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松材线虫主要为松科树木的危害性病害,它会在短期内造成树木枯死,且具有相当快速的病害传播蔓延特性,在大约1月内就可造成成片区域的松科植物大量死亡。所以说目前国际上已经将松材线虫列为重点防疫对象,我国亦如此非常重视对该松材线虫的防疫消除工作,因此针对它的防治措施提出与优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3.
松材线虫主要为松科树木的危害性病害,它会在短期内造成树木枯死,且具有相当快速的病害传播蔓延特性,在大约1月内就可造成成片区域的松科植物大量死亡。所以说目前国际上已经将松材线虫列为重点防疫对象,我国亦如此,非常重视对该松材线虫的防疫消除工作,因此针对它的防治措施提出与优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分析造成几种玉兰树枯死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供绿化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甘谷县苹果树焦枯死亡现象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其发病原因,发病区域,发病特点,为害程度,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樟子松人工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在不同样地中测定的8株樟子松解析木数据,研究了樟子松人工幼龄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樟子松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快速期都出现在早期,均在15年前达到最快生长;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18 ~ 20年时相交,而胸径和材积在0~ 20年一直处于速生期;直径和树高的连年增长量均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而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一直表现为平稳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7.
该文阐述了金针菜病虫危害是造成金针菜枯死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是集生态性、观赏性、经济性为一体的多功能树木品种。尽管樟子松的抗寒、抗病害能力较强,但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影响作物生长的同时也降低了园林绿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文章对樟子松红斑病、松针锈病、枯鞘病3种主要病害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防治方法,旨在稳步推进我国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介绍早稻旱育秧青枯死苗的危害症状、发生原因以及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促进早稻旱育秧技术的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是主要建群树种,也是苗圃的主要繁育苗木;立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苗木病害,近年来在沙塘苗圃连年发生,造成了很大的苗木损失,甚至直接导致了育苗的失败。因此,樟子松苗木立枯病的防治成了当前苗圃的首要任务。立枯病也称猝倒病,主要危害松科、杉科等针叶树的幼苗,沙塘苗圃的主要病害,危害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在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燕格柏分场林区布设样地,实施不同方式的幼抚作业,幼树生长期后对布设的样地进行调查回测,通过对幼树成活率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幼抚方式对樟子松幼龄林成活率影响的结论。对华北北部地区樟子松幼抚作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枯梢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和樟子松枯梢病流行规律为依据.提出了防治樟子松枯梢病的主要途径:营造混交林,及时进行抚育伐和透光伐.是防治该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应用0147抗生细菌含菌量10^8 /mL抑菌效果达82.1%,林间防治效果达54.1%,该抗生细菌可以定居良樟子松针叶上,成为针叶叶围微生物群落,起到抑制病菌的作用;在6月病菌孢子飞散前;对苗囤和重病林分喷75%百菌清1000x液、65%敌克松1000x液、70%甲基托布津1000x液、65%代森锌500x液.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0%以上和7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樟子松营养袋苗猝倒病的防治效果,进行播种前的土壤消毒、种子处理,播种后的苗期化学防治、施肥方法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硫酸亚铁2.5kg.m-3进行土壤消毒和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h,防治效果分别可达76.2%和78.1%;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5%辛菌胺和5%菌毒清水剂可作为苗期化学防治首选药剂,多菌灵、敌克松1 000倍液,辛菌胺、菌毒清800倍液喷洒苗木,防治效果达78%以上,氮、磷、钾合理配置施肥,既能促进苗木生长,又能增强抗病性。  相似文献   

14.
培育措施对人工林樟子松木材管胞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培育措施的人工林樟子松管胞形态特征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探讨了培育措施对人工林樟子松木材管胞形态特征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的培育措施(初植密度、间伐强度、坡向、坡位)对樟子松人工林木材的绝大多数管胞形态特征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初植密度对管胞长度、管胞直径的影响差异显著;间伐强度和坡位对管胞直径的影响差异显著;坡向对管胞长度、管胞直径、长宽比的影响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 可选择1.5 m×1.0 m、轻度间伐、阳坡、坡下林分进行定向培育,加快树木生长,从而培育高产、优质的樟子松用材林.    相似文献   

15.
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温度25℃;最佳pH=5;最佳C源为蔗糖;最佳N源为蛋白胨;全光最适其生长,并能产生分子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病原菌分生孢子在25-32℃下、2%葡萄糖中、100%相对湿度下,孢子萌发率最高。但随湿度降低,萌发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叶栖真菌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真菌学、森林病理学与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樟子松叶栖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获樟子松叶栖真菌26种。叶栖真菌在小龄针叶上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少于老龄针叶。上冠层的真菌种类最多,其次是下冠层,中冠层的真菌种类最少。兼性寄生性真菌在老龄针叶上的种类和数量均多于小龄针叶,并为老龄针叶的习居菌,而且随冠层的降低还有增加。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枯梢病菌的潜伏侵染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应用森林病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病区和非病区不同时期健康株针叶、芽、梢、枝、果等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分离培养、接种和套袋隔离试验,测定樟子松估梢病在病区和非病区健康株上的潜伏侵染带菌率,并对照病区和非病区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健康组织的分离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以得以樟子松枯梢病的潜伏侵染规律,为此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合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红松接穗。[方法]以来自丹东、宽城、茅荆坝的红松作接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樟子松作砧木,用髓心形成层法嫁接,并以草+膜、草+棉、布+膜和膜+棉4种防寒方式进行过冬,比较接穗成活率、生长量和保存率。[结果]无论是主枝嫁接还是侧枝嫁接,均以丹东的红松接穗成活率最高(85%),生长量达13.8 cm;除了茅荆坝的接穗外,其他2个地区的接穗成活率均是主枝大于侧枝;过冬保存率以草+膜的方式最高。[结论]丹东的红松接穗适合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嫁接,且以主枝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较高;在4种防寒方式中,以草+膜的方式保存率最好。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规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樟子松枯梢病、健组织病菌的分离、孢子萌发和接种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枯梢病是一种寄主主导性病害。引起该病的松壳色二孢[Diplodia pinea(Dem.)Kickx]可在历年病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越冬,又可在健康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潜代侵染。其潜伏侵染带菌率:健康樟子松越冬各部位比当年生各部位潜伏带菌率高,分别为20%-70%和6%-30%,其中以针叶、梢、枝和每年4,5月份、9,10月份潜伏带菌率最高。病害的初次侵染源主要来自历年病树上病菌子实体飞散出来的分生孢子,借风和雨水淋洗传播,种子上不带菌。病菌可直接侵入当年嫩梢和嫩针叶,也可通过伤口、气孔侵入针叶、芽、梢和枝。潜伏期7-14d,繁殖期23-28d。  相似文献   

20.
樟子松枯梢病测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黑龙江省尚志市一面坡林场樟于松枯梢病发病区内的固定标准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月初孢于开始飞散,随着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的增加,孢于的飞散量也逐渐增加。6月中旬和6月下旬为初始发病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发病高峰,9月中旬为病害的终止期。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3个因子对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影响很大,气温对病害流行始发期和终止期起决定作用。在适宜的气温范围内(20—23℃),病情随时间及相应的气温、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预报方程:y=-10.6 1.241Y。 0.288t,入选的自变量有初始病情y。和前月平均气温t两个因子,此方程可以预测当年病情指数(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