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苗期田间的管理和关键,科学管理可以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根系发育,达到根多,茎扁,叶色深绿,叶片宽厚,个体健壮,群体整齐。一、查苗补苗玉米播种后应及时查苗、补苗。补种的种子应先进行浸种催芽,以促其早出苗。如果补种的玉米赶不上原先播种长出的幼苗时,可采用移苗补栽的办法。移栽时间应在下午或阴天,最好是带土移栽,以利返苗,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严格遵守制种技术规程,加强种子田整个生育期的管理,这是实现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子生产的关键。需要强调的是,一定不能放松种子田后期的管理,否则会严重影响种子质量与产量。一、补苗,定苗出苗后如果缺苗,切不可补种其他玉米,父本行可补种或移栽原父本的种子或幼苗,母本行原则上不允许补种或移栽,结合中耕除草及时间苗、定苗,苗龄3~4片时进行定苗,  相似文献   

3.
正一、大豆田间管理技术1.苗期管理1.1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1.2加强中耕培土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最少中耕三至四遍。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  相似文献   

4.
正一、苗期需要关注的事项玉米苗期田间管理关键是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即"控上促下",达到根多,茎扁,叶色深绿,叶片宽厚,个体健壮,群体整齐。具体措施主要有:1移栽补苗保证全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补种、补栽。3叶期前缺苗,用饱满种子浸种催芽后浇水补种。3叶期后缺苗用带土移栽法补苗(播种时可在行间播预备苗),另外,缺苗处也可在附近留双株补救。早间苗适时  相似文献   

5.
一、制种前管理加强制种田的管理,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是保证制种产量的重要措施。1苗期管理(1)查苗补苗出苗后如果缺苗,切不可补种其他玉米,如补种其他作物要与原标记作物分开。父本行可补种和移栽原父本种子或幼苗;母本行一般不允许补种或移栽,只可补种其他作物,以防母本抽雄时间过长,影响去雄质量。(2)间苗定苗一般要求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定苗根据密度指标计算出的平均株距进行。间、定苗时应根据亲本自交系的苗期特征特性,拔除杂苗并去除生长势弱的白化苗、畸形苗,留性状一致的标准苗。(3)中耕除草结合间、定苗进行1~2次浅中耕,要求把地皮  相似文献   

6.
贾友江 《北京农业》2012,(19):41-42
正夏玉米受高温多雨天气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及发生病虫害,因此,夏玉米苗期管理要做好六及时。及时查苗补苗为保证全苗,应及时查苗补苗,用早熟品种催芽后补种或在幼苗4~5片叶龄前,于下午或阴天带土移栽补苗。玉米3~4叶时及时间苗,5~6叶时定苗,拔除弱苗、小苗、病苗、圆秆苗,选留大小一致的健  相似文献   

7.
正大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此时期是大豆需水、需肥量最大的时期,为争取花多、花早,防止花荚脱落,为高产奠定基础,在田间管理上应主要加强肥水管理,供水供肥要充足。1.田间管理1.1苗期管理根据大豆不同生育期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以及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特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获得高产。1.1.1查苗、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  相似文献   

8.
<正>一、苗期需要关注的事项玉米苗期田间管理关键是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即"控上促下",达到根多,茎扁,叶色深绿,叶片宽厚,个体健壮,群体整齐。具体措施主要有:1移栽补苗保证全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补种、补栽。3叶期前缺苗,用饱满种子浸种催芽后浇水补种。3叶期后缺苗用带土移栽法补苗(播种时可在行间播预备苗),另外,缺苗处也可在附近留双株补救。早间苗适时  相似文献   

