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11年的小麦生产中,针对偃师市遭遇的冬季提早降温降雪、春季持续低温等特殊气候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产生的不利影响,我们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并及时调整管理思路,打破常规管理技术模式,指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采取"以促为主,一促到底"的应变管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一、特殊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一)小麦播种前降水多、底墒好,播种时又降水,利于小麦出全苗,但影响正常整地播种,使半冬性小麦品种播种偏晚。据气象资料显示,8-9月份降水159mm,底墒充足。10月7-12日又降水5mm,利于小麦出齐苗。但由于9月中旬连阴雨天气,使秋作物收获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特殊气候条件诸如降水、冬季提早降温降雪、春季气温偏低回升慢、多次降温等对小麦生产的影响,调查了产量变化,并提出应变措施,以为偃师市的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分析了小麦不同生态型品种在杭州气候条件下分期播种对生育特性的影响.3年试验结果表明,自10月8日至2月8日播种的,均能正常抽穗结实,而以前三期播种的生长期较长、差异较小;冬性、半冬性和春性品种在3月8日,4月8日和5月21日后播种的不能正常开花结实,而强春性品种则部分能开花结实。春夏播的冬性品种幼穗分化停止在单棱期至二棱期.在不同的生育阶段中,播种至出苗、出苗至三叶和拔节至抽穗基本是积温效应,分别为100—150℃、100—130℃、和450—550℃,抽穗至开花的天数取决于抽穗后的外界温度,日平均气温如<20℃则延迟开花:开花至成熟的天数与>25℃的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三叶至拔节是各生态型品种对外界温、光反应差异最大的时期,较高的温度可缩短春性品种三叶至拔节的天数,而冬性品种则延长.  相似文献   

4.
依据嘉兴市气象站1953—2017年的逐日气候资料,分析历年来小麦生长季(每年11月1日至翌年5月31日)的气候特点;采用同期嘉兴地区小麦单产资料,分析生长季气候条件对本地区小麦生产尤其是赤霉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嘉兴地区小麦生长季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0.03℃/年),降水总量没有明显变化,日照时数和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多雨、潮湿、寡照的逆境条件并没有因气候趋暖而得到改善。气候条件年度之间变化对小麦气候产量影响较大,波动范围在-1 115.25—1 127.38 kg/hm~2,小麦平均单产较大幅度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栽培技术的提高和品种的改良更新。每年4月15日-5月15日降水量与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之间呈正相关(r=0.459)。赤霉病发病程度与气候产量的负相关性(r=-0.53)高于与总产量的负相关性(r=-0.42)。建议在培育和引进抗赤霉病品种的同时,适度控制小麦在种植业结构中的规模。  相似文献   

5.
济宁市2004-2005年气候条件对冬小麦苗情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4年济宁市小麦播种以来至2005年3月底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并通过与历年对比的方式,分析了此期的气候特点及其对济宁市小麦生长的影响。前期气候温暖,后期天气寒冷,越冬期温度骤降且低温持续时间较长,使冬前小麦旺长现象明显,冬后小麦普遍受冻害,影响了返青后麦苗的生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2016年,孟津县小麦播种出苗后,部分麦田陆续出现黄苗、死苗现象.对此,孟津县农业局农技人员分别到孟津县平乐镇朱仓村,送庄镇负图村、送庄村,横水镇谢沟村、寒亮村,朝阳镇高沟村发病麦田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孟津县2016年小麦黄苗、死苗原因及应变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一、原因分析 (一)气候因素不适宜 孟津县2016年小麦播种面积为2.83万hm2.9月30日开始播种, 10月6日至10月20日为播种高峰期,10月22日基本结束播种.  相似文献   

7.
<正>河南省滑县常年种植小麦180多万亩,是国家优质强筋小麦重点生产大县,素有“豫北粮仓”之称。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小麦一般在10月中旬播种。近几年来,为了增加收入,部分农户会在大葱、红薯等作物收获后,即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再播种小麦,由于播种小麦特别晚,当地的光、热等气候条件既不能满足小麦出苗的条件,也无法满足小麦冬前形成壮苗的需要,农户往往选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永年区小麦播种时间为10月5~15日。进入10月份,从10月7~10日,全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降水过程,小麦因播种期间遇到两次降水过程,总体来讲,对小麦出苗生长利大于弊,降水有效地补充了土壤墒情,使小麦出苗整齐,据对永年区小麦生产情况调查,10月6日前播种麦田已经出苗,苗龄在2叶1心;10月16日前播种的正在出苗,大部分已达到出苗期。小麦墒情充足,出苗整齐,缺苗断垅少。  相似文献   

9.
气象条件对棉花生产的影响和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哈密垦区棉花生长的气象条件明显好于常年,棉区光、热充足,各生育期内气候条件十分匹配,全生育期间无大范围重大气象灾害,是难得的优质丰产型气候年,对棉花生长十分有利。一、气象条件对棉花生产的影响1.播种出苗期2005年开春期在2月25日,较常年提早8天,开春后日平均气温持续偏高,与常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偏高1.2℃,降水偏少,终霜日在4月13日,比常年提前3天左右,期间≥10℃活动积温为281.9℃,日照时数246.1小时,大风、低温的天数比往年偏少,仅在4月6~7日出现一次强冷空气入侵影响,对  相似文献   

