区。当地秋季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对全国广大冬麦区秋季发病和翌年春季流行具有重要作用。为科学分析、准确预测未来小麦条锈病发生趋势,2003年11月13~21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甘肃、陕西、四川、湖  相似文献   

12.
对持续控制陇南小麦条锈病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南为我国条锈菌的主要越夏区 ,是导致我国中部麦区秋苗发病并进一步引起东部广大麦区发病的主要菌源基地。由于小麦在陇南不同海拔高度垂直种植 ,病菌在区内能顺利完成越夏、越冬和周年循环 ,有利于新小种的产生、保存和发展 ,致使陇南成为我国小麦条锈菌易变区和新小种的策源地。因此治理好陇南条锈菌越夏易变区 ,可大大减少向中、东部麦区提供的菌源 ,阻滞病菌变异和发展的机会 ,这不仅控制了本地区的条锈病的流行 ,也将保护东部麦区和西部春麦区 0 13亿hm2 小麦免受条锈病危害。可见 ,陇南是我国控制条锈病流行关键性地带。近年来 …  相似文献   

13.
2007-2009年,对甘肃省中部麦区小麦条锈病越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条锈病菌在定西、临夏等中部麦区海拔1 718~2 350 m地带自生麦苗上可顺利越夏,病田率和病叶率分别为63.0%~80.0%和1.05%~5.80%,其越夏菌源量比陇南更大,是当地秋苗发病的初侵染源;秋苗病情调查结果表明,中部麦区秋苗病田率和病叶率均高于同期陇南麦区;品种抗性监测结果发现,34个供试品种(系)在中部麦区和陇南麦区的抗条锈性表现基本一致,部分品种发病程度重于陇南麦区。表明甘肃省定西、临夏等中部麦区已成为陇南小麦条锈病越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还对中部麦区越夏菌源的影响、作用及品种抗性变异因素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2007-2009年,在甘肃天水对不同生态条件及海拔高度的小麦白粉病菌进行了闭囊壳形成率观察、模拟病圃试验及越夏调查,结果表明: 小麦白粉病菌有性时期最早在扬花期开始出现,不同抗性类型品种、不同生态条件下出现的迟早和形成量的多少有较大差异。小麦白粉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天水市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生麦苗上越夏,是当地秋苗发病的初侵染源。二阴山区高海拔地区病叶率高于川道及低海拔地区。闭囊壳在正常年份只侵染自生麦苗,在整个侵染循环中仅起着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划及菌源传播路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四川省是我国小麦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end f.sp.tritici Eriks的菌源地和常发区,近10年秋苗病害始见期提前、流行期加长、危害损失呈上升趋势.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全省132个小麦主产县(市、区)1987-2006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域可划分为川西北越夏区、川西南越夏及冬繁区、盆地冬繁区和川东南春季流行区.GIS软件分析发现病菌孢子在四川盆地内的传播路径为沿岷江、涪江、沱江和嘉陵江等4条河流自北向南、自西向东传播.  相似文献   

16.
近年云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小麦主要分布在滇中、滇西、滇东南地区,常年播种面积40万~60万hm2。1998年小麦条锈病流行,发生面积4.17万hm2,为前5a平均值的3倍,损失粮食达2.18万t,为前5a平均值的9倍,成为1998年全省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1 发生流行原因分析1.1 近年越夏菌源量大 夏季在海拔1800~2400m麦区落粒自生麦苗上有条锈病菌越夏。1982~1996年8~9月通海县扬广镇2220~2300m海拔的麦茬复种地定期调查,只查到叶锈病,未查到条锈病。1997~1999年查到大量条锈越夏…  相似文献   

17.
甘谷县小麦条锈菌小范围传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小麦条锈病是由活体专性寄生菌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侵染引起的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Wan et al.,2004)。其能否成功越夏是制约我国小麦条锈病周年循环的关键环节。而陇南天水地区地形复杂,夏季冷凉,海拔差距较大,不同海拔小麦生长季及自生麦苗之间存在重叠,有利于小麦条锈菌的越夏和  相似文献   

18.
黔西部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考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黔西部小麦条锈病菌越夏情况,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菌在贵州西部赫章等地海拔1 700 m以上地区能够安全越夏,越夏面积约3.3万hm2,其越夏菌源能够与当地秋苗衔接,引起秋苗发病。  相似文献   

19.
 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在湖北省西北部包括郧阳和神农架两地区,在海拨1700-2050公尺的高山地带,七、八月份最热一旬平均气温,18.7~19.7℃,虽条锈菌可越夏,但很困难.广泛调查残余的绿色小麦、黑麦植株和自生麦苗都没有发现条锈病,不能为本省广大冬麦秋苗提供越夏菌源。调查了十多种禾本科杂草,其中仅在甜茅(Glyceria sp.)上发现很少条锈病夏孢子堆,室内接种可侵染小麦,但在条锈病流行中没有发现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韩相鹏 《植物保护》1997,23(3):10-10
1996年陇中高寒阴湿区小麦条锈病发生严重甘肃定西南部海拔1900~4000m的高寒阴湿区,年平均气温为1.1~6.6℃,降水量550~980mm,属晚熟春麦区。近几年小麦条锈病发生较重,对本区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并在夏季为临夏、甘南等地春麦区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