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喀斯特山区水稻土与稻米重金属含量的关联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贵州喀斯特山区水稻土和稻米重金属含量的相关关系,以贵州喀斯特山区某县水稻土和稻米为研究对象,监测326对水稻土和稻米,检测土壤和稻米样品中镉、汞、砷、铅、铬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县水稻土pH以偏酸性为主,水稻土主要为酸性土壤.水稻土中镉、汞、砷、铅、铬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57、0.53、19...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是稻米生产大国,也是稻米消费大国,但我国稻米品种品质,阻碍了我国水稻生产与发展,严重制约了国际国内稻米市场消费及出口创汇等。发展我国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特别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稻米主产区,应向优质无公害水稻栽培方面发展,以促进水稻品种结构调优,满足国际国内稻米市场消费需要。  相似文献   

3.
以2004年辽宁省区试中晚熟组部分水稻品种为试材,对水稻群体光合速率及稻米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群体光合速率和稻米品质性状存在差异,齐穗后7 d左右时水稻群体光合速率与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水稻产业的发展目标就是以清洁生产理论为指导,在稻米生产全过程中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在较大程度上使稻米生产、加工、流通、清洁等各个环节生态化实施稻米清洁生产,实现稻米业不同基础水平上内外效益的协调增长。笔者以太湖地区为例,介绍了水稻清洁生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旺盛的带动下,2011年黑龙江省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水稻种植面积再度扩大,稻米总产实现"八连增",为保障市场供给,促进稻米市场价格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黑龙江水稻基本售完,后期稻米市场走势仍将以政策引领为主导,保持平稳缓慢上行趋势,稻米价格难以出现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优质稻产业化生产经营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的品质和卫生要求越来越高,稻米的生产正朝着以环保、安全、健康为目标的无公害稻米、绿色食品稻米、有机稻米的方向发展,国内一些先进的地区正在实行水稻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和无公害水稻的大面积生,区内无公害水稻生产的规模尚小,参与无公害优质稻产业化实施的企业更少.……  相似文献   

7.
在水稻齐穗期进行外源ABA处理,以探索ABA对水稻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齐穗期,叶面喷施外源ABA溶液,对米粒的粒长、粒型、垩白粒率、透明度等稻米的外观品质有所改良,使稻米的商品品质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水稻食味改良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江苏省水稻品质育种与食味改良的历史,介绍了稻米食味鉴定技术,分析了改良稻米食味的主要育种方法及其优缺点,总结了江苏省水稻食味改良育种的成绩,提出了以稻米目标消费地区的人群作为基本群体,选择代表性人员进行品尝鉴定为最后鉴定手段,以水稻品种名创建优质米品牌、推动市场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II优623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氮磷锌配比处理研究了氮磷锌配施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锌任意两者或三者配合施用均不同程度的增加了水稻产量,稻米中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氮磷锌3种因素中,对于水稻产量、稻米中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大小为:氮锌磷。随着氮水平的增加稻米中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水稻产量和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说明合理的氮肥用量有利于增加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随着磷水平的增加,水稻产量、稻米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各磷水平间稻米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随着锌水平的增加,水稻产量、稻米中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随之升高,说明增施锌肥有利于实现水稻的优质高产。在本试验地力条件下,每公顷施N180~270 kg,P2O5 60 kg,ZnSO4 120 kg,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稻米中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0.
