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虾池综合经济效益,我们于2005年在虾池中进行以牙鲆为主的多品种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虾池面积80亩,池滩面深1.9米,滩面最高水深可达1.5米,池四周有6米宽的环沟,沟深60厘米。有上水条件。2.混养品种混养品种有牙  相似文献   

2.
虾塘立体混养贝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对虾与蛏、蚶、蛤、蛎及海湾扇贝等贝类品种混养,根据虾贝的生活习性与特点,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使其在同一水体中共同生活成长,相互促进,提高虾塘综合经济效益。舟山市普陀区多年来致力于虾贝混养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据多年的经验笔者认为应具体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场地选择: 进行虾贝混养的虾池除具备一般对虾养殖池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虾池内(指混养穴居贝类)要有环沟和一定面积的中央滩面(占总面积1/3—1/4),环沟深在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 ,我区黑沿子镇利用 1 4 0hm2 虾池进行对虾与缢蛏的混养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下面就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 .1 池塘的改造 虾蛏混养池除具备对虾养殖池的特点外 ,还必须根据缢蛏的生态习性 ,对传统虾池进行改造 :一是在堤内侧挖宽 2m、深 0 .5m的环行沟供对虾栖息 ;二是在池中央滩面作蛏田。根据池塘大小作宽 2~ 3m的的蛏畦 ,蛏畦之间用宽 0 .5~ 1m的浅沟相隔 ,浅沟深度一般为 0 .2~0 .3m。1 .2 清塘 池塘经曝晒后 ,施用生石灰 1 50 0kg/hm2 以杀灭敌害生物及一些病原体。1 .3 肥水 清塘后 1 5d左…  相似文献   

4.
林建民  刘勇 《齐鲁渔业》2000,17(1):19-19
1997年4月~1998年3月,我们在原虾池中进行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Linnaeus)与海湾扇贝(以下简称扇贝)混养试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试养情况介绍如下。1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本公司庙后养殖场12号虾池,面积8亩,呈正方形,有环沟。滩面占该池总面积的70%,进、排水闸门共用。最大水深 2 m,最小1m,平均1.6m,雨季有少量淡水流入。1.2放养准备放养前,彻底清池,吸除环沟污泥。中心滩面挖深30 cm,使滩面日常水深达到 1m以上。在放苗前20天,池塘…  相似文献   

5.
缢蛏、泥蚶虾池底播混养是一种较理想的滩涂和虾池混养贝类的生产模式,且缢蛏、泥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很受人们的喜爱,市场供不应求。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池的选择:根据缢蛏、泥蚶的生态习性选择胶洲湾北岸、城阳区的上马、河套等镇的养虾池,池底为软泥质和软泥半沙质,虾池进、排水条件良好,水质无污染。推广面积1000亩,共35个池,水深1.5m~2.0m。2.整埕:冬季将池水排干,每1.5m修一中间隆起、两边略低的埕,长度依地形几米至几十米不等,埕之间挖宽30cm,深10cm的沟,埕面耙平。3.苗种放养:(1)…  相似文献   

6.
介绍虾池综合利用的几种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漠斑牙鲆与褐牙鲆生活方式类似,笔者结合培育褐牙鲆亲鱼的经验,对漠斑牙鲆进行低温控制,并逐渐减小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具体方法是:水温18℃时快速降温,直至与室外水温同步,不需加温;当室外水温降到10℃时,在预热池内把水温调节到10℃后再使用。降温的同时,在亲鱼池上方设置黑帘进行控光,控光幅度不可过大,遮虾池综合利用对于降低养虾成本、增加效益、维持虾池生态平衡、提高虾池利用率和饵料利用率、净化水质等具有重要意义。1.鱼虾混养混养鱼类的品种主要有罗非鱼、梭鱼、斑祭等。罗非鱼适温范围广,属于广盐性鱼类,虾池水温春季和夏季较高…  相似文献   

7.
一、虾池建设1.虾池8亩,东西向长方形,在地中央及两端措一宽4m,深0.5m的“工”字沟,便于前期虾苗强化饲养和后期成虾捕捞。挖沟取土置虾池四周筑高回.1.2m的围坝形成虾池。工程示意图如下:2清地肥水:虾苗放养前半个月,亩用生石灰飞kg对“工”字沟及全池进行消毒,2天后“工”字沟内施有机肥2{XX)kg,进水0.sin,培肥水质,为虾苗提供前期适口饵料。3培植水草:在池四周培育水生植物,面积约占整池面积1/3左右,使虾有较好的栖息环境。二、虾苗放养5月匕日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全地放养规格1.上In/尾的虾苗32万尾。三、…  相似文献   

