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花菜又叫金针菜,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食用部分是含苞未放的花蕾,营养丰富,是我国传统特产蔬菜之一。近年来,黄花菜病害发生较重,对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黄花菜常见的病害有:  相似文献   

2.
锈病是黄花菜生长中后期危害最重的病害,为此自2001年以来我们对其进行了观察和摸索,了解了黄花菜锈病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3.
黄花菜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花菜又叫金针菜,为百合科萱草届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食用部分是含苞未放的花蕾,营养丰富,是我国传统特色蔬菜之一.近年来,黄花菜病害发生较重,对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黄花菜常见的病害有:  相似文献   

4.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学名萱草,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食用部为含苞末放的花蕾,营养丰富,是我国传统特产之一。近年来食用花卉渐成时尚,黄花菜也受到更多人的青睐。仙居县是浙江省黄花菜主要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其产品品质上乘,享有盛名。但由于地处浙江东南,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田间湿度大,黄花菜病害发生较重,特别是锈病、叶斑病等真菌性病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黄花菜产量和品质。近十年来,笔者对当地黄花菜几种主要病害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探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学名萱草,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食用部为含苞未放的花蕾,营养丰富,是我国传统特产之一.近年来食用花卉渐成时尚,黄花菜也受到更多人的青睐.仙居县是我省黄花菜主要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其产品品质上乘,享有盛名.但由于地处浙东南,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田间湿度大,黄花菜病害发生较重,特别是锈病、叶斑病等真菌性病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黄花菜产量和品质.近十年来,笔者对当地黄花菜几种主要病害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探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金针菜(又名黄花菜)是食、药兼用的理想保健蔬菜.还可作花卉栽培,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我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4年已种植133.3公顷,由于效益好,农民生产积极性也高。但金针菜的病害也逐渐加重。据我们观察和调查,一般定植后1~2  相似文献   

7.
黄花菜病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花病害尤其是叶斑病,叶枯病,锈病的流行为害,对黄花菜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采取选育高产抗病品种,老龄蔸更新复壮,冬季清除越冬病原物残株以及适时施用和对口化学农药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黄花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8.
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名金针菜、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1 食用与药用 黄花菜花蕾既能药用又可食用,每100g花蕾的干制品含蛋白质14g、脂肪1g、糖类62g、胡萝卜素3.4g。黄花菜含有大量的醇、酯类等芳香物质,赋予其香味。黄花菜属于湿热蔬菜,肠胃不好的人不宜食用。新鲜黄花菜含有一定量的秋水仙碱,生食新鲜黄花菜可引起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秋水仙碱遇水易溶,遇热易分解而失去毒性;因此,新鲜黄花菜可先置水中烧开,稍煮片刻,然后用凉水漂洗,除去多于水分后炒食或和其他蔬菜做成汤食用。  相似文献   

9.
黄花菜旱栽高效关键技术,是指在没有水浇条件下进行黄花菜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近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产量稳定。增效显著,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花菜种子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花菜,属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花蕾色黄,形细长,故又叫金针菜。因其花开放时呈浅黄色,人们习惯称其为黄花。黄花菜能够供给人们食用的部分主要是花,因花朵可当菜食用,又称其为黄花菜。黄花在即将开放时采收并经加工后的干品条长、色鲜、肉厚、味醇,久煮不烂,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果糖、磷、铁、钙等十余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可做拌菜、炒食、汤食、炖食。我国生产的黄花菜除自用外大多出口给东南亚一些国家。据有关资料介绍,经常食用黄花菜能健胃,有助消化、利尿、安神、通乳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黄花菜,又称金针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菜的花是我们熟知的素食佳肴,也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干菜。新鲜花不宜多吃,若食用时用沸水焯的时间要长一些,再用凉水浸泡,使其所含的秋水仙碱充分溶于水,以免中毒。黄花菜生长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等省区...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3):112-112
1黄花菜病害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每年黄花菜采摘完后,抓好秋冬培育管理工作,及时清除病株残叶。合理施用肥料,注意氮、磷、钾配合。  相似文献   