在水稻齐穗期进行外源ABA处理,以探索ABA对水稻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齐穗期,叶面喷施外源ABA溶液,对米粒的粒长、粒型、垩白粒率、透明度等稻米的外观品质有所改良,使稻米的商品品质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农技服务》2017,(24):27-28
水稻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食物之一,据了解,我国以水稻为主食的人口超过60%左右。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逐渐加强,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在稻米种植的过程中如何在提高农民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基础上,应用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更大限度地提升稻米品质。本文就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稻米品质很大程度上由水稻的栽培技术决定,目前稻米在人们生活中属于必备食物,其质量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要完善水稻栽培技术,提高稻米的种植品质。文章从实际出发,系统地分析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于稻米种植品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稻米是我国居民重要口粮,全国三分之二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安全应该成为保口粮的关键。为了提高农业竞争力,提升稻米质量,必须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选用优质高产多抗水稻品种,采用科学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使用低毒高效农药或者生物农药等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实现水稻安全生产。本次示范试验选用优质水稻新品种“常香粳1813”,探索因种绿色高效生产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要食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总产量居世界之首。由于水稻适应性强、产量高而稳定,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四川省稻田生态系统中镉(Cd)污染突出的问题,以轻度Cd超标稻田治理为目标,开展阻控稻米积累Cd的施肥技术研究。通过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铁肥种类及施用方法对水稻籽粒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铁肥处理均增加了四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其中硫酸亚铁追肥喷施显著增加了Y两优的产量(6.67%,P0.05),EDDHA-Fe底肥土施及追肥喷施显著增加了德粳1号的产量(13.33%~14.32%,P0.05)。不同铁肥施用方式中,EDDHA-Fe喷施处理对四个水稻品种的稻米Cd含量降低幅度最大(20.87%,P0.05)。不同时期喷施铁肥结果来看,以孕穗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各喷施一次EDDHA-Fe处理的稻米Cd含量最低。四个水稻品种的秸秆Fe含量与稻米Cd含量呈直线性负相关。扬花期喷施铁肥稻米中Fe含量增加最多,稻米/秸秆Fe含量比值远高于稻米/秸秆Cd含量比值,这表明水稻中Fe由植株向稻米转移的速率远高于Cd。水稻稻米Fe含量与稻米Cd含量呈二元函数关系(P0.05),在较低含量时,水稻籽粒中Cd的含量随着Fe含量的上升而上升,当到达一定程度时,水稻籽粒中Cd的含量随着Fe含量的上升而下降。研究表明,水稻籽粒中的Cd受秸秆中Cd和铁肥施用方式和类型的影响,通过合理施用铁肥可以降低镉轻度污染土壤中稻米Cd含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水稻生产的快速发展,对水稻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水稻产量高,品质好,同时要求生产出对人类生活安全的优质稻米,以满足人们对稻米的饮食需求。因此,提出水稻安全生产技术,普及水稻安全生产技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水稻食味,提高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以促进水稻生产的安全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于稻农来说,要想增加水稻种植收益,除了要提高亩产量外,还要关注稻米品质。特别是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优质、无公害的稻米,即便是价格超出了市场均价,也更容易受到消费者青睐。因此,稻农必须要树立科学种植理念,优化水稻栽培技术,提高稻米品质,这样也有助于解决稻米的销路问题,增加经济收入。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别从优选稻米品种、恰当选择播种时机、科学施加肥料、病虫害有效防治等方面,就如何优化水稻栽培技术以提升稻米品质展开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水稻生长后期不同施氮量对稻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水稻生长后期不同氮肥水平对稻谷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后期增施氮肥,能提高水稻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增加水稻产量。但保花肥纯氮用量超过10 kg/667m2产量构成因素有下降趋势。后期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稻米的蛋白质含量,提高稻米糙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稻米的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相关材料分析得出了影响我省水稻品质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提高辽宁省水稻品质的几点建议:加强特优、特种稻米的研究,进一步提高稻米品质,全面满足生产需要。生产管理中在注重产量的同时也要兼顾品质的提高;进行统一的品种区划、种植管理,确何稻米品质的一致性,从而提高稻米的商品价值。对稻米贮藏加工的机械设施投资改造,以最大限度保持稻米中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沼肥应用于水稻生产的可行性。[方法]以水稻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沼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沼肥对稻米品质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稻米的糙米率,降低稻米垩白率、垩白大小;对稻米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对稻米的其他品质如精米率、整精米率、稻米垩白度、粒形等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可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