8.
<正> 为探索在虾池中混养海蜇的可行性,2002年6月份,日照市涛雒镇水产工作站选择了3个条件基本相同的海水虾池,分别进行了海蜇与梭子蟹、黑鲷、菲律宾蛤仔的混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准备工作1.1 虾池选择 选择当地海水虾池3个,泥沙底质,进排水方便,最大水位1.8m,海水盐度25‰  相似文献   

9.
正霸王鲫是运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育出的三倍体鲫鱼新品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强、不繁殖等优点,即可单养又可混养,目前已在全国推广,成为最好养殖的鲫鱼品种之一。为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率,积极探索南美白对虾混养品种,2015年在丰南区柳树镇毕义德虾池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霸王鲫的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面积0.4 hm2,水深3 m,池底平坦,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在虾池中混养海蜇的可行性,2002年6月份,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水产工作站选择了3个条件基本相同的海水虾池,分别进行了海蜇与梭子蟹、黑鲷、菲律宾蛤仔的混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准备工作 1.虾池选择 选择当地海水虾池3个,泥沙底质,进排水方便,最大水位1.8m,海水盐度25‰左右。 2. 虾池改造 海蜇放苗前对3个池塘进行改造,清除了池底、池壁上的石块、木桩、铁丝等,用网目为1cm、宽 2m的鱼花网离池壁1.0m在池内环绕插一圈,以防止海蜇游到池边浅水区搁浅或在池壁上擦伤。二、幼蜇放养 6月7日,由辽宁省盘锦市购…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我县水产科研部门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积极推广自、虾、蟹混养技术,在大面积中低产鱼池中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997年采用鱼虾蟹混养模式的养殖面积近千公顷。现将此养殖技术介绍如下:池塘条件及准备鱼池为低洼荒地、滩涂康地,低产农田开发的大匡口挖沟取土筑堆的“提水养鱼”形式,一般面积都在15hm2左右,最大的达60hm2,四周控有环沟,沟面积占总面积的15%-20%,深1~1.2m,滩面可提水0.6—1、5m,单纯养鱼爱水体影响,产量仅有3000kg/hm2左右,效益欠佳。池塘准备工作在11月底前进行,捕鱼后抽干地水,让底泥冰冻日…  相似文献   

12.
虾池混养文蛤及缢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场地选择 进行虾贝混养的虾池除具备一般养殖池环境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虾池内要有环沟和一定面积的中央滩面。环沟的作用是把对虾饵料台与贝类生活区隔开,环沟深0.6米以上。 2.底质以泥沙质为好。缢蛏喜泥底或泥沙混合的底质,而文蛤多潜居在较为平坦而松软的沙质里,若底质沙不够,可在准备放养文蛤苗之前适当加入建筑用的细沙。 3.滩面要求水深0.8~1米;虾池盐度控制在8~30‰;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底质处理。放养穴居性贝类,在放苗前半个月应做好虾塘和场地的清整。主要是清除污泥。清淤后翻耕,用拖拉机翻耕平台,翻耕深度30~40厘米,翻起的土  相似文献   

13.
(续上期 )5 3 稻田养虾稻田养虾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它是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 ,调整养殖品种 ,利用稻、虾共生关系 ,既增粮 ,又产虾。 667m2 增稻谷 5%左右 ,产虾 15— 30kg ,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5 3 1 田间工程建设5 3 1 1 田块选择。选择水源充足 ,排灌方便 ,无污染、土质好、保水力强、不易受洪涝影响的田块。5 3 1 2 开挖虾沟、虾池。在田块开挖好虾沟、虾池、视田块大小 ,在田块中间适当开挖虾沟 ,与田块四周的沟串通 ,呈“田”、“十”、“井”字型。四周的虾沟宽 1 5m左右、深 0 8m ;田块中间沟…  相似文献   

