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低成本、快速地制定出灵敏的抽样检验方案,能在家具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时有效降低检测成本,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鉴于此,提出了抽样特性曲线的一种新的评价指标——下降弧评价指标。运用仿真软件对该评价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以下降弧为指标的抽样特性评价方法是可行并且有效的。该评价方法兼具灵敏性与经济性,进一步丰富了评价抽样特性曲线时可供选取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幼林成活率的抽样调查是林业部门评估造林工程质量、制定管理计划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幼林的总体标准差σ、平均成活率(?)、变动系数 C 等特征值在 W_大~W_小上的反映,找出确定样本容量 n 的规律性,对减少抽样盲目性、提高抽样质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多阶抽样标准误公式的推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多阶抽样在森林资源清查、森林昆虫数量调查等不少涉及数量、范围较大的抽样问题中,均不失为重要的、实用的方法。自七十年代始,多阶抽样在我国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工作中已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特别是在运用遥感技术,利用资源卫星资料进行森林资源清查的工作中,多阶抽样几乎成了不可缺少的基本抽样调查方法。诚如大家所熟知的,抽样方法主要是求取总体均值或其它特征数的无偏估计量及相应的标准误差。以三阶抽样为例,若总体划分为N个一阶单元,每个一阶单元划分为M个二阶单  相似文献   

4.
关于绘制Iwao序贯分析图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农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抽样检验害虫的种群密度是否达到或低于某一规定的临界值(或防治指标),常采用日本学者Iwao提出的序贯分析方法。Iwao提出的两条实施抽样的界限方程如下:式中:T′_0(n)、T′_0(n)分别为累计虫数下界和上界的计算值;n为抽样数;x_o为临界密度;t为可靠性指标;α、β为下式回归方程的两个参数。式中:x为平均拥挤度,x为平均密度。当临界密度x_C确定后,根据(1)、(2)两式可求出n取不同值的T′_0(n)、T″_0(n)值。利  相似文献   

5.
本篇研究报告是用三个森林总体的数据来检查一组普通、潜在有用的估计量特性。在估计量选择中,将其特性同总体特性曲线连系起来以减少不稳定因素。估计量的描述。总体y的单纯扩充与某种特性曲线y_i解释如下:t_s=N/n (?)。N与n分别指导总体和试样大小。设x为x_i的总体,则(1)tr=x_r=X∑y_i=0 to n/∑x_i to n;约t_r~-=x_r~-=X∑(y_i/x_i/n)=0 to n"。若y回归关于x为线性且过原点,则此两种皆为无偏差估计量。在此情况下,当yi之方差关于回归线与'i成比例。、,tr便可呈最佳状;若,i之方二与x:成比例,tF最佳。  相似文献   

6.
《湖南林业》2005,(10):40-40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研究的竹木制品环保型尿醛胶已于2005年3月在湘潭恒盾集团正式投产。产品多次抽样送湖南化工研究院(海利)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其游离甲醛含量为0.2%-0.3%。  相似文献   

7.
张霞 《吉林林业科技》1998,(2):57-57,59
抽样推断的作用及在林业中的应用张霞(吉林建工学院抽样推断也叫抽样法或抽样观察,在数理统计学中叫参数估计。抽样推断不仅包括“调查”,即原始资料收集,也包括统计资料的整理和推算。抽样调查和别的调查不同,首先必须是在被调查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而不是全部...  相似文献   

8.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执行检验任务时,首先要查看检验的依据是什么,即根据哪些技术要求对产品实施抽样、检验和判定。1检验依据的概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向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监督抽查、统检的计划建议,执行质监管理部门下达的定期监督、市场抽查等检验任务以...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加入后建立的农业标准化和质量检测体系的一部分,农业部分别在上海、广州和昆明设立WTO了家花卉产品质量评级机构。目前被授权检测的花卉产品,包括鲜切花、盆花、盆栽观叶植物,花卉种3 子、种苗、种球及草坪草种子等。除承担农业系统花卉产品的质量考核检验和质量分级检验外,这些机构还将接受农业部或其它部门委托,对实施生产许可证、质量许可证、进出口登记等证书管理的花卉产品进行检验,为重要花卉新产品、新品种、科技成果及优质荣誉产品进行鉴定评价检验,并实施跟踪复查。 农业部设立花卉质量评级机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对花椒虎天牛初龄幼虫集团、初龄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初龄幼虫集团是负二项式分布;初龄幼虫个体呈聚集分布;所需最大抽样株数为:n=1.03+(516.24)/(?);序贯抽样的上限、下限方程式为:T_0(N)=2n±6.493n~(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