9.
玉米苗期管理的关键是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即控上促下,达到根多,茎扁,叶色深绿,叶片宽厚,个体健壮,群体整齐。 一、移栽补苗,保证全苗 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补种、补栽。3叶期前缺苗,用饱满种子浸种催芽后浇水补种。3叶期后缺苗用带土移栽法补苗(播种时可在行间播预备苗),另外,缺苗处也可在附近留双株补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 棉花苗期,要在全苗、齐苗的基础上,使棉苗均匀生长,培育壮苗,促苗早发。 1 查苗补苗 棉苗显行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缺苗在20%以上时,应立即催芽补种:缺苗在20%以下时,可采取芽苗移栽的方法,要掌握“苗要小,天要好,穴要小,水要少”的原则,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玉米从播种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苗期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玉米苗期主要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是决定叶数和节数的时期,耐旱怕涝.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苗,争取苗全、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础.管理措施如下. 一、查苗、补苗 玉米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苗.在玉米三叶期以前,发现连续缺苗3株(穴)以上,应及时进行补苗,可采取带土移苗补栽的办法,以减少株间苗势的差异.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确保成活.缺苗3株(穴)以下,在缺苗处一侧或两侧,留双株即可,玉米缺苗一般不提倡补种.  相似文献   

12.
正1.大豆田间管理方法1.1苗期管理1.1.1查苗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1.1.2加强中耕培土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最少中耕三至四遍。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排涝。看苗追肥灌水,  相似文献   

13.
<正>一、苗期需要关注的事项玉米苗期田间管理关键是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即"控上促下",达到根多,茎扁,叶色深绿,叶片宽厚,个体健壮,群体整齐。具体措施主要有:1移栽补苗保证全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补种、补栽。3叶期前缺苗,用饱满种子浸种催芽后浇水补种。3叶期后缺苗用带土移栽法补苗(播种时可在行间播预备苗),另外,缺苗处也可在附近留双株补救。  相似文献   

14.
一、移栽补苗,保证全苗 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补种、补栽。3叶期前缺苗,用饱满种子浸种催芽后浇水补种,3叶期后缺苗用带土移栽法补苗(播种时可在行间播预备苗)。另外,缺苗处也可在附近留双株补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品种,但是从近年来的种植情况来看,我国玉米种植产量亟待提高,因此强化玉米的田间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从玉米的苗期、中期与后期管理进行分析,实现玉米高产的目标。1.在苗期田间管理的技术对策1.1查苗补种,移苗补栽玉米的幼苗出土后,要经常到田间查苗,一旦发现缺苗,必须要及时的补种移栽。如果缺苗现象过于严重的话,可以采用浸种催芽的种子坐水补种。如果缺苗少的话可以  相似文献   

16.
<正>大豆属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干豆称为黄豆,青鲜豆称毛豆。大豆是短日照、喜温、需水较多、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的作物。1大豆田间管理方法1.1苗期管理1.1.1查苗、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1.1.2加强中耕培土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最少中耕三至四遍。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7.
1大豆田间管理技术1.1苗期管理1.1.1查苗、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1.1.2加强中耕培土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最少中耕三至四遍,农谚"豆锄三遍粒滚圆"。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  相似文献   

18.
1大豆田间管理技术1.1苗期管理1.1.1查苗、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1.1.2加强中耕培土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最少中耕三至四遍,农谚"豆锄三遍粒滚圆"。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排涝。  相似文献   

19.
1查苗补种 疏苗补栽 麦苗出土后要及早检查,如发现有缺苗断垄现象10cm以上的,均应在2叶期前浸种催芽,及时补种。对零星缺苗地段,可在3叶期后取密补缺,进行移栽。补苗时应采用同一品种,补栽时要做到“上不压新叶,下不露白根”,栽后浇水,以利成活。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一般经历20~25天,春玉米为40~45天。该时期玉米的主要生长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苗期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有: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中耕锄草、蹲苗促壮、追肥和防治虫害。查苗、补苗。夏玉米播种后应及时查苗、补苗。补种的种子应先进行浸种催芽,以促其早出苗。如果补种的玉米赶不上原先播种长出的幼苗时,可采用移苗补栽的办法。移栽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