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题录杨梅树叶、皮、根部精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物质高温预处理对木聚糖酶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的促进作用松香基聚葡萄糖苷的合成及性能(英文)漆酚金属聚合物催化合成醋酸异戊酯的研究漆酚镨高聚物的表征与特性聚戊烯基磷酸酯的合成机理与化学特征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耐盐高吸水树脂的研究臭氧化对活性炭表面化学结构及Cr6 吸附性质的影响桐油氧化引发苯乙烯-桐油共聚物合成与降解的研究NMR法研究我国主要植物胶资源的多糖化学结构聚合松香钙固定化淀粉酶的研究椰壳热解炭化热分析研究大孔树脂对印楝素A吸附纯化的研究聚氨酯木材胶粘剂的…  相似文献   

2.
α-蒎烯与苯乙烯的自由基共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研究了α-蒎烯与苯乙烯的自由基本体共聚反应。从~1H NMR谱、IR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溶解度和特性粘数等方面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共聚反应机理,探讨了共聚单体投料比、聚合时间、聚合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共聚反应的影响。α-蒎烯与苯乙烯共聚产物,可望成为萜烯树脂系列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拓展桐油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制备了聚桐油基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1(TMA1),并通过狄尔斯-阿尔德(Diels-Alder)反应制备单体2(TMA2),研究了桐油基单体自由基聚合的特性及与其他乙烯基单体共聚的特性,制备了一系列热塑性桐油基高分子.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化学结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确...  相似文献   

4.
苯乙烯改性桐油基醇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酮油和苯乙烯为原料,合成苯乙烯改性酮油基醇酸树脂。研究了桐油和苯忆烯含量对改性醇酸树脂性能的影响,并对改性树脂的分子质量、涂膜性能和红外光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苯乙烯改性桐油基醇酸树脂涂膜具有快干、高硬度和耐水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在生漆与聚合桐油的混合阶段,引入了高速分散搅拌,研磨两种方法,从而使生漆与聚合桐油的偶连更加紧密,分散更加均匀,从而达到干燥时间短,涂层均匀,性能稳定。试验表明:基于生漆与桐油的成本差距巨大的考虑,按照经济性与技术性相统一的原则,认为在春秋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搭配比例是4∶6,在夏冬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搭配比例是6∶4。通过涂刷,涂层表面的物理性能漆膜附着力达到国标1级,抗冲击性60~70 cm,涂层表面硬度达到了国标铅笔2 H,表面光泽度120%,柔韧性1.0 mm。进行的耐碱性、耐酸性、耐盐性、97﹟汽油、沸水中进行耐腐蚀性以及在200℃时的耐热性的性能测试,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4种催干剂异辛酸稀土(REI)、异辛酸钴(CI)、高效催干剂M2203和CQ-150B单独或配合使用时对桐油和聚合桐油催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时聚合桐油黏度为15 520 mPa·s,比桐油黏度(160 mPa·s)有明显增加;20℃时聚合桐油的干燥时间为72 h,较桐油干燥时间(168 h)明显缩短。异辛酸稀土和异辛酸钴单独使用时,催干效果明显低于M2203和CQ-150B;0.6%的异辛酸稀土与0.010%的异辛酸钴复配的复合催干剂,催干桐油的表干时间、实干时间分别为2和2.5 h,硬度等级为4H,附着力等级为1级;催干聚合桐油的表干时间、实干时间分别为0.67和1 h,硬度等级为5H,附着力为1级。与高效催干剂M2203和CQ-150B相比,复合催干剂色泽浅,与桐油相容性好。FT-IR和TG表征分析表明:复合催干剂催干制备的桐油漆膜交联度高、热稳定性好,该复合催干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桐油催干剂。  相似文献   

7.
桐油酸酐酰亚胺环氧树脂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桐油、双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及环氧树脂为基本原料,合成了具有较好耐热性的桐油酸酐酰亚胺环氧树脂.重点讨论了不同原料,如桐油、马来酐、双马来酰亚胺及环氧树脂的用量、固化反应温度及固化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树脂耐热性的影响.当桐油、双马来酰亚胺、马来酐和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0.25∶0.2∶0.4,150 ℃烘烤5 h固化时,所得树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温度指数(T20000)可达160.8 ℃.  相似文献   

8.
桐油包膜材料在土壤中的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桐油为包膜材料,利用盆栽土壤试验法,并引入土壤降解、失重率测定方法,研究桐油包膜材料在土壤中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桐油包膜材料随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增加,降解速率加快;土壤pH值增加,降解速率减慢。用动力学方程C=Ce-kt曲线模型进行模拟,土壤含水质量分数20%时,半衰期116 d;土壤含水质量分数30%时,半衰期只有52 d;当土壤温度从15℃上升到35℃时,降解速率常数从0.003 6 g/d上升到0.008 9 g/d。土壤pH值从4.0上升到6.0时,速率常数下降0.009 2 g/d。  相似文献   

