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视角分析《吃一碗茶》中的"吃茶"意象,具体从"吃茶"的三个意象(茶如人生、以茶待客和以茶为药)来解析,最后用茶和天下来总结。  相似文献   

2.
正日本茶道的和服,韩国茶礼的韩服,最初也是源自于中国的唐朝服饰。"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是汉乐府《陌上桑》中对佳人罗敷的一段描写,而罗敷所处的时代正是茗饮始兴的汉朝。茶,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自古以来,"奉茶"便是中华民族热情待客的表现,晋代王蒙的"茶汤敬客"、陆纳的"茶果待客"、桓温的  相似文献   

3.
段继业 《中国茶叶》2008,30(10):38-40
5.被用来待客的茶 以茶待客是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共同习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并不产茶,但同样保留着以茶待客的习惯。本民族内部亲戚朋友互相走动,自然是离不开喝茶的,而且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也一概以茶相待。由于民族语言的区别,两个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交流有时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有一种语言是共同的,那就是茶。  相似文献   

4.
红楼香茶谈     
昔人云:深夜客来茶当酒;又云: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之为物,不论在家庭,在酒肆,都是与酒、菜相提并论的,总的一句话,茶都与饮馔结下了不解之缘。自然,被人称颂为文学巨著的《红楼梦》,也不会不写到茶。曹雪芹开卷才叙林黛玉初到荣国府,就有特笔写茶。你看,林姑娘第一次用罢了饭,“各个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细看《红楼梦》,凡是写到饮宴或待客的地方,确实总要多多少少写到茶。我国是茶的故  相似文献   

5.
茶人的素养     
正但凡"茶"的品饮之人,时以"茶人"自居。那"茶人"究为何来?这就像喝酒一样,本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却分成了两路人:一路人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喝些小酒,或以待客之需,或以小酌自娱,于人于已都无妨,也无意给自己  相似文献   

6.
茶酒争高     
《广东茶业》2004,(4):29
古代笑话之一.明冯梦龙纂写<广笑府>卷八:茶谓酒曰:"战退睡魔功不少,助成吟兴更堪夸;亡家败国皆因酒,待客如何只饮茶!"酒答茶曰:"瑶台紫府荐琼浆,息讼和亲意味长;祭祀筵宾先用我,何曾说着谈黄汤?"  相似文献   

7.
孟亭含 《福建茶叶》2016,(9):258-25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而今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以茶为代表,在唐朝时期,中国茶文化发展至鼎盛,陆羽《茶经》问世,百姓家中待客皆用茶,以茶为中心的文化已深入人心。二十一世纪,文化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学前教育作为学习之前的预备阶段,在此期间让儿童接触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伴随这种风气,在唐代形成了独特的饮茶文化。唐人将茶作为日用、待客、馈赠、祭祀必备之物,并逐渐在饮茶过程中羼入越来越多的审美因素和精神需求,使饮茶成为细致繁复、风雅高洁、具有丰富内涵的一门文化。  相似文献   

9.
何为茶道     
方芳 《广东茶业》2003,(1):36-36
在日本,茶道通常又被称之为“茶之汤”。什么叫做茶之汤呢?简而言之就是:用茶待客,请客人享用一碗茶。而为了让茶的品饮达到更佳效果,飨客之物并非仅仅是茶,还会准备一些简单的食物、茶肴和酒。但是,茶之汤的目的却绝非为了精美的茶肴或是酒宴,而在于品味茶会主人(在茶道中称为亭主)的旨趣以及鉴赏亭主在各种道具结合搭配上的用心,从而达到主客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上的沟通。也就是说,一次茶会,要求主客双方的配合才能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思想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主要体现,它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茶文化是泡茶的过程文化特征,茶文化主要包含:茶精神、茶品德、茶道等。中国人喝茶可以追溯到于神农时代,中国是茶的故乡,以茶待客是中国人待客的风俗。茶文化可以体现出我国人民对和谐安定生活的向往,对人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茶文化是进过几千年的变化,茶文化可以代表我国民族精神。因此把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完善高校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等。因此,很多高校都把茶文化和思政教学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去提高思政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历史悠久,直至现在,不少地区依然保留着以茶待客的风俗。本文在论述了传统茶文化的内容后,又分析了我国古代茶法的内容,并最后透过法律与文化对传统茶文化的繁荣之路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本分析法解读苏东坡茶诗文本的内容,分析宋代的茶事、茶艺和茶俗,识别当时考究的泡茶器具;欣赏煎茶、分茶、斗茶等高超的泡茶技艺;领略茶叶待客赠友以增进友谊的风俗。文章进一步梳理宋代社会背景,深层次剖析苏东坡创作茶诗的原因、政治、经济、饮茶文化和纳俗入雅的诗风等呼唤诗人求新立异,苏东坡顺应了时代要求;此外,苏东坡自身的嗜好和仕途经历也促使他对香茗情有独衷,择茶入诗。苏东坡的茶诗有益于当今茶产业的繁荣发展,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茶旅游产业的拓展也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洪芹 《福建茶叶》2017,(12):300-301
品茗诗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彰显。本文首先介绍了品茗诗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分析了品茗诗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关联,并从以茶待客、以茶赠友、以茶孝亲、以茶为乐等几个方面,结合具体诗作,对其中的文化风俗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4.
杨红  李志成 《茶叶通讯》2014,41(3):54-56
“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之一,当代社会,无论是商贸洽谈,还是亲朋相聚,茶都是表达敬意的最佳载体,学习“以茶待客”的礼仪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常识,本文从“敬茶之礼”和“品茶之道”两方面略谈见解。  相似文献   