14.
青蛤属帘蛤科双壳贝类,生活在沿海泥砂滩中,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山东省滨州市沿海现有对虾养殖面积17万亩,受对虾病毒性疾病影响,养虾业一直未走出低谷,造成土地与水资源的极大浪费。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青蛤养殖业,笔者在面积为80亩的对虾养殖池塘内进行了青蛤与对虾混养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现将青蛤与对虾混养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为对虾养殖池,面积80亩,长方形;池底四周有环沟,满水位时环沟深1.3m,中间滩面深0.9m,环沟与滩面面积比为1∶1.2;池塘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池…  相似文献   

15.
脊尾白虾、梭子蟹和缢蛏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池塘选择 池塘大小以0.67~1.33hm^2(10~20亩)左右为宜,形状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底质以泥沙质为好(以泥为主)。池塘四周开挖宽3~5m,深1.5~2.0m的环沟,环沟内侧滩面设置盖网,中央滩面宽2~3m,滩面水深0.8~1.0m。进排水方便,水源充沛,水质无污染。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水产研究所在总结牙鲆陆地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港湾放流增殖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牙鲆养殖业基础设施完善和技术领先的双重优势,通过对沙泥底质池塘进行技术改造,探索出牙鲆与日本对虾、菲律宾蛤仔池塘混养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牙鲆生长速度、商品鱼品质,有效挖掘池塘综合利用潜力,而且降低了常规养殖病害发生几率,经济与生态效益显著。一、养殖池塘条件传统的沙质、沙泥底质养虾池通过人工挖深、堤坝加固、进排水闸门维修等项改造,即可成为较为理想的牙鲆与日本对虾、菲律宾蛤仔混养池塘。单个池塘有效…  相似文献   

17.
1、田沟式:田沟式主沟和支沟。主沟宽1.2m.深0.7m.支沟宽0.5m.深0.4m。沟的形状按稻田面积大小而定,一般1亩以内可设“一”字沟;2亩以内开“十”字形沟;3亩以上开“井”字形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对虾养殖生产环境恶化,养虾业遭到沉重的打击。为充分利用现有的虾池水域资源,提高经济效益,1994年我们采用虾池隔离法间养缢蛏获得成功,1995年全市对虾和缢蛏间养面积4600亩,新增加缢蛏产量960吨,产值1300万元。现将对虾和缢蛏间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虾池条件: 虾池要求以适合对虾和缢蛏养殖的环境条件为前提。池形以长方形为好,虾池面积一般50亩左右;池底要求以泥为主的底质,并在离池堤5m左右挖一环沟(环沟与池堤间成一宽5m左右的滩面,该滩面高于虾池中间的滩面,用于养殖缢蛏);池子要求进排水方便,有效水深1.5~2.0m。 二、清池: 缢蛏苗比对虾苗早进池,在缢蛏苗播养前应对其底质进行处理。其方法为:冬季空闲时排干池水,清除其池底污泥,并将养殖缢蛏的滩面翻泥20~30cm,晒池1~2  相似文献   

19.
一、仿生态养殖概要1.池塘条件 选择海水围塘,面积3~6公顷,呈长方形,水深2~5米,沟深1.5~4.5米,满池蓄水平均水位0.8~1米,最深在3米以上,滩面可以蓄水0.8米,全年每日均可以进排水。养殖区的常年海水比重为1.0150~1.0190,pH7.2~8.4,溶氧≥4毫克/升,水温2~35℃。在塘中可混养对虾、白虾、梭子蟹、蛏子,以提高水体利用率。鱼种入池前7~15天,亩用生石灰10~30千克消毒灭菌。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盐都县郭猛镇戚庄村张国华,1996年利用1.07hm2稻田种稻养蟹,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每667m2产稻谷375kg,成蟹61.25kg,纯收入3006元,创全县稻田养蟹最高记录。现将他的做法和经验介绍如下:1.稻田准备稻田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保水性能较好,田间工程由环沟、田间沟组成,环沟宽3m,深1m,沿田埂内侧约3m处开挖,田间沟宽1-1.sin,深0.6m,开挖占稻田总面积的20%。四周用竖砖砌成防巡墙,内侧用水泥抹面。放种前清除沟中过多的淤泥,并用生石灰消毒,以杀灭沟中的黄鳝、泥鳅、赘虾等敌害生物。2.留种放养于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