13.
鲜黄花菜小袋包装气调保藏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了有效延长鲜黄花菜的保藏时间,提高其经济效益,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黄花菜的最佳气调贮藏温度、成熟度和处理方法。贮藏期间对黄花菜的失重率、好转率、V-C含量、总糖含量和呼吸强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成熟度为4级的黄花菜在2℃的贮温下,用还原铁粉作吸氧剂、6-BA作保鲜剂处理,保鲜效果好,28d后仍有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干制黄花菜     
黄花菜别名萱草,又叫金针菜,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黄花菜采收后要立即进行蒸烫、脱水、干燥。由于采收期正值阴雨高温季节,如只是自然晒干,就会有很多黄花菜由于不能及时晒干而造成品质下降甚至发霉。因此,应采取人工干制方法。其操作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经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加工处理后新鲜黄花菜的功能营养成分,分别以新鲜大同黄花菜及经传统烘干加工处理的黄花菜为对照,测定分析黄花菜中可溶性蛋白、总糖、总氨基酸、多酚、总黄酮、抗坏血酸、类胡萝卜素以及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新鲜黄花菜经冷冻干燥加工处理后,可溶性蛋白、黄酮以及抗坏血酸的含量显著高于烘干处理黄花菜,分别是其7.59、2.12、2.95倍;同时,该黄花菜富含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以及必需氨基酸、限制氨基酸、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在冷冻干燥加工黄花菜中较高,分别是烘干处理的1.95、2.14、2.42、1.92倍。综上所述,新鲜黄花菜经真空冷冻干燥加工处理较传统烘干加工处理,能更好地保留其功能营养成分。本研究对黄花菜资源开发和加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同薄膜包装对黄花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薄膜包装对黄花菜保鲜效果的影响,以黄花菜为试验材料,在0~2℃贮藏条件下,研究了5种薄膜[5.40μm聚乙烯袋(P1处理)、12.75μm聚乙烯袋(P2处理)、15.55μm聚乙烯袋(P3处理)、32.70μm聚乙烯袋( P4处理)、5.40μm带孔聚乙烯袋( CK)]对黄花菜贮藏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4处理可在包装袋微环境中形成高浓度CO2(10.23%~11.73%)和低浓度O2(0.19%~2.53%),显著延缓采后黄花菜叶绿素的降解以及pH值的下降,从而明显抑制黄花菜的腐烂进程,并明显延长其贮藏保鲜期。综合比较可知,P4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采后黄花菜品质的下降,延长其保鲜期。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方式对鲜黄花菜中秋水仙碱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鲜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碱含量,避免其食用的不安全性,对鲜黄花菜分别进行室温下10%NaCl.10%乙醇,pH12(NaOH调pH)的水、水及0C的10%NaCl的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鲜黄花菜秋水仙碱含量。结果发现,0C的10%NaCl处理效果较好,能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8.
湖南邵东素有“全国黄花菜之乡”美誉之称,黄花菜产业是该市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农业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该地区黄花菜产业近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种植积极性不强、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加工技术落后、安全意识淡薄、销售渠道不畅、市场观念固化等因素,不利于黄花菜产业的快速发展。该文介绍当地黄花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的黄花菜鲜干花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国标测定方法,对不同品种的鲜黄花菜和干黄花菜的Ca,Fe,P,Mn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鲜黄花菜的脂肪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干黄花菜,而蛋白质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低于干黄花菜,在所测定的4个品种中,冲天花和猛子花的蛋白质、糖类、Ca,Fe含量较高,且黄花菜的营养成分含量与香菇、木耳、冬笋的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0.
《农村新技术》2023,(10):50-51
<正>眼下正是黄花菜收获的季节。连日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东坪村黄花菜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忙着采摘、烘蒸、晾晒。黄花菜学名萱草,又名忘忧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一次可连续采摘10年左右。“黄花菜要赶在开花前摘完。这几天,我们早上5点就来采摘,到11点左右结束,每天能摘4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