15.
茶,热诚待客情有加;话古今,风韵胜酒家。茶,提神解闷劫堪夸;疲劳困,一杯倦慵扫。茶,养性清心品独佳;闲情处,携壶伴流霞。茶, ’亚非各地都安家;潮流源,祖出我中华。茶颂(十六字令)@陈君章$罗源县农业局~~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国际化茶文化传播、茶产业营销的背景中,如何将《茶经》中呈现出来的经典茶文化价值、茶文化审美观念、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茶文化的物质功效等准确、高雅、通畅地翻译出来,并对跨文化语境中的国外消费者、受众产生积极的茶文化效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茶文化传播视角下《茶经》的价值呈现包括茶文化的功利价值:修身养性、养生祛疾;茶文化的社会尊礼价值:以茶待客、以礼待人;茶文化的审美价值:以茶养志、以茶审美。茶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茶经》章节标题翻译之基本原则可以从语言维度上的信达雅与通俗易懂相结合、文化维度上的翻译的"互文视阈"原则、交际维度上的语义的适当性转换原则等把握。文化传播视角下《茶经》章节标题的基本翻译适应策略在"形式之美"的翻译适应策略、"意蕴之美"的翻译适应策略两点上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龙井茶与西湖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晔 《茶叶》2002,28(3):164-165
(一) 龙井古称龙泓,初以泉水著名,这里曾出土了东吴赤乌年间(238-250)"水府龙神"祈雨的铁牌.至于杭州之茶究竟起源于何时?虽无明确记载,但唐朝陆羽的<茶经>已言及:"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北宋赵忭以资政殿大学士任杭州太守,尝与苏东坡、秦少游同游西湖诸山,宿龙井寺,寺僧辨才烹茶待客,赵忭作诗:"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3月16日上午,"2012年春黎平侗乡生态茶开园仪式"在贵州黎平县高屯镇天益茶厂的茶园中举行。该县16家茶叶企业及外地茶商等共100多人参加仪式。活动现场,身着侗族服装,腰系茶篓的姑娘们随着开采宣布后,在鞭炮声中手指在茶芽间穿梭舞动,形成一道亮丽  相似文献   

19.
俭朴清雅的茶宴台湾在弘扬中华茶道、倡导茶艺中,推展出了茶宴,在茶宴的研究和设计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茶宴,就是以茶宴客。它不但是社交的礼仪,而且是即席艺术表演,雅而不俗,俭而不吝,既符合中华民族的俭朴的美德,又具有待客交谊之功,确是值得提倡之事。据台湾陆羽茶艺中心总经理、《茶艺月刊》社长兼主笔蔡荣章1985年报道,茶宴已在台湾倡行,受到茶艺、文化界和社会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柳州苗族、侗族地区有喝打油茶的习俗,由于民族文化及居住环境的不同,苗、侗族不同区域的油茶制作工艺及饮食方法有所差异。本文围绕苗、侗族打油茶茶叶的初加工工艺、饮食过程中主辅料成分及制备方法进行调研,分析其异同,为开发打油茶旅游产品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