10.
定西县大部分乡镇属干旱和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冬季降雪稀少,春季降水少,正常年第1场透雨一般出现在4月中下旬或5月上旬,常因土壤含水量低而影响夏粮作物适时播种或播后缺苗断垄、出苗参差不齐.我们从1998年开始在定西县凤翔、李家堡、鲁家沟等乡镇利用蓄积的窖水,采用施水沟播技术种植的小麦、扁豆、胡麻等作物,具有出苗早而整齐、抗旱性强、增产效果明显等特点.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聊城市2010年小麦播种至2011年1月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9月以后,降水持续偏少,是小麦受旱的主要原因,冬前没有适时浇灌越冬水等其他管理因素是小麦受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豫南水稻延后栽培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豫南稻区是河南籼型水稻的集中产区,常年水稻总面积600余万亩,耕作制度以稻麦(油)两熟为主.水稻播期一般在4月20日左右(南阳略迟).部分生育期偏长的品种采用两段育秧,在4月10日左右即开始播种,成熟期为9月上旬.小麦播种期一般在10月15~25日.水稻成熟至小麦播种尚有40余天.这段时间正值中秋,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适当推迟水稻播期和成熟期,合理利用这一气候资源对豫南地区稻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理地区秋鲜食玉米最佳播种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理地区秋鲜食玉米分期播种试验研究,得出了大理地区秋季适宜种植鲜食玉米,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最适宜播种期,7月中旬为次适宜播种期.在最适宜播种期内光、温、水均适宜秋玉米生长发育的需求,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因7,8月是大理地区降水高峰期,雨量多、气温低、光照少,7月中旬以后,播种越迟,气候条件越差,产量越低;用回归分析得出,秋鲜食玉米的产量与苗期至拔节期气温、3叶至7叶期日照、抽雄至乳熟期气温呈正相关,与苗期至拔节期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气候变暖条件下北京地区冬小麦安全越冬的适宜播期。[方法]通过不同品种冬小麦的播期试验(9月25日,10月7日,10月17日),研究正常偏暖气候条件下,冬前积温和小麦叶龄的关系,从苗情角度,为气候变化条件下如何确定播期提供建议。[结果]气候变暖后冬小麦出苗所需积温增加,但随着播期推迟逐渐降低。9月底播种可以实现壮苗,10月中旬播种,冬小麦苗情依然能达到安全越冬的基本要求。[结论]北京地区,冬小麦9月底至10月中旬均可播种。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粮食两熟产区小麦冬前应变灌溉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选取的河北省山前平原区和黑龙港区的6个县(市)为样点,通过统计各地1973—2007年35年气象资料,分析了与灌溉决策有关的气候条件和冬前应变灌溉方案。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玉米两熟产区1/3年份的降水可满足播种出苗需要,这时趁墒播种应为首选。其他年份应尽量采取灌足底墒水播种的方式。若因农时紧张需适时抢播,播后应马上灌"蒙头水"。由于冬季气候变暖,越冬前的灌水应以保证越冬期和返青至拔节期水分供应为主,防御冻害为辅,应通过合理的冬前灌溉保证春季第一次肥水时间能推迟到拔节前后。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秋种,我市狠抓深耕整地、适墒播种、种子包衣、播前播后镇压等麦播主推技术,全市小麦播种质量总体不错,当前苗情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9月份以来,全市缺少有效降水,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对小麦适期播种和一播全苗造成不利影响。造成小麦播期拉长,播期主要集中在10月10日-11月5日。11月5日以来,全市出现两次有效降水,旱情得到缓解。但是播期较长,苗情差异较大;部分田块播种期间,  相似文献   

17.
2002~2007年在孙吴县进行了小麦正常播种和延期播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对比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通过将小麦的播种期由正常的4月下旬播种延期至5月下旬~6月上旬播种,避开春季5~6月份干旱对小麦生长的不利条件,充分利用7~8月份的雨水资源.从而改善了小麦的生长条件。在正常气象年份,延期播种的小麦产量均高于正常播种的小麦产量,同时也提高了小麦的籽粒蛋白质、降落值等品质特性。在孙吴县,延期播种的小麦品种可选择龙麦29、新克旱9号等早熟、中熟或中晚熟品种;延期播种的时问为5月25日~6月10日。防除禾本科杂草是延期播种小麦增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1、前期气候特点及农业气象灾害 去冬今春,云南省大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气温偏高,"暖冬"突出.2月下旬至3月下旬气温持续偏高至特高,降水稀少,导致春旱严重.4月上旬出现全省性大范围降温、降雨天气,局部地区出现"倒春寒".4月中旬以来,全省多晴好天气,有阵性降水.  相似文献   

19.
贾海燕  高明  杨晓芳  范秀平 《农技服务》2011,28(4):546+555-546,555
利用2010年秋季临汾市小麦播种以来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通过与历年对比的方式,分析了此期气候特点及其对临汾市小麦生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分析表明:2010~2011年度临汾市冬小麦冬前生长期间的气候条件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光照充足,冬小麦生长基本正常。但冬前>0℃积温增加、土壤墒情差,对冬小麦越冬很不利。  相似文献   

20.
对雅安小麦各生育期气温、日照和降水等主要生态气候条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小麦的生育前期和苗期的湿害、花期的冷害、抽穗至乳熟期的阴雨寡照是本地区小麦高产优质的主要生态气候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