9.
桐油酸酐酰亚胺酚醛树脂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桐油、马来酸酐、双马来酰亚胺及酚醛树脂为基本原料,合成了具有较好耐热性的桐油酸酐酰亚胺酚醛树脂.重点讨论了不同原料,如桐油、马来酸酐、双马来酰亚胺及酚醛树脂的用量、固化反应温度及固化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树脂耐热性的影响.当桐油、双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和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0.2:0.15:0.25,170℃烘烤4h固化时,所得树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温度指数(T20000)可达165.8 ℃.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环己烷为连续相,Span 80/Tween 80为分散剂,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技术,合成疏水缔合阳离子淀粉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对接枝性能的影响及溶解性能。并用IR、X衍射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可使聚合反应低温快速进行,在m(St)∶m(AM)∶m(DMDACC)∶m(OA)为4∶7.4∶1.5∶0.6时,引发剂用量3.1 mmol/L,30℃反应3 h,单体转化率92.6%,接枝率53.8%,粘均相对分子质量(MV)3.26×106。  相似文献   

11.
油桐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制订说明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油桐是我国特有的工业用油料树种。桐油是大宗传统出口商品,誉满全球。油脂碘价在130即为干性油。桐油碘价高达160以上,是优质干性油。为规范油桐生产和桐油等级及适应外贸出口的需要,必须制订油桐产品质量等级标准。本标准包括桐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桐油质量等级2部分。  相似文献   

12.
陕南是中国油桐第四大产区,栽培面积一直居全国前列。针对该区因经营管理技术而造成的桐子和桐油产量较低且难以提高问题,从选种造林、树体培养与管理、桐农间作、林地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方面,提出陕南油桐丰产经营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13.
拟通过精馏法催化裂解工艺和酯化后处理工艺联用,制备低含氧量的替代柴油燃料油.采用自组装精馏法催化裂解反应装置,CaO催化剂,考察了催化裂解对裂解产物(裂解油)组分的影响.GC-MS和凝胶色谱分析显示:精馏法催化裂解工艺可有效控制裂解油的分子组成,降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裂解产物的部分燃料油性能分别为:酸值59 mg/g,密度825 kg/m3、黏度4.07 mm2/s、热值41 kJ/g、冷凝点-43℃、冷滤点-22℃.裂解油经催化酯化后处理后,经FT-IR和GC-MS分析表明,其组成主要为碳链小于C24的烷烃、烯烃化合物,长链烃含量减少,C16以下的短链脂肪酸甲酯明显增多;酸值降至2.9 mg/g,羧酸含量显著降低,燃烧热值增大,进一步提高了燃料油品质和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拟通过精馏法催化裂解工艺和酯化后处理工艺联用,制备低含氧量的替代柴油燃料油。采用自组装精馏法催化裂解反应装置,CaO催化剂,考察了催化裂解对裂解产物(裂解油)组分的影响,GC-MS和凝胶色谱分析显示:精馏法催化裂解工艺可有效控制裂解油的分子组成,降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裂解产物的部分燃料油性能分别为:酸值59 mg/g,密度825 kg/m3、黏度4.07 mm2/s、热值41 kJ/g、冷凝点-43℃、冷滤点-22℃。裂解油经催化酯化后处理后,经FT-IR和GC-MS分析表明,其组成主要为碳链小于C24的烷烃、烯烃化合物,长链烃含量减少,C16以下的短链脂肪酸甲酯明显增多;酸值降至2.9 mg/g,羧酸含量显著降低,燃烧热值增大,进一步提高了燃料油品质和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油桐LEAFY同源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植物LEAFY(LFY)同源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合成1对简并引物,利用该引物通过PCR技术从油桐基因组DNA中分离出1条长约1050bp的LFY同源基因(TUNGlfy)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LFY基因表达特性及其与油桐成花生物学的关系打下基础.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片段长1059bp,在中间有1个长639bp的内含子,前面的外显子长294bp,后面的长126bp,共编码135个氨基酸,拼接位点与其它植物的LFY同源基因一致;其推导蛋白质序列与其它植物LFY同源基因的相似性为88%~97%,其中与毛白杨的相似性最高,达到了97%,推测它们具有相似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以桐油样品为对象,测试其折光指数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对所得数据通过F检验来判断样品的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桐油均匀性样品可用于植物油实验室间比对的水平测试.  相似文献   

17.
利用引种省内外油桐主产区优良光桐品种杂交选育的优良单株后代14个F_2代单株家系和省内选优获得的41个优株家系及立枝桐品种进行推广栽培试验。在200多亩林地上结合生产测定良种的增产效果,增产达39~248%。在推广试验中继续进行选择提高。利用F_2代和F_3代的相关估计单株产果量的遗传力h~2=0.455。进一步选择的5个最优家系的遗传增益(相对值)凸G′_I=31.7%;其下一代的育种植(?)_A=11.5kg(4~6龄单株产果)。为今后的良种推广,为保存和进一步提高油桐优良种质提供了依据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5年生杉木三年桐混交林的林分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三年桐混交能加快林分郁闭,有效地利用林地空间,从而大大地提高林分的光能利用率,5年生混交林总生物量是杉木纯林的1 92倍,混交林中杉木的干材生物量比杉木纯林增加72 6%,有效